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是一种态度

2020-10-20 06:10戴呈哲
求学·理科版 2020年10期
关键词:巴西人类生活

戴呈哲

《斯通纳》——沉入岁月之湖

因莎士比亞的一首十四行诗而爱上文学的农家子弟斯通纳,在拿到文学博士、顺利躲过战争并在大学任教后,开启了一种全新的生活。他娶了一位来自精英阶层的美丽妻子,却在一个月内意识到婚姻生活的失败。他把爱转而投向自己的女儿,但因为妻子的阻挠与对女儿近乎严苛的要求,丧失了女儿对自己的爱与信任。在工作上,他坚持原则,却因一个自大且受庇护的学生而处处遭到系主任劳曼克斯的百般刁难。在万事都陷入泥沼的时候,他爱上了女助教凯瑟琳,短暂热烈且克制的恋情,迫于周围环境的压力,以失败告终。

斯通纳始终以一种超然的冷静姿态观察着世界,书房是他的心灵庇护所,无论外面的世界如何纷繁复杂,无论他与其他人的关系多么冷淡,无论是被误解还是被憎恶,他都会回到自己最安心的地方,探寻知识与生命的真谛。在这个过程中,他不断地自我审视,“有时,他回想自己几年前的样子,被那个陌生人物的记忆搞得惊诧不已,那个人像是从土地中冒出来的。”“有时,他对学生讲话时,仿佛是站在自我之外,观察着一个陌生人在给一群并不情愿地聚集在一块儿的人发表讲话。”他似乎只是在扮演生活安排给他的角色,但那个在“前台”的角色并不是他真正的自我。

约翰·威廉斯用平淡的语言展现了斯通纳回味悠长的一生。他是不幸的——没有幸福的家庭生活,没有和睦的人际关系,最后死于癌症。他又是幸运的,因为他知道自己想要什么,爱什么,最终实现了目标。

斯通纳,正如他的名字——他像石头一般顽强。

他以直接的路径抵抗虚无,简朴而专注,虽然被生活的平庸与苦难所辖制,但却从未因此恣意放纵。他孱弱、消极,却韧性十足的应对策略,反而成为一种明亮的坚守。

《地球之盐》——触碰人间悲苦

人类是地球之盐,盐是自然之味。人类是世上的光。人类用自己的灯点亮了他人的灯,照亮了世界,使自然之味显现出来。

萨巴斯蒂安·萨尔加多出生于20世纪40年代巴西的一个农场,彼时草木葱茏,百鸟和鸣。20世纪60年代,他和妻子移民欧洲,放弃了世界银行的高薪工作,转而从事摄影职业。他的脚步遍布世界的每一个角落,尤以贫穷、落后的地方为主。他每拍摄一个项目,往往要耗费几年的时间。他与当地居民同吃同住,像人类学家一样进行田野调查,抓拍其生活的本真。因饥荒、干旱而饱受折磨的人们逐渐死去,生命在恶劣的自然环境下,卑微如草芥。

若说过去的萨尔加多看见的是人世间的悲苦,那么20世纪90年代的他,看见的是人间尚存的恶。1994年,当全世界的媒体都聚焦于南非的总统大选,萨尔加多却看见了卢旺达大屠杀——他怀着无尽的使命感和悲悯之情,记录下这一场种族灭绝的战争。他说:“我与难民们在一起,奇迹地没有感染上任何疾病,但我的心和灵魂却病了。”

看尽人世间的悲惨景象后,萨尔加多选择活下来,但是,或许是因为内心的阴霾与痛苦久久不能散去,他再也无法若无其事地拍摄肖像。他和家人回到巴西,看见昔日的沃土变成干裂的土地,沙尘高高扬起,他决定种树,让童年的乐园重现生机。大自然似乎抚平了他的伤痛,他重拾相机,像之前拍摄人一般,满含爱意地拍摄动物,追求心灵的自由。

《地球之盐》这部纪录片展示了巴西纪实摄影师萨巴斯蒂安·萨尔加多用相机捕捉到的惊人的摄影作品。萨尔加多不仅是神妙的光影叙事者,他那诗意精确的言语同样具有力量。或许人类是地球的病毒,将天堂败坏成炼狱,但萨尔加多看遍饥馑苦难、暴虐杀戮,依然未曾陷入虚无,他说:“我热爱人类,他们是地球之盐——这才是难能可贵的。”大地抚慰且治愈了萨尔加多破碎绝望的灵魂,他种下的森林是给这个星球的偿还,也是回馈。

猜你喜欢
巴西人类生活
人类能否一觉到未来?
“巴西”是怎么来的
人类第一杀手
谁变成了人类?
漫生活?阅快乐
巴西战舞
生活感悟
无厘头生活
人类正在消灭自然
疯狂让你的生活更出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