蕹菜管道式水培生产技术

2020-10-20 10:36韩伟东
上海蔬菜 2020年5期
关键词:多菌灵营养液杀菌

韩伟东 徐 海

(1.江苏省无锡市惠山区洛社镇农业服务中心,江苏 无锡 214187;2.江苏省农业科学院蔬菜研究所,江苏 南京 210014)

蕹菜茎圆而中空,又叫空心菜,以绿叶和嫩茎供食用,原产东南亚及我国热带多雨地区[1],晋代著名植物学家嵇含在《南方草木状》一书中称蕹菜为南方奇蔬。蕹菜富含VC、蛋白质、钙、多种氨基酸和矿物质,具有清热解毒、凉血利尿、促进食欲等功效,现我国长江流域及其以南地区普遍栽培,采收期为4~10月,是夏季重要的“保淡”蔬菜。

蕹菜为水生、半水生绿叶蔬菜,根系发达、不定根多,吸收水分能力强,需水量大,生长环境要求较湿润,非常适合现代化设施水培。管道式水培是现代设施农业常见的一种无土栽培模式(装置见图1)[2~3],因构造简单、成本低廉、管理方便、空间利用率高而广泛应用于蕹菜栽培。现将蕹菜管道式水培生产技术介绍如下。

图1 管道式水培装置图(单位:cm)

1 育苗

1.1 穴盘和基质准备

将72孔穴盘放入0.1%多菌灵消毒液中浸泡2 h进行杀菌消毒,冲洗、晾干后备用。用通透性好的商品基质、珍珠岩、蛭石按体积比3∶1∶1配制育苗基质,加入复合肥2 kg/m3、多菌灵40 g/m3,搅拌均匀。

1.2 浸种催芽

蕹菜的种皮硬而厚,播种前用50~60℃热水浸种30 min,再用清水浸种24 h,然后将种子捞出洗净,置于30℃条件下催芽。催芽期间每天用温水冲洗1次,5~7 d后、50%~60%种子露白即可播种。

1.3 播种

将催芽后的种子摊平自然晾干至不黏手,然后点播在装好基质的穴盘中,覆盖1 cm左右厚基质,浇透水。将穴盘整齐摆放在苗床上,覆盖遮阳网或地膜保湿,出苗后及时揭除覆盖物。冬季育苗还需准备小拱棚、薄膜、无纺布等多层覆盖设施[4]。

2 定植

2.1 定植前准备

定植前检查栽培设施,配制好营养液,各栽培管道用水泵充满营养液,检查各系统是否漏水、回液量多少等。准备好栽培网芯及清水。

2.2 定植

植株长有5~6片真叶时即可定植。定植时,先用U型铁丝将种苗从育苗盘中连基质一同取出,用清水洗净植株根部基质,将植株放入栽培网芯后置于栽培管道上的定植孔内,定植孔距为25~30 cm。

3 生长期管理

3.1 光照和温湿度管理

保持棚室内温度25~28℃、相对空气湿度70%~80%,根据天气进行通风换气。早春种植蕹菜,提高棚室内温度是实现早熟丰产的关键。夏季要注意通风,棚内温度高于35℃时,可开启风机、湿帘和遮阳网通风降温。

3.2 营养液循环控制

营养液一般每天循环4次,每次循环30 min左右。夏季温度较高时,中午增加循环1~2次,夜间一般不供液。为防止营养液中污染物质的积累,减少其对根系的危害,每茬蕹菜采收结束后需彻底清洗营养液池、栽培管道需杀菌消毒。

4 病虫害防控

4.1 病害

蕹菜管道式水培病害主要有病毒病、褐斑病、白锈病和叶斑病等,高温高湿条件下褐斑病等真菌性病害发生严重。真菌性病害发病初期,可选用甲基硫菌灵(甲基托布津)、防霉宝(多菌灵)、百菌清、绿亨2号等药剂防治,隔7~10 d防治1次,连防2~3次;病毒病可选用菌毒清、植病灵等药剂防治。为了保证蕹菜的食用安全,采收前15 d停止用药。

4.2 虫害

4.2.1 物理防控

大棚外放置太阳能杀虫灯诱杀夜蛾类害虫,及时清理网罩上的死虫;棚裙处围好防虫网,操作人员进出大棚应随手关门,预防害虫飞入棚内;大棚内悬挂黄色黏虫板诱杀蚜虫、烟粉虱、蓟马、跳甲、潜叶蝇等害虫,黏虫板规格和放置密度为20 cm×30 cm、约40块/667 m2,放置高度为栽培管道上方20~30 cm。

4.2.2 生物防控

应用性诱剂诱杀斜纹夜蛾、甜菜夜蛾,一般放置密度为1套/667 m2。也可选用生物农药防治害虫,可用苦参碱防治蚜虫,用灭蝇胺防治潜叶蝇,选用多杀菌素(菜喜)、乙基多杀菌素(艾绿士)、核型多角体病毒、苏云金杆菌、短稳杆菌等防治鳞翅目害虫。

5 采收

蕹菜可一次性采收,亦可连续多次采收。一次性采收的,可在株高25~35 cm时采收整株上市。多次采收的,株高25~30 cm时第1次采收,采摘嫩侧枝(长度10~15 cm)上市,基部留2个茎节;第2次采收时,将基部留下的第2节采下;第3次采收时,将基部留下的第1节采下,以促发新芽。每隔7~15 d采收1次,每次采完更换1次营养液。

猜你喜欢
多菌灵营养液杀菌
多菌灵在果园白三叶青贮中的降解及其对微生物群落的影响
不同营养液浓度对阳台生菜品质的影响
果汁饮料如何杀菌
CELSS中营养液循环利用应用实例
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蔬菜中多菌灵的不确定度评定
杀菌技术在食品加工中的应用进展
食品加工杀菌技术研究综述
食品加工中的热杀菌技术和非热杀菌技术分析
啤酒中的“多菌灵”会致癌,它真的有那么毒吗?
食用菌追肥谨记“两适两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