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西金丝大枣提质增产关键技术试验研究

2020-10-14 05:54谭丽娟
绿色科技 2020年15期
关键词:赤霉素裂果金丝

谭丽娟

(辽宁省朝阳县森林病虫害防治检疫站,辽宁 朝阳 122639)

1 引言

随着金丝大枣栽培区域和面积的扩大,各地经营管理水平不尽相同,生产中出现了枣果裂果严重、单果重减小、坐果率低、硒含量少等问题,影响了枣果的品质、产量和效益。为促进金丝王大枣的发展,提高枣果的品质和产量,提出开展金丝王大枣提质增产关键技术研究,为金丝王大枣的发展提供技术支撑。金丝大枣是辽西地区重要的经济、生态林树种,发展大枣对于区域生态保护、地方发展、农民增收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2 裂果防控

2.1 裂果情况

通过调查观测,金丝王大枣裂果常发生在成熟期。成熟期雨量少,裂果较轻,一般在5%左右,成熟期遇连续阴雨天气,裂果严重,一般裂果率达到30%以上。

2.2 裂果机理

枣果进入白熟期后,表皮细胞不再发生分裂,细胞发生衰老,生命活力大大降低,对水分子进入枣果内选择功能开始降低,遇雨后水分子通过扩散作用由表皮外进入枣果内较多,以及通过根系吸水进入果肉内,果肉中的果胶和亲水化合物多糖吸水后体积膨胀,当枣果内的膨压大于表皮能承受的极限时就发生裂果。

2.3 裂果防控技术

(1)枣果喷氯化钙。枣果白熟期开始,每次降雨前,喷施0.3%~1%的氯化钙溶液。要求枣果喷布均匀,雨前及时喷布,可以有效防控持续24 h的降雨。氯化钙是一种强的吸水剂,喷施后在枣果表面形成一层膜,充分吸收枣果表面水分,使水分子很难进入枣果内部,控制了吸水膨胀,减少裂果。

(2)雨季断须根。枣果白熟期,用人工或机械在枣树行间开沟,切断须根。大树距离树干60~80 cm,开沟深度35 cm;幼树距树干30~50 cm,开沟深度25 cm。断须根减少树体对土壤内水分的过多吸收,调控枣果水分在正常范围内,防止裂果。

(3)喷氯化钙+雨季断须根。树上枣果喷氯化钙、树下雨季断须根同时进行(做法同上)。

2.4 裂果防控技术效果分析

喷氯化钙枣果裂果率为7.3%,断须根枣果裂果率为9.4%,可见喷氯化钙、断须根均能降低裂果率,尤其喷氯化钙和断须根同时应用防裂果效果更加显著,裂果率为4.8%,比对照降低20.5%。具体应用效果(表1)。

表1 枣果裂果防控技术效果

3 富硒

3.1 供试材料

试验用硒为亚硒酸钠(Na2Se3)。供试枣树品种为金丝王大枣、树龄为7~8年生。试验地设在朝阳北票市大板镇金丝王大枣园内。单株树体要求生长势、树冠大小、结果量大体一致,采取施肥、灌水、病虫害防治等经营管理措施一致。

3.2 试验设计与方法

外源性加硒法,增加枣果的硒含量。采取叶面喷施的方法进行试验。设4个处理,硒液浓度分别为A:8 mg/kg、B:10 mg/kg、C:12 mg/kg、D:0 mg/kg(对照)。2株小区,3次重复,供试树为24株。

在盛花期、幼果期、中果期各喷1次,共喷3次。按所需浓度配好后,加入展着剂,充分搅拌均匀,用超微量喷雾剂均匀地喷洒在供试树的树冠上,叶背面和幼果着重喷布,以不滴水为宜。

枣果成熟后,采果检测。每个处理6株树,随机选取3株树采果。要求在树冠外围中上部的东、西、南、北4个方向及树冠顶部各随机摘取10个枣果,单株采果50个,每个处理150个枣果。选取国家权威的检测机构,送检样果,进行硒含量检测。

3.3 技术指标

(1)富硒产品选用:亚硒酸钠(Na2Se3)。

(2)硒液剂配置:按10 mg/kg浓度配置。取亚硒酸钠(Na2Se3)150 mg,加入15 kg的水,搅拌使其充分溶解,再加入展着剂,搅拌均匀后速喷。

(3)喷布:盛花期、幼果期、中果期各喷1次,共喷3次。用超微量喷雾剂均匀地喷洒在供试树的树冠上,叶背面和幼果着重喷布,以不滴水为宜。选择无风晴朗天气,上午一般在9:00~11:00,下午在3:00~5:00,喷后4 h内遇雨,及时补喷。

3.4 富硒技术试验结果分析

通过叶面喷施亚硒酸钠,枣果硒含量明显增加,不同处理枣果硒含量变化不同。不同处理枣果硒含量如表2。

表2 金丝王大枣叶面喷施不同浓度的硒液枣果硒含量情况

从表2中看出,喷施亚硒酸钠,枣果的硒含量具有明显的变化,随着喷施浓度增加,枣果硒含量增加。根据国家现行颁布的“GB13105~91 食品的硒限量卫生标准”规定水果的硒限量标准为50 μg/kg,因此通过调整浓度和喷施次数,使枣果中的硒含量达到所规定的要求。在金丝王大枣树上,喷施浓度为10 mg/kg的亚硒酸钠(Na2Se3)3次,枣果中的硒含量达到40.3 μg/kg,是对照的20.2倍。枣果中的硒含量达到理想的效果,增加了枣果的营养和经济价值。

4 赤霉素(920)化控应用

4.1 试验设置

试验设置10 mg/kg、15 mg/kg、20 mg/kg 3个浓度和对照;分初花期、盛花期、末花期3次喷布;试验树要求树龄相同,生长健壮、树体和长势大体一致,单株小区,4次重复;调查测试坐果率、单果重、单株结果数、着色情况、枣果硬度、糖度等主要经济性状。试验用赤霉素为上海生产的袋装粉剂。

4.2 应用技术指标

根据试验总结提出赤霉素在金丝王大枣上的最佳使用技术。

(1)浓度:15 mg/kg。

(2)喷施时间:初花期和盛花期各喷1次。

(3)稀释:粉剂先用少量酒精溶解,再用水稀释成所需浓度;液剂直接用水稀释所需浓度,水温在40 ℃以下。

(4)喷施:选择晴朗无风天气,上午8:00~10:00,下午3:00~5:00,均匀喷布。4 h内遇雨补喷1次,不能与碱性农药混喷。

4.3 赤霉素(920)化控应用技术试验结果分析

结果表明喷施赤霉素对金丝王大枣产量和品质影响显著。喷施浓度、喷施时间、喷施次数的不同,对金丝王大枣单株产量和品质产生不同的效果。试验结果见表3。表3中试验树树龄为7年生。

表3 赤霉素对金丝王大枣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根据试验结果,总结提出在金丝王大枣的初花期和盛花期各喷一次浓度为15 mg/kg赤霉素,枣果的品质和产量均达到理想的效果。枣果着色好,口感甜,枣果大小均匀一致,产量高。单果重达到12.5 g、枣吊上的枣果数5个、坐果率达到75.8%、单株产量达到18 kg。单果重、坐果率、单株产量,均显著高于其它处理和对照。

5 结语

研究分析表明,通过选优,提出3株大树产量对比法减少选优工作量的40%以上;大树主枝高接建试验园当年树冠成形,快速进入丰产期;雨季树上枣果喷施氯化钙溶液、树下开沟切断须根都具有防裂果的作用,其中双控技术,防裂果效果更加显著,枣果的裂果率降低到4.8%,显著低于对照的25.3%;叶面喷施亚硒酸钠,枣果硒含量明显增加,喷施不同浓度的硒液,枣果硒含量变化不同。喷施浓度为10 mg/kg亚硒酸钠(Na2Se3)3次,枣果中的硒含量达到40.3 μg/kg,是对照的20.2倍,枣果中的硒含量达到理想的效果。大枣富硒技术的提出填补了辽宁省大枣富硒的空白;不同摘心处理对金丝王大枣生长、坐果率、产量、品质影响显著。正常生长的盛果期树中度摘心效果最好,单株结果数为980个,单株产量为12.03 kg,较对照增产91.9%。夏季摘心要结合树龄、树势,枣头萌发数量与生长强度,栽植密度和综合管理措施等具体情况确定摘心强度,不同树龄、树势采取不同强度的摘心处理,幼树采取轻度摘心获取较高产量和健壮的枣拐,旺树、旺枝保留3~4个枣拐摘心,弱树、弱枝保留2~3个枣拐摘心;喷施赤霉素(920)对金丝王大枣产量和品质影响显著。喷施浓度、喷施时间、喷施次数的不同,对金丝王大枣单株产量和品质产生不同的效果。初花期和盛花期各喷一次浓度为15 mg/kg赤霉素,枣果的品质和产量均达到理想的效果。单果重达到12.5 g、枣吊上的枣果数5个、坐果率达到75.8%、单株产量达到18 kg,较对照增产157%。大枣生产中要精准使用赤霉素,否则会产生不良效果。

猜你喜欢
赤霉素裂果金丝
赤霉素对红阳猕猴桃种子萌发的影响
裂果严重的屯屯枣 怎就打了个漂亮的“翻身仗”
赤霉素调控林木生长发育的研究进展
《镶金丝祥龙壶》
千年难遇的自然瑰宝
柑橘裂果的成因与防止、减少裂果的措施(上)
海外侨领愿做“金丝带”“参与者”和“连心桥”
樱桃裂果的防治
岁月如金丝,红颜不堪织
大枣花期喷赤霉素可增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