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R兼容心脏起搏器植入患者MR检查的安全性观察

2020-10-15 09:45陈巧莉张杰芳杨莹姜冬梅傅国胜
心电与循环 2020年5期
关键词:起搏器心脏检查

陈巧莉 张杰芳 杨莹 姜冬梅 傅国胜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以及起搏器技术的发展,起搏器植入患者对于MRI检查的需求日益增加。研究报道,植入永久起搏器后,需要MRI检查的事件累积以每年5.3%的速率递增[1],而传统的普通起搏器为MRI检查所禁忌,自2008年美敦力公司推出第一代兼容MRI起搏系统以来,起搏器MRI兼容领域日益发展。2011年MRI兼容起搏器获准进入中国,2014年可行全身MRI扫描的心血管植入型电子器械(cardiac implantable electronic device,CIED)上市。本研究分析MRI兼容CIED患者的临床特征,2型糖尿病对CIED参数的影响,多次1.5 T MRI检查的安全性及有效性,现将研究结果报道如下。

表1 植入的起搏器及电极导线

1 对象和方法

1.1 对象 收集2015年8月至2017年8月在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心内科植入MRI兼容CIED 250例患者资料,男147例,女103例,年龄 58~81(68.86±11.06)岁。合并高血压 131例(52.40%)、糖尿病 54例(21.60%)、冠心病 40例(16.00%)、脑卒中 27例(10.80%)、心肌病 17例(6.80%)、骨关节病史12例(4.80%)、肿瘤病史、心脏瓣膜疾病各7例(2.80%)。植入单腔起搏器15例,双腔起搏器208例,植入型心律转复除颤器(implantable cardioverter defibrillator,ICD)单腔 11例,植入双腔ICD16例,无一例MRI兼容的心脏再同步化治疗起搏器(cardiac resynchronization therapy pace-maker,CRT-P/CRT-D)植入,植入的起搏器及电极导线见表1。术后发生囊袋血肿1例,气胸1例,血气胸1例,心房导线脱位1例。选择资料完整的植入MRI兼容双腔起搏器患者147例,其中非2型糖尿病107例为非糖尿病组,2型糖尿病40例为糖尿病组。纳入标准:(1)符合《2012年美国心脏病学会基金会(American College of Cardiology Foundation,ACCF)/美国心脏协会(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AHA)/美国心律学会(American Heart Rhythm Society,HRS)植入器械指南》[2]发布的起搏器植入适应证;(2)符合2008年美国心脏病学会(American College of Cardiology,ACC)/美国心脏协会(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AHA)/美国心律学会(American Heart Rhythm Society,HRS)发布的心脏起搏器和抗心律失常装置植入指南[3];(3)糖尿病诊断符合2015年美国糖尿病学会(American Diabetes Association,ADA)对糖尿病医学诊治标准[4]。排除标准:(1)患者基本资料不完整者;(2)术后未定期随访及测试起搏数据不完整者;(3)既往合并有心肌梗死的患者;(4)严重肝肾功能不全;(5)合并既往或术后随访有心功能不全的患者;(6)有糖皮质激素类药物使用者。所有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糖尿病组BMI、糖化血红蛋白(HbA1c)、入院空腹血糖、血尿素氮、血肌酐均高于非糖尿病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其余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 2。

1.2 方法

1.2.1 MRI检查流程 (1)扫描前:心内科专科医师评估并且要求,①确认植入的为MRI兼容起搏器和导线;②已植入超过6周;③起搏阈值<2.00 V/0.40 ms,导线阻抗200~1500 Ω;④体内没有其他导线、设备、适配器等;⑤程控为MRI模式;⑥1.5 T MRI成像仪。放射科配有心肺复苏抢救设备、药品及人员,患者签署知情同意书。(2)扫描中:取仰卧位,持续监测血氧饱和度、心电图或血压至少1项;射频能量吸收率(specific absorption rate,SAR):全身<2.00 W/kg,头部<3.20 W/kg。(3)扫描后:关闭MRI模式,将起搏器回调至MRI检查前设置的模式;测试起搏器相关参数。

1.2.2 植入术后随访 植入后常规第1、2、3、6个月、1年各随访1次,之后随访每年1次,出现不适症状及时随访。若患者行MRI检查,则在MRI检查前后即刻、检查后1个月和6个月增加随访。随访中重点关注患者症状、起搏器各项参数,包括心房和心室的阈值、感知、导线阻抗、电池容量及心律失常、高频起搏、起搏脉冲停止发放、起搏模式重整、失夺获等不良事件。随访设备:美国美敦力起搏系统程控仪(美国美敦力公司),美国圣犹达起搏系统程控仪(美国圣犹达公司),德国百多力起搏系统程控仪(德国百多力公司)。SMART BIPHASIC双向波除颤仪(荷兰飞利浦公司)。

1.3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21.0统计软件,计量资料以表示,组间比较用独立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率表示,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MRI检查结果 术后11例(4.40%)患者进行MRI检查共16次,其中头颅5次、脊椎4次、关节3次、腹部、心脏各2次。共4例患者行多次MRI检查:1例患者同日行2次MRI检查(因患三度房室传导阻滞植入美敦力公司A3DR01型号双腔起搏器,于术后第164天行颈椎、腰椎MRI扫描);2例患者非同日行2次MRI检查(1例患者因病态窦房结综合征植入美敦力公司A3DR01型号双腔起搏器,于术后第96天行腰椎MRI扫描、于术后第187天行左髋关节MRI扫描,1例患者因患三度房室传导阻滞植入美敦力公司A3DR01型号双腔起搏器,于术后第116天行上腹部MRI增强扫描、术后第216天行上腹部MRI增强扫描)。1例患者非同日行3次MRI检查(患者因Brugada综合征植入百多力Iforia 7 VR-T单腔ICD,于术后第97天行右肩MRI平扫、术后第105天行心脏MRI扫描、术后第112天行右肩MRI增强扫描)。

2.2 两组患者心房和心室起搏参数的比较 见表3~4。

由表3~4可见,两组患者心房及心室感知、阈值、阻抗在术中、术后1、2、3个月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

2.3 2例行多次MRI检查前后双腔起搏器、单腔ICD典型患者的起搏参数变化 1例患者100 d内进行了2次MRI扫描,1例患者15 d内进行了3次MRI扫描。2例患者在行MRI扫描过程中,均未发现新发心律失常,患者无胸痛、胸闷、心悸等不适主诉,MRI扫描后腔内心电图均未记录到ST-T段动态演变、高频起搏、起搏脉冲停止发放、起搏模式重整、失夺获等情况。2例行多次MRI检查前后双腔起搏器、单腔ICD典型患者的起搏参数变化见表5~6。

表2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

2.4 MRI扫描影像图片质量 本中心目前已完成了对MRI兼容CIED术后头颅、颈椎、胸椎、腰椎、左髋关节、右肩关节、上腹部、心脏的MRI扫描,发现除心脏MRI图像外,其余MRI图像均达到了诊断要求,见图1-3。图4图像质量欠佳,达不到临床诊断要求,证实了心脏成像的干扰主要来自于起搏器。

表3 两组患者心房感知、阈值、阻抗的比较

表4 两组患者心室感知、阈值、阻抗比较

表5 1例患者行多次MRI检查前后双腔起搏器起搏参数变化

表6 1例患者多次行MRI检查前后单腔植入型心律转复除颤器(ICD)起搏参数变化

图1 颈椎MRI图像

图2 右肩关节MRI图像

图3 胸椎MRI图像

图4 心脏非诊断性MRI图像

3 讨论

2015年MRI兼容起搏器的植入量约占总量4%,2016年约占总量的10%。随着MRI兼容CIED临床应用增加,MRI兼容CIED的安全性及有效性备受关注。本研究发现,MRI兼容CIED患者具有年龄大、男性多于女性且合并高血压较多。术后11例(4.40%)患者进行MRI检查合共16次,其中头颅5次、脊椎4次、关节3次、腹部、心脏各2例。由于神经系统解剖的特殊性,植入MRI兼容CIED患者中头颅MRI的需求是最高的,其次则是骨关节系统,这与植入MRI兼容CIED的患者整体年龄较大有关。本中心MRI兼容CIED患者的临床特征及MRI检查需求与国内各个中心数据相似。

HbA1c是糖尿病患者监测长期血糖水平的重要指标,可以提示患者近3个月来的血糖水平,并可预测糖尿病的慢性并发症。HbA1c水平与一氧化氮的生成及反应密切相关,从而损伤内皮细胞,导致血管硬化及纤维化,促使冠心病、传导阻滞等多种疾病的发生发展[5]。有数据表明,血糖含量高低的波动变化也会造成内皮细胞的损伤,而HbA1c的水平与血糖水平的波动呈正相关[6]。已有证据显示HbA1c降低到7%或以下可使糖尿病微血管的损害降低,因此,要求糖尿病患者的HbA1c尽可能的控制在7%以下[7-8]。吴铿等[9]的研究结果示术后12个月随访,心房及心室的阈值、感知、阻抗均有升高,且糖尿病组增高更明显,两组比较存在统计学差异。但糖尿病组患者的平均HbA1c约8.2%,研究对象为非MRI兼容CIED。本研究发现糖尿病组与非糖尿病组患者的心房及心室感知、阈值、阻抗在术中、术后1、2、3个月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可能与本研究随访时间仅3个月,随访时间短,糖尿病组的平均HbA1c 7.22%,血糖控制尚可,不足以导致心肌电活动异常有关,但仍需长期随访进一步验证。

有研究表明无论是铁磁性或非铁磁性的金属移植物对其周围15 cm内的人体区域所形成的MRI影像均可产生伪影,由于伪影的存在,可能对疾病的诊断产生影响[10-11]。MRI检查可使CIED产生移位、电极产热和起搏、感知功能紊乱等不良影响。有研究报道CIED患者在装置使用期间约50%~70%的人需要接受MRI检查[12]。将近17%患者在起搏器植入后的第1年内需要行MRI检查[13]。本研究结果显示,2年内仅11例(4.4%)患者需要进行MRI检查,这一结果远远低于我们的预期及国内外调查数据[12-14]。这可能与本研究有89例(35.60%)患者年龄<65岁且随访时间太短和非心内科临床医生及放射科医生对MRI兼容CIED缺乏相关知识,对一些需要行MRI检查的患者没有给其行MRI检查有关。2013年ESC关于心脏起搏与心脏再同步化治疗指南提出植入MRI兼容起搏器患者行1.5 T MRI检查是安全的(Ⅱa推荐;B级证据)[15]。本研究中有4例患者已行了多次MRI扫描,1例植入百多力Iforia 7 VR-T单腔ICD,3例植入美敦力公司A3DR01型号双腔起搏器。1例患者同天进行了2个部位MRI扫描,1例患者91d内进行了2次MRI扫描,1例患者100 d内进行了2次MRI扫描,1例患者15 d内进行了3次MRI扫描。在行MRI扫描过程中,均未发现新发心律失常,患者无胸痛、胸闷、心悸等不适主诉,MRI扫描后腔内心电图均未记录到ST-T段动态演变、高频起搏、起搏脉冲停止发放、起搏模式重整、失夺获等情况。多次MRI检查前后CIED起搏参数、电池电量说明植入MRI兼容CIED患者术后多次行MRI检查是安全的。有研究证实MRI兼容CIED在行心脏MRI检查时电极仅仅造成了极小的干扰,例如信号空洞,但这个干扰对左右心室的成像都未造成影响,对左右心室成像有影响的干扰主要来自于起搏器[16]。本研究2例患者因临床研究需要进行了非诊断性心脏MRI检查,因植入的是单腔ICD,起搏器体积33.0 cm3及重量81.0 g,发现MRI图像质量欠佳。本中心目前已完成了对MRI兼容CIED术后头颅、颈椎、胸椎、腰椎、左髋关节、右肩关节、上腹部、心脏的MRI扫描,发现除心脏MRI图像外,其余MRI扫描图像清晰,离MRI兼容CIED周围15 cm内的人体区域MRI扫描影像,如颈椎、肩关节、胸椎MRI图像均很好达到了诊断要求,满足临床诊断的需要,有效性得到了验证。

本研究是一项单中心横断面研究,存在以下不足:(1)研究对象选取2015年8月至2017年8月期间在我院植入MRI兼容CIED患者,术后随访时间不够长,仅一半左右患者完成了术后12个月的随访,糖尿病组患者仅全部完成了术后1、2、3个月的随访,可能存在时间偏倚。(2)研究对象不是临床试验下有严格纳入条件的样本,存在选择偏倚。(3)糖尿病组病例数仅40例,HbA1c>8.2%仅4例,样本量太少。(4)随访期间未检测两组血糖的情况并分析。(5)未进一步探讨其它起搏器随访参数。目前尚需更大规模、随访时间长的研究进一步证实MRI兼容CIED术后起搏参数与糖尿病及多次1.5 T MRI检查的关系。

猜你喜欢
起搏器心脏检查
《思考心电图之173》答案
永久起搏器的五个常见误区
永久起搏器的五个常见误区
检查版
检查版三
Playjng with ch & sh
了解心脏
有八颗心脏的巴洛龙
做检查
心脏永久起搏器外露后清创重置术的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