夹江:青衣江上勇破浪 脱贫奔康幸福来

2020-10-20 06:15蒋培路
经营管理者 2020年9期
关键词:调度全县贫困户

蒋培路

2019年,夹江贫困发生率从5.4%降低到0,全面消除绝对贫困。一首首“精准扶贫”的赞歌在青衣江上激荡飞扬,一幅幅“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美丽画卷在夹江的大地上徐徐展开。

两山对峙,一水中流。

千百年来,青衣江水滔滔不绝,汹涌澎湃……

夹江,35万儿女,乘改革开放之东风,在脱贫奔康的浪潮中,乘风破浪,激流勇进……

夹江,决战决胜脱贫奔康,干在实处,成绩卓然。

2019年,四川省乐山市夹江县实现市县72个贫困村摘帽、建档立卡贫困户5062户14314人全部稳定脱贫,贫困发生率从5.4%降低到0,全面消除绝对贫困。

2017年被评为四川省插花贫困地区“1+3”综合考评先进县,“易地扶贫集中造血”产业发展模式、全覆盖“大调度”工作法等先进经验受到省市肯定和推广。

引领——

党群“面对面”

共绘脱贫攻坚“同心圆”

“我们家现在办的养鸡场里有3万多只鸡,年收入上百万元,全靠政策的支持和干部的帮扶。当初家里因父亲生病而负债十几万元,后来享受贫困户优惠政策,医药费报销后家里只出了近10%,并获得免息贷款,在村镇干部和甘江兽防站老师们的帮扶和指导下,办起了养鸡场。”

2020年6月15日,在第25期“对话·县委书记面对面”夹江电视台直播演播室,甘江镇河西村村民吴燕林十分激动,与夹江县委书记龚德勤面对面,共同探讨“脱贫致富”。

“答群众疑问,解百姓难题。”每月一次的“对话·县委书记面对面”,仅仅是夹江党群“面对面”的一个缩影。

2018年,为了实现党群户户“面对面”,夹江县率先改革创新、大胆探索脱贫攻坚全覆盖“大调度”,即通过视频直播“检阅”文图资料的方式来实现全县大调度。

先由全县乡镇分管领导、第一书记、村书记、帮扶责任人1639人,“白+黑”“5+2”,深入田间地头,走村串户,与贫困户“面对面”,算一算收入账,看一看水、电、厨房、厕所、住房、电视,收集“两不愁三保障”和“一超六有”等照片30143张。

同时,夹江县委设视频直播主会场,由县委书记、分管领导、相关部门领导等亲自调度,各乡镇设分会场,由村书记汇报。

从2018年5月30日开始,不到100天,全县实现了全覆盖“大调度”,共发现人口识别、收入测算、住房保障、人居环境、政策落实等问题1536个,并在“调度中”一对一提出了整改措施。

“那是前所未有的创举。”回忆起“大调度”之初,木城镇白果村第一书记孙晓秀十分感慨。“大调度”无形中将所有脱贫攻坚力量凝聚起来,查摆了问题,督促了整改,压实了责任,提升了能力,不仅体现了县委县政府的狠心、决心和信心,更让扶贫干部感到了使命的担当、责任和光荣。

近年来,夹江县构建起了县、乡、村三级攻坚体系和脱贫攻坚“1+9+95”工作机制。县委书记担任脱贫攻坚领导小组组长,县四大家班子主要领导带头挂联乡镇、担任包村领导,每个镇均落实1名班子成员专职主抓脱贫攻坚。先后派驻86名“第一书记”、1368名结对帮扶责任人、9个农业巡回服务小组深入农村,与群众“面对面”,一起加油干,一起谋发展。

群众富不富,主要看干部;脱贫真不真,关键“心连心”。

2014年至今,全县累计派出“第一书记”267人、帮扶责任人2189人,并向美姑派出70名援彝干部。全县各级党委政府、镇(街道)干部、村干部不分昼夜奋战在扶贫第一线,把党的领导延伸到了脱贫致富的“最后一公里”。

支撑——

产业大发展

铺就脱贫奔康“致富路”

纸、茶、瓷……夹江,资源丰富,产业兴旺。

一张纸——绘就“千年纸乡”。

2020年7月28日,“夹江手工纸艺传承与乡村文旅发展研究院”在夹江县马村镇揭牌。

走进马村镇“大千纸故里”,大千古法造纸陈列馆、大千蜡像、大千纸生产体验区、传统手工造纸工序72道工序……总投资1亿元的“国家非遗竹纸制作技艺研学基地”一期项目基本完工。

“一辈子就为了一张纸。”现年65岁的四川自信文化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王祥兵介绍说,1980年,他25岁便在夹江国画纸厂当工人学造纸;2010年在夹江开办“清州纸厂”,并研发出机械造纸,发明7个专利。夹江手工造纸自唐以来已有1400余年,为了保护、传承、研发手工造纸技艺,2018年,公司筹划、启动一期项目建设;二期项目将重点打造大千纪念馆、夹江造纸博物馆、千竹园、研学基地、民宿等,深入推进纸旅融合,助力乡村振兴。

目前,夹江县纸产品品种达250余种,年产量达16万余吨,年综合产值达50亿元,带动全县3万余人从事纸业,脱贫致富。

一片茶——打造“中国绿茶出口第一县”。

2020年7月28日,重庆市农机推广总站工作人员在四川省农机化处、农机推广总站工作人员的带领下,来到夹江县“四川绿山针茶业有限公司”参观考察。

层层梯田层层绿。走进夹江县新场镇欣梧村“四川绿山针茶业有限公司”茶叶生产基地,上千亩的茶叶在烈日的照耀下熠熠生輝,机采队的10多位工人挥汗如雨,正在茶叶基地里挥舞着硕大的“锯镰”,来回采割着夏秋茶。

“公司通过土地流转,采取‘公司+基地+农户经营模式,目前种茶1200亩,带领周边村民种茶1万多亩。夏秋茶主要用于出口,每亩茶可增收3000元,助力茶农脱贫致富。”公司董事长朱廷云如是介绍。

近年来,夹江县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大力发展茶产业。全县茶产业基地面积已达30万亩,22万茶农人均种植面积1.38亩、人均年收入8000元,带动2595户贫困户有了自己的茶产业。2019年,全县茶产业综合产值达到56.2亿元、出口金额8亿元,出口份额占全省一半。

夹江县农业农村局局长薛怀军告诉记者:“村民脱贫奔康,必须抓好农业现代化发展。夹江大力发展粮、茶、菜、果、猪、药‘六大农业主导产业,推进‘一镇一园‘一村一品建设,累计投入4.1亿元,建成镇级现代农业产业园19个、市级现代农业园区2个。”

一匹砖——铸就中国“西部瓷都”。

1987年,夹江县黄土镇罗华村点燃了陶瓷第一把炉火,“烧”出了一个“西部瓷都”。

目前,全县有陶瓷企业60家、生产线84条,年产能4.5亿平方米,产能占省内的77%、西部的38%、全国的7%。去年,陶瓷产业集群实现销售收入340亿元。

夹江西部瓷都陶瓷协会会长、米兰诺陶瓷董事长胡正华介绍道:“陶瓷产业既支撑了夹江县域经济的发展,更是为当地许多村民提供了就近务工的机会,实现了就业脱贫。全县就近进厂务工的贫困户达1500余人,年收入人均超过1万余元。”

“纸、茶、瓷”是夹江的“名片”,更是夹江的支柱产业。

夹江,产业大发展,为村民铺就了脱贫奔康的“致富路”。

奋进——

文明树新风

续写乡村振兴“新篇章”

走进夹江华头镇辕门村,宽敞的公路通到各家各户,一幢幢崭新的安置房错落有致,林竹、石斛、茶叶漫山遍野,长势喜人……来到柳源农场,一串串印有“柳源农场”的大红灯笼和着一幅幅美食广告,一排排矗立在道路的两旁,成为靓丽的乡村旅游风景线。

夹江,努力抓好易地扶贫搬迁和危房改造,全县2211户5662名群众住进了新房。

“搬新居、住新房”,仅仅是夹江县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的一个缩影。

近年来,夹江县大力实施兜底保障,纳入农村低保149492人次,发放保障资金 3646万元;开展贫困帮扶8640人次,发放资金269万元。实施教育扶贫,累计发放各类资助金32759万元,受助贫困学生424859人次,贫困学生控辍保学率达到100%,切实阻断隔代贫困;县城提供中小学生学位1.7万个,彻底解决农村学生进城读书难题。实施健康扶贫,落实“先诊疗后付费”“十免四补助”等政策,贫困群众就医个人支付比例控制在7%;贫困户免费健康体检1.4万余人次。建设美好农村,总投资2.3亿元,解决农村道路、水、电、气、排污等村级基础设施以及文化室、卫生站等公共服务基础设施建设……建成省级“四好村”7个、市级“四好村”37个,省级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示范村3个、市级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先进乡镇1个、示范村6个。

扶贫先扶志,文明树新风。全县持续开展“贫困家庭奋进计划”“感恩奋进·我的脱贫路”“最美家庭”“传家风、立家规、树新风”、道德模范评选、寻找身边好人等系列活动,大力宣传励志扶贫先进典型,弘扬脱贫致富正能量,激发感恩之心、鼓奋进之气、立脱贫之志。

扶贫先扶智,激发内生动力。全县充分利用“农民夜校”“坝坝会”等阵地宣讲脱贫政策,组织致富能手、技术人员等深入贫困村进行帮助和指导,增强“造血”功能,引领贫困户走上脱贫致富之路。

青衣江上勇破浪,脫贫奔康幸福来。

回首过去,一首首“精准扶贫”的赞歌在青衣江上激荡飞扬,一幅幅“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美丽画卷在夹江的大地上徐徐展开。

百舸争流千帆竞 ,借海扬帆奋者先。

在乡村振兴的浪潮中,夹江早已扬帆起航,砥砺前行!

猜你喜欢
调度全县贫困户
水资源平衡调度在农田水利工程中的应用
杜造海:从贫困户到脱贫致富带头人
智能四向穿梭车系统的应用与调度对策研究
10kV配网调度运行故障及控制对策
四十年巨变数字看发展
重视“非贫困户”的满意度
播州区委离退局开展春节走访慰问挂帮贫困户
金沙县召开2014年全县关工委工作推进会
贫困户建档立卡工作示意图及参考文本
妙笔生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