践行“三度理念”,点亮语文课堂

2020-10-12 01:16欧丽娜
新教育时代·教师版 2020年21期
关键词:宽度语文课堂情境

欧丽娜

摘 要:孙绍振先生曾这样说道:读书大概有三种姿势,第一种是躺着读,这种读法,是一种休息、消遣,也许还是一种享受。第二种是坐着读,这种方法的要领是对书本一丝不苟地反复钻研,甚至背诵。第三种是站起来读,把书上的东西用实际情况去检验,去分析。读刘祥老师的《追寻语文的三度》一书,我经历了由“躺着读”到“坐着读”到“站起来反复读”三种形式,由最开始地边读边记,到后来的慢品细思,再到现在的将理论践行于教学实践的不断尝试。下文记录的是笔者在语文课堂上践行刘祥老师的“三度理念”的教学实践。

关键词:“三度”理念 语文教学

一、紧扣教学目标,拓展课堂宽度

刘祥老师在该书中指出:语文课堂的“宽度”指向每一篇课文、每一节课的目标定位和内容取舍,其立足点是目标与内容。语文教师要紧扣教学目标,精心设计好教学流程,借此拓宽学生的思维路径,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使之养成独立思考的学习品质。

在教学部编八上语文第三单元《唐诗五首》时,我选择了“孤独”这个关键词将《野望》《黄鹤楼》《使至塞上》串联起来进行群诗阅读。基于这一点,我把这一课的主题定义为“夕阳西下人孤独”,在这个主题的统领下,整节课的目标即:根据诗歌意象,初步感知“孤独”;结合诗人生平,深入理解“孤獨”;联系自身经历,重新审视“孤独”。

肖培东老师曾说:“好的课堂要用问题来推动,要问成一个个探究性的、能思辨可争的问题。”因此,这节“夕阳西下人孤独”群诗阅读课,我设计了以下5个问题:

幻灯片上的这两首诗,你能发现它们的相同点吗?读完这些日暮时分写就的诗句,你有什么样的感觉?你觉得诗人的“孤独”体现在哪里?请结合具体的意象来谈谈。他们为什么这么孤独呢?结合下列两则材料,说说你的体会。那么故事之外的你和我,有没有过这样孤独的时候呢,你是怎样安放这种孤独的?

这5个问题由浅入深,从理解诗歌的内容到调动自身的情感体验,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了课堂中,课堂的宽度得到无限拓展,他们懂得了“孤独”是我们的生命里的一种常态,它无时无处不存在着,在与它的诸多博弈中,无论最后收获的是哪种结果,它都是成长。

二、实抓文本解读,点亮课堂温度

对于语文课堂的“温度”,刘祥老师是这样解释的:语文课堂的“温度”指向课堂中的流程设计、情境营造,以及有效问题的生成和预设,其立足点是情境与活动。只有老师回到文本的原点,走进文字的核心,精心设计、反复钻研,学生的能力和魅力才能得到彰显,语文课堂的光和热才会被真正点亮。

于永正老师说过,课堂教学时老师的一只眼睛看字面,另一只眼睛看字面背后的东西。所以,当我在教授杜甫《春望》一诗时,为了更好地达成理解全诗的含义及诗人的情感,我设计了这样的活动形式:“你能用散文诗的形式为下面的横线填上合适的句子吗?”孩子们沉寂片刻之后,交上了下面这样的答案:

国都残破,山河犹在。春日虽至,昔人已去。感伤时局,见鲜花也落泪。叹恨离别,闻鸟啼更惊心。战火连天,白骨尸骸成堆。家书可贵,思念连绵漫天。悲痛万分,白发越搔越短。忧愁不绝,故乡越思越远。

从孩子的填补不难看出,不难看出,他们不仅对诗歌的内容有了精准的把握,更对诗人的情感有了真切的领悟。

三、巧用教育机智,延伸课堂深度

刘祥老师在书中反复强调,语文课堂的“深度”应指向内容的拓展迁移和学生的思维活动,其立足点是思维与最近发展区。当教师能够俯下身认真倾听、顺势引导、耐心启发时,学生的思维才能被激活,语文课堂的深度才能无限延伸。

在教授八上13课朱自清先生的《背影》时,面对第六段经典的“望父买橘”的片段,我也不免把它设计为:反复朗读并体会动词的妙用。基于这样的目的,我把动词去掉,以填空的形式将这段文字呈现给学生,并要求他们合上书本,在空白处填上合适的动词。

片刻之后,有胸有成竹者站起来完整地补全了和书本一致的动词并流利地背诵了该段,当然这个过程中也不乏意外:当1703班唐同学站起来时,他将“两脚再向上缩”中的“缩”背成了“抬”;将“我的泪很快流下来”中的“流”背成了“落”,正当全班哄笑不已时,我因势利导,把炼字的问题抛出:同学们,唐同学改的这两个动词好不好?为什么?

问题一经抛出,沉思取代了之前的哄笑,即兴灵动的表达在他们口中传出:

落:落有重量,最终会掉在衣服或地板上,它有归宿。它代表眼泪没有经过酝酿,而是倾巢而出,瞬间掉落。这不符合男儿有泪不轻弹,也不符合当时语境中的“我怕他看见,也怕别人看见”一句。

流:流—没有归宿,没有尽头,好像潺潺的小溪会就像无尽的大海和远方,流到此刻深受震荡的作者的心底。你能想象作者泪水盈睫的画面,你能感受到那份触动,那份震撼,那份感激,甚至是后悔……

抬:不符合情境与实际,省去了缩的初始动作,直接用抬,好似是个中青年体格健硕的男子,攀爬月台毫不费力。

缩:符合情境与实际—当两手攀着月台,脚的动作必须是先缩起来,再想办法抬上去,这也符合文中父亲的年龄和身体状况—年迈,蹒跚。

这些回答让人耳目一新甚至心头一震,他们真正地融入了文本,与作者同悲

同喜,在这样的感同身受中进一步感受到了朱自清先生用词精当的魔力。

刘祥老师曾说:“宽度,温度与深度构成了语文教学的鼎立三足。”所以,只有“有宽度、有温度、有深度的课堂”,才能真正地引领学生走进文本,看到文字背后站立的作者,才能真正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为学生的人生打上厚重的底色。学无止境,教无止境,感恩前行的路上有如刘祥老师这样的引路人。

参考文献

[1]追寻语文的“三度”[M].刘祥.教育科学出版社.2012

猜你喜欢
宽度语文课堂情境
不同情境中的水
创设情境 以说促写
高中语文课堂有效提问要做到“四要”
护患情境会话
特定情境,感人至深
红细胞分布宽度与血栓的关系
让语文课堂之树根深叶茂花嫣然
让快乐走进语文课堂
构建开放的语文课堂
孩子成长中,对宽度的追求更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