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抗疫精神”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育人功能

2020-10-09 11:13陈静商其杰罗丹詹少凡
时代人物 2020年15期
关键词:抗疫精神途径思想政治教育

陈静 商其杰 罗丹 詹少凡

关键词:抗疫精神;思想政治教育;途径

基金项目:天津市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研究会(2020)年度课题:中医药传统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双向融合在人才培养中的探索与实践 课题编号:2020-4170

2020年6月教育部印发《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并组织召开全面推进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工作视频会议,推进思政课程体系建设,构建“三全育人”大格局。指导各高校要从深入挖掘抗疫斗争这一“富矿”[1]弘扬抗疫精神,加强后疫情课程思政的建设。如何理解和认识“抗疫精神”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对当前疫情防控中做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引领青年学生树立正确价值观具有重要作用。

“抗疫精神”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价值意蕴

落实 “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保障。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明确了“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人、如何培养人”的根本问题[2]。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中强调“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努力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3]当前,新冠病毒全球肆虐,给人类社会带来一场巨大灾难。抗疫是一场特殊的战斗,战斗需要强大的精神动力和坚定的信心。培养能够担当起服务人民和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是高校承担着的重要责任,在这一特殊时期和特殊条件下,坚持立德树人、强化政治引领、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既是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的需要,也是深化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构建立德树人长效机制的有利契机。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实践。“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长久生存的灵魂,唯有精神上达到一定的高度,这个民族才能在历史的洪流中屹立不倒、奋勇向前”。全民抗疫是对中华民族精神的一次大考验,内涵丰富的“抗疫精神”是新时代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中的又一座精神丰碑,展现了党的领导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势,展现了万众一心、使命担当的民族精神,展现了生命至上、健康为本的为民情怀,展现了直面困难、愈挫愈奋的拼搏精神,以及求实创新、精益求精的科学精神等,极大丰富了爱国主义的精神内涵,是富有新时代特征的最生动、最硬核的爱国主义教材。大学生正处于“三观”形成的关键时期,高校应当深入研究“抗疫精神”所蕴含的价值意蕴,推进抗疫价值观教育进学校、进课堂、进教材,融入“十大”育人体系,同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有机结合,全面完善“三全育人”格局,构建新时代大学校园文化,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针对性实效性。

 “抗疫精神”育人的功能解读

抗击疫情是“立德树人”的具体实践。全球新冠肺炎疫情仍在加剧蔓延,广大师生是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的见证者,也是参与者。疫情既是教育的背景,也是教育的资源,学好用好抗疫这本“生动教材”,挖掘“抗疫精神”的育人元素,让精神丰碑辉映新时代,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供精神动力和信念支撑,是高校教育工作者的时代之责。疫情常态化背景下,一方面要坚决贯彻“坚定信心、同舟共济、科学防治、精准施策”的总要求,切实保障学生的生命健康安全;另一方面在这场疫情危机防控中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及时将疫情防控的生动实践转化为鲜活课堂,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和担当奉献意识,践行立德树人的使命担当。

“抗疫精神”是“立德树人”的生动教材。对教育而言,常态化的疫情防控形势既是危机也是机遇,是对高校教育工作提出的新的任务、新的要求、新的课题。高校要学好用好抗疫这本“生动教材”,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教育事业发展,充分发挥抗疫精神在立德树人中的重要作用。深化理论研究,深入挖掘“抗疫精神”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在联系,对中国人民抗击疫情所展现的中国力量、中国精神、中国效率进行理论概括和提炼;加强思想政治教育改革,探索“抗疫思政课”育人模式,创新教育形式,丰富教育载体,将“抗疫精神”镕铸成新时代大学生的精神底色。

“抗疫精神”育人的实践途径

深化课程体育建设。发挥思政课程在立德树人中的主渠道、主阵地作用,解决好思想课程与课程思政及生活实践相脱节的问题。在疫情防控形势下,深入挖掘各行业、各领域在抗疫斗争中鲜活的事例作为教学素材引入课程,将价值观教育融入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等人才培养全过程,引导青年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坚定社会主义理想信念,做新时代的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提升思政教育的实效。

推动文化育人建设。中华民族有着深厚文化传统,在当前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过程中,充分展现出这种文化的内在生命力和当代价值。高校要不断创新方式方法,彰显文化育人特色,提升文化育人内涵。引导青年扎根中国大地了解世情国情民情,从国内外抗击疫情的实践对比中提高民族自信心、增强社会责任感,深刻理解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作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作用、中国特色社會主义的优越性等,鼓励学生正确应对人生的各种挑战,充分认识理想实现过程的艰难复杂,辩证对待人生及社会矛盾,树立正确的苦乐观、得失观、荣辱观、生死观,激发广大青年学生脚踏实地干事创业,坚定理想信念努力成为新时代建设者和接班人。

发挥网络育人作用,形成思想政治教育的强大合力。疫情防控背景下,“停课不停学”,各高校依托互联网平台开展课堂教学和远程管理,做好网络育人突显其重要性。一是要搭建网络育人平台,包括课程平台,要做好网课形式下的课堂教学实施;管理平台,发挥学业导师-辅导员-班级主网格化的管理模式;学生自我管理平台,发挥学生党团组织、学生会、社团等育人作用,强化学生自我管理,培养自学能力,保障“停课不停学、网络育人不掉线”。发挥全体教师在网络环境下的思想引导作用,加强学生心理疏导和人文关怀。二是发挥网络宣传教育作用,利用微博、微信公众号、QQ群等加强国内外抗击疫情的客观报导,弘扬抗疫精神和新时代爱国主义精神。特别是在面对各种舆论挑战时高要依托网络平台,稳固师生思想站位、掌握网络舆论导向、加强信息资源共享,营造良好的网络环境。

发挥实践育人作用,将思想政治教育与社会实践有机结合。防疫,是战场,也是课堂。经历和体验是最好的教育,经历这次全民抗疫,将对青年学生成长产生重大影响。在抗疫战场上,广大青年学生担当奉献,留下了拼搏奋斗的印记,展现出新时代中国青年学生的青春风貌和优良作风。高校要把共同抗击疫情斗争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实践,充分发挥“第二课堂”的育人作用,将专业所学与抗击疫情等社会实践结合起来,开展防疫情志愿服务、弘扬“抗疫精神”主题教育活动等具体的实践,引导广大青年学生注重学思结合、知行合一,增强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弘扬新时代劳动精神,引导青年学生坚定“四个自信”,以青春之我、奋斗之我,接好新时代赋予的接力棒,让青春之我在党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发挥作用。

参考文献

[1]朱红英.后疫情课程思政讲好“抗疫精神”的三个维度[N]. 湖南日报,2020-07-09(005).

[2]蒋艳.新时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模式建构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19.

[3]孙在丽.新时代我国普通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19.

[3] [顾文明,翟迎朝.利用抗“疫”鲜活教材 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引领[J].漯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0,19(03):56-59.

猜你喜欢
抗疫精神途径思想政治教育
求解含参不等式恒成立问题的三种途径
高校思政课讲好“中国抗疫故事”的 若干着力点
新时代抗疫精神: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硬核力量
用好“抗疫精神”打赢全面脱贫攻坚战
停课不停学之“疫情中的我”
减少运算量的途径
加强思想政治课在大学慕课开放课程的地位研究
浅析红色文化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新媒体语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研究综述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创新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