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导学案有效性的“5S”策略分析

2020-10-12 10:03何彦娟
散文百家·下旬刊 2020年7期
关键词:心理特点学案导图

何彦娟

“导学案”是教师为指导学生进行主动学习而编制的学习活动方案,是指引学生自主、高效学习的路线图,具有“导读、导思、导做”的功能。对学生来说,导学案是学生学习过程中的指导性航标,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建构知识能力的一种重要媒介。如何提高导学案的有效性,避免导学案流于形式,笔者认这有如下5个策略。

一、化难为易(Simplicity)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但是学生的学习兴趣往往因受到其他因素的阻碍而急剧下降,“畏难情绪”就是其中最主要的因素之一。“学得慢,学不会”,对学生来说,是一种煎熬,学生学习兴趣很容易就会被“看似不可逾越”的困难磨灭掉。因此,教师在设计导学案时,要把难度较大的问题简单化和浅显化,化抽象为形象,即通过图像、语言、动作的形象化更直观的表现出来。

例如,教學“一般现在时时态”时,笔者就设计了一张“化难为易”的导学单,首先给出五个句子(如下左图),让同学们通过比对发现“有些词加了‘s,有些没加”,再给出另外三个句子,这三个句子非常特别,除了前面的主语和动词,后面的内容完全一样,这样就非常方便学生去寻找规律,进而得出结论“他、她、它,长尾巴”,一句话代替了繁琐且难以理解的“主语是第三人称单数的动词要加‘s”。让学生自己寻找规律,最后自己总结一般将来时的句型以及难点突破,孩子们学得轻松、愉快。

适合的才是最好的。小学生的心理特点是好奇心强,注意力持续时间短。教师们设计导学单必须符合小学生心理特点才能更好地发挥其效能。我们来比较两份导学案,学习内容都是“一年级上——colours I see”,学习重点是颜色词。《导学案一》:一、读下面单词5遍。二、把单词和图片连线;《导学案二》:“找规律的游戏”(如下图)。

很明显,第二份导学案更适合6,7岁的小孩子心理特点,更容易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二、唤醒潜能(Stimulation)

科学家指出,人的能力有90%以上处于休眠状态。教师在设计导学案时,应着眼于学生潜能的激发,在导学案“诱”、“导”一下,帮助学生挖掘自身潜能。 例如在教授“牛津上海版第一册上 Unit 4 I can sing”时,笔者没有让孩子听读课文或者读英语单词,而是首先布置孩子们用中文唱两遍《两只老虎》,然后再布置孩子用这个熟悉的旋律唱出我改编的英文儿歌“What can you do? What can you do? I can sing. I can sing. What can you do? What can you do? I can sing.” 孩子们在熟悉的旋律学会了单词,学会了句型,更为关键的是,他们知道了“哇,原来英语可以唱出来的,太完好了。”再来看一个例子:Ride, ride, ride a bike, I can ride a bike. Happy, happy, happy, Happy, happy, happy, I can ride a bike.

实际上,小学英语课本上的大多数问句都可以用《两只老虎》或《摇小船》的旋律唱出来。这样的导学案设计是为学而教,以学定教,通过设计适合学生心理发展的学案唤醒学生潜能,让学生从“学会”逐渐发展到“会学”、“乐学”。

三、设疑激趣(Suspension)

由于学生生活在非英语环境中,因此,学生在课后接触、运用英语的机会很少,这导致学生学习英语的主动性普遍比较弱。“设疑思考法”是激起学生好奇心和求知欲的有效方法。教师在设计导学案时,可以利用小学生对未知感兴趣的特点,抓住孩子们的未知点,设计有针对性的问题,促使学生产生探索未知世界的浓厚兴趣,形成强烈的(下转页)(上接页)内在学习动机,引发学生的英语学习行为。

如:在学习牛津上海版5A的Unit 5 Can I…?时,我就设计了一个多啦A梦找朋友的系列活动作为导学案。一、哆啦A梦想去好朋友家里玩,他会跟妈妈说什么呢?Can I go to my friends home?  Can I play with him? Can I take some candy for him?...二、哆啦A梦到了朋友家里,他们会说什么呢?Can I come in? Can I play the computer? Can we make a card?... 三、哆啦A梦要离开好朋友的家了,他们会说什么呢?Can you come and play next week? …老师根据孩子们已有的经验,设计这样开放性的话题,以学生的未知点设置疑问,可以直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引导学生迅速地进入学习状态,有的放矢地学习英语知识,完善自己的知识体系,实现高效学习。

四、满足提效(Satisfaction)

心理学认为,动机水平依赖于一个人对目的的评价以及达到目的可能性的评估,成就动机强,学生就会更愿意去尝试,反之就会缺乏动力,产生消极的学习态度和学习行动。

在训练学生写作时,考虑到孩子的单词量和知识结构都比较简单,笔者通常会设计一张思维导图的导学案,在单元话题的基础上开展思维导图的绘制,根据思维导图的脉络进行写作,学生需要进行自主思考,从平时练习到考试写作,学生不再提笔就写,随性乱写,而是有目的性有支架性的进行思维的发散,从而达到语言的输出。学生在此过程中不断增强对写作的信心,写作渐渐变成一件有成就感的事情。教师在教学中要设法让学生在学习中取得一定的成就,让学生在学习中获得一些成就感(sense of achievement),使其

学习动机维持在一个较高的水平。

巧妙利用5S策略进行导学案设计,以学生为本,以“三维目标”的达成为出发点和落脚点,配合教师科学的评价,帮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创新,学会合作,自主发展,这无疑对学生的学习和发展都大有裨益。

猜你喜欢
心理特点学案导图
烃思维导图
借思维导图算24点
角的再认识思维导图
乡愁导学案
基于青少年心理特点的校园欺凌成因及对策
基于青少年心理特点的校园欺凌成因及对策
“比例尺(一)”导学案
宫外孕患者的心理特点及护理对策探讨
导学案不能沦落为“习题单”:以“中位数和众数”的导学案为例
学案“三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