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曲大队长孔特特坚守生命禁区

2020-10-12 14:12甄小龙
消防界 2020年16期
关键词:那曲大队长火场

甄小龙

8月的那曲,水草丰茂,仿佛是她最好的样子。但是,只有在那曲生活过的人才知道,这里一年只有两季——冬季和大约在冬季。8月5日,在那曲市水利局超标准洪水及色尼区山洪灾害防御预案演练中,西藏森林消防总队那曲大队大队长孔特特脱下鞋子跳进2℃的水里排除橡皮艇发动机故障,带领队员用时5分钟成功解救被困人员,得到了驻地政府和群众的高度肯定。

2002年孔特特随队抽组来到西藏,从2019年起,便扎根在被称为“生命禁区”的那曲。在雪域高原坚守的18年里,这样的应急救援演练,甚至是抢险救援对孔特特来说都是家常便饭。

曾有人对孔特特说:“看你一身勋章,就知道你得到了很多;看你快掉光的头发,就知道你付出了很多。”

与死神赛跑,拼回集体荣誉

申报先进大队的考核迫在眉睫。身为大队长的孔特特因感冒躺在床上,听着大家在训练场上发出的呐喊声,急得心里直冒火。

孔特特很清楚,感冒对于内地人来说没有什么,但是对于身处高原的人来说,稍有不慎引发肺水肿,就会危及生命。但大队的至高荣誉不允许他袖手旁观。

于是,他起身來到操场,开始跑步。教导员常博扯开嗓门吼道:“孔特特,你逞啥英勇,快点回去休息。”他没有理会,仍在吃力地跑。

教导员一边骂他是倔驴子,一边招呼其他人拦住送他回去休息。

孔特特却一边喘着粗气,一边愤怒地说:“是战友,够兄弟的,别拦我,不然我翻脸。”他跑了一圈又一圈,突然,“啪”的一声摔倒在地。

那一刻,所有队员都蒙了,常博大吼:“愣着干啥,把人给我抬回去,还有卫生员,赶紧的啊。”这时,所有队员才从慌乱中反应过来,急忙把队长架回了屋里。

那曲空气含氧量不到内地的50%,安静时的心率都能达到90左右,心脏的负荷要比在内地的人多15公斤,再加上几十斤的背囊,还要拼尽全力地极速行军,每个年轻的心脏都承受着两个人的“压力”在战斗。在这里,每跑一步,都是指战员与死神的较量。

两天以后,考核全面展开。孔特特站在了5公里的起跑线上,教导员看了看眼前的孔特特,很是心疼。

那一天,所有的人都因为有这样不服输的大队长而感到自豪。那一天,每个人都打开了思想深层的“起爆器”,在海拔4500米的高原上挑战生命的极限,创造了大队的最好成绩,拼回了先进大队的荣誉。

要问在这里跑步有啥不一样,孔特特会告诉你:“在那曲跑步,腿不疼,心疼!”

跟洪水较量,还孩子们校园

进入7月份,那曲开启了多雨模式。

7月21日,因连日的强降雨,那曲市排水系统超负荷导致色尼区那曲镇完全小学及周边居民区被淹,那曲市应急管理局商请大队前往救援。

“不能耽误孩子们第二天上课。”接到通知后,孔特特第一时间做出决定。

他带领大队30名指战员,出动车辆3台、携带水泵8台、铁锹20把、编织袋300条向灾区开进。

13时50分,大队抵达受灾区域。了解灾区具体受灾情况后,孔特特将队员划分为水泵抽水、物资搬运、人工排水和拦水围堤四个组展开救援。

在救援现场,孔特特一会儿在水泵抽水组指导作业,一会儿在物资搬运组帮忙撤离物资,一会儿在人工排水组帮忙疏通下水道,一会儿在拦水围堤组帮忙搬运沙袋,一刻也不见他停歇。

经过近四小时的奋战,大队顺利完成抢险排涝任务。大队配合公安、消防、交运、水利等各部门,共排水300立方米,围堰筑坝20米,救灾面积2600余平方米。

日近黄昏,孔特特满脸疲惫地坐在阶梯上。夕阳照在他的脸庞,岁月给他留下的沟壑显得格外清晰……

如今,回忆起那场洪水,孔特特说得最多的两个字就是“坚守”。

跟火魔战斗,护佑高原林海

“紧急集合!快!快!快!”7月15日17时30分,那曲森林消防大队山南靠前驻防分队营地里响起了紧急哨声。孔特特带领50名指战员火速集结,前往拉萨进行整队编组,连夜奔赴林芝森林火场。

大队经过12小时摩托化行军抵达火场。大队主要负责扑打火场西线明火,阻击火头向西蔓延。

由于火场地理位置特殊,火场态势复杂多变,平均海拔在3250米左右,平均坡度约70度,扑救难度较大。

“平时怎么练得,现在就怎么实战!注意安全!”为争取最有利灭火时机,孔特特根本顾不上休整,立刻带领队员投入灭火作战。

为更好地指挥队员灭火作战,准确掌握火灾现场的实际情况,更考虑到大多数队员是第一次上火场,缺少实战经验,孔特特每天都要在各个火点来回穿插,近70度的陡坡来来回回不少于10次,脚被磨出血泡,脸和手被划出了一道道口子。但是孔特特对此毫不在乎,他说:“只要能完成任务,保证兄弟们安全,自己苦点累点也没啥。”

17日16时许,风力增大,风向突变,刚扑灭的火点出现复燃。孔特特凭借着多年的打火经验,果断带领队员向提前预设的安全区撤离。

“撤离没多久,便感觉身后一股热浪袭来。回头一看,之前所处的位置已被大火包围。”说到这里,孔特特心有余悸。

孔特特带领队员们使用水泵接力、常规机具,采取“一线推进、穿插迂回、拦截火头”战术实施扑打,鏖战96小时,明火全部扑灭。

“有些零星火点在悬崖峭壁之上,远离水源,水泵架设不到。”26岁的二级消防士赵恩义在这次灭火作战中担任党员突击组组长,“为了避免延误战机,我们突击组都是在询问了当地村民最短路径后,直接从悬崖夹缝间爬上去的。”

这支英勇的队伍,平均年龄仅25岁。每个人都有不同程度的心肌肥大,包括大队长在内。通红的脸、皲裂的嘴是他们共同的印记,内分泌失调,皮肤过敏,头痛失眠,记忆力减退,指甲凹陷是他们的通病。

虽然这里“氧气吃不饱,风吹石头跑”,但他们用生命坚守着藏北高原39万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和42万平方公里草场森林安全。他们守了这片森林许多年,从种子守到花开,从青翠守成了林海……

猜你喜欢
那曲大队长火场
牛奶“过敏”
小碗牛奶
那曲“雪热巴”舞蹈的本体特性及艺术价值研究
2016年7月西藏那曲持续性降雨天气过程分析
那曲河边
论提高那曲职业教育发展的几点思考
前方火灾,超人出动!
官窑
巧识“大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