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穰垛儿

2020-10-20 05:47
作文周刊·八年级版 2020年37期
关键词:圆圆金黄村子

麦香四溢的乡间五月一过,就场光地净了,麦子已经全部颗粒归仓,大地呈现出成片的暗黄色,莽莽苍苍。

在村子周围、溜光四平的打麦场上,陆续起了一堆堆圆圆鼓鼓的麦穰垛,一垛一垛,散落着,比邻而居,像极了大草原上的亮黄色的蒙古包。

这些蹲坐在村子周围的麦穰垛,静静默默,爬伏在那儿,像一个思想者,思考着乡村的过去和未来,在五月的暖风中,幽幽地散发着麦秸秆的干香。这就是乡村的味道,让人闻之欲醉。

它们的色泽,因为失去水分,早就由青白变成了金黄,在阳光的照射下,金黄、银白、暗红等色彩兼而有之,但更多的只是呈现出那种富贵的金黄色。一阵风吹来,麦穰垛上直立的麦秸秆颤动不已,中空的麦秸秆,有时竟被风儿吹得发出细微口哨的声音,吱吱呜呜,汇成了一曲歡快的乡村天籁。

站在麦穰垛旁边,闻着干麦秸秆的焦甜清香,听着悦耳的吱呜声,时间仿佛静止了,只有天上的白云在缓缓流动,偶尔可见垛边散落地上的麦穗头儿,见证着曾经有过的热烈的麦收劳动与收获喜悦,充实的情愫在心底盈盈流动。那些悠闲的鸡儿或狗儿,在这圆圆鼓鼓的麦穰垛间,士大夫似的,踱着方步,来回穿梭觅食,鸡鸣狗吠的声音,清晰可闻。

这些守候乡村一生的麦穰垛,在掠过乡村的四季风中,会缓缓地风干、缩小、变实,成了组成乡村固定风景的一部分。座座或大或小、或高或矮的麦穰垛,像城市里的标志性建筑,成了乡村风景的坐标代表:那金黄的色彩,圆鼓鼓的形状,无论怎么看,都是现实乡村生活中的好油画,油画中的极美的乡村田园风景。

这些贡献出粮食的麦秸秆,在以后的岁月里,还会再继续贡献出自己的身体。在农村,麦穰草,被应用的范围极广。它们可以在农家的土灶里,自我焚烧而化成温暖的灶火,偎舔着锅底,烧熟农家饭菜而四散飘香,营养农人的身体。或者,在农妇的手里,经过细巧编织,金黄的麦穰草,就变成了巧夺天工的工艺品,这些倾注农妇柔婉情怀的工艺品,恰到好处地点缀、美化着人们的生活。

在寒冷的冬季,麦穰垛,昂首挺胸,抵挡着西北风的侵犯,阻挡住逼人的寒冷,而把温暖与舒适,留给村庄里的农人。那些日间倍感松闲的老人,常背靠着麦穰垛,晒着太阳,拉着闲话;更有贪恋麦穰垛温暖的人,会在麦穰垛的下部,掏挖一个能容下一人大小的洞儿,躺在里面,松软、避风、温馨,嗅着麦草的干香,而酣然入睡,一直到夜幕降临。我们这些孩子,有时在捉迷藏时,也会躲进事先掏挖好的洞中,让同伴遍寻不到。这个时候,麦穰垛,就像母亲温暖的怀抱,容纳了所有依靠它的村人。

这些紧靠村子而垛起的麦穰垛,随着流年岁月的侵蚀,慢慢地,就由金黄变成了暗黑色;而麦秸秆,则干枯发脆,清香尽失,但是,它知道,所有的这一切,都是自己应该历经的历程,待到来年的芒种时节,接替自己的,将又是座座圆圆鼓鼓、崭崭新新的麦穰垛儿。

(作者雷晓婉,选自《散文百家》2017年第2期)

读有所思

1.第一段文字在文中有何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概括作者笔下“麦秸秆”“麦穰垛”的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请简析第五段的表达效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结合全文,探究作者寄托在“麦穰垛”里的丰厚情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猜你喜欢
圆圆金黄村子
无边的旷野,一只金黄的老虎跑过
染成岁月的一砣金黄(外一首)
圆圆
刘老汉的烦恼
金黄之诗
Across the Style of Culture
望娘滩
秋天
蘑菇圆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