间歇性经口至食管管饲法对吞咽障碍患者功能恢复的影响

2020-10-15 09:28莫冬梅林娟覃庆媛何梅
健康大视野 2020年12期
关键词:吞咽障碍脑卒中

莫冬梅 林娟 覃庆媛 何梅

【摘要】 目的:观察间歇性经口至食管管饲法对吞咽障碍患者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12月在我院住院的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在常规的吞咽康复训练基础上,观察组采用间歇性经口至食管管饲法进行营养支持,对照组采用留置鼻胃管管饲法进行营养支持。用标准吞咽功能评估表(SSA)观察记录,收集两组患者于治疗前及治疗后30天的吞咽障碍严重程度评定及疗效观察。结果:治疗30天后,观察组的吞咽功能明显改善,两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间歇性经口至食管管饲法能有效促进脑卒中患者吞咽功能的恢复。

【关键词】 间歇性经口至食管管饲法;脑卒中;吞咽障碍

【中图分类号】R248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5-0019(2020)12-259-02

脑卒中是常见的脑血管疾病,患者致残率及病死率高。吞咽功能障碍是脑卒中患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 [1]。吞咽功能障碍患者表现为食物从口腔输送到胃的过程中出现运动障碍或传送延迟,导致患者饮水呛咳,进食困难[2-3]。这些吞咽障碍病人绝大部分靠鼻饲饮食保证营养,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对吞咽障碍的病理生理机制有了进一步的了解,诊断和治疗方法也有较大改进。间歇性经口至食管管饲法即进食前将导管经口腔插人食管内,经导管将营养丰富的流质饮食、水与药物注入,注完随即拔管的营养供给法,既是一种进食代偿手段,也是一种治疗吞咽障碍的方法。本院采用间歇性经口至食管管饲法对脑卒中所致吞咽障碍患者进行吞咽功能康复,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9年1~12月在我院住院的脑卒中患者60例,纳入标准符合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疾病会议通过的诊断标准,均经头颅CT/MRI证实,病程1~3个月,患者意识清楚,生命体征稳定,有咳嗽反射,可配合检查和治疗,均有不同程度的吞咽障碍。6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男性17例,女性13例,年龄50~91岁,对照组男性19例,女性11例,年龄52~87岁。两组的性别、年龄、临床特点、脑血管病類型及吞咽障碍程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观察组采用间歇性经口至食管管饲法,患者取坐位或半坐位,使用长度为40cm的16#一次性硅胶导管,头端有两个侧孔,从口腔经口咽部插入食管,头端越过食管中段狭窄而不进入胃内,导管末端位于口腔外距中切牙5cm处,插入深度为35cm,判定导管位置无误后,把食物搅拌成糊状,用灌注器向导管内注入食物400~700ml,注入速度1分钟50ml左右,喂食后用温开水冲洗管道即拔除导管,3~4次/天,插管时间安排与生理进食时间一致,三餐中间可用此方法补充牛奶或果汁等以保证水分供给。

对照组采用留置鼻胃管管饲法,使用16#鼻胃管,按照常规方法插入深度为45~55cm,确认胃管在胃内,固定好胃管避免脱出,每日经鼻胃管鼻饲流质食物4~6次,每次不超过200ml,每次喂食前后均用温开水冲洗鼻胃管,喂食前抽取胃液判断胃潴留量。

1.3 观察指标

两组患者于治疗前及治疗后30天采用标准吞咽功能评估表(SSA)评定患者的吞咽功能,包括三个步骤:第一步初步评价,第二步5ml水吞咽试验,第三步60 ml水吞咽试验,评估过程中出现任意一个步骤异常,即终止评估,后续项目的评分均以最高分计算,最低分为18分,最高分为46分。

1.4 疗效标准 ①显著,总分18分,说明已通过60ml饮水试验,吞咽功能良好,能经口进食;②有效,总分19~25分,说明已通过5ml饮水试验,但未通过60ml饮水试验,吞咽功能异常,可经口进食,但必须严密观察,做好防误吸措施,同时根据病情要求可从5ml开始进行饮水训练;③无效,总分≥26分,说明未通过5ml饮水试验,管饲饮食,并进行基础吞咽训练。分数越高吞咽功能障碍越严重。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1.0版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分析,计算资料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显著意义。

2 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前吞咽障碍严重程度评定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30天观察组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见表1,2。

3 讨论

对于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如何最大化防止发生误吸以及保证患者的营养、积极恢复吞咽功能,是脑卒中后临床诊断和护理过程中面临的一项重要任务。目前,针对这类患者的常规处置是给予留置鼻饲管管饲法营养支持,但长期留置鼻饲管存在一定的弊端和并发症,如吸入性肺炎、长期低热、粘膜溃疡、胃食管返流、胃出血、营养不良、脱管等,而且鼻饲管经鼻咽腔进入食管,在进行吞咽功能训练时严重影响吞咽动作的启动和食管的蠕动,摄食训练时影响食团在咽及食管的运动;留置鼻饲管对咽及食管的刺激,使咽及食管内分泌物增多,同时鼻饲管经过贲门,使贲门括约肌处于相对舒张状态,导致胃食管返流,返流物及咽、食管分泌物误吸而导致吸入性肺炎的反复发生。

孙娟等[4]研究认为,间歇置管管饲能有效改善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的吞咽功能,加快患者的自主饮食。使用间歇性经口至食管管饲法将会大大降低传统留置鼻饲管管饲法存在的弊端和并发症。优点有:1.进食后不留置饲管,保证了吞咽功能口腔期、咽期、食管期的完整性,使常规吞咽功能康复训练无障碍,有利于吞咽功能的恢复;2.进餐前插管,进餐后拔管,呈间歇性。保持了食管上下括约肌的完整性,使食管下括约肌在进食结束后处于关闭状态,同时咽声门上的内收反射敏感性增强,减少胃食管返流物在咽部滞留的机会,降低了吸入性肺炎的发生率;3.反复口腔插管的过程中,刺激及诱发了吞咽动作的启动,同时配合吞咽功能训练,从而使吞咽功能明显提高;4.每日3-4次插管喂食,喂食后拔管,插管时间安排与生理进食时间一致,患者容易接受,依从性好,十分有利于吞咽功能恢复;5.适应症广,操作简便易学,家属和患者也可学会,无不良反应。

参考文献

[1]康梅蓉.集束护理对脑卒中并发谵妄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J].护理研究,2013 ,27(7):2270-2271.

[2]朱兆凤,李学军,付金英,等.两种管饲法在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预防并发吸入性肺炎的临床观察[J].心脑血管病防治,2015,15(5):415-416.

[3]张丽娟,石海燕,王 军.老年患者应用近常温营养液管饲的效果观察[J].中华保健医学杂志,2017,19(1):68-69.

[4]孙 娟,戚 玉 娟,姜 桂 萍,等.间歇置管管饲在急性脑卒中患者吞咽障碍恢复中的应用[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6,13(22):33-34.

作者简介:莫冬梅,女,1977年12月 汉,籍贯:广西省梧州市蒙山县,本科,护理部,二甲,副主任护师,邮箱:2464158033@qq.com

猜你喜欢
吞咽障碍脑卒中
持续负压吸引防止老年人吸入性肺炎临床研究
早期护理介入在脑卒中患者构音障碍训练中的作用
早期康复护理在脑卒中偏瘫患者护理中的临床效果
脑卒中合并脑栓塞症的预防及护理观察
良肢位摆放结合中药熏敷降低脑卒中患者肌张力的疗效观察
电针联合神经肌肉促进技术对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
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应用综合康复训练的意义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