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省级以上公益林质量监测结果及分布格局

2020-10-20 11:34李典军田育新王育坚
湖南林业科技 2020年4期
关键词:蓄积量公益林样地

李典军, 田育新,3, 朱 昕, 王育坚, 周 满, 罗 佳,3

(1.湖南省林业科学院, 湖南 长沙 410004;2.湖南省林业局, 湖南 长沙 410004;3.湖南慈利森林生态系统国家定位观测研究站, 湖南 慈利 427200)

公益林(地)是以保护和改善人类生存环境、维持生态平衡、保存物种资源、科学实验、森林旅游、国土保安等需要为主要经营目的的森林(林地),包括防护林和特种用途林。公益林(地)按事权等级划分为国家级公益林(地)和地方公益林(地)。国家级公益林(地)是指由地方人民政府根据国家有关规定划定,并经国务院林业主管部门核查认定的公益林(地);地方公益林(地)是指由各级地方人民政府根据国家和地方的有关规定划定,并经同级林业主管部门核查认定的公益林(地)。国家级公益林(地)保护等级划分为一级、二级和三级,地方公益林(地)保护等级划分为重点和一般[1]。公益林以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为主体功能,主要功能是维护和改善人类生存环境、维持生态平衡等[2-4];主要效益是为公众提供公共服务和产品,维护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依据《湖南省公益林区划界定办法》(湘林资〔2010〕09号)文件[5-6],公益林应在林地(不包括辅助生产用地)范围内进行区划。公益林区划应遵循生态优先、确保重点、因地制宜、因害设防、尊重自愿、维护稳定、集中连片、合理布局的原则。公益林区划界定范围包括国家级公益林区划界定范围和省级公益林区划界定范围。

2018年4月2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深入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座谈会上明确指出:要积极探索推广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的路径,把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为公益林建设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的根本。在当前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背景下,森林质量提升已经成为一个重要的主题,并将是今后相当长一个时期内林业发展的目标和任务[7-8]。公益林质量是反映公益林森林生态系统状况[9]的一个综合指标,是森林在保持健康稳定的条件下,所发挥的供给、调节、服务、支持等生态、经济和社会多功能效益的总和。公益林单位面积蓄积量、单位面积生物量、单位面积生长量、森林健康状况是衡量公益林森林质量的重要指标。湖南是国家长江经济带战略的重要生态空间,生态区位十分重要。自2001年以来,湖南省公益林保护面积逐年扩大,总量适宜、结构合理、功能完备的公益林保护体系基本建立,有效保护了“一湖三山四水”为骨架的重要生态区位和基岩裸露、水土流失严重的生态脆弱区,公益林保护为绿色湖南、生态强省、精准扶贫作出了巨大贡献。本研究中,采用公益林单位面积蓄积量和单位面积生物量指标来分析研究湖南省省级以上公益林质量状况,旨在为全面评估湖南省公益林质量提供参考。

1 研究区概况

研究区为湖南省省级以上公益林区划界定范围。根据湖南省2017年公益林完善落界成果数据,湖南省省级以上公益林总面积494.5319万hm2,其中国家级公益林392.5509万hm2、省级公益林101.981 0万hm2,覆盖了湖南省14个市(州)、122个县(市、区)中的118个县(市、区)。目前,仅长沙市的芙蓉区和开福区、衡阳市的石鼓区和蒸湘区等4个区无公益林分布。

湖南地处中国中南部、长江中游南部,东以幕阜、武功诸山系与江西交界,西以云贵高原东缘连贵州,西北以武陵山脉毗邻重庆、湖北,南枕南岭与广东、广西相邻,北以滨湖平原与湖北接壤。地处云贵高原向江南丘陵和南岭山脉向江汉平原过渡的地带,属自西向东呈梯级降低的云贵高原东延部分和东南山丘转折线南端,总体上呈西高东低、南高北低,东、西、南三面山地环绕,逐渐向中部及东北部倾斜,形成向东北开口的不对称的“马蹄形”地形特征。湖南省海拔2000m以上山峰的分布与地势大势基本一致,集中于东、南、西部山地。湘东最高点是炎陵县境内的酃峰,以海拔2122.35m的高度成为湖南最高点。东南部有桂东县的八面山,峰顶海拔2042.10m。湘南有道县的韭菜岭,峰顶海拔2009.30m。西南部有城步县的二宝顶,峰顶海拔2021.00m。西北部有石门县的壶瓶山,峰顶海拔2098.70m。地貌类型多样,有半高山、低山、丘陵、岗地、盆地和平原。

湖南由于季风环流和地貌条件的综合影响,形成大陆性特色明显的中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区,具有年内和年际变化较大、气候类型多样等特征。大气环流是影响湖南气候的主要因素,冬季盛吹偏北风,夏季盛吹偏南风。湖南省气候温和,年平均气温在16~18 ℃,总趋势是湘南高于湘北,湘东高于湘西。7月温度最高,月平均气温26~30 ℃,1月气温最低,月平均气温4~8 ℃。全年无霜期270~300d,日照时数为1300~1900h,在全国属中等偏少地区。湖南省多年平均年降水量为1450mm。由于自然条件和气候差异,导致降水量时空分布不均,年际变化较大,年均变幅一般为1200~2000mm。总体的分布趋势是山区大于丘陵,丘陵大于平原,西、南、东三面山地降水量多,中部丘陵和北部洞庭湖平原少。湖南省多年平均水面蒸发量为736.5mm,变化幅度570~900mm。多年平均陆地蒸发量为656.3mm。

湖南境内河流众多,河网密布。分布有洞庭湖区、湘江流域、资水流域、沅江流域、澧水流域以及长江干流泗潭河流域、赣江流域、珠江流域等水系,其中“一湖四水”流域面积占湖南省国土总面积的96.6%,多源于东、南、西边境的山地,湘江、资水两大水系由南向北,沅江自西南向东北,澧水自西向东,新墙河与汨罗江由东向西分别注入洞庭湖,长江三口分流,自北向南泄入洞庭湖,洞庭湖接纳“四水”“三口”来水,于岳阳城陵矶汇入长江,形成以洞庭湖为中心的辐射状水系。

2 研究方法

2.1 面上固定样地布设与调查

根据公益林林地面积计算样地间距,在ArcGIS软件中按照等间距系统随机方式在公益林林地中布设固定样地,并获取样地的位置信息。以ArcGIS软件中获取的样地坐标为中心,通过GPS导航到林地现场定位样地位置,当样地地形、土壤和植物种类分布相对均质时,设置40 m×25 m的长方形样地,与等高线平行边长为40m,与等高线垂直边长为25m,面积为1000m2。在样地4个角埋设永久的水泥桩,标好桩号,用GPS现场记录样地4个角点的坐标,并对样地四周的边界木进行注记,以便后续的样地调查和复查工作。若定位现场不能满足样地上述要求,样地可向周边移动至满足上述要求为止,但移动距离不宜超过样地间距的1/2。

固定样地设置完成后须对样地进行现场调查。调查内容主要包括地形地貌、土壤、植被类型与盖度、地类、起源、优势树种(组)、森林群落结构、自然度、森林灾害类型与等级、森林健康等级,以及乔木林地、疏林地与竹林地的林分郁闭度、平均年龄、平均胸径、平均树高、树种结构等,并对样地中胸径5cm(含)以上的每株乔木、竹进行每木(竹)检尺,实测其胸径与树高。在样地中心及4个角设置调查5个1m×1m的正方形灌草小样方,分别记载植物种名、灌木与草本的覆盖度和平均树高。

2.2 公益林单位面积蓄积量计算

2.2.1 样地蓄积量 根据每个样地的每木检尺表,按树种、胸径、树高查询湖南省森林资源调查常用数表[10],计算每木的立木材积,汇总每木检尺表中所有林木的立木材积得该样地的蓄积量与单位面积蓄积量。再分别计算优势树种(组)、起源汇总研究区内所有样地蓄积量,并计算平均单位面积蓄积量。

2.2.2 县(市、区)蓄积量 将研究区内所有样地各优势树种(组)、起源的平均单位面积蓄积量分县(市、区)、优势树种(组)、起源乘以相应公益林林地面积,得各县(市、区)各优势树种(组)不同起源的蓄积量,汇总各优势树种(组)不同起源蓄积量得各县(市、区)的蓄积量,并计算各县(市、区)单位面积蓄积量。

2.2.3 市(州)蓄积量 分市(州)汇总各优势树种(组)不同起源蓄积量得各市(州)的蓄积量,并计算各市(州)单位面积蓄积量。

2.3 公益林单位面积生物量计算

2.3.1 样地生物量

(1)乔木单株生物量。采用乔木生物量回归方程进行计算每个样地每木检尺表中的乔木单株生物量[11-15],各优势树种(组)的生物量回归方程见表1。

表1 乔木单株生物量回归方程Tab. 1 Regression equation of biomass per tree序号优势树种(组)生物量方程1杉木W=0.020 9(D2H)1.004 82马尾松W=0.103 9(D2H)0.819 423国外松W=0.040 58(D2H)0.967 34柏木W=0.064 1(D2H)0.931 35樟树W=0.191 0(D2H)0.808 96栎类W=0.019 73(D2H)0.853 27枫香W=0.076 1(D2H)0.907 88檫木W=0.191 0(D2H)0.808 99木荷W=0.030 8(D2H)1.011 810混交林W=0.147 7(D2H)0.863 811其它硬阔类W=0.176 9(D2H)0.851 912其它软阔类W=0.075 6(D2H)0.931 213其它松杉类W=0.020 9(D2H)1.004 8 注: 方程中W为生物量,单位为kg; D为胸径,单位为cm; H为树高,单位为m。

(2)毛竹单株生物量。样地每木检尺表中的毛竹单株生物量按以下生物量方程进行计算[16-17]。

W毛竹=-2.291 0+0.312 7D+0.745 6A+

0.145 1D2+0.008 688A2。

(1)

式中:W为生物量,单位为kg;D为胸径,单位为cm;A为龄阶(用1,2,3,4度做为数值代入计算,度为毛竹的年龄单位,1度包括2年)。

(3)复层林灌草层生物量。复层林样地中的灌草层生物量按以下生物量经验方程进行计算。

W灌草层=0.125hP2。

(2)

式中:W灌草层为灌草层生物量,单位为t·hm-2;h为灌草平均高,单位为m;P为灌草总盖度,0~1.0。

(4)灌木林生物量。灌木林的生物量按以下生物量经验方程进行计算。

W灌木林=0.817hP2。

(3)

式中:W灌木林为灌木林生物量,单位为t·hm-2;h为灌木林平均高,单位为m;P为灌木林总盖度,0~1.0。

汇总样地中所有类型的生物量得该样地的生物量与单位面积生物量。再分别计算优势树种(组)、起源汇总研究区内所有样地生物量,并求算平均单位面积生物量。

2.3.2 县(市、区)生物量 将研究区内所有样地各优势树种(组)、起源的平均单位面积生物量分县(市、区)、优势树种(组)、起源乘以相应公益林林地面积得各县(市、区)各优势树种(组)不同起源的生物量,汇总各优势树种(组)不同起源生物量得各县(市、区)的生物量,并求算各县(市、区)单位面积生物量。

2.3.3 市(州)生物量 分市(州)汇总各优势树种(组)不同起源生物量得各市(州)的生物量,并求算各市(州)单位面积生物量。本研究中公益林蓄积量分市(州)→县(市、区)→优势树种(组)→起源四级进行求算[10]。

3 结果与分析

3.1 公益林单位面积蓄积量

3.1.1 公益林单位面积蓄积量监测结果 根据2019年湖南省级以上公益林固定样地监测结果,湖南省公益林活立木蓄积量为380025409.4m3,单位面积平均蓄积量为76.85m3·hm-2。湖南省各个市(州)、县(市、区)公益林单位面积蓄积量监测结果见表2。

表2 公益林单位面积蓄积量监测结果Tab.2 Monitoring result of reserve per unit area of public welfare forest m3·hm-2序号行政单位单位面积蓄积量序号行政单位单位面积蓄积量序号行政单位单位面积蓄积量序号行政单位单位面积蓄积量湖南省76.85一长沙市■89.92 1芙蓉区无2天心区86.623岳麓区103.384开福区无5雨花区82.486望城区88.997长沙县91.318浏阳市83.799宁乡市98.50二株洲市76.6210荷塘区△22.2811芦淞区84.3312石峰区58.6913天元区35.2114渌口区53.2115攸县77.7116茶陵县88.2717炎陵县83.1918醴陵市67.68三湘潭市80.7819雨湖区90.7620岳塘区83.9921湘潭县75.5522湘乡市81.8923韶山市93.81四衡阳市□56.6324珠晖区84.4525雁峰区85.6726石鼓区无27蒸湘区无

续表2 公益林单位面积蓄积量监测结果Continued Tab.2 Monitoring result of reserve per unit area of public welfare forest m3·hm-2序号行政单位单位面积蓄积量序号行政单位单位面积蓄积量序号行政单位单位面积蓄积量序号行政单位单位面积蓄积量序号行政单位单位面积蓄积量28南岳区49.4229衡阳县60.4030衡南县60.9631衡山县69.3632衡东县59.6933祁东县87.1234耒阳市35.1435常宁市41.16五邵阳市78.7636双清区80.9737大祥区68.2438北塔区69.4939邵东市80.5040新邵县75.1941邵阳县63.1842隆回县92.3243洞口县92.1944绥宁县69.8545新宁县75.8046城步县73.0847武冈市93.60六岳阳市82.6248岳阳楼区94.0449云溪区77.9950君山区▲109.8651岳阳县86.5252华容县68.3153湘阴县32.4654平江县85.2855汨罗市82.6156临湘市70.68七常德市74.2357武陵区94.7158鼎城区34.2859安乡县87.2360汉寿县24.5961澧县78.2762临澧县80.7063桃源县70.4464石门县84.4565津市市92.25八张家界市72.1666永定区66.7967武陵源区80.3468慈利县76.4769桑植县68.49九益阳市85.5470资阳区101.0871赫山区44.3572南县67.9973桃江县55.6074安化县98.3175沅江市86.23十郴州市82.8176北湖区71.0477苏仙区79.5778桂阳县73.8379宜章县71.5380永兴县64.8981嘉禾县59.7882临武县87.6483汝城县92.9184桂东县102.5385安仁县83.3886资兴市91.98十一永州市69.3487零陵区57.6188冷水滩区49.5989祁阳县63.9690东安县52.5991双牌县83.7392道县71.4093江永县54.3094宁远县66.8695蓝山县72.8496新田县75.3497江华县88.97十二怀化市82.8598鹤城区86.0899中方县86.80100沅陵县79.65101辰溪县76.30102溆浦县88.43103会同县81.39104麻阳县68.08105新晃县98.52106芷江县92.01107靖州县86.17108通道县92.79109洪江市72.95十三娄底市79.42110娄星区82.51111双峰县80.31112新化县84.38113冷水江市63.84114涟源市72.94十四湘西州76.24115吉首市66.24116泸溪县60.39117凤凰县67.76118花垣县69.33119保靖县80.92120古丈县80.40121永顺县84.68122龙山县78.92 注: ■为市(州)最高,□为市(州)最低;▲为县(市、区)最高,△为县(市、区))最低;“无”表示没有公益林。

3.1.2 公益林单位面积蓄积量空间分布格局及特征

(1)市(州)公益林单位面积蓄积量空间分布格局及特征。由表2可知,湖南省14个市(州)公益林单位面积蓄积量最高的是长沙市,为89.92m3·hm-2;最低的是衡阳市,为56.63m3·hm-2,相差33.29m3·hm-2。其中长沙市、湘潭市、邵阳市、岳阳市、益阳市、郴州市、怀化市、娄底市等8个市的单位面积蓄积量高于湖南省平均水平(见图1)。

公益林单位面积蓄积量在市(州)空间上表现出明显差异。将市(州)公益林单位面积蓄积量按等差系列划分为5个等级,等级分布情况见表3。

(2)县(市、区)公益林单位面积蓄积量空间分布格局及特征。由表2可知,湖南省122个县(市、区)中有长沙市的芙蓉区与开福区和衡阳市的石鼓区与蒸湘区4个区目前无公益林,其它118个县(市、区)公益林单位面积蓄积量最高的是君山区,高达109.86m3·hm-2;最低的是荷塘区,仅有22.28m3·hm-2,相差87.57m3·hm-2。单位面积蓄积量高于湖南省平均水平的共有63个县(市、区)。

公益林单位面积蓄积量在县(市、区)空间上表现出明显差异。将县(市、区)公益林单位面积蓄积量按等差系列划分为6个等级,其中高的有20个、较高的有59个,中的有29个,较低的有8个,低的有2个,无的有4个。县(市、区)公益林单位面积蓄积量等级分布情况详见表4,空间分布格局详见图2。

3.2 公益林单位面积生物量

3.2.1 公益林单位面积生物量监测结果 根据2019年湖南省级以上公益林固定样地监测结果,湖南省公益林生物量为310171800.72t,单位面积生物量为62.72t·hm-2。湖南省各个市(州)、县(市、区)公益林单位面积生物量监测结果见表5。

图1 市(州)公益林单位面积蓄积量空间分布格局Fig.1 Spatial distribution patterns of reserve per unit area of public welfare forest in cities (prefectures)

表3 市(州)公益林单位面积蓄积量分布等级Tab.3 Grade distribution of reserve per unit area of public welfare forest in cities (prefectures)m3·hm-2序号等级区间市(州)1低[0,70)衡阳市(56.63)、永州市(69.34)2较低[70,75)张家界市(72.16)、常德市(74.23)3中[75,80)湘西州(76.24)、株洲市(76.62)邵阳市(78.76)、娄底市(79.42)4较高[80,85)湘潭市(80.78)、岳阳市(82.62)、郴州市(82.81)、怀化市(82.85)5高[85,)益阳市(85.54)、长沙市(89.92)

图2 县(市、区)公益林单位面积蓄积量空间分布格局

表4 县(市、区)公益林单位面积蓄积量分布等级Tab. 4 Grade distribution of reserve per unit area of pub-lic welfare forest in counties (cities or districts)序号等级区间/(m3·hm-2)县(市、区)数量/个0无41低[0,30)22较低[30,50)83中[50,70)294较高[70,90)595高[90,)20合计122

3.2.2 公益林单位面积生物量空间分布格局及特征

(1)市(州)公益林单位面积生物量空间分布格局及特征。由表5可知,湖南省14个市(州)公益林单位面积生物量最高的是益阳市,为74.40t·hm-2;最低的是衡阳市,为48.64t·hm-2,相差25.76t·hm-2。其中长沙市、株洲市、湘潭市、邵阳市、岳阳市、益阳市、郴州市、怀化市、娄底市等9个市的单位面积生物量高于湖南省平均水平(见图3)。

表5 公益林单位面积生物量监测结果Tab. 5 Monitoring results of biomass per unit area of public welfare forest t·hm-2序号行政单位单位面积生物量序号行政单位单位面积生物量序号行政单位单位面积生物量序号行政单位单位面积生物量湖南省62.72一长沙市72.581芙蓉区无2天心区67.323岳麓区80.664开福区无5雨花区63.866望城区75.657长沙县70.868浏阳市69.629宁乡市77.90二株洲市62.9110荷塘区△15.9811芦淞区70.9812石峰区46.3813天元区26.1814渌口区49.3115攸县64.5416茶陵县69.1717炎陵县69.0918醴陵市54.25三湘潭市65.7119雨湖区69.6520岳塘区64.9121湘潭县63.6322湘乡市66.0423韶山市72.19四衡阳市□48.6424珠晖区66.3325雁峰区67.0926石鼓区无27蒸湘区无28南岳区50.8129衡阳县53.1830衡南县50.7931衡山县60.1832衡东县47.7133祁东县70.2534耒阳市32.4535常宁市36.46五邵阳市65.5836双清区62.2237大祥区54.7438北塔区53.1439邵东市66.5840新邵县65.7441邵阳县49.1742隆回县74.9143洞口县76.5444绥宁县63.5345新宁县65.4546城步县58.5547武冈市72.55六岳阳市70.9648岳阳楼区75.5149云溪区67.3850君山区▲85.2751岳阳县75.8552华容县77.0953湘阴县39.9554平江县68.7155汨罗市68.3756临湘市72.02七常德市62.5357武陵区74.5758鼎城区45.3759安乡县67.5860汉寿县24.2761澧县60.3362临澧县63.0763桃源县63.5864石门县66.5665津市市71.26八张家界市56.1766永定区51.6567武陵源区63.6268慈利县59.7569桑植县52.99九益阳市■74.4070资阳区84.6471赫山区53.8272南县53.4373桃江县62.6874安化县79.8075沅江市83.62十郴州市66.8776北湖区64.1377苏仙区67.7378桂阳县60.5879宜章县56.4980永兴县54.5381嘉禾县46.4682临武县68.7583汝城县73.9784桂东县81.0185安仁县65.3386资兴市73.43十一永州市56.3287零陵区48.8688冷水滩区39.5789祁阳县53.2590东安县48.6891双牌县68.7192道县54.5893江永县41.8094宁远县51.5695蓝山县64.6096新田县61.3797江华县68.36十二怀化市65.2998鹤城区69.0899中方县67.66100沅陵县61.58101辰溪县58.64102溆浦县68.27103会同县69.42104麻阳县52.64105新晃县76.17106芷江县71.24107靖州县70.08108通道县73.44109洪江市60.88十三娄底市66.07110娄星区64.18

续表5 公益林单位面积生物量监测结果Continued Tab. 5 Monitoring results of biomass per unit area of public welfare forest t·hm-2序号行政单位单位面积生物量序号行政单位单位面积生物量序号行政单位单位面积生物量序号行政单位单位面积生物量序号行政单位单位面积生物量111双峰县69.72112新化县68.99113冷水江市53.64114涟源市61.76十四湘西州58.87115吉首市50.29116泸溪县46.24117凤凰县51.57118花垣县53.37119保靖县62.32120古丈县62.09121永顺县66.09122龙山县61.11注: ■为市(州)最高,□为市(州)最低;▲为县(市、区)最高,△为县(市、区)最低;“无”表示没有公益林。

图3 市(州)公益林单位面积生物量空间分布格局Fig.3 Spatial distribution patterns of biomass per unit area of public welfare forest in cities (prefectures)

公益林单位面积生物量在市(州)空间上表现出明显差异。将市(州)公益林单位面积生物量按等差系列划分为5个等级,等级分布情况详见表6。

表6 市(州)公益林单位面积生物量分布等级Tab.6 Grade distribution of biomass per unit area of public welfare forest in cities (prefectures)t·hm-2序号等级区间市(州)1低[0,55)衡阳市(48.64)2较低[55,60)张家界市(56.17)、永州市(56.32)、湘西州(58.87)3中[60,65)常德市(62.53)、株洲市(62.91)4较高[65,70)怀化市(65.29)、邵阳市(65.58)、湘潭市(65.71)、娄底市(66.07)、郴州市(66.87)5高[70,)岳阳市(70.96)、长沙市(72.58)、益阳市(74.40)

(2)县(市、区)公益林单位面积生物量空间分布格局及特征。由表5可知,湖南省122个县(市、区)中有长沙市的芙蓉区与开福区和衡阳市的石鼓区与蒸湘区4个区目前无公益林,其它118个县(市、区)公益林单位面积生物量最高的是君山区,为85.27t·hm-2;最低的是荷塘区,仅有15.98t·hm-2,相差69.29t·hm-2。单位面积生物量高于湖南省平均水平的共有66个县(市、区)。

公益林单位面积生物量在县(市、区)空间上表现出明显差异。将县(市、区)公益林单位面积生物量按等差系列划分为6个等级,其中高的有5个、较高的有73个,中的有33个,较低的有6个,低的有1个,无的有4个。县(市、区)公益林单位面积生物量等级分布情况详见表7,空间分布格局详见图4。

表7 县(市、区)公益林单位面积生物量分布等级Tab.7 Grade distribution of biomass per unit area of public welfare forest in counties (cities or districts)序号等级区间/(t·hm-2)县(市、区)数量/个序号等级区间/(t·hm-2)县(市、区)数量/个0无 44较高[60,80) 73 1低[0,20) 15高[80,) 5 2较低[20,40) 6合计1223中[40,60)33

图4 县(市、区)公益林单位面积生物量空间分布格局

4 结论与讨论

4.1 结论

(1)根据2019年湖南省级以上公益林固定样地监测结果表明,湖南省公益林质量不高。湖南省公益林活立木平均单位面积蓄积量为76.85m3·hm-2,比全国乔木林单位面积蓄积量89.79m3·hm-2[18](第八次全国森林资源清查结果,国家林业局,2014年2月25日)少12.94m3·hm-2,相当于全国乔木林单位面积蓄积量的85.59%;湖南省公益林平均单位面积生物量为62.72t·hm-2,也低于全国水平。湖南省公益林质量不高主要原因有三个方面:一是公益林中疏林地、灌木林地、未成林造林地、宜林地、苗圃地和无立木林地面积过大;二是有林地中幼龄林和低质低效林面积过重;三是石漠化等生态脆弱区公益林生长不良。

(2)湖南省14个市(州)、122个县(市、区)的公益林平均单位面积蓄积量、生物量在空间上表现出明显差异,其中有长沙市、湘潭市、邵阳市、岳阳市、益阳市、郴州市、怀化市、娄底市等8个市以及57个县(市、区)的公益林平均单位面积蓄积量、生物量均高于湖南省平均水平,这说明以上8个市及57个县(市、区)在公益林建设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为进一步提高公益林建设质量,为已有公益林建设成果的巩固和深入推动公益林建设向纵深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4.2 讨论

为坚持严格保护、积极发展、科学经营、持续利用的方针,以构建湖南省高效稳定的公益林生态系统、提高公益林资源质量、实现公益林可持续经营,应把握公益林提质增效的以下几个方面。

(1)全面保育天然公益林。坚持全面保护、突出重点,尊重自然、科学修复,生态为民、保障民生,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的原则,建立全面保护、系统恢复、用途管控、责权明确的天然林保护修复制度体系,维护天然林生态系统的原真性、完整性,确保天然林面积逐渐增加,质量持续提高,功能稳步提升。在全面加强保护的基础上,坚持保育结合,遵循天然林发育阶段、生态区域特点和演替规律,人工促进天然更新,优化树种组成和林层结构,大力培育天然复层异龄林。

(2)科学经营人工公益林。坚持近自然经营,模拟自然、顺应自然,全面加强人工公益林经营,尽快扭转现有人工公益林树种单一、结构简单、林地退化的局面。完成人工公益林抚育和退化人工公益林修复。针对过疏、过密、过纯、林相残败、长势衰退等不同情况,科学确定经营措施,调整树种组成,优化林分结构,释放生长空间,培育多功能、近自然、健康稳定的森林。

(3)复壮更新灌木公益林。根据自然条件和培育目标,合理确定灌木公益林经营方式和经营强度,科学开展灌木公益林经营,恢复和增强灌木公益林生态系统稳定性,充分发挥灌木公益林生态效益。采取封禁保护措施,设置封育区,严格保护灌木林。对低覆盖度的较空旷地,采取松土等人工辅助措施蓄水保墒,促进天然落种着苗。对生长衰退,天然落种或萌发更新困难,或者陡(险)坡、沟头(底)的地段,采取补植补造、封育等措施,促进灌木植被恢复。及时清除病弱株和枯死木,调控密度,促进灌木生长。严格控制灌木林开封轮封的范围、面积和放牧强度。

(4)科学营造宜林地公益林。坚持封山育林、人工造林并举,宜乔则乔、宜灌则灌、宜草则草,恢复宜林地公益林植被。加强幼林管护,适时蓄水保墒,注重生境保护。造林后要及时浇足、浇透定根水,全面铲抚、松土和定株抚育。在干旱季节,要组织人力和机械,开展造林地的灌溉、抗旱保苗工作,提高造林质量,确保造一片、活一片、成林一片、成效一片。

猜你喜欢
蓄积量公益林样地
仁怀市二茬红缨子高粱的生物量及载畜量调查
额尔古纳市兴安落叶松中龄林植被碳储量研究
基于角尺度模型的林业样地空间结构分析
15 年生鹅掌楸林分生长差异性研究
ArcGis在辽宁省国家公益林调整中的应用
生态公益林管理问题及对策
龙泉七成公益林实现信息化管理
国家级重点公益林管理现状与发展对策研究
当阳市森林植被碳储量及其价值评价
祁连山青海云杉林生物量与碳储量及其影响因素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