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时期教育经费对云南省教育影响探析

2020-10-14 18:43孙慧君
青年生活 2020年19期
关键词:教育事业教育经费云南

孙慧君

摘要:教育是立国之本,教育的发展为国家为社会提供了有识之士。而教育事业的发展需要强有力的教育经费作为保障。云南教育经费的演变受到了云南政局的影响。由之前的频繁挪用经费不足,到后来教育经费的独立,经历了无数人的努力。研究云南的教育经费,可以让我们更清晰的看到云南教育事业的发展历程。

关键词:云南;教育经费;教育事业

“教育为立国之本,而经费为教育命脉,教育经费不确定,则教育难谋发展,则国基难谋以巩固”,教育经费历来是教育事业发展的关键问题,它是教育事业建设发展的基础。而教育经费则是由当地的财政多寡以及政府对教育的重视力度所决定。

云南的教育经费受到政局波动的影响很大。早期,受清末新学的影响,云南政府对教育投入比较重视。辛亥革命时期,清政府被推翻,云南的教育一时失去了中央的财政拨款,经费变的紧张。再加之护法、护国运动,战争的频繁,教育经费一时入不敷出,教育事业难以为继。1927年龙玉主持云南政权后,云南的教育经费走向独立,教育事业也进入了一个黄金时期。通过对云南教育经费变化过程的探究,我们可以知道教育经费对教育事业的发展有着重大影响。

第一,教育经费的多寡影响着教育事业发展的整体水平

清末时期云南财政收入虽不够正常的财政支出,但当时有中央政府的拨款援助,因而新式教育得以建立发展。辛亥革命后,因原有的财政体系在清政府的倒台下而崩溃,新的税收体制又尚未建立,所以各省的教育支出则自行承担。这一时期内,云南财政虽支绌,但得益于蔡锷对财政的改革,云南的教育经费近乎稳定。1912年-1914年云南省教育经费岁支约700万元左右,虽在财政支出中的比重不大,各类教育仍得到发展。以小学教育为例,到1914年“全省的初等小学增到4866所,在校生184924人;高等小学增到304所,在校生23472人。”

自云南护国军兴,战争频繁,社会、经济受到重大打击。由于频繁的战争,军费开支巨大。为弥补财政的亏空,只能频繁的挪用各项经费支出,教育经费则首当其冲。从1912到1925这13年间,云南教育支出比例约掉了7个百分点。这时期许多学校难以维继,只能停办。此可见教育经费独立地位的丧失,经费的缩水,使得教育发展举步维艰。

1929年后,受云南当局对教育的重视,以及教育经费的独立,云南的教育事业发展进入了黄金时期。这一时期云南的教育经费来源相对稳定,管理体制完善,教育经费得到充实,各项教育得到了重大发展,尤其是中学。通过将教育经费独立前后教育发展状况的对比,我们可以看出教育经费的多少与教育事业的发展息息相关。教育经费充足时,教育工作便能顺利展开,教育事业也能快速发展,反之亦然。此外,教育经费多少还影响着教育资源的分配。当教育经费充足时政府便有能力发展边区教育事业,在边区建立学校,督导边区适龄学生入学。当教育经费入不敷出时,则只能将精力投入到省城的教育,县立学校则通过停办或合办以图维持。

第二,教育经费的影响教务工作的连贯性

自清末到抗战前期,云南省得教育行政部门变更频繁。1902年云南开始创办初等学堂。1903年,仿中央做法,创办高等学堂管理教育事务。1906年设学务处总理全省学务。1907年又改为提学使司、学务公所管理学务。民国时期,云南设军督都府,军督都府中的军政部内设学政司掌全省学务,1912 年學政司又改称为教育司。教育司隶属于民政长下,成为了一个办事机构。1913 年变为行政公署下设教育司,1914年由于省级行政机关的改组,教育行政再次变更,改为巡案使署政务厅下设教育科。此时教育部门的权限也已缩小到极致。在护国运动期间,由于教育经费频繁的挪用,加之财政赤字严重,各部门行政机构都在不停的精简压缩,直到1920年后这种状况才得以改善。1921年设立教育厅,自此教育行政恢复独立。1922年省长公署下设教育司,1927年省政府置教育厅。从1902年到1927年间,云南省教育行政部门变更了12次。而这些变更虽有部分是行政体制的完善,但更多的是因为云南省战争频繁,政局的变动,财政的不支而导致的。由于教育组织机构的不断变更,相应的负责教育的首脑机要人员变更也极其频繁。机要人员引领着教育的发展,决定着各项教育政策与方针。然而从民国建立到1927年,云南省得教育长官就更换了13人,在为超过一年以上者仅一人,其余全都不满一年,最短者在位仅5个月。也就是说,云南教育长官犹如走马灯似的不停更换,没有多大的连续性。这无疑使其教育政策、方针不停变更。在初办新式教育的情况下,本就是“摸着石头过河”,各项政策、措施都不成熟,教育机构、长官的变更,便导致了云南教育发展的不连贯性。上任的政策才刚刚推行下去,新任长官与政策又随之到来。使得教育事业的发展处于混乱中,从而导致了教育的动荡 。

第三,教育经费的多少影响着学校对教学设备的投入

学校教学设备的多少直接影响着学校的招生规模。云南在创办新学之初,校舍大多沿用明清遗留下的寺庙、私塾等。1919年才增加了些许设备。直到教育经费独立后,云南省教育厅才开始对教育设施进行充实。但是教学设备虽有所增加,情况并未好转。像一些县立中学及边区,校舍大多破烂不堪。而且民国时期由于教育经费的不足,教学设备普遍稀缺,像省立学校及昆明省城才有一些教学仪器及标本,并且这些学校还会相互借用充实,对于边区几无设备可言。因此民国时期,大多数教师对于生物、物理、化学等课程,只能口诉画图。对于学生来说理解这些抽象的东西是十分困难的,从而也就限制了教学质量。此外由于设备并不充足,班级所能容纳的人数也就产生了限制。学校就无法满足教育需求,只能缩小招生规模导致供不应求。

第四,教育经费的多少影响着师资待遇

师资的数量与质量对教育的发展起着关键作用。纵观整个民国时期教育的发展,师资不足问题一直存在,究其原因在于教育经费的不足。首先教育经费不足,学校则无法引进优良师资,结果教学只能是填鸭式呆板教育,甚至出现教师浑水摸鱼的现象。其次由于经费的不足,教师的工资时常拖欠,生活常常得不到保障。教师对此怨气连天,在这种情况下教育事业便难以展开。其次,由于经费的不足,教员们不得不纷纷出校谋求经费,便没有足够的精力投入到教学事业中。教师在学校与学生之间起着桥梁作用,而师资的不足以及师资力量的低下,必然也就导致教学质量不高,无法培育出新时代所需要的人才。

总之教育经费是教育事业发展的基础,影响着教育工作的展开。教育经费的多少不仅取决于国家财政的多少,更要靠本省政府的努力。政府在其中是其主导作用的。当今教育的发展,我们要吸取民国时期教育发展的经验,重视对教育的投入力度,保障教育经费来源的稳定,维护社会的稳定,才可使我国教育欣欣向荣。

参考文献:

[1]蒋致远.中华民国教育年鉴[M].台湾宗青图书公司,1991.

[2]蔡寿福.云南教育史[M].昆明:云南教育出版社,2001.

[3]云南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撰.云南省志 卷60 教育志[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 1995.11.

[4]云南省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 续云南通志长编 中[M].1986.06.

猜你喜欢
教育事业教育经费云南
2020年全国教育经费执行情况统计公告发布
浅谈区角游戏对幼儿素质教育的作用
新建本科院校课程考试管理工作现状及思考
如何推动“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在高校有效贯彻落实
我国教育管理信息化发展状况与对策建议
2015年9月云南节庆一览
「云南山娃」
云南艺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