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膜后间隙原发肿瘤的CT与MRI诊断价值

2020-10-20 12:00王连金詹阿来黄庆文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20年20期
关键词:淋巴管神经节肉瘤

王连金,詹阿来,黄庆文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漳州市医院 福建 漳州 363000)

原发性腹膜后间隙肿瘤是指一组来源于腹膜后间隙脏器以外的肿瘤,临床相对少见,但其种类较繁多,术前诊断存在一定的挑战。本文回顾性分析2008年12月至2019年11月经手术、病理证实为腹膜后肿瘤87例,分析其术前CT和MR影像学征象,旨在探讨CT和MR对腹膜后间隙肿瘤的诊断价值。

1 材料与方法

本组87例患者。其中男39例,女48例,年龄59天~70岁。所有病例均由手术病理证实。临床表现包括腹部包块,腹胀,腹痛,面色苍白等。

CT检查采用GE64层螺旋CT。扫描参数:电压120kV、电流150mA、扫描层厚5mm、层距5mm;增强扫描使用非离子型对比剂碘必乐300mg/ml,100ml,经肘静脉高压注射,流速3.0~4.0ml/s。MR检查采用飞利浦Achieva1 1.5T超导MR系统,相控阵体部线圈,常规 FSE T2WI、FFET1WI、弥散成像(DWIBS)、增强扫描。

2 结果

本组87例中,神经源性肿瘤26例(神经鞘瘤8例,神经节细胞瘤6例,副神经节瘤5例,神经母细胞瘤5例,神经母神经节细胞瘤1例,神经纤维瘤1例),脂肪肉瘤22例,畸胎瘤10例,平滑肌肉瘤7例,血管淋巴管瘤6例,淋巴管瘤5例,巨淋巴细胞增生症(采用钆喷提酸葡甲胺经肘静脉注射,剂量0.1mmol/kg,流速1.5ml/s)。3例,平滑肌瘤3例,囊腺瘤3例,多形性未分化肉瘤1例。

MRI及CT检查能呈现肿瘤的生长部位及生长方式、肿瘤的特征性成分(如脂肪或脂质、黏液基质、钙化、坏死、囊性成分),并通过增强扫描能呈现肿瘤的血供特点及强化模式(如图所示)。回顾性分析本组87例腹膜后间隙肿瘤的CT和/或MR术前图像,根据上述线索、并结合临床资料,正确病理性诊断73例(83.9%),误诊14例。

3 讨论

原发性腹膜后间隙肿瘤是指一组来源于腹膜后间隙脏器以外的肿瘤,发病率占全身肿瘤的0.07%~2.00%[1]。病理繁杂,主要有间叶组织、神经源性组织、胚胎残余组织三大类来源。腹膜后间隙肿瘤大部分缺乏特异的临床症状,CT及MR能较好地呈现肿瘤的部位、生长方式、肿瘤的内部成分及血供特点、强化模式,注意这些诊断线索,同时结合某些对鉴别有利的临床资料,能对做腹膜后肿瘤的术前诊断提供一定的价值。

3.1 肿瘤生长部位

一些肿瘤具有特定的生长部位;如神经节瘤和副神经节瘤主要发生于脊柱两侧及骶前交感链、并呈长病灶沿正常结构生长[2]。本组神经节细胞瘤6例、神经母细胞瘤5例、副神经节瘤5例、神经母神经节细胞瘤1例均与此相符。

3.2 生长特点

部分肿瘤有特征性的生长方式,表现为病灶包绕正常组织及血管。如淋巴管瘤、血管淋巴管瘤、淋巴瘤及神经母细胞瘤、节细胞神经母细胞瘤(淋巴瘤常累及多部位淋巴结或结外器官病变累及腹膜后淋巴结,未列入本篇讨论范围)。血管淋巴管瘤与淋巴管瘤的区分主要在于是否含有血管成分、有时两者难于鉴别。本组2例淋巴管瘤、2例淋巴管血管瘤及2例神经母细胞瘤符合上述生长方式。神经母细胞瘤常80%发生于5岁以下儿童,有分泌儿茶酚胺功能,常伴其它脏器转移(如腹膜后淋巴结、骨、肝脏等)[3];本组5例神经母细胞瘤患儿3例小于5岁,其中1例伴腹膜后淋巴结转移、1例伴骨转移、1例累及邻近输尿管并肾积水,3例实验室检查尿香草苦杏仁酸增高。

3.3 特征性的肿瘤成分

有些肿瘤成分能够在CT或MR上辨认,为缩小鉴别诊断范围提供线索。

3.3.1 黏液基质 黏液基质在CT上不易辨认,但在MR上有一定的特征:在T2WI和DWI图像上呈高信号、动态增强扫描呈渐进性延时强化。黏液基质成分有助于缩小诊断范围。含有黏液基质的肿瘤主要有神经来源肿瘤(神经鞘瘤、恶性周围神经鞘瘤、神经节细胞瘤、神经母细胞瘤、神经纤维瘤),粘液型脂肪肉瘤和粘液型多形性未分化肉瘤。另外一些肿瘤内也偶可发现黏液基质,包括硬纤维瘤、平滑肌瘤、血管外皮瘤、横纹肌肉瘤、性索间质肿瘤[2,5]。本组病例中26例神经来源肿瘤、3例黏液型脂肪肉瘤、1例多形性未分化肉瘤均含有不同比例的黏液基质。

3.3.2 脂肪或脂质 脂肪在CT及MRI上均能清楚地辨认;脂质在CT上密度略高于脂肪、但多表现为负值,于MR T1WI反相位上较同相位上信号减低,故同反相位图像对其辨认尤为重要。脂肪或脂质成分有利于缩小鉴别诊断范围。脂肪肉瘤居腹膜后恶性肿瘤之首;病理类型包括高分化型、去分化型、黏液型、多形性型以及混合型;高分化型脂肪肉瘤在CT和MR图像上均能呈现出典型的脂肪成分,其内实性成分往往较少、呈纤细的纤维间隔,影像表现类似于脂肪瘤,但腹膜后良性脂肪瘤极为罕见,因此,当腹膜后间隙发现类似影像表现的肿瘤应首先考虑到脂肪肉瘤[6]。本组病例与上述观点相符、无良性脂肪瘤病例。粘液型脂肪因其含有脂质和黏液成分,MR能呈现其相应的特征,本组3例黏液型脂肪肉瘤在术前均已正确诊断。其它病理类型脂肪肉瘤有时缺乏典型脂肪成分,影像学表现上类似于其它肉瘤、术前不易做出正确诊断。畸胎瘤一般含有典型脂肪或脂液成分,特别是成熟性畸胎瘤因其含有脂肪、囊性、钙化等容易辨认的密度或信号,影像学上不难诊断;但一些不典型畸胎瘤仅含有脂质成分,T1WI同反相位图像尤为重要,应仔细辨认;本组2例仅含脂质和囊性成分的畸胎瘤,其中1例术前误诊为淋巴管瘤,术后回顾性分析能发现脂质成分。

3.3.3 钙化 CT上钙化呈高致密影容易辨认,而在MR上可随其钙化程度呈现不同信号特点、敏感度较低。钙化常见于巨淋巴细胞增生症、畸胎瘤、节细胞神经瘤、节神经母细胞瘤、神经母细胞瘤、多形性未分化肉瘤。多形性未分化肉瘤中的钙化常表现为环状或团块状[7];巨淋巴细胞增生症的钙化一般见于透明血管型病例,多呈分支状、斑点状或簇状[8];其它病例中的钙化无明显特征。本组病例中术前大部分行MR检查,其中2例畸胎瘤行CT检查,均可见钙化、分布无明显特征,1例囊壁环形钙化,1例内不规则分布的小结节状、块状钙化;1例神经母细胞瘤行CT检查可见不规则钙化;1例巨淋巴细胞增生症CT上发现细条状钙化,且边缘出血粗大血管、具有一定的特征性;2例巨淋巴细胞增生症病灶内见细条状短T2信号影(病理证实为钙化)。

3.3.4 坏死 肿瘤的坏死部分在CT平扫上表现为低密度,在T2WI上表现为高信号,增强扫描无强化,边缘常不规则。坏死多见于高级别恶性肿瘤,如平滑肌肉瘤,比其它肉瘤中心坏死更常见,但脂肪和钙化不常见;本组7例平滑肌肉瘤中6例出现明显坏死。极度富血供肿瘤也容易出现坏死、出血,有时可见液-液平面,如副神经节瘤[9]。本组5例副神经节瘤中3例出现坏死、其中1例因出血性坏死出现液-液平面表现。但血管滤泡型巨淋巴细胞增生症虽为富血供肿瘤、但一般很少出现坏死,本组3例均未出现坏死、与此相符。

3.3.5 囊性成分 有些肿瘤以囊性成分为主。如淋巴管瘤、血管淋巴管瘤、囊腺瘤、表皮样囊肿。实性肿瘤伴囊变主要为神经源性肿瘤。本组病例中淋巴管瘤2例、血管淋巴管瘤6例及囊腺瘤3例均表现为单房或多房囊性,血管淋巴管瘤混杂血管成分、增强扫描可见强化,囊性成分轻度或无强化;本组3例囊腺瘤均为粘液性囊腺瘤,2例为单房、1例为少房,增强扫描囊壁薄、轻中度强化。

3.4 血供及强化模式

高血供肿瘤主要有副神经节瘤和血管源性肿瘤(如血管内外、皮肉瘤),中等血供肿瘤主要有黏液型多形性未分化肉瘤、平滑肌肉瘤等肉瘤,低血供肿瘤主要有低级别的脂肪肉瘤、多数良性肿瘤。强化模式主要分为四种强化模式:(1)无强化:良性肿瘤(脂肪瘤、淋巴管瘤);(2)快进快出强化模式:良性肿块,如巨淋巴细胞增生症(血管滤泡型);(3)快进慢出或快进不出强化模式:大部分恶性肿瘤,少数良性肿瘤(部分副神经节瘤、神经鞘瘤);(4)延迟强化模式:多为良性肿瘤(神经源性肿瘤、硬纤维瘤、平滑肌瘤、血管瘤),少数恶性肿瘤(黏液型脂肪肉瘤、平滑肌肉瘤)[10]。本组大部分病例血供特点及强化模式与上述相符。

综上所述,影像学检查在明确肿瘤来源于腹膜后间隙后,CT及MRI能够呈现一些征象:如肿瘤生长方式、特殊的肿瘤成分及血供特点、强化模式;结合这些征象,再加上一些肿瘤的好发年龄及临床资料,有助于缩小鉴别诊断范围,对疾病的正确诊断提供帮助。

猜你喜欢
淋巴管神经节肉瘤
奇神经节介入治疗的应用进展
基于对背根神经节中神经生长因子的调控探究华蟾素治疗骨癌痛的机制
电针“梨状二穴”对腰椎间盘突出症大鼠NPY、SP及神经节的影响
有用的关节“下水道”
——淋巴管系统
足部淋巴管分布的研究进展及临床意义
肉瘤和癌
——一对性格习性迥异的兄弟
肉瘤和癌,一对性格习性迥异的兄弟
弥漫性轴索损伤患者应用高压氧与神经节苷脂联合治疗的效果研究
抗淋巴管生成治疗结直肠癌研究进展
脂肪肉瘤,早发现才可能有好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