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物质文化环境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研究

2020-10-09 11:13李若凡
时代人物 2020年15期
关键词:引言

李若凡

关键词:高校物质文化环境;校园建筑;思想政治教育功能

引言

马克思曾说:“人创造环境,同样,环境也创造人。”[1]这句话概括了人与环境之间的关系,强调了环境对人的反作用。大学校园作为国家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场所,其校园环境建设的重要性毋庸置疑。习近平总书记在《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聚力——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重要讲话中指出:“当高楼大厦在我国大地上遍地林立时,中华民族精神的大厦也应该巍然耸立。”[2]以人们的实践活动给“物化”的实体植入的“人化”的价值观念,有了文化的内涵,物质文化就应運而生,而物质文化对人的影响也就开始了。

本文以校园建筑为切入点,挖掘高校物质文化环境应有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力求从思想政治教育的角度来分析高校物质文化环境,在实践分析的基础上努力探寻如何建设有利于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发挥的校园建筑的路径,从而使校园物质文化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得到充分有效的发挥,推进文明校园建设,同时也为学生的健康发展、全面发展打下基础。本研究的开展,在理论上有利于为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发展提供新思路,为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者提供资料和借鉴,推进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发展。并能提高高校对校园物质文化环境的重视度,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发展提供新思路、新方法。在实践上,也有助于使学校更加明确自身独具特色的文化底蕴,结合本校的文化进行今后的校园建设,更全面的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在挖掘高校本身具有的思想政治教育物质文化资源,推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多元化开展。同时提高学生对校园物质文化环境的重视度以及自己创造物质文化的积极性。

概念界定:高校物质文化环境与思想政治教育功能

高校物质文化环境

高校物质文化环境是高校校园文化的价值观、道德规范和行为规范等的外在实体,为高校主体提供活动基础和物质依托,在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中起着重要作用。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包括高校精神文化建设、高校物质文化建设、高校行为文化建设和高校制度文化建设四个部分。其中,精神文化建设是核心,物质文化建设是载体,制度文化建设是保障,行为文化是表现。高校物质文化建设与高校精神文化,高校行为文化和高校制度文化一起承担着立德树人的重要作用,与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客观地存在于、统一于高等教育过程中。

在党的十九大召开之后,高校文明校园建设蓬勃开展,2017年《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规划“十大育人”体系开展文明校园创建,优化校风学风,培育大学精神,建设优美环境,滋养师生心灵、涵育师生品行、引领社会风尚。《全国高校文明校园测评细则》中明确提出了“要社有校史馆(室)、艺术馆(活动中心)、博物馆等文化场所。”等对思想道德建设、校园文化建设和校园环境建设的标准和要求。根据教育部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指标和等级标准》的要求,大学校园中教学实验室必须配备完善,购置先进设备,提高学生的使用率,使实验设备在人才培养中能积极发挥作用。

校园建筑作为高校物质文化环境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们为了达到特定的教育目的而兴建的教育活动场所,也直接影响着学校教育活动的开展,关系到学校人才培养的质量。同时,它也是高校校园文化的价值观、道德规范和行为规范的载体。校园建筑是学校历史的见证者,是校园文化传统的继承者,是传统意识形态的传承者,其本身就是一门隐形的课程,具有强大的育人功能。高雅、和谐的校园建筑可以提升大学生的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潜移默化的实现对大学生高尚情趣和理想人格的陶冶与教化。校园建筑蕴含着伦理,建筑不仅是肉体的居所,也是调节人伦的载体。具体而言,校园建筑名称,如教学楼、学生宿舍以及桥分的名称等都隐含着思想政治教育功能;校园建筑也具各有其独特之处,其中包括古雅的传统建筑风格、英伦风格、以及红色文化在高校建筑中的显著体现;高校内建筑类别多样,有宿舍建筑、教学建筑、文化建筑、体育建筑等,不同类型高校文化底蕴及内涵,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孕育与发展环境。

高校物质文化环境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

思想政治教育功能是思想政治教育本质的外在体现和集中表露,也是思想政治教育得以存在和发展的重要基础。也可以理解为思想政治教育内部各要素之间以及思想政治教育在与外部环境之间发生联系和关系时表现出来的特性以及产生的效果。它产生于人类活动,并因人类活动的不断发展而具有发展性,但同时也引导并规范着人类活动,促进人类思想道德品质的提升。[3]高校物质文化有隐性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可以将之视为“无言的教育者”,有学者说,学生周围的存在就是一本书,学生能在不知不觉中丰富自己的记忆,而学生周围的存在就是高校物质文化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大学精神最直接、最形象生动的体现。

高校物质文化重要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就是赋予物质实体强大的精神引领功能和行为导向功能,利用物质实体外在的形式美,并融合学校自身特定的文化氛围,向全体师生传导个性特色、治学传统、文化底蕴和社会责任,是一种不可或缺的重要的校园精神文化形态之一。大学校园里的建筑、设施、绿化、一草一木,一砖一瓦,一情一景,都可以让同学们在如诗如画的生活环境中,感知厚重的学术和文化氛围。校园里每一座教学楼的名字都有对学生的期望,校史馆的每一张图片都讲述前辈奋斗拼搏的故事,图书馆的每一处设计都体现着自己独特的风格。

实践现状分析:校园建筑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发挥

与思想政治教育课堂教学相比,以校园建筑为代表的高校物质文化环境更可以体现思想政治教育内在的育人要素和育人空间,有助于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发挥。

育人功能

在学生与校园建筑的朝夕相处中,不自觉地受到思想政治教育物质文化的感染和熏陶,耳濡目染着思想政治教育物质文化的文化内涵和价值追求。思想政治教育物质文化的教育性在大多数情况下发挥着隐性的育人功能,更容易被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所接受,并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在得到教育提升的同时,又会在实践中不断创造并完善思想政治教育物质文化,从而推进思想政治教育物质环境建设。

南京师范大学在1994 年创建德风园。园名出自典故《论语颜渊》中“君子之德风”,主要意在播行德教,化育人才。在东西主轴、西山之山麓树立孔子像,以光大民族文化,弘扬师范传统。园中的山取名东山,出自典故《孟子尽心》“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寓意师生要高瞻远瞩、志在天下。水池上建有曲桥连通水池的北岸与西岸,曲桥名清波台,采用苏轼《赤壁赋》“清风徐来,水波不兴”意,暗喻师生定心学习以治天下。在平臺上有四柱,柱头形如斗拱,结合起来的造型就像中国的门,暗喻“师门”。四个柱上用古代和现代汉字书写孔子教化语句:温故而知新、四海皆兄弟、当仁不让于师、行义以达其道,劝诫师生德行兼备。德风园地建立可以看出其中蕴含校园文化的精髓和希望,与“正德厚生,笃学敏行”的校训交相呼应,为校园文化提供了直观的物质载体。根据南京师范大学校园物质文化环境的调查结果,有73%的人对南京师范大学校园建筑感到满意,有81%的人对南师大的校训感到认同,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校园建筑影响着南京师范大学的同学们对校训文化的认同感。从中我们也可以了解到学生更倾向于有学校特色,由富有各自校园文化精神的校园建筑组成的校园环境。现在,大多数新校区校园建筑建设置身于建筑复制,文化复制的环境中,在此中环境下的学生的思维也会失去创新性,就如同被复制的机器人,没有灵魂没有思维。过于单调的校园建筑所组成的校园物质环境不利于形成校园独特的文化氛围和教育环境,并且还会影响校园人际环境和校园文化环境的建设和发展。

激励功能

校园标志性建筑通常有著名校友的雕像,校园湖泊上各具特色的桥梁以及具有历史厚重感的纪念碑等等。这些标志性建筑往往具有历史性,通常也是爱国主义精神的物质载体,在潜移默化中激励学生奋发图强、锐意进取,为成为能够担当民族责任的时代新人而奋斗。

以河海大学鼓楼校区为例,张闻天先生的雕像朝南而立,被郁郁葱葱的枝叶笼罩着,多了一份古朴感,也让人多了一份敬畏感与自豪感。张闻天先生是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和理论家,他在中国人民进行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的半个多世纪中,把生命献给了这一壮丽的事业,而他的雕像,无疑是他精神的重要载体,作为校园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在潜移默化中实现了对校园师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南京大学鼓楼校区正值成立八十周年之际,为了永远缅怀革命先烈,南京大学全体师生筹资建造了革命烈士纪念碑,这样的标志性建筑的建设,不仅表达了人们对革命烈士的敬仰之情,还为爱国情感提供了客观载体,发挥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激励功能。

调节功能

思想政治教育的对象是人的思想,它通过人并指向人的思想。这不仅包括对人思想道德方面的教育,还应关注人的思想健康。校园建筑的思想政治教育调节功能指的是通过营造良好的校园环境,从而调节人们的心理状态,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在良好的环境中不断提高心理素质,完善自我。[4]校园建筑不仅仅是供学生学习生活的普通活动场所,富有艺术性的校园建筑能够更好地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调节功能,高校现代舒适的建筑环境,层析分明的园艺设计,蕴意深刻的雕塑,丰富多彩的宣传栏,教学区寓意深刻的名人名言,处处显现着人性化的艺术原则,为师生提供美的空间,给予身体愉悦的感受。校园建筑坚持艺术性原则,致力于营造良好的校园环境,比如在同学晨读的地方放上藤条椅,在通往自习室的路旁精心栽培各式花朵,在图书馆的玻璃窗外可以眺望远处的山和湖,在宿舍的墙边有爬山虎爬到你的窗前。这些让人流连忘返的校园一角,还有鸟语花香的陪伴,给人满满的正能量,将学习生活变成快乐的享受,调节高校主体的身心,激发他们奋发进取的斗志。校园建筑的思想政治教育调节功能的发挥,可以全方位,多层次地调动高校主体的生活学习热情,使高校主体的“灵”得到净化,对生活和学习的认识更加深刻,思想境界自然而然得到质的提升。

路径探寻:建设有利于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发挥的校园建筑

高校校园建筑要更注重从高校和社会更深层次的角度出发,赋予校园建筑社会价值和时代价值。使校园建筑构建成良好的高校物质文化环境,从而使高校物质文化在更高的层次上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育人功能、激励功能和调节功能,顺应时代发展的需求,铸就时代精神,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突出时代主旋律,并使这种精神在潜移默化中深深烙印在思想政治教育主体中。

校园建筑风格应该突出原创性,有属于自己的文化标志物、建筑或道路名称体现学校具体思想内涵。以河海大学江宁校区为例,主要教学楼分别为“致高楼、致用楼、致远楼”就与河海大学的“致高、致用、致远”的教育理念交相辉映,而某些大学的教学楼只是简单地命名为A教、B教、C教等等,没有文化的承接与输出,便游离校园文化圈之外,更不用说为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发挥提供有力的支撑了。所以,只有把每一座校园建筑的名称纳入校园文化建设,才能在潜移默化中传递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对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的期待和要求,才能充分利用校园建筑为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发挥提供的物质条件和文化条件。

不仅要注重校园建筑的命名,还应重视校园标志性建筑的建设,比如历史底蕴深、发展历程长的高校通常会在校园内建设具有时代性、教育性、历史性的博物馆和校史馆,为校史文化和高校精神提供物质载体。南京农业大学的中华农业文明博物馆是一个很好的示范,博物馆的建立不仅展示着中国农业的历史辉煌成就,还在收藏保护和研究中国优秀的农业文化遗产等方面发挥着积极的作用,在弘扬优秀的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同时,也推进了爱国主义教育和科普教育,有助于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发挥,通过对中华农业文明的了解和学习,有助于党员干部、师生群众寻根溯本,从我国博大精深的农业文明中增强文化自信,弘扬民族自豪感。

最后,还要加强校园建筑内部文化建设,自主创造有利于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发挥的环境,在建设过程中也要注重遵循艺术性原则。有学者研究表明,“高校物质文化环境却通过一种潜移默化的形式暗示性地,隐性地对高校学生起到教育作用,这种教育的产生往往离不开艺术性原则。”[5]艺术性的原则指导高校物质文化建设应当既理性又感性,理性在于要遵循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发挥的客观规律,感性在于校园建筑内部文化建设应当迎合大学生情感发展的特点,注重思想政治教育主体自主性的发挥,通过营造和谐校园氛围的方式提升大学生对学校的归属感和认同感,充分发挥校园文化情感育人的功能,而不是生硬的说教。通过校园建筑内部文化建设,提高学生对校园文化的认同感,进而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对思想政治教育目标及意义的认知,支持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也鼓励学生成为校园建筑内部文化的建设者,发挥其主体性,投身至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工作中去。

当下可谓是中国高等教育发展最好的时期,然而在现实生活中有些人对高校物质文化建设不够重视,就日前高校而言对校园物质文化环境建设存在着种种问题,新校区校园建设忽视传承学校历史文脉,对场所精神、地域精神重视不足;校园建筑强调教学实用功能而轻视人文内涵建设、片面解读文化内涵而忽视校园建筑环境文化的育人功效、一味效仿而缺乏校園建筑环境文化个性特色等问题。

依托高校物质文化环境建设是新形势下面对文化多元化、大学生层次多样性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突破口,也是新时期高等教育全面发展的需求。高校物质文化环境建设,目前还没有成熟的参考理论和依据,需要更多教育管理者不断地实践,在任重而道远的高校物质文化环境与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道路上,不断挖掘高校物质文化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推进文明校园的建设,并为学生的健康发展、全面发展打下基础。

参考文献

[1]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读[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22.

[2]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2016年版)[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6:89.

[3]李辽宁.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研究综述[J].求实,2005(01):73-77.

[4]张晓彬.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调节功能,提高大学生心理素质[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No.119,115-116.

[5]王强,周俊玲.校园建筑的隐形教育功能及其实现途径[J].高教探索,2010(01):24-26.

猜你喜欢
引言
药用植物野外实践体系构建研究
大学生创业力提升对策研究
YK内部控制体系研究
浅谈酒店成本管理控制
以战略为导向的全面预算执行控制研究
校企合作背景下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制度的探索
解读《欧也妮·葛朗台》中金钱禁锢下的人生
小桥桥台和隧道峒门基础下沉原因分析及处理方案
我国农村电子商务物流问题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