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心力衰竭联合检测血浆脑钠肽、肌钙蛋白Ⅰ的临床意义

2020-10-19 21:54邵杰
健康大视野 2020年11期
关键词:临床意义慢性心力衰竭肌钙蛋白

邵杰

【摘 要】目的:探讨血浆脑钠肽、肌钙蛋白Ⅰ水平检测在诊断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7年8月-2019年3月收治的82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作为研究组,选择同期10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觀察两组患者脑钠肽、肌钙蛋白Ⅰ水平变化及研究组中不同心力衰竭级别脑钠肽、肌钙蛋白Ⅰ水平变化。结果:研究组脑钠肽、肌钙蛋白I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不同心力衰竭分级脑钠肽、肌钙蛋白Ⅰ水平均有差异(P<0.05)。结论: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血浆脑钠肽及肌钙蛋白Ⅰ水平均高于健康人群,并且其病情越严重,血浆脑钠肽、肌钙蛋白Ⅰ水平越高,临床医生可将其作为诊断及评估病情的重要指标。

【关键词】慢性心力衰竭;血浆脑钠肽;肌钙蛋白Ⅰ;临床意义

【中图分类号】R446.1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0019(2020)11--01

慢性心力衰竭主要指患者慢性心脏病变及长时间心室负荷加重,导致心肌收缩能力降低,增加心血液排出难度,造成静脉系统淤血,降低动脉系统搏出量,进而导致无法满足组织代谢需要。该病的临床症状表现为呼吸困难、咳嗽、咳痰、咯血及心悸等,若未及时发现并给予有效治疗,随着疾病进展,可能危及患者生命安全。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诊断方式较多,包括胸部 X 线、心电图、超声心动图及标志物等,其中胸部 X线、心电图、超声心动图能够显示出既往左室肥厚、心肌梗死等情况,但缺少定量指标来判断疾病严重程度[1]。

本研究探讨了血浆脑钠肽、肌钙蛋白Ⅰ水平监测在慢性心力衰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8月-2019年3月收治的82例心力衰竭患者作为研究组,其中男44例,女38例,年龄42岁-74岁,平均年龄(50.4±5.5)岁。将82例患者根据心功能分级标准分为Ⅰ级(16例)Ⅱ级(23例)、Ⅲ级(27例)及Ⅳ级(16例)。选取同期健康体检者100例作为对照组,其中男50例,女50例,年龄41岁-73岁,平均年龄(50.2±4.5)岁。纳入标准:

①符合诊断操作指征;

②对检测工作知情同意;

③能够主动配合工作者。

排除标准:

①合并免疫系统、造血系统、恶性肿瘤等严重疾病者;

②合并心肺功能、肝肾功能严重损伤者;

③多种原因造成无法完成相关检验者。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

1.2 方法

两组患者均在空腹下抽取外周静脉血5ml,测定血浆脑钠肽、肌钙蛋白Ⅰ水平。脑钠肽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进行检测,其检测所需脑钠肽试剂由杭州浙大迪讯基因工程生产提供,严格按照试剂操作说明步骤进行检验。肌钙蛋白Ⅰ水平采用上海酶链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生产提供的肌钙蛋白Ⅰ试剂盒,根据试剂操作说明书和微粒子酶联免疫法对所有患者进行检测。

1.3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19.0统计软件分析,一般资料采用描述性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组间比较采用成组设计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用x2检验,P<0.05表示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研究组脑钠肽、肌钙蛋白I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不同心力衰竭分级脑钠肽、肌钙蛋白Ⅰ水平均有差异(P<0.05)。见表一。

3 讨论

慢性心力衰竭是由于心室容量负荷过重或长期压力过高以及慢性原发性心肌病变等原因导致的。临床主要的常见病有肺动脉瓣狭窄、肺源性心脏病、室间隔缺损、主动脉瓣狭窄或关闭不全、心肌炎、缺血性心脏病、高血压、风湿性心脏病等。心力衰竭时的病理生理改变十分复杂,当基础心脏病损及心功能时,机体首先发生多种代偿机制。这些机制可使心功能在一定的时间内维持在相对正常的水平,但这些代偿机制也均有其负性的效应[2]。各种不同机制相互作用衍生出更多反应。当代偿失效而出现充血性心力衰竭时病理生理变化则更为复杂。患者在任何年龄均可发病,一般通过临床治疗大部分可以控制症状、改善患者预后,但是部分患者反复发作。

血浆脑钠肽主要由心室肌细胞合成并释放,当机体发生心功能不全时,心室肌细胞合成和释放的血浆脑钠肽水平会大幅度上升,进而起到利钠、利尿和扩血管的作用,是人体对自身水钠代谢和血压的一种调控机制。血浆脑钠肽是反映心脏血流动力学障碍的重要标志物,其释放水平与心室壁张力的大小具有密切的相关性,有研究结果显示,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浆脑钠肽水平与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呈正相关关系,而与左心室射血分数呈负相关关系。但是慢性心力衰竭并不是可导致血浆脑钠肽升高的惟一原因,性别、年龄、肥胖、低血容量血症等也是与血浆脑钠肽升高相关的因素。由于血浆脑钠肽具有快速排除患者体内水分和钠离子、舒张血管、稳定内分泌、改善心功能障碍的功效,其在治疗慢性心力衰竭方面的临床价值也被逐渐重视[3]。

cTnⅠ是一种心肌细胞源性的特异性蛋白,在骨骼肌内的含量极低,当心肌发生损伤时,血液中可有大量cTnⅠ的释放,很快即可以检出其浓度上升,12-24h内cTnⅠ的浓度就可以达到最高水平,并且其峰值水平可持续6-8d,故其用于诊断的窗口期较长,因此也作为临床上指示心肌损伤的生物学标志物,其诊断效果已超过早期的CK、CK-MB、天门冬酸氨基转移酶、β-羟丁酸脱氢酶和乳酸脱氢酶等指标。并且已成为诊断AMI的“金标准”。本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脑钠肽水平、肌钙蛋白I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不同NYHA分级脑钠肽、肌钙蛋白Ⅰ水平均有差异(P<0.05)。

综上所述,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血浆脑钠肽和肌钙蛋白Ⅰ水平显著升高,且患者的心功能越差,血浆脑钠肽和肌钙蛋白Ⅰ水平上升越明显,这对临床病情的评估有重要的指导价值。

参考文献

张辉. 血浆脑钠肽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诊断及预后评估中的价值[J]. 医疗装备,2019,32(12):109-110.

张亮,吴振安,付慧哲. 脑钠肽和血清肌钙蛋白I联合检测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中的临床应用[J]. 中国临床医生杂志,2016,44(1):94-96.

石 凡.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浆脑钠肽测定的价值及结果分析[J]. 中国医药指南,2018,16(11):132-133.

猜你喜欢
临床意义慢性心力衰竭肌钙蛋白
超敏肌钙蛋白T与肌钙蛋白I诊断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价值
免疫性抗体对女性不孕不育检测的临床意义
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在热性惊厥患儿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探讨侧俯卧位在产程进展中的临床意义
心脉隆注射液对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脑钠肽前体及肌钙蛋白Ⅰ的影响
心肌梗死早期肌钙蛋白的变化及其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