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看待孩子的“强迫症”

2020-10-20 06:15书淋漓
家教世界·V家长 2020年9期
关键词:敏感期强迫症生活习惯

书淋漓

孩子需要一个有秩序的环境来帮助他认识事物、熟悉环境。一旦他所熟悉的环境消失,就会令他无所适从。幼儿的秩序敏感力常表现在对顺序性、生活习惯、所有物的要求上,如果成人没能提供一个有序的环境,孩子便“没有一个基础以建立起对各种关系的知觉”。当孩子从环境里逐步建立起内在秩序时,智能也因此逐步建构。

最近闺蜜经常跟我抱怨,说自己的儿子近来有些奇怪,像是得了强迫症。细问缘由,原来是孩子每次上完厕所后都不让妈妈冲水,一冲就哭闹,怎么哄都不行,嘴里还嘟囔着:“不让妈妈冲走便便。”

我问她除了这些,孩子还有没有其他异常情况,她想了想告诉我:

“吃完饼干的包装袋,不让大人丢进垃圾桶,非要放在地上;小板凳一定要以一种奇怪的角度放在客厅中央,觉得角度不对,还会去细致地调整半天;打开的面包一定要完好无损,否则就会哭闹地要求再打开一袋……”

我听完哈哈一笑,告诉她:“恭喜你,你的孩子正在健康成长!”其实,这些看起来类似强迫症的行为,正是孩子“秩序敏感期”的典型表现。

儿童“秩序敏感期”的突出表现

秩序被破坏时哭闹不已,秩序恢复后立马安静。例如:衣服只能穿在身上,不能披在肩上;睡觉时一定要爸爸在左边,妈妈在右边;搭积木一定要红色在上,绿色在下;玩具一定要固执地放在某一个地方等等,如果没能按照自己的想法来,就会哭闹不已,秩序恢复后马上破涕为笑。

难以理解的“直线式思维”。例如:在和孩子玩躲猫猫游戏时,无论玩多少次,即使当着他的面藏到另外的地方,他还是会去第一个地方找你,因为他觉得你只属于第一个地方,这就是孩子心中“直线式”秩序感。

变得执拗,一切要重来。其实闺蜜孩子的哭闹并不是因为迷恋便便,而是孩子在姥姥姥爷家中时,每次上完厕所都会自己按下冲水键,但是闺蜜忽略了这个细节,触发了孩子内心的“秩序反常”,因此孩子会哭闹不已,而当她引导孩子再按下冲水键时,孩子立刻不再哭闹。还有的孩子因为父母不讓自己去给客人开门而大哭不已,直到让客人重新回到屋外,自己再去开一遍门才作罢。

令人头疼的“秩序敏感期”

秩序敏感期是孩子成长过程中的一段特殊时期,大多发生在孩子2-4岁左右。在这个阶段,孩子对物品摆放的位置、动作发生的顺序、事物的所有权等有着严格的要求,如果没有按照心中的秩序模式来进行,就会感到无所适从、害怕、焦虑等,因此会哭闹或发脾气,直到熟悉的秩序被还原,才会开心。

儿童教育专家蒙台梭利提出:大自然赋予人们的第一个本能是与秩序有关的敏感性,这就像大自然给了人类一个指南针,让人类学会去适应世界。人的智力不是凭空而来,而是建立在儿童敏感期的基础上。

秩序感是一种心灵的需要,当它得到满足时,就会为孩子带来快乐;反之,就会产生混乱和缺乏安全感的结果。熟知孩子的敏感期,可以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培养逻辑思维、获取安全感。让家长在被孩子闹得焦头烂额的时候,找到一颗解药。“混乱的反面是秩序。”这需要一个过程,对于孩子来讲,需要父母慢慢放手引导。

“听孩子的话”,给予更多的理解和尊重,了解秩序敏感期的存在,就不会把孩子的哭闹理解成无理取闹。比如家长带孩子出门准备给他穿外套时,发现孩子手里正捏着一块饼干,家长觉得零食应该在家里吃,而不该被带到室外。但孩子不理解,始终不肯放下饼干,还故意拖延不肯穿衣服。这时急着出门的家长已经没有了耐心,开始对着孩子大吼,或者干脆动手抢下饼干。结果孩子一定会大哭大闹,预定出门的时间也会被越拖越久。

这个时候,建议家长放下大人的“固执”思维,尝试从孩子的角度了解他的想法。孩子不肯丢下饼干的原因无非两点:想出门继续吃;害怕被别人拿走。其实,这时候不妨随了孩子的意,饼干即使被带出去吃,也无伤大雅,家长真的不必过于坚持自己的固化思维;如果孩子是怕别人拿走饼干,可以和他站在一边,告诉他:“来,我们一起把饼干藏起来,这样就不会被别人拿走啦。”相信孩子一定会乖乖配合家长,还会增加对家长的信任。

家长要自律,给孩子营造良好的秩序环境

如果孩子觉得垃圾应该放在地上,玩具应该随手乱丢,大人就应该警惕,反省一下自己的生活行为,是否也有垃圾和物品随手乱丢的情况。尤其是对于正处在“秩序敏感期”的孩子,家长就更应该该格外注意自己的言行。例如,把鞋子放在鞋柜里,而不是随意丢在地上;物品使用过后要放回到原来的位置;吃过的碗筷及时清洗;房间保持整洁等等。

我有个习惯,就是垃圾一定要入桶。女儿从小看着我这么做,就认为垃圾一定要放进桶里。记得她快两岁时,我带女儿到朋友家做客,她看到其他人把垃圾丢在地上,就不乐意了,跑过去把垃圾捡起来丢到了桶里,得到了朋友们的一致赞扬。其实我们很容易发现,爱干净的父母养出的孩子都爱干净;有礼貌的父母养出的孩子也很有礼貌;反之,生活习惯不好的父母,孩子也一定会有或多或少不良的生活习惯。因此,培养孩子良好的秩序感,要从父母的自律开始。

培养孩子的逻辑感秩序敏感期是孩子自我意识萌发、是逻辑感建立的开始。我的女儿从小害怕打针,每次打针必哭。在了解“秩序敏感期”后,我才发觉,打针会哭不一定是因为疼,而是形成了“打针要哭”的标准配置。再后来我想出了一个好办法,等下次去打针的路上,我告诉女儿,打针是每个小朋友都要经历的事情,会有一些疼,但是没有想象中的疼,就像是被蚂蚁夹了一下。我问她:“蚂蚁夹一下你会哭吗?”她摇了摇头。我告诉她,打针也是这样,并不是很疼,也不用哭。做了心理建设之后,果然那次打针她没有哭。这个经验告诉我们,在秩序敏感期,除了要培养孩子的外在生活习惯,也要培养孩子内心的逻辑思维模式。

秩序敏感期对于孩子而言,就像是独自一人初入陌生的国度,一切都是未知和全新的,只能一点点探索周围的环境、秩序、规则等等,稍有不慎就会茫然无助。但这段时间对于孩子来说又是极其重要的,父母要给孩子温暖和理解,帮助他们形成正确的秩序习惯等,这也是每个家长应尽的义务。

猜你喜欢
敏感期强迫症生活习惯
你不会是……强迫症吧
当心!这些生活习惯 正在摧毁你的听力
文化敏感期理论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为什么我们乐于逼死强迫症?
一日三餐
两种人
提升血液与血管力的10个生活习惯!
敏感期,是否真的无处不在?
妈妈,不要坐等敏感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