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州市红薯种植土壤与施肥分析

2020-10-15 06:23
河南农业 2020年10期
关键词:林州市薯块苗期

林州市属于山区丘陵地带,土壤类型为典型的地带性褐土。气候特点表现为旱季较长、降水集中。林州市南部和北部为低山分布,东部为丘陵区,山坡平缓,一般土层较薄。林州市复杂的地形地貌、特殊的小气候和众多的母质类型及人为影响的结果,形成了土壤类型繁多、分布复杂的现状。林州市有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气候因素,再加上近年农业结构调整范围的扩大,红薯以其适应性强、产量高、见效快的特点,在林州市广泛种植。由于林州市属于干旱丘陵地区,少雨的特点使得全市种植的红薯品质干、面、甜,为消费者所喜好。笔者现将林州市红薯种植土壤方面的有关情况及施肥技术分析如下:

一、土壤类型

林州市地处山区丘陵,地形地貌复杂,农业生产条件具有明显的地域性差异,决定耕地地力主导因素除土壤自身的属性之外,地形部位和年降雨量不同、灌溉保证率不同等都对耕种作物有较大的影响。林州市种植红薯的土壤主要有两大类,一类是褐土、碳酸盐褐土,另一类是红黏土,这两类土壤都是土层比较深厚,但是有机质偏低。红薯是深根性植物,根系深而广,吸肥能力强。

二、地块条件

在种植红薯地块选择上,通常有以下要求:一是以土层深厚、有机质丰富、疏松通气、排水良好的沙壤土为宜。二是红薯耐酸碱,pH 值在4.5~8.5 都能种植(林州市土壤pH 值在7.5~8.1);红薯不耐盐,含盐量0.2%以上的土壤不宜种植。红薯的根系多分布在5~30 cm 的土壤中,耕作深度应控制在25~30 cm。

三、施肥技术分析

红薯从种植到收获,一般分为发根缓苗期、分枝结薯期、薯蔓并长期、薯块盛长期4 个时期。发根缓苗期红薯吸收养分比较少;分枝结薯期和薯蔓并长期吸收养分速度加快,吸收数量增多;接近后期氮磷吸收减少;而钾的吸收量保持较高水平。当红薯生长过程中出现土壤供肥不足的情况时必须通过施肥来调节。保证苗期需求的施肥方式有:基肥选用有机肥或复合肥,提倡以有机肥为主,有机肥和无机肥混合施用。含碳的有机物就是有机肥,它供应土壤中大量的腐殖质,增加土壤中的有机质质量分数,改善土壤,保水保肥。

有机肥的缺点是,养分含量比较低,用量大,运输不方便,供肥缓慢等。优点是肥效期比较长。

化肥特点是养分浓度高,供肥快,肥效期短,伤害土地等。长期大量使用化肥,会造成土壤过酸或板结,造成土壤越养越瘦,施肥越来越多,增产效果越来越不明显。如果遇到土壤盐分质量分数高的话,长期使用化肥,土壤会发生盐化,这也是化肥不足的地方。在施用红薯基肥时,要有机肥和化肥合理搭配施用,使两者缓急相济,取长补短,这也是基肥施用的基本标准。

(一)氮的施用

在红薯苗期长势较弱的情况下,可以适当施用氮肥,酌情提苗,促进红薯苗的生长发育。但是,在红薯结块期应尽量避免施用氮肥,防止苗秧疯长,争夺养分,影响薯块膨大,造成产量降低。

(二)氯的施用

红薯属于忌氯作物,在肥料的施用方面要尽量不用含氯肥料,尤其是氯化铵、氯化钾,避免过量施用造成红薯品质下降、出淀粉率低等现象,并且成品薯不耐储藏。

(三)钾的施用

红薯是喜钾作物,红薯缺钾会出现茎节短、叶片小,影响光合作用的发生,使得红薯苗芽弱小缺乏生机。充足的钾供应有利于茎秆粗壮、块茎膨胀,促进糖分和淀粉的积累,既增加了产量,又提高了红薯的品质。另外,红薯对铁的需求较多,严重缺铁会影响植株生长,叶片失绿变白,每1000 kg 红薯需要铁112 mg。

(四)铵的施用

红薯是喜铵作物,因为红薯的淀粉含量高,如果铵多不会造成铵中毒。但是红薯对硝态铵比较敏感,如土壤中硝态铵比较高,那么后期薯块会容易软化,不耐储藏,而且种皮容易粗糙,出现开裂现象。硝态氮肥可以用,但不能超过15 kg/667 m2,最好用铵态氮肥或尿素,这也是红薯种植时必须注意的问题。

总体来说,为了保证红薯的高产和高品质,在红薯施肥方面要根据土壤地力水平,提倡多施用有机肥,酌情施用化肥,合理兼施,既能保证种植收益,又不会造成土壤污染和红薯品质的下降。

猜你喜欢
林州市薯块苗期
大同市朔城区:开展辣椒苗期田间检疫工作
蔬菜苗期发生猝倒病怎么办
苗期发病率高达80%,成活率低至10%!石斑鱼肠道微孢子虫危害严重
茄子苗期怎样蹲苗,需要注意什么?
Chinese musician preserves folk art through music
关心下一代工作座谈会 林州市召开
林州市红薯生产现状及产业化发展思路
红薯储藏期受害诊断技术及预防办法
红薯窖藏的“三期”管理
林州市坡地农业经济发展问题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