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应自然环境的“蹭痒痒”

2020-10-10 06:50段奇清
知识窗 2020年9期
关键词:珊瑚礁树皮鹦鹉

段奇清

有一种生活在热带海洋珊瑚礁丛中的鱼,其雄性体色为蓝中带有绿、红与橙色,雌性体色呈淡红或紫色,其间有一白色条纹,它们的体长可达1.2米,重量可达20千克。因为颜色五彩斑斓,跟鹦鹉鸟一样绚丽,因而人们叫它们“鹦鹉鱼”。鹦鹉鱼活动的地方通常都有大片漂亮的白色沙滩,所以造就了许多热门的热带海滩度假胜地。其实,这样的海滩度假胜地,并非特意为人类所造,纯粹是为了鹦鹉鱼。

这得从鹦鹉鱼的生活习性说起,一天90%的时间里,鹦鹉鱼都在吃依附在珊瑚礁上的海藻。这样一来,它们身上难免会沾上珊瑚礁上的寄生虫。和鹦鹉等许多鸟类及家鸡一样,它们要在沙地中“蹭痒痒”,否则数量极多的寄生虫会让它们很难受,甚至会要了它们的命。于是,鹦鹉鱼在吃海藻之余,还会用尖尖的嘴巴与平齿把珊瑚礁咬烂。当然,珊瑚礁中含有有机物质,鹦鹉鱼会将它们消化掉,作为自己的营养,而对于大量较硬的无机物,鹦鹉鱼会把它们排出体外,它们就以沙子的形式存在,在时间的叠加和堆积下,就形成了大片漂亮的白色沙滩。一只成年的大型鹦鹉鱼每年能生产约380千克的沙子。

由此可知,鹦鹉鱼吃珊瑚礁的习惯,原来是为了自身的生存——可以在沙子里“蹭痒痒”。

动物中有这样习惯的种族非常多。比如羚牛,它们是生活在高海拔山区的一种动物,全身毛色为淡金黄色或棕褐色,十分美丽。羚牛有一种习惯,只要一有闲暇,就会在山林里的树木上进行高强度的“蹭痒痒”,有时候一蹭就是一个多小时。与此同时,羚牛还不忘啃咬树皮填饱肚子。高海拔的树木以针叶林为主,这些松杉类树木的树皮愈合能力很差,树皮被破坏后,很快就会被真菌感染,一些昆虫便会乘虚而入,所以没过几年,大片的冷杉便死掉了。同样,羚牛还会攀折、冲撞林下的杜鹃树,吃它们的枝叶,这样碗口粗的树都会顺山趴下,然后死掉、腐烂。

羚牛无所顾忌地损坏林木,打破自己的“饭碗”,难道是一种自毁前程的坏习惯?事實并非如此。经过多年的观察,科学家惊奇地发现,在冷杉和杜鹃树相继死掉后,箭竹迅速生长起来。箭竹密度极高,每平方米多达两百棵,让一切乔木的再生变成不可能!而那些侥幸存活下来的乔木,因为基部树皮受损,也倾向于矮化和丛生化,长成了歪七扭八的“老头树”,丰富了林下植被,这更有利于羚牛采食。也就是说,由于羚牛的这种习惯,即使在某个冬天发生极端气候,冰雪封山,羚牛种群也不会因为食物匮乏而遭受灭顶之灾。

上帝似乎有一双看不见的手,引导着动物形成一种习惯,而这样的习惯,一切都是向着有利于自身的方向发展。人也一样,不断地养成顺应时代与自然环境的习惯。这告诉我们:顺应自然,遵从自己的内心,葆有本性和习惯,也就把握了自己的命运。

猜你喜欢
珊瑚礁树皮鹦鹉
小鹦鹉
树皮的秘密
机器人运送珊瑚卵拯救珊瑚礁
珊瑚礁世界的鱼儿
跟踪导练(三)3
小松鼠啃树皮
折纸鹦鹉
鹦鹉中的异类
Most Drink Cans Opened by a Parrot 最会开汽水罐的鹦鹉
年轻的鱼儿,珊瑚礁喊你回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