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受理论对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模式构建的启示

2020-10-09 11:13鲍敬敬单翀飞杨优
时代人物 2020年15期
关键词:接受价值观核心

鲍敬敬 单翀飞 杨优

关键词:接受;核心;价值观

基金项目:河北科技大学思政立项课题项目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华民族的价值追求,是我国对公民是非曲直、善恶好坏倡导的价值标准。青年是祖国的希望与民族的未来,大学生作为青年的重要组成部分,具备较高的科学知识和创新能力,引导大学生积极培育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意义重大。2014年,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北京大学时,将青年人价值观的养成比喻扣扣子,如果第一粒扣子扣错,剩余的扣子都会扣错。由此可见,党和国家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非常重视,引导广大青年学生积极培育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增强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做到“四真”,并积极外化为行动、积极践行,是关系到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与可靠接班人的重要任务。

培育模式的内涵

模式一词来自于拉丁文,即与手有关的定型化的操作样式。《汉语大辞典》将模式解释为事物的标准样式。价值观培育模式是指在统治阶级根据社会发展需求以及人的自我发展需要所形成的有利于社会发展、促进人树立正确是非观念的培育实践范式。其具备以下几个特性:一是社会性。不同民族、不同的经济基础,培育模式不同。人的本质是社会关系的总和。对人进行价值观教育,本身就是刻有社会的烙印。二是民族性。任何一种价值观的形成都经过实践的积累和时间的打磨,其都深深地扎根于民族传统文化之中。三是发展性。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一切事物都处于发展状态之中,运动是绝对的、永恒的,静止是相对的,暂时的。不同时期,经济基础不同,培育模式不同。同时正因为培育模式具备发展性,也要求培育模式随着社会的变化,社会发展的需求不同而进行创新调整。但反观,模式是解决问题的思维方法,其最终目标在于解决问题。

接受理论的演变过程

对“接受”的关注可追溯至古希腊时期。那时,“接受”是指对各种语言或文字材料的理解与沟通。后德国哲学家狄尔泰认为要想实现接受必须将接受者置于传授者的视界中。传播学中,经历“靶子论”“影响有限论”等阶段后,逐步从忽视接受主体的能动性到能够认识接受者的个人差异。其中约瑟夫还总结了接受者由于受心理因素影响所作的相应选择,接受者总是关注那些跟自身理念一致或需要的信息,自动忽视那些与已有观念相悖或不需要的信息;选择那些跟自己理念一致的信息。接受理论视域下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活动就是教育与接受活动的双向统一,经过接受主体对教育内容的选择、获取、内化、反馈、外化等等环节最后实现内化为自身素质,外化为实践习惯的活动。

接受理论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培育模式构建的启示

“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是树立国家良好形象、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的迫切需要。”[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重在落实,重在实效,需要充分吸收相关理论知识,以马克思主义为主导,立足社会实践、符合学生需求期待,引导广大学生形成共识、构建价值体系。

一是重视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社会性与个人性的统一。培育大学生社会主义核价值观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和任务,担负着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与可靠接班人的重任。从这一角度来说,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过程具有政治性与社会性。马克思指出,人的本质是社会关系的总和。培育客体即大学生,作为社会成员的一份子,生活在社会大环境之中,受到社会外界的广泛影响,其理念树立、习惯养成、意识形成等均来自于社会。因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培育具备社会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活动也是在一定社会时代背景下进行的,离开社会历史条件,培育活动便无支柱。同时,作为人的大学生,作为客观存在的主体,由于所受的家庭熏陶,成长环境不同,存在着方方面面的差异。即便同一主体,时代不同、地点不同、环境不同,其对培育内容也有不同的看法与反馈。接受理论的主旨就是要求培育活动要注重接受主体的差异性和“视野期待”,充分尊重接受主体的能动性,因材施教。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是人们自愿地向往的规范,也就是说,必须是人们自愿接受的规范”。要想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效开展,既要考虑社会需要,国家政策需求,也要符合时代背景,更要尊重大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与个人发展需求。“需要是人类一切认识活动和实践活动的出发点,有需要才会有行动的动机。”[2]

二是重视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过程与接受过程的统一。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过程,主体是教师,是实施者。而大学生是客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培育内容。而接受过程主体是大学生,客体是实施者。要想实现培育过程连续、有效,最关键还是能否保证接受过程顺利完成。在培育过程中,构成整个过程的主要要素为客体、主体、内容、中介,最不可控、最复杂的因素就是培育客体。培育主体由于承担着教育任务,其自身素质、整体能力、活动设计水平等等都能保证整个活动的方向性、可行性。因为内容、中介作为客观载体,本身不具备能动性。而培育客体即大学生,最为复杂。其对任何事物、内容的接受不是一蹴而就的,品格、行为、习惯等形成是一个反复、发展的过程。也正是因为不断地择取、整合、内化、反馈、外化的过程才促进培育过程的进一步发展。列宁指出:“人的认识是非直线性的”。人对任何事物的认识也是非直线性的。作为社会大网交织下的人,除了了解教育主体所传递的内容、信息之外,很多理念观点的树立与形成来源于对社会的直接感受,来自于人与人之间的一对一交流,来源于网络媒体的广泛宣传。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递途径和中介的多样性,往往对大学生接受活动交互影响,呈现非直线性的认识。要想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效进行,就要实现培育与接受的双向统一,充分把握培育规律的同事,也要遵循接受规律,对接受过程的动力机制、过程要素、矛盾问题等形成科学、全面的认识。

三是重视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接受过程中的内心认同与外在习惯统一。对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最终目标不是仅仅让学生在心中“12个词”“24个字”而已,不是口头上的讲述、脑海中的留痕,不是死记硬背套路,而是在入脑入心的基础上的外在践行,即实现观念、情感的内隐认同与行动、习惯外化养成的统一。有学者曾研究表明,在内隐认知中,大学生往往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持认同的态度。但这种认同仅仅限于认同的情感和相应的行为取向,而并未到达“忠诚”的程度。这里的“忠诚”就是指在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隐认同基础上,逐步成为自身的价值取向并外化为行动的更高高度。现实中培育过程存在一些问题,如口头上认同,内心不认同;内心认同,但是在实践活动中却不能很好践行,这就并非是培育的最终目的,也未实现教育主体的任务。之所以出现这种虚假接受行为,究其原因是没有实现认同与外化的统一。教育主体往往只重视观念、情感的认同,却忽视了如何转化为行为习惯这一环节,造成大学生说起来头头是道,而只要涉及到自身利益或者遇到困难,便不能很多地付诸实践,从而逐步从大学生的思想意识中消失,应该说,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需要外在实践活动中加深固化,而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心认同则是外在行为的精神动力。内心认同是大学生在自我认知基础上对教育内容进行整合、内化、重新建构后,对教育内容的认同,在外化为行为之前,还是一种思想认识,有待时间检验的观念而已,其具备潜在性。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形成了思想观念的认同,但一到社会时间中,往往缺乏动力源泉。因此,內心认同是教育主体实现目标的第一步,在内心认同基础上实现外在习惯养成才是教育的最终目标。

参考文献

[1]金伟,李宗良.十八大以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研究综述[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5(11).

[2]徐树森.接受理论视域下提升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效果的对策[J].思想教育研究,2012(10).

猜你喜欢
接受价值观核心
我的价值观
价值观(二)
价值观(一)
一图GET“党务公开”核心点
以问题为核心上好初中几何复习课
文学可以定义吗?
略论刘勰对王粲诗赋的接受
中国当代文学海外翻译出版与接受
知名企业的价值观
每月核心经济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