探究基于核心素养与信息技术环境的美术教学情境的创设

2020-10-09 05:10李峥
艺术大观 2020年20期
关键词:创设

李峥

摘 要:核心素养现在已经成了教育教学中的重要教学内容,再加上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以及在日常教学中的合理运用,为美术教育教学提供了很大的便利,通过把信息技术与美术教学进行有效的结合,创建出美术情境教学,给学生们营造出生动、有趣、愉快的课堂学习氛围,优化美术教学课堂。使得美术教学课堂质量更加高效和科学。老师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可以加强对故事情境教学的创设,以此来培养学生的美术想象力和表现力,提高其美术素养,为高职院校设计专业活动的顺利开展打下坚实基础。

关键词:核心素养与信息技术;美术情境教学;创设

中图分类号:G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6-0905(2020)20-00-02

随着我国新课程改革事业发展脚步的不断加快,美术教学课堂不再只是单纯地追求教学质量和效率。而现在以学生为主体地位的教学理念下,教师应该换位思考,站在学生的角度和对美术知识的认知基础上,把美术核心素养充分的融入具体的教学实践之中。不断提高学生的图像理解能力,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让学生通过自己对美术专业学科的表达和表现来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美术核心素养,从而促进院校设计类专业的有限发展,提升其设计专业的质量和效率。因此,在具体的实践活动中,教师就要把教学课堂和信息技术相互结合,创设出合适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对于美术学习的兴趣,提高其创造能力和思维探究能力,不断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核心素养。

一、当前高职美术的教学现状

根据现阶段我国高职美术教育的实际教学情况进行分析,发现高职学生对于美术学科的积极性不高,兴趣不浓厚,学习不够主动,并且高职学校内的美术教学相对枯燥、乏味。校园内关于美术的教学活动太少,有的学生甚至迟到或者缺勤,不够重视美术教学课程。美术课程属于艺术文化,对培养学生的艺术素养有着重要作用和意义,对学生的人品和创造能力进行提升,但是当前高职学校过于注重其余课程,忽视了美术课程的重要性,使得学生的艺术素养得不到有效提升。

二、美术课程情境教学的创设策略

(一)丰富美术教学内容,提升课程质量

艺术所包含的内容种类很多,为了培养学生的良好核心素养,教师在选择教学内容时,就应该充分考虑到各种学科之间的相互关联,如历史、地理、音乐等方面的知识。而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把美术和音乐等艺术课程进行结合,老师也可以利用多媒体信息技术,为学生充分显示国内外的優秀美术作品,或者是美术教学的发展历史,然后学生充分感受到美术的魅力和重要意义,加强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1]。通过视频或者音频加强学生对于美术和其他文化艺术的理解和感受,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最后,老师也可以对美术教学课堂的地点进行扩展和变动,不再局限于校园内。让学生可以近距离的观察和了解艺术,认识到美术的伟大和奇妙。利用丰富的教学内容,全面提升高职院校设计类专业的基础课程教学质量,为学生在后续的设计专业打下坚实基础,确保学生以后的职业道路可以得到更好的发展,从而全面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帮助学生全面发展,为社会培养更多优秀的设计专业人才。

(二)问题式的情境教学,激发学生意识

问题式的情境教学方法就是,教师通过对学生提出问题,帮助学生发散自己的思维,让学生根据老师所提出的自主思考和探究,从而激发学生的美术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对美术教学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对于美术知识更加深层次的了解。因此就要求作为美术教育者,就必须在实际的美术教学课堂中,为学生创设出完整的问题式教学情境,让学生开动大脑,自主思考,提升其思考能力,促进学生对于美术课堂的自主探究,使得学生可以更好地去理解美术课本上的教学内容,帮助其培养美术核心素养。比如,当老师在向学生讲述到色彩的基础原理和知识时,就可以向学生进行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一个世界上有多少种颜色吗?或可以问到,你们知道色彩的基本原理吗?等一些问题,让学生进行自主探索,通过思考和研究,自己寻找答案,从而帮助学生对于色彩的基础知识有更加明确和深刻的认识,以及美术基础色彩知识对于设计专业的重大意义和作用,以此加强学生对于美术课堂的喜爱,激发学习兴趣,从而提升后续相关的设计专业课程质量,并奠定坚实基础。

(三)利用信息技术,加强故事性情境教学

美术教学的情境创设必须以学生为主体,帮助学生寻找到轻松愉悦的学习方法。因此在教学课堂中,教师就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调动起学生的好奇心,创设出故事情境课堂。通过学生对于故事中未知世界的好奇,让学生可以更加直观地感受到美术作品中的艺术美。不同的美术作品有着不同的故事情节和内容,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信息技术,把这些美术作品转变成动态视频,也可以找到关于这幅作品的背后故事和相关内容,让学生真实直观得去感受和学习。比如,老师在讲到《百老汇爵士乐》美术作品时,如果老师只是单纯的让学生观看作品图片,学生就难以理解作品中所表达的感情和艺术美,那么老师就可以一边展示作品一边利用多媒体信息技术,为学生播放一段爵士乐,再加上老师对这幅作品背后的故事进行讲解,使得学生对于这幅作品的理解更加深刻,抽象的美术作品也变得更加生动形象和有趣。让学生感受到作品设计中的画面,色彩和整体的构图,充分理解基础美术对于设计专业课程的重大意义和作用。

(四)设置以鉴赏为主题的情境课堂

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越来越多的先进教学手段和模式被引进入日常教学课堂之中。其中,在美术鉴赏课堂上,老师就可以合理利用多媒体信息技术,为学生展示优秀的美术作品。美术鉴赏课程通常采用就是对美术作品的欣赏、比较和讨论等方法进行教学。老师就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展示当地具有代表性的特色文化艺术,让学生更好地感受到当地的美术文化和独特的地域文化。其次,教师也可以带领学生去参观博物馆、美术馆和民间艺术馆或者画展等艺术文化资源,或者是观赏家乡的山水风景和人文魅力,通过真实的感受去理解美术作品中所蕴含的文化,理解作者在创造作品的意图和思想。同时,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也需要老师和学生共同利用多媒体信息技术收集大量的图片、视频资源和相关知识,引导学生对于收集的资料进行整理和分类,让学生一边整理一边去欣赏和鉴别,提高审美能力,发表自己的看法[2]。其次,在鉴赏完作品之后,组成小组,进行讨论和交流,互相学习,最后派出代表进行汇报,或者是做成自己喜欢的海报,进行展示和交流。通过这些有效的鉴赏活动,提高学生审美能力和设计能力,比如,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意大利著名艺术家列奥纳多.达.芬奇的经典画作《最后的晚餐》进行鉴赏,通过对作品的仔细观察,可以发现画中人物愤怒、惊恐、怀疑等一些神态,还有手势和行为,感受到作者精湛的绘画功底和技艺,同时通过教师对其画作内容背景的讲解,可以加强学生对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历史理解和作者当时内心活动。也可以加强学生对于美术绘画中构图、色彩等基础技能的理解和印象,值得学生进行学习和借鉴。当学生真正了解到作品中所有的知识文化,就可以有效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全面提升学生对于设计专业课程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整体美术设计专业核心素养。

(五)实践情境教学

在美术教学活动中,老师不仅要加强对学生理论知识的教学,也要通过具体的实践活动,加强学生美术知识的理解。把美术和学生的日常生活紧密结合,让学生真正认识到高职美术其实和日常生活息息相关,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指导学生在生活中发现美、认识美和感受美,把具体的美术知识生活化,拉近学生和美术之间的距离。比如,在讲到色彩的原理一课时就可以指导学生对生活中的色彩进行研究和探索。雨过天晴之后的彩虹,肥皂水产生的气泡等都蕴含着丰富的色彩等,学生自主研究和探索,就会发现,这些色彩都是由太阳的白光分解而成。只有学生自己动手动脑去实践,在生活中找到和美术系有关的知识,提升学生对美术色彩的认识和判断力,可以准确分辨各种颜色,能明白和熟练掌握色彩的基本原理。以此来提升学生对美术学科的兴趣,促进高职学生设计专业的发展和提升,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为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和设计专业素养打下坚实基础。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美术教育者必须加强对情境教学方法的重视,并且要在实际的美术教学课堂中合理运用情境教学方法,积极探索和不断创新,创造出更加符合学生实际情况的情境教学模式。同时,老师也要合理适当的应用多媒体信息技术,引导学生进行课外知识扩展,加强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协作。通过信息技术和情境教学方式的相互结合,全面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也有效促进学生今后设计专业的进步和发展,提升其设计专业能力和素养,为社会培养更多的专业设计人才,也为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做出有利贡献,推动着我国教育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方霞.基于核心素养与信息技术环境的美术教学情境创设探究[J].福建基础教育研究,2019(03):125-126.

[2]李胜凯.核心素养视角下信息技术与美术教学融合的实践探索[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8(20):61-64.

猜你喜欢
创设
关注环境创设 感悟数学魅力
创设未来
富有地域文化特色的幼儿园美育环境创设实践——以“寿山石篆刻文化”园所创设为例
创设主题语境 重视思维提升——一节主题式词汇复习课的观课思考
物理情境创构:运用Algodoo创设物理高效课堂
“教、学、评”一体化视域下问题串创设的实践
“简约数学”创设简约课堂
创设数学问题情境培养学生思维能力オ
创设数学课堂教学情景,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化学教学情景创设的浅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