滇藏寻花之旅
——绿绒蒿篇

2020-10-13 12:30云南陈湛
花卉 2020年19期
关键词:花果藿香白马

云南/陈湛

今年是个特殊的年份。去武汉陪父母过年,没想到一住三个月。每天琢磨家里的食物还能坚持几天,今天吃啥,错过了一整个江南的春天。

五月中,实现了对自己的保证,开始报复性看花。在云南德钦白马雪山住了两个月,又进藏走了一圈,跨越时间和空间寻花。

坐在流石滩上,终于看到美丽的绿绒蒿。

1.美丽绿绒蒿Meconopsis speciosa,花果期7-10 月

在白马雪山时住在藏族朋友开的客栈里,隔两天就上山去看看花开了没有。他阿妈信佛,看我这么喜欢高原野花,说我前世应该是雪山上的一朵花。如果相信轮回的话,我倒是愿意来生做一棵白马雪山的美丽绿绒蒿。

风起云涌时看看脚下的碎石滩,云开雾散时远眺皇冠峰,遥想一下背后的普金浪巴。不想开花就装萝卜叶子,看大雪封山,春去秋来。想开花了就开上几十朵,从上往下,打开清澈透亮的冰蓝色花瓣,露出宝蓝的花丝和金黄的花药。一生开一次花足矣,已为下一世攒够了福报。

据说美丽绿往年六月初就开了,今年什么都不一样了。等到六月三十号去普金,还没开。又等了一个星期,终于在皇冠峰遥遥相对的流石滩上见到了。在海拔四千八百米,那片至少七十度的坡上,在伊身边,坐了两个小时。

两天后,二进普金,在寒风冻雨中看到了伊的姐妹们。流石滩上有毛茸茸的雪兔子和绵参,我的眼里,只有美丽绿绒蒿。

一次次蹲下趴下,一次次按下快门,没有一张真正照出伊的美。还是等来世吧,开出自己满意的样子。

2. 藿香叶绿绒蒿Meconopsis betonicifolia,花果期6-11 月

《中国植物志》说,藿香叶绿绒蒿在德钦有分布,可是本地没人见过。听说丽江的老君山有,于是,住在德钦的我去了趟老君山。

藿香叶是绿绒蒿里海拔分布比较低的一种,长在林缘草丛中。进山的路上看到了几处。原来植株这样高,花这样大。刚开的颜色最好,纯净的天蓝,然后就渐渐变紫了。才看过流石滩上的秀丽绿,有点嫌弃藿香叶的生境杂乱。直到我进了景区,看到那一片藿香叶。就在左手边的坡下,一根横木旁,开得正好。

十几分钟后,雨停了,我从外套里掏出相机拍大头照。云缝里漏下了几缕阳光,正打在雨水沾湿的花上,流光溢彩。

3.秀丽绿绒蒿Meconopsis venusta,花果期7-8 月

人生第一次爬流石滩,是为了看秀丽绿绒蒿。天宝山的流石滩仿佛是《魔戒》里的世界,荒凉险峻。上坡得找准落脚点,不然碎石会往下滑。趴在坡上的我顾不上害怕,因为远看的一片荒芜正开着花。

秀丽绿的种加词venusta 是从“维纳斯”派生出来的,意思是迷人、美丽、性感。我觉得还是中文名秀丽更加贴切。小巧光滑的叶,纤弱的梗,风中摇曳的花,浑身上下没有一根刺。在绿绒蒿里,是清丽秀雅的那一位。

下坡比上坡更难,怕滑倒,又怕不滑崴脚。还好,看见了两棵开得正好的秀丽。

4.全缘叶绿绒蒿Meconopsisintegrifolia,花果期5-11月

看了几年花,一直以为我在川西和滇西北看过的黄色绿绒蒿是全缘叶。今年才知道全缘叶是个复合群,里面有全缘叶、横断山、硫磺……各种之间差别不明显,还有过渡状态,我们统称全缘叶吧。

全缘叶分布广,花期早,除了开在雪里的头一拨,常常被积年的看花人嫌弃为大路货。作为新手,我是不敢嫌弃任何一位高原绿神的。六月中在白马雪山看到今年的第一朵全缘叶,心里依然十分喜悦。

等到六月底,去普金找美丽,结果只看到散落在路边、坡上的黄色绿绒蒿时,有所失望。

离开普金时心情有点低落,抬头看见路边坡上有一圈石头垒起的矮墙,墙边的全缘叶开得正好。

爬上坡,走到花的另一面,从伊的视角看向山谷。这温柔开放的背影,仿佛在默默守护着这道山谷,守护着普金,守护着横断山,这神的秘密花园。

5.拉萨绿绒蒿Meconopsis lhasaensis

五月到香格里拉时,鲁茸师傅受人所托去机场把我接到书松村的客栈。蒙师傅不弃,和我这个槛外人讨论佛法,又多次领我上山看花。世事无常,唯菩提心不变。

去西藏前才知道师傅要去西藏朝圣,比我早几天出发。没想到,能看到拉萨绿绒蒿,也是因为师傅的指引。

今年中了冰蓝色绿绒蒿的毒,在白马雪山看过美丽后,还想去西藏看同色系的拉萨绿绒蒿。据说在色拉寺后山有,但花友在那处看到时已是两周之前了。到了拉萨,我正盘算着是不是上色拉寺后山碰碰运气,已经离开拉萨前往林芝的师傅传来消息,路上看见了一种花。看到照片,我欣喜若狂,这正是我心心念念的拉萨绿啊。

第二天在师傅说的地方找到了,花开得正好。莹莹的蓝色花瓣如蝶翅飞扬,天蓝的花丝,明黄的花药,是只有自然才能调出的颜色。

同一片坡上还有几棵,每一棵都开出自己的姿态。我徘徊良久,不忍离去。同一种内不同植株就有不同的姿态,相同的是一样不自知的美。

6.宽叶绿绒蒿Meconopsis rudis

取扎说要带我去他的菜园子看宽叶绿绒蒿,我半信半疑。这个康巴汉子,退伍军人,开车时绝对靠谱,不开车时有些喜欢开玩笑。

第一次看到宽叶绿是在白马雪山皇冠峰。这里的流石滩和天宝山流石滩完全不一样。从车路边到流石滩下缘要走过漫长的草甸灌丛。看起来好像不远,坡也缓,走起来才知道,望山跑死马。当我终于爬到海拔四千八的一块大石边时,只在石头缝里看到宽叶绿绒蒿的叶子,没花。

领我上山的师傅先下了流石滩,去采煨桑的叶子,随后发来照片,说在路边看到了蓝色的花。于是,我奔下山,收获了人生第一朵宽叶。

大佬们说宽叶是白马雪山的大路货,但我并没有看到成片的,直到来到取扎的菜园子。

7.多刺绿绒蒿Meconopsis horridula,花果期6-9 月

多刺绿绒蒿的确多刺,叶子和花梗都长满了刺毛。可是,让伊与一众蓝色绿绒蒿区分开的,是花序。多刺一葶一花。

第一次看到标准的多刺是在昌都,214 国道边的流石滩上。

藏北高原的景色雄浑壮阔,远处是雄峻的群山,近处是蜿蜒的河流与起伏的草原,路平车少,可以快意驰骋。路边流石滩上方,在一大丛杂草边,有一棵标准的多刺,一株开成了一束花。我想拨开杂草拍张侧影,才抓住草茎立马就松开了,手指又痛又麻,原来这是位真正的护花使者,荨麻。高海拔的荨麻真厉害,手指的麻痛感两天后才消。

8.长叶绿绒蒿Meconopsis lancifolia,花果期6-9 月

长叶是绿绒蒿里的邻家女孩。分布广、花期长,比较容易见到,颜色也比较清淡。我看到的长叶大都是正紫色花瓣,白色花丝,白色花药。除了在普金看到的那棵。

那棵正当芳华,花丝深紫,花药米黄,花瓣如艳紫的丝绸,在四千六百米的寒风中摇曳生姿。

长叶的确是挺能适应环境的。我在一片砾石草坡上看见一棵,就开了一朵花,几乎是贴着地面开的,花梗约等于无。头重脚轻,没什么风韵可言,但是真的坚韧。那是拼着一股劲儿也要开出一朵花来。

毕竟是高山绿神呢,即使是大佬们眼中的大路货,也能触动一颗花痴的心。

9.普莱氏绿绒蒿Meconopsis prainiana

绿绒蒿的种名多从分布地,叶、花、果的形色,也有忍不住感慨的美丽、秀丽、优雅来命名。普莱氏是拉丁种加词prainiana 的音译,估计是定种人的姓氏,虽然没有华丽的形容词,但伊的颜值在绿神里不低。

据说林芝的色季拉山有六种绿绒蒿,我七月底去时,单叶绿绒蒿只看见一朵残花,另外四种花期都过了,还好普莱氏还在开。垭口路边就有,开得好的还是在流石滩上,和塔黄遥相呼应。

10. 伴藓绿绒蒿Meconopsis exilis、滇西绿绒蒿Meconopsis impedita,花果期5-11 月

伴藓和滇西是绿绒蒿里花较小的两种,都是紫色。

寻找伴藓是在看过流光溢彩的藿香叶后。老君山的森林里,丝绒一样的苔藓包裹着地面和岩壁,林间空地上开着蓝、黄、紫的小花。也许苔藓能吸声音,几米外的木栈道上,游客走路说话的声音似乎隔了很远。小溪从岩石间泠泠流下,水声在寂静中格外清脆。终于找到了伴藓,小巧秀气。

滇西绿绒蒿是在孔雀山看到的。去了两次孔雀山,两次都下雨。第一次去看到不少疑似绿绒蒿的叶子,没有花。第二次去时滇西绿开了,在雨雾中垂着头,惹人怜惜。为了拍到伊的正面,趴在下方的陡坡上往上拍。湿漉漉的花,湿漉漉的衣服,湿漉漉的孔雀山。

11.草甸绿绒蒿Meconopsis prattii

草甸是在寻花之旅要结束时看到的。意外的惊喜,仿佛是告别的礼物。

反走丙察察离藏,从察隅到察瓦龙、丙中洛。沿途风景如画,野花满坡。先是看见前方坡上的一片明黄,那是还在开的钟花报春。旁边有不少蓝色,是西藏鼠尾草吗?走近了仔细一看,忍不住大叫一声,“绿绒蒿!”这种数量和密度的蓝色绿绒蒿,第一次见到。

在这片海拔四千七的坡上流连了三个小时,恨不能每棵都360 度拍,微距拍了广角再拍。也是因为心里明白,这应该是我今年看到的最后的绿。事后才知道,这些是草甸绿绒蒿。

后记

两个半月的滇藏寻花之旅,看到了多位高山绿神,还有很多没见到。拟多刺、拟秀丽、拟藿香叶,藏南、丽江、久治,白花、锥花、长果、刺瓣……期待来年的相遇。也期待和美丽绿绒蒿的重逢。

猜你喜欢
花果藿香白马
中暑后别乱喝藿香正气水
隐藏于稻米花果中的酒香
藿香
一匹白马驮着你(组诗)
有口臭用藿香煎汤漱口
有口臭用藿香煎汤漱口
白马少年
跑来跑去的路
噩梦牌闹钟
沪指快速回落 调整中可增持白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