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青年红色筑梦之旅”的创新创业教育融入高职人才培养的研究

2020-10-09 19:27陈佳王青春张善平
时代人物 2020年15期
关键词:创新创业高职

陈佳 王青春 张善平

摘 要:在“青年红色筑梦之旅”大学生创新创业活动的背景下,分析了高职院校基于“青年红色筑梦之旅”的创新创业教育对学生自身发展和社会人才培养的意义。对精准扶贫和“青年红色筑梦之旅”背景下的创新创业教育融入高职人才培养的研究现状和不足进行了分析。从教育模式、课程体系、导师库建设、双创项目和竞赛、实践平台、氛围培养六个层面提出了高职院校基于“青年红色筑梦之旅”的双创水平提升的路径与方法。

关键词:青年红色筑梦之旅;创新创业;高职

基金项目:本文系四川省2018-2020年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和教学改革项目《基于“青年红色筑梦之旅”的创新创业教育融入高职人才培养的探索与实践》(项目编号:JG2018-1006)的研究成果。

研究背景与意义

“青年红色筑梦之旅”是习近平总书记于2017年8月15日在回信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中提出的,勉励大学生在创新创业中增长智慧才干,积极参与大学生精准扶贫工作。“青年红色筑梦之旅”创新创业活动旨在推动创新创业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相融合,创新创业实践与乡村振兴战略、精准扶贫相结合,要求各高校要组织大学生创新创业团队到县、乡、村和农户,从质量兴农、绿色兴农、科技兴农、电商兴农、教育兴农等方面开展扶贫工作,推动当地社会经济建设,助力精准扶贫和乡村振兴[1]。

因此,基于“青年红色筑梦之旅”的创新创业教育已成为高职教学改革的必然趋势,紧紧抓住中央实施精准扶贫的重大机遇,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和创业能力的人才,具有重大意义。高职学生响应了国家精准扶贫政策,在当前精准扶贫“攻坚战”中,务必实现人才脱贫,培养具有活力的高职学生是人才脱贫的重要途经。培养和树立了高职学生正确的农业职业价值观,增强了学生对农业的职业情感,提高了创新创业能力。通过高等职业教育课堂主渠道,将农业职业价值观有机地融入到了课堂课外,使学生充分的认识了相关职业,并提升创业能力。为贫困地区输送了服务农村的科技和管理人才,促进了农业管理朝向科学化、知识化的方向发展。高职院校学生充满活力和创新精神、对国家新农村建设政策理解清晰、具有丰富的理论知识,充实了发展队伍,对于丰富扶贫形式、农业生产科技化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为高职学生开辟了更多岗位,增加社会价值。高职院校学生大多数来自偏远地区,此模式鼓励了学生为自己家乡多做贡献,解决就业的同时平衡了社会劳动力。提升了教师创新创业的教学与科研水平。

研究现状

近年来,在精准扶贫成为各界热议的关键词的背景下,关于高职院校的“青年红色筑梦之旅”教育的研究为数不多。韩策等[2]运用 SPSS 软件分析辽宁林业职业技术学院 147 个林学相关专业样本数据,研究精准扶贫下高职院校学生赴农村创业就业意愿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农村基础设施(教育、医疗等)是最重要的影响因素,因此,社会创造良好的社会氛围和学校塑造学生正确的价值取向是推动学生赴农村创业就业的必要途径。杜文婷等[3]在国家推进“青年红色筑梦之旅”的背景下,介绍了北京师范大学珠海分校不动产学院创新创业比赛成果及立项情况,应用型高校“互联网+”创新创业教育工作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双创教育信息化平台、校企协同育人机制和双创教育环境三个提高途径。苏双[4]提出青年红色筑梦之旅创业大赛致力于打造一堂全国最大的思政课,并分析了高校参与此类创业赛对其育人的启示,主要包含了新思想新理念、实事求是、因地制宜等工作核心。张朝辉等[1]分析了在 “青年红色筑梦之旅”活动等国家战略背景下,涉农高职院校“互联网+”双创教育存在的不足,并从政策机制、专业建设、课程改革、实训基地、产教融合、师资队伍和学生7个层面提出了提升路径和方法。以上研究均鲜有涉及到如何通过高职院校课堂课外渠道,培养高职学生正确的职业价值观,增强对农业的职业情感,培养创新创业能力等。

本文对如何通过课堂课外教育对学生农业职业价值观的科学引导、创新创业的能力培养进行研究。提出了在专业教育中融入“青年红色筑梦之旅”教育,以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机制为引导,从教育模式、课程体系、导师库建设、双创项目和竞赛、实践平台、氛围培养六个层面提出高职院校基于“青年红色筑梦之旅”的双创水平提升的路径与方法。

高职院校基于“青年紅色筑梦之旅”的双创水平提升路径的探索

针对高职学生生源特点,探索“青年红色筑梦之旅”创新创业教育新模式

结合高职院校专业特点和就业趋势,以提高高职学生创新创业能力为目标,在教学中融入“青年红色筑梦之旅”教育。构建一套适应高职院校精准扶贫的创业型人才培养的教学体系,从而引导高职院校学生对扶贫及其关联职业的认知,减少职业价值观念偏差,提升学生创业就业的信心与动力。以成都航空职业技术学院为例,本学院非涉农高职院校,但学校地处西南片区,山区教育水平相对落后,70%的学生来自于农村家庭。据调查,农村籍毕业生前往农村就业意愿更强,且倾向于农村创业[5],这为本校开展“青年红色筑梦之旅”创新创业活动提供了更坚实的基础和明确的目标。如汽车工程学院双创教师团队聚集校内外资源,形成了大学三年期间理论知识、专项技能、创新思维、学科交叉、创业孵化五个层面的“青年红色筑梦之旅”创新创业教育模式;校内外导师对学生的创新创业活动进行指导,并通过导师资源到农村进行创业实践;通过大学生产业孵化园、创新创业工作室为平台,为学生搭建更好的对外交流窗口,提升团队的业务能力。

融入高职专业教育,构建“青年红色筑梦之旅”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

双创教育课程体系建设思路。形成创新创业教育理论课程、专业课融入“青年红色筑梦之旅”的创新创业思政教育、选修课三大层面的课程体系建设,并将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结合起来开展“青年红色筑梦之旅”教育、开展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校外聘请导师开展创新创业教育专题讲座等活动,注重对学生精准扶贫职业价值观的科学引导,增强对农业的职业情感。对专业课程进行优化设计,将精准扶贫创业核心能力等理念有机地整合到专业课程教育中。

成都航空职业技术学院的“青年红色筑梦之旅”双创课程融入专业课的案例。以汽车工程学院学生为例,传统的汽车专业课中偏向于机械类、自动控制类为主,在本团队的“青年红色筑梦之旅”双创课程体系下,学生找到了创新创业的突破口,并付诸于行动。

以“雅安市荥经县宝峰彝族乡黑山羊产业扶贫项目”和“山羊快跑项目”为例进行阐述。学生來自于贫困山区,当地草原畜牧业天然条件雄厚,但由于经济落后、网络资源贫瘠,导致当地居民很难将本地的养殖动物售卖或宣传到市场,也鲜有外地公司投资。基于以上情况,学生在教师团队的带领下,跨专业组建了学生创新创业团队,主要以机械类专业、计算机专业和营销专业为主,并注册了公司。团队首先将与当地政府查找建卡贫困户,同时调查农户意愿,筛选具备养殖条件的农户,免费给当地贫困户发放2-3只母羊进行寄养工作,签订合同并在发放过程中记下该母羊原重量与耳标,团队将根据所发放种母羊生育羔羊数量,收取农户收入30%成本。同时,学生利用专业知识,开发了“山羊快跑”手机APP,消费者可通过网络在线购买黑山羊,同时能够查看黑山羊的成长过程,保证肉的品质。通过此项目的开发,改善了当地居民的生活品质,为当地养殖业带来了新的生机。该项目还荣获了“天府杯”创业大赛雅安市一等奖,得到了当地政府的肯定。

以“便携式可控伸缩型机械手项目”为例进行阐述。学生来自于农村家庭,当地果园较多,学生组建了以机械专业为主的学生创新创业团队,回顾自己家乡存在的问题,利用所学的专业知识,设计并研发了“便携式可控伸缩型机械手”,用于帮助果农采摘高处的水果,该装置能够使果农不用长期手持设备进行操作,大大减少果农的劳动强度,并且获得了国家实用新型专利授权。

将“青年红色筑梦之旅”双创课程融入专业课程中,可以让学生在学习专业课的同时,挖掘跟家乡和自己所学行业有关的创新方向,有助于学生创新思维的开拓,提高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并且为学生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

推进“导师库”的“青年红色筑梦之旅”创新创业教育的培训与实践

目前,高职院校大多数教师不具有精准扶贫和创新创业的实战经历,缺乏系统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难以激起学生对“青年红色筑梦之旅”和创新创业的热情,教学效果不甚明显。推进创新创业教育工作的关键之一就是培养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丰富的专兼职教师队伍,充分发挥导师库的职能。

校内导师除了负责日常管理和专业课教学外,也需要将“青年红色筑梦之旅”的思政教育和双创教育融入到专业课中,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创新能力、专业技能等。通过引进、聘请企业管理、技术专家对校内教师进行精准扶贫和创新创业指导,选送校内教师挂职锻炼,经常开展双创教育方面的理论和案例研究,丰富其实践经验。另外,聘请校外专家作为本校的创新创业教育导师,对学生进行直接指导,根据项目特色、行业背景、学生特点等,配备来自不同行业不同企业的技术专家,对学生进行一对一辅导,更有利于学校双师团队的建立和发展。

鼓励参与创新创业项目和竞赛,提高学生综合能力

创新创业项目和竞赛是对创业实践的深度模拟,真实还原实践中可能会遇到的问题,涵盖了从创意、市场调查、财务分析、营销策略、生产制造全过程。学生在参加竞赛的过程中,从项目的萌芽、商业模式的构思、商业计划、办公软件的使用,到学生团队的沟通、创新意识和创业能力、团队合作能力都能够得到提升。另外,通过竞赛,可以提升学生的学习热情,锻炼学生的自学能力。

因此,需要鼓励学生积极申报各类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竞赛,紧紧抓住中央实施精准扶贫的重大机遇,将“青年红色筑梦之旅”和创新创业意识的培养融于各类活动之中。同时,为每个创业项目配备导师,建立了从教师到老队员的完善的指导梯队。在项目过程中,提高学生对“青年红色筑梦之旅”的认识,鼓励学生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将竞赛作为一次契机,将项目提前体验市场,模拟创业,更有助于学生的成长和团队的培养。

以“雅安市荥经县宝峰彝族乡黑山羊产业扶贫项目”和“山羊快跑项目”为例,为了更好的促进学生创新创业团队的发展,将该项目进行进一步锤炼,教师团队鼓励并指导学生成功申报了四川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目前已顺利结题,并获得了当地政府2万元的项目支持资金,为项目的进一步完善和学生团队的建设带来了更多机会。同时,秉承着“以赛促创”的初心,该团队积极参加了第三届和第四届四川省“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并获得了四川省铜奖的优异成绩。通过参加比赛,使学生团队从创新思维的头脑风暴到财务、办公、宣传等技能均得到了提升,为创新创业团队的成长带来了更多新的目标。

以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机制为引导,为学生搭建实战平台

创新创业教育不止是专业课与理论课的融合,还需要多鼓励学生加入到实践队伍中,但如何能够将双创团队的优势发挥出来,促进创新创业项目的发展,仅仅依靠“导师库”团队的指导、学生团队的学习是远远不够的。为了更好的让“青年红色筑梦之旅”创新创业理念融入人才培养中,需要依托于创新创业实践平台的搭建,才能够让双创团队之间互相学习、互通经验,才能够让双创团队更好地对外交流和宣传。目前,大部分高校没有专门地双创信息平台,学生只能通过个人地社交资源和第三方网络平台获取相应的政策、热点数据,增加了创新创业时间和人力成本,而且不利于双创团队的培养和继承。因此,学校统一打造“创新创业信息平台”是必然趋势,同时,也可对平台下的项目进行管理和建设,对每年的双创项目进行质量分析,形成质量报告,供后期的团队建设学习。

除了信息平台的建设,传统的“大学生创新创业工作室”“大学生创新创业产业孵化园”“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训室”也是必不可少的,鼓励学生抓住精准扶贫政策契机,成立“青年红色筑梦之旅”创业团队,并付诸实践。这是双创项目对外交流合作的窗口,也是学生进行项目建设的物质基础。

除此之外,通过举行活动实现“青年红色筑梦之旅”创新创业学习平台,也是双创人才培养的一个途径。加强实践教学环节,鼓励学生多参与学校“三下乡”活动,通过带领学生参与到乡、村等地进行扶贫志愿活动,通过实地调查,使学生增长知识、开阔视野,对三农问题会有更深的了解。

为学生营造良好的“青年红色筑梦之旅”氛围

高职院校不能单纯的停留在专业技能和创新创业理论的学习,更要注重学生农业职业价值观的引导和建设。通过价值观的引导,可培养学生对“青年红色筑梦之旅”创新创业的情感和科学认知。首先,可通过主题班会、社团活动、专家讲座、校报宣传、網络信息平台宣传、第二堂课等多种方式向学生宣传农村发展状况和发展前景,宣传农村创业就业相关政策等。其次,发对第一堂课的作用,将“青年红色筑梦之旅”的观念融入到课程中,科学引导学生们价值观的树立。另外,可通过学校的宣传栏、标语等形式,为学生营造良好的“青年红色筑梦之旅”氛围。

综上所述,在“青年红色筑梦之旅”的背景下,高职院校的创新创业教育对学生的自身提升及就业、社会的农业科技人才培养都有着重要意义。通过课堂课外教育对学生农业职业价值观进行了科学引导,创新创业的能力也得到了提升,并为学生搭建起创新创业教育的实战平台,组织学生参与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和竞赛,鼓励大学生将创业精神付诸于实践,从而增强了学生对“青年红色筑梦之旅”的认识和热情,并提高了导师团队的教学与科研能力,增加了实践经验。

参考文献

[1]张朝辉,杨继红,杜振宁,郑伟,李峰博.“青年红色筑梦之旅”活动视角下涉农高职院校双创水平提升路径研究——以杨凌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安徽农业科学,2018,46(25):221-223.

[2]韩策,蒋春洋.精准扶贫下高职院校学生赴农村创业就业意愿影响因素研究[J].职业教育研究,2018,(12):55-59.

[3]杜文婷,张海燕.“青年红色筑梦之旅”活动视角下提升地方应用型高校双创教育水平的途径探析——以北京师范大学珠海分校不动产学院为例[J].科技经济导刊,2019,27(07):124,123.

[4]苏双.思政视域下大学生参与青年红色筑梦之旅创业赛对高校资助育人发展启示研究[J].智库时代,2018,(42):88,92.

[5]肖璐,范明.社会资本的城乡差异及其对大学生择业的影响[J].教育与经济,2015,(2):38-43.

猜你喜欢
创新创业高职
高职数学教学和创新设计的渗透
wolframalpha在高职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高校创新创业孵化园管理问题研究
把握“金钥匙”打开创业门
创新创业教育融入高等学校人才培养体系的实施路径研究
贵州高职院校招考录取将与高考相对分开
对学生专业社团在高职院校如何定位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