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刺联合中药治疗乳腺增生34例

2020-10-10 04:23季森彪
光明中医 2020年18期
关键词:乳癖增生症乳房

季森彪

乳腺增生症,在中医属“乳癖”范畴,临床表现以乳房肿块、疼痛为特征。乳腺增生症是属于乳腺良性疾病之一, 乳腺良性疾病癌变是乳腺癌发生的重要原因之一, 其机制虽然尚不清楚,但已有研究表明,及早正确治疗乳腺增生症对预防乳腺癌有积极作用[1,2],但较少建立对照组[3]。因此,为减轻乳腺增生症患者痛苦症状,提高乳腺增生症患者治愈率,改善预后结局,该研究通过使用针刺与中药结合方式共同干预治疗乳腺增生症,提高乳腺增生症的临床治疗效果,为临床乳腺增生症的治疗提供依据。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2017年6月—2019 年 6 月在河南省直属机关第一门诊部治疗的乳腺增生症患者共70例,按随机分组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5例。脱落后观察组34例,对照组32例。对照组平均年龄(43.65±7.17)岁;病程最短15 d,最长7年。观察组平均年龄(43.15±8.85)岁;病程最短14 d,最长7年。2组在年龄、病程、病情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

1.2.1 中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医外科学》乳癖的诊断标准[4]。症状与体征: ①乳房以胀痛为主,可有刺痛或者牵拉痛。乳痛以乳房肿块处为甚,可涉及胸胁部或肩背部,或随月经周期变化。 ②一侧或两侧乳房发生单个或多个质地中等或坚硬,表面光滑或呈颗粒状,活动度好的肿块,大小不一,直径一般在1~2 cm,大者可超过3 cm。③乳房超声检查、钼靶X线摄片明确诊断。

1.2.2 中医辨证标准参照《中医外科学》乳癖的辨证标准[4],将其分为①肝郁痰凝证,证候:乳房肿块质韧不坚,胀痛或刺痛,症状随喜怒消长,伴有胸闷胁胀,善郁易怒,失眠多梦,心烦口苦,苔薄黄,脉弦滑。②冲任失调证,证候:乳房肿块经前加重,经后缓解,乳房疼痛较轻,伴腰酸乏力,神疲倦怠,月经失调,量少色淡,或闭经,舌淡,苔白,脉沉细。

1.3 纳入与排除标准纳入标准:①符合乳腺增生症的诊断标准;②年龄在 18~ 55 岁;③非妊娠或哺乳期妇女。排除标准:①通过B超、钼靶X线摄片、穿刺细胞学或组织学检查等诊断为乳腺纤维瘤或乳腺癌等相关疾病;②合并其他严重性器质性疾病、精神疾病、内分泌疾病、血液疾病等;③妊娠或哺乳期妇女。

1.4 方法

1.4.1 治疗方法对照组给予乳癖消片(沈阳红药制药股份有限公司生产,国药准字Z21020747,0.32 g,100片)以软坚散结,活血消痈,清热解毒,每次5片,每日3次。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进行针刺治疗。针刺选穴以膻中、乳根、屋翳为基础,根据患者辨证选取足厥阴肝经、任脉或足阳明胃经穴[5]。患者取仰卧位,根据具体穴位选用0.30 mm×25 mm华佗牌针灸针或0.30 mm×40 mm华佗牌针灸针(由苏州医疗用品厂有限公司生产,批号2016270970)。穴位用碘伏消毒后针刺。其中膻中宜向患侧乳房平刺,乳根向上平刺进针, 屋翳沿肋间隙斜刺,配穴也需严格操作,胁肋部穴位均不可深刺、直刺,以免伤及内脏。每日1次,针6次休息1 d。2组均以10 d为一个疗程,至少治疗3个疗程。

1.4.2 观察指标参照《2002 年中华中医外科学会乳腺病专业委员会第八次会议》通过的乳腺增生病疗效评价标准[6,7]。分析对比2组治疗前后乳房疼痛、肿块评分。其中肿块分级及评分根据乳腺彩超结果进行。①乳房疼痛评分: 0~30分。②乳房肿块评分:肿块硬度评分:0~9分;肿块范围评分:0~12分;肿块大小(最大肿块直径)评分:0~9 分。

1.4.3 疗效评定标准治愈:疗效指数≥90%;显效:疗效指数 70%~89%; 有效:疗效指数 30%~69%;无效:疗效指数<30%。 疗效指数=(治疗前证候积分-治疗后证候积分)/治疗前证候积分×100%。总有效率=(痊愈+显效+有效)例数/总例数×100%。

2 结果

2.1 2组患者治疗后疗效比较2组治疗后疗效对比,经秩和检验,Z=-2.026,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表1 2组患者疗效比较 (例,%)

2.2 2组患者治疗前后症状积分比较治疗前2组症状积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故有可比性(t=1.800,P=0.071);治疗后2组症状积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0.507,P=0.000)。见表2。

表2 2组患者治疗前后症状积分比较 (例,

3 讨论

乳腺增生属中医“乳癖”范畴,中药治疗乳腺增生近年有很多报道[8-10],本研究所用乳癖消片由鹿角、昆布、鸡血藤、三七、赤芍、蒲公英、玄参、牡丹皮、天花粉、海藻、漏芦、木香、夏枯草等药物组成,有软坚散结、活血消痈、清热解毒的功效。故可用于乳腺增生且有较好效果[11,12]。而针灸作为流传至今的中医瑰宝,本身便具有调和阴阳、扶正祛邪、疏通经络等作用,尤其对于“痛症”更是有毒副作用小、止痛效果快、经济安全等优点。参照刘刚刚等[13]针灸辨证方法的使用,多将其病因归为忧郁思虑、肝失条达、心脾郁结、气血失调、痰湿阻络等,故治多疏肝理气、调理冲任、化痰软坚散结为主[14]。因其病位在乳,故选膻中、乳根、屋翳以消除气血瘀阻、宣畅局部经气。在此基础上,使用关元、三阴交以调理冲任。配足三里、内关、中脘化痰通络以治痰湿阻络。另有肝郁气滞可配肩井、太冲等穴。以达到疏肝理气,养血补肾、化痰散结而可去肿块之标,调阴阳之本。

本研究结果显示针刺联合中药组总有效率高于单纯使用中药的对照组,2组疗效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且治疗后观察组证候积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可表明针灸联合中药治疗乳腺增生不仅可缓解患者乳痛、肿块等症状,还能加强临床疗效,值得应用推广。

猜你喜欢
乳癖增生症乳房
简易穴位埋线法治疗肝郁痰凝型乳癖疼痛的临床观察和研究
关爱乳房健康 从认识乳痛做起
母乳喂养需要清洁乳房吗
如何防治母猪乳房炎
18F-FDG PET/CT对骨朗格汉斯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的鉴别诊断
名傣医林艳芳老师临床诊治乳癖67例
三苯氧胺配伍乳癖消治疗乳腺增生临床疗效观察
自拟乳癖立消汤治疗乳腺增生症100例
长着乳房的大树
益气解郁汤联合三苯氧胺片治疗乳腺增生症9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