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探析马克思异化劳动的表现与克服

2020-10-12 14:36李德文
公关世界 2020年18期
关键词:克服表现

李德文

摘要:《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是马克思考察异化劳动的重要文本。本文以《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为出发点着重分析了马克思的异化劳动理论,以及其和费尔巴哈与黑格尔的思想血缘关系与理论超越。最后结合中国经济和制度现状分析我国当前的异化劳动现状以及未来克服之可能。

关键词:劳动异化 表现 克服

异化理论是每一个马克思主义学者所必须要涉及的研究问题。异化在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框架中是非常基础的理论根基。异化在拉丁文中的意思是“让渡”、“脱离”,能够从中完整的感受到异化是一种“剥离”的、被动的、动态的过程。异化就其词义本身来讲并不是马克思首创的,各个时代的哲学家都曾对异化赋予过不尽相同的哲学内涵。马克思的异化劳动理论与他们最大的区别就在于,马克思是在观察社会实践的基础上得出的,所以是具有极大的现实指导意义的,是“现世”的概念。他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继承了前人对异化问题的研究成果,通过自己的实践观察和总结创造性构建了自己的异化理论体系。马克思通过“异化劳动”揭示了人类发展的历史规律和人类自我解放的现实途径。可以说马克思赋予了“异化”一词集创造性和科学性于一体的革命性的内涵。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以下简称《手稿》)是马克思较为系统全面的阐述其异化理论的著作。在《手稿》中马克思集中指出异化劳动的几种表现形式:“劳动者的劳动同其劳动产品的异化、劳动者同其劳动活动的异化、劳动者同其类本质的异化、人与人关系的异化。”这些异化现象是《手稿》讨论和批判的主要对象,通过对这些异化现象的批判构建起马克思异化劳动的理论大厦的地基,从此我们观察和认识近现代社会多了一个全新的科学的视角。

一、异化劳动的表現形式

《手稿》对于马克思主义异化理论的发展演进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在这部作品中马克思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对黑格尔关于人的本质的思想做了批判吸收,并且对资本主义私有制环境下产生的劳动异化现象做了较为完整全面的分析。也是在这部著作中马克思从私有制的起源问题的研究更进一步的追溯到异化劳动与实现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之间存在的辩证关系。毫不夸张的说《手稿》的问世是马克思主义构建唯物史观历程中的一次重大跨越。

马克思在《手稿》中从几个大的方面阐述了异化劳动理论。笔者试进行简要的论述分析。首先,他分析了劳动者同劳动产品的异化,并对国民经济学进行了批判,“国民经济学由于不考察工人(劳动)同产品的直接关系而掩盖劳动本质的异化”,“他把应当加以说明的东西假定为一种具有历史形式的事实”,进一步指出一种客观现象“工人生产的财富越多,他的产品的力量、数量就越大,他就越贫穷;工人创造的商品越多,他就越变成廉价的商品。”

马克思用这样的逻辑得出的一个结论:“劳动所生产的对象,即劳动产品,作为一种异己的存在物,作为不依赖于生产者的力量,同劳动者相对立。”当劳动产品不为劳动者所有,即劳动产品相对于劳动者来说发生了异化,那作为劳动者自己来讲也是异化了的。劳动成果和劳动活动本应该是属于劳动者的,但是在私有制社会,由于生产资料私有制和社会分工的出现,当劳动者将劳动作为商品出卖时,其本身也就失去了对于劳动的自由支配权,也就是说劳动者的劳动活动不是自发的,“他在劳动中不是肯定自己,而是否定自己,不是感到幸福,而是感到不幸”,也正是因为如此,劳动者开始厌恶自己的劳动活动,劳动变成了他们沉重的负担,他们把愤怒转到生产机器上,或者希冀提高自己的劳动报酬,但是只有马克思发掘了问题的根源在于经济和制度层面而非劳动机器和报酬多少的问题。以上所述主要是马克思异化理论中所讲的“物的异化”。在此基础上马克思进一步指出,当劳动者将自己的劳动作为商品让渡出售之时,其作为人本身也是异化了的。马克思认为劳动本应是人的一种内在需要,是人区别于动物的本质特征,但是异化的劳动使得劳动者将劳动变成了商品而不是出于内在的真正的需要。

从这一点来说人失去了自己的自由意志,而自由意志应该是人的天性,所以可以说异化劳动使得人作为人本身也发生了异化。而这种人的异化通过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的异化进一步表现出来。正如马克思所讲:“通过异化劳动,人不仅生产出他对作为异己的、敌对的力量的生产对象和生产行为的关系,而且还生产出他对这些他人的关系。”

二、马克思对费尔巴哈和黑格尔的扬弃

费尔巴哈人本学在批判黑格尔哲学的唯心主义性质上具有着革命性的意义。“在黑格尔哲学中, 现实的人是空场的。费尔巴哈的人本学革命恰恰在于使哲学重新回归到人的现实存在。就‘异化劳动概念的运思而言,费尔巴哈人本学革命对马克思的启示正在于现实的人的出场。”黑格尔认为劳动是人的本质,马克思对其进行了批判吸收,在此基础上对私有制和商品经济社会中出现的异化现象做了论述。马克思透过现象看本质,拨开层层迷雾,揭示了异化现象产生的根本原因就在于生产力的进步促成的生产材料私有制,以及在此基础上社会分工的出现。

虽然马克思的“异化劳动”有着黑格尔和费尔巴哈的“影子”,但却是截然不同的理论体系。它是马克思“人的存在的现象学”的具体展现。马克思在黑格尔搭建起的“异化”劳动的结构上,用费尔巴“人本学的方法”将其拉回到现实中来。同时又改变了费尔巴哈人本学理论中机械的缺乏历史感的理论部分。在这样的前提下融合了自己对社会现象和经济现象的独到观察和研究,对资本主义社会中的“异化劳动”现象进行了新的诠释。

三、探究异化劳动克服之可能

马克思在《手稿》中阐述了劳动异化之所以发生就是因为生产资料私有制使得人失去了自由支配其劳动力的权利。但我们知道私有制不是天然存在的,他是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从一定层面上可以说劳动为私有制创造了条件,于此同时私有制的发展却使得劳动和劳动者发生了异化。而这种异化现象在资本主义社会是被社会规则所认可,被法律体系所保护的,资本主义制度为异化劳动披上了合法性外衣。作为劳动者本身是不自知的,因为缺乏生产资料为了维持生计劳动者不得不向资本家出卖自己的劳动力以换取生存资料。但值得注意的是劳动者所得远远低于其付出的劳动力价值,这中间产生的差价也就是剩余价值被资本家所攫取。如此一来劳动者和劳动本身被剥离开来,劳动成为了一件迫不得已的令人厌烦的事情。由此可见私有制促成了异化劳动,而资本主义制度则成为这种异化劳动的“保护伞”。但必须指出的是异化劳动产生的最底层的原因还是较低的生产效率,如果要从根源上彻底的消除异化劳动现象只有极大的提高劳动生产率这一条路可走。

“只有当社会生活过程即物质生产过程的形态, 作为自由结合的人的产物, 处于人的有意识有计划的控制之下的时候, 它才会把自己的神秘的纱幕揭掉。”

在现代社会虽然劳动者的劳动条件有了极大改善、劳动报酬有了很大提高,但这并不意味着“异化劳动”现象已经消解,尤其在资本主义社会,劳动者报酬的提高和劳动环境的改善是以生产力的高速发展为前提的,所以这种改善是相对的,甚至是因为劳动者多年的斗争所争取来的而非资本家本愿而为之。我们作为社会主义国家在克服“异化劳动”方面具有着天然的优势,但需要指出的是我们仍旧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初级阶段就意味着劳动生产率还比较低下,发展经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还是我们的主要任务,这就决定了现阶段我们要实行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而且作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重要的主体之一的企业,不管是国有企业还是私企和外企都是要将获得经济效益作为重要的发展目标。所以从这一点上来说,彻底的克服“异化劳动”现象是不现实的,但是作为以公有制为主体,以实现共产主义为最终理想的社会主义国家,我们在克服异化劳动的道路上已经迈出关键一步,具有重大优势。

作为社会主义国家我们具有着自己得天独厚的政治和制度优势,这种优势可以让我们有足够的能力统筹国家社会经济发展,尽最大可能的消灭两极分化,通过先富带后富逐渐的缩小贫富差距。我们可以运用我们强大的统筹能力、执行能力极大地提高劳动生产率创造丰富的社会财富以不断满足人民的生产生活需要,为人的全面而自由发展不断积蓄力量,让人民群众真正感受到我们的劳动是为自己为社会创造价值的。同时不断完善社会主义法治体系,推进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以保证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免去他们的后顾之忧。但必须指出的是要想彻底的克服“勞动异化”现象就必须要做到以下两个方面:

首先在主观方面来说,要认识到自己作为人的主客体的统一,克服二分思想。若总是将自己作为主体,非己作为客体,那我们永远不能成为自己的主人。其次,要通过高度发展实现共产主义,进一步消除社会分工。当社会高度发展,生产资料极大丰富时,私有制会逐渐退出历史舞台,异化劳动也失去了其生存土壤,也就实现了人全面而自由的发展。这两方面是相互依存共同发展且应是同时实现的,只有这样异化劳动才能真正消亡,人的发展才能真正实现从此岸到彼岸的过程。

参考文献:

[1]现代性”批判的先声——重读马克思的异化劳动理论 李庆霞 -《哲学研究》-2004年第6期.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3] 论马克思“异化劳动”概念及其运思方式 孙成竹 -《山东大学硕士论文》- 2006-04-18.

[4]恩格斯.反杜林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0.

猜你喜欢
克服表现
浅谈如何帮助小学生克服不良行为习惯
怎样克服外语课堂上学习者的焦虑
明代容像的绘制表现及技法浅析
美术审美特征论
摄影艺术中的美学探讨
我国就业中的性别歧视问题探究
骨瓜提取物的不良反应分析
浅谈如何在声乐演唱中克服紧张情绪
学生克服心理障碍走向成功的研究
循序渐进,克服初高中物理衔接的难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