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高校智慧图书馆建设现状分析探讨

2020-10-20 06:18邢婉贞
价值工程 2020年28期
关键词:智慧图书馆现状问题

邢婉贞

摘要:智慧图书馆是社会发展的一定阶段的产物,是未来图书馆的必然趋势。本文在研究者们的基础上论述了智慧图书馆概念,分析了智慧图书馆的特征、建设现状与问题,分析了普通高校智慧图书馆建设现状与不足,并总结了原因。最后提出了一些建议与意见,以期为高校智慧图书馆的建设做出贡献。

Abstract: Smart library is product of a certain stage of social development and the inevitable trend of future library.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concept of smart library on the basis of the researchers, analyzes the characteristics, status of development and problems of smart library, and analyzes current situation and deficiency of general University's smart library construction, and summarizes the reasons,puts forward some suggestions and opinions finally, in order to make contributions to the construction of smart library.

關键词:智慧图书馆;现状;问题;分析

Key words: smart library;current situation;problems;analysis

中图分类号:G258.6;G25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20)28-0233-03

0  引言

图书馆是服务机构、知识中心,是社会的中坚力量,是提供信息的重要渠道,是培育社会文化的重要场所。图书馆是一个“生长的有机体”。2003年,芬兰奥卢大学图书馆研究者首次在会议论文《智慧图书馆:基于位置感知的移动图书馆服务》中提出智慧图书馆的概念,并指出smart-library是一个不受空间限制的、可被感知的移动图书馆[1]。电子图书馆是对传统图书馆形式的一种改进,但从中可以看出传统图书馆环境的变化。二十一世纪互联网革新了许多技术和无线网络,电子图书馆和数字图书馆是一种共生关系,这使信息传播更容易、更便捷,并以智慧图书馆的形式出现。

何为“智慧图书馆”,对于其定义迄今未有个确切的界定。不过研究者们给出了自己的理解:王世伟认为,智慧图书馆是以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的信息技术为基础,以互联、高效、便利为主要特征,以绿色发展和数字惠民为本质追求,是现代图书馆科学发展的理念与实践[2];严栋认为,智慧图书馆就是以一种更智慧的方法,通过利用新一代信息技术来改变用户和图书馆系统信息资源相互交互的方式,以便提高交互的明确性、灵活性和响应速度,从而实现智慧化服务和管理的图书馆模式。智慧图书馆=图书馆+物联网+云计算+智慧化设备,它通过物联网来实现智慧化的服务和管理[3];李显志认为,智慧图书馆是以高质量的全媒体资源为核心,在先进的智能技术推动下实现馆员和用户协同感知与创新的高于数字图书馆的未来图书馆发展模式,它是集技术、资源、服务、馆员和用户于一身的智慧协同体[4]。乌恩[5]、董晓霞[6]、初景利[7]、孙利芳[8]、储节旺[9]等学者都对智慧图书馆做出了理解。笔者认为,智慧图书馆以物联网、云技术为支撑,在实现图书馆全面信息化的基础上,整合图书及相关数据、数字资源和空间资源,利用大数据智能分析平台,实现了图书馆管理和服务的智能化和个性化,不受时间、空间限制,以人为本,并以读者需求为导向,提高读者体验。智慧图书馆是针对图书馆所有要素和活动的智能化,包括图书馆内部管理、设施、用户服务、幕后活动等,并不只是技术、设备上的科技化。

综合我国高校图书馆研究者们对智慧图书馆的研究与实践,笔者在其基础上阐述了智慧图书馆的特征、现状与问题,分析了普通高校智慧图书馆建设现状,最后给出了建设智慧图书馆的一些建议。

1  智慧图书馆特征

1.1 技术智能化

新技术和创新技术的不断进步是图书馆变革的先兆,这些技术的融合催生了智慧图书馆的概念。结合物联网、RFID技术等多种技术的智能技术;云计算、人工智能、数据挖掘、情感挖掘、和其他数字技术,如图书馆机器人和环境智能、区块链技术和其他各种技术使图书馆成为一个技术栖息地。图书馆是提供知识的的基本保障,因此任何先进的数字技术都应该首先在图书馆实施,而图书馆也正在努力征服数字技术和创新技术的所有新兴领域。

1.2 资源集群化

阅读资源在图书馆中占有极其重要的位置。引入大数据系统后,馆藏资源逐渐丰富,阅读数量逐渐增加,馆藏资源形式多元化,不仅拘泥于文本、期刊形式,可以为电子资源、网络课堂、数据库资源等,从多种角度满足读者需求;对资源进行整合、分类,利用互联网使得获取资源的途径更加多样化,高校电子资源共建共享,利用网络科技可以随时随地获取资源,以此满足读者需要,弥补馆藏资源不足、利用率不高等缺陷。

1.3 服务智慧化

图书馆的核心价值是为用户提供所需,为社会创造有利的价值。智慧图书馆是提供交互式、创新性、信息性、真实性、变化性和国际性服务的图书馆。传统图书馆新书人工上架、借阅,依赖人员管理,管理模式老旧,服务效率较低,服务内容单一,很多读者以为图书馆的功能仅限于自习或借书。智能技术设备、系统的投入,例如,AR、智能照明系统、变色玻璃、24h自习室等,在服务内容、方式、手段、空间等给读者更好的体验,逐渐实现服务精准化、便捷化、全面化,并且在图书馆管理效率、资源流失等方面给图书馆造成了积极的影响。

2  我国智慧图书馆建设现状与问题

①智慧图书馆中科学技术的应用,使图书馆工作效率大大提高,服务层次明显提升。我国许多图书馆利用RFID技术推出了自助服务[10],例如座位预约系统、自助借还书、自助阅览室、自助整序排架等;文津搜索、思源搜索引擎等实现跨库搜索、“一站式”服务的搜索[11]。“知识发现”系统、读书管理软件、移动图书馆等,提升读者个性化服务,精准服务。但同时,要意识到科技带来的副作用:智能识别系统可以感知读者的位置,跟踪读者的习惯、行为等,高科技使得数据资源更加丰富、获得渠道更加广泛。但由于制度不完善等原因,伴随着读者隐私安全有隐患、图书馆信息会泄露等负面问题[12]。未来,有更多的问题亟待解决。

②我国关于智慧图书馆的研究起步较晚,大多处于概念研究的阶段,研究广泛,主要围绕在智慧图书馆服务、建设、空间等,研究内容越来越细化,研究范围越来越广泛,理论研究也逐渐与技术实践相结合。但总体来看深度不够,有些还属于探索阶段、初级阶段,与国外智慧图书馆相比相差甚远,并且迄今未引起社会足够重视。所以,从传统图书馆到智慧图书馆需要很长时间的过渡,完全实现智慧图书馆的目标还需长时间的试验。

③我国是科技强国,信息技术发展很快,如果没有计算机技术的进步、数字存储技术的发展和变化、互联网的壮观以及人机交互,智慧图书馆是无法实现的。但是现阶段物联网还属于起步阶段,相关技术与智慧图书馆的结合不够专业,技术与设备的融合还在探索。智慧图书馆的发展离不开先进设备、数据资源与网络资源,完成图书馆的自动化,智慧空间建设等需求,现在的技术还远远不够。

④实现智慧图书馆需投入大量的人才、物力、资金等。智慧图书馆的发展离不开专业馆员,馆员的角色及功能随着图书馆的发展而变化,不仅仅是借还书、管理自习等简单服务,培养专业的馆员势在必行;智慧图书馆是硬件與软件的结合体,依赖技术,没有技术设备无法运作,相关物力势必会为图书馆提供更好的服务;在提供物力的同时,大量的资金投入是必须的,但是很多图书馆资金有限,这给智慧图书馆的建设造成了很大困扰。

3  普通高校智慧图书馆建设现状

新时期,许多高校在智慧图书馆的建设方面取得了一些进步:自动门、自助借还书机、座位预约系统、信息查询系统、移动图书馆、新书推荐、顶层设计等先进设备、技术及空间改造,提升图书馆服务质量,改善阅读环境,追随智慧图书馆建设步伐。

但是总体来看,普通高校智慧图书馆的建设水平还不高,与理论还存在很大的差距,科技化、智能化覆盖范围不广,主要表现在:

①许多图书馆还处于基础服务阶段,主要在借还书、学习、新书采购、科技查新、数据库资源提供等常规工作。

②技术设备利用率不高,例如借还书机,很多时候由于机器或者读者不知道如何使用等原因,最终还是由人工借还。

③技术设备、系统数量太少,现在的智能化程度远远满足不了读者需求。

④在许多领域,如学科服务、数据库导航系统方面还处于研究阶段。

这有很多原因,笔者总结了以下几点:

①图书馆让很多学生乃至老师都认为图书馆只是自习、借书的场所,不受重视,智慧图书馆的建设不单单靠图书馆的工作人员,需要全校、社会的配合。

②许多图书馆资金有限,做出规划也无法实施,且资金用途很多在数据库资源建设方面,不能着眼于整体建设。

③学术带头人、相关馆员、技术人员匮乏,引进渠道有限,给智慧图书馆建设造成很大困扰。

④图书馆宣传力度不够,管理理念有待提升,智慧馆员应清晰智慧图书馆概念及重要性,向全校普及智慧图书馆知识。

4  智慧图书馆建设建议

4.1 加强理论研究,增强技术能力

重视智慧图书馆的研究,吸引更多的学者研究,形成核心研究人群;加强智慧图书馆概念、定义、内涵研究,完善其理论体系;扩宽研究领域,在技术、资源、服务、馆员、用户维度深入挖掘,实现互联互通,使智慧群体更加完整;加深核心技术研究,实现关键技术产业化,避免设备厂商垄断,提升售后问题解决能力,给智慧图书馆提供更完整的保障;加强理论与实践的紧密联系,空谈理论与过度追求技术,会偏离建设智慧图书馆渠道,为其增加阻碍。

4.2 注重自身特色,避免盲目跟从

自从智慧图书馆概念提出以来,相关研究者们纷纷提出看法与意见,但是迄今没有成功案例,无统一标准参考,也无统一路径可循。笔者认为,每个图书馆都有它自己的特点与优势,不能盲目跟风,盲目攀比,应该做好调研工作,适度选择。图书馆应根据图书馆实际情况,注重自身特色,找准定位,做好科学规划,高校应建设属于本校的智慧图书馆,突出重点学科。

4.3 加大资金投入,引起社会关注

随着物联网的发展,图书馆利用先进智能设备为读者提供了更高层次的服务,例如自动门、智能照明系统、座位定位系统等,但是设施、人力、资源的投入需要大量资金作保障。但是许多高校投入图书馆的资金只能够保障基础服务。图书馆应密切与政府、数据库提供商、技术企业联系,形成长期战略合作关系;积极开展关于智慧图书馆的宣传、讲座、活动等,与当下教育环境相结合,引起社会的共同关注,引起学校关注;提升资金投入,图书馆本身应提升资金的利用、注意资源配置的优化;加强国内外相关学者交流,学习国外图书馆成功经验,共同谋求发展。

4.4 提升馆员素养,拓宽服务领域

馆员的综合能力大大影响着图书馆服务质量水平。智慧图书馆的发展迫切使馆员各方面能力的提升。智慧馆员在处理智能技术的同时还要服务于智能用户,智慧馆员应打破传统图书馆服务模式,树立时代紧迫感,有主动学习的意识,具备先进的知识,提升服务理念;学习互联网、大数据知识,增强馆员专业性;熟悉物联网、云技术知识,熟练使用先进设备,提高工作效率,为不同人群的需求提供不同服务;引进专业人才,形成研究人群,完善智慧馆员制度,合理优化资源结构。

5  结语

二十一世纪是数字革命的时代,为世界的智能变化开辟了一条道路。智慧图书馆在信息和通信技术的发展下应运而生,它可以称为电子图书馆、数字图书馆、智能图书馆、虚拟图书馆和网络图书馆的融合。但它的發展并不顺畅,将来也会遇到很多困难。本文对智慧图书馆的概念、特点、发展现状做出了阐述,最后提出了一些建议与意见。总之,我们应认清发展道路上的进步与不足,共同努力,共同进步。

参考文献:

[1]AITTOLA M, RYHANEN T, OJALA T. Smart library: location-aware mobile library service[C]//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with Mobile Devices and Services, 2003:411-415.

[2]王世伟.未来图书馆发展的新模式——智慧图书馆[J].图书馆建设,2011(12):1-5.

[3]严栋.基于物联网的智慧图书馆[J].图书馆学刊,2010(7):8-10.

[4]李显志,邵波.国内智慧图书馆理论研究现状分析与对策[J].图书馆杂志,2013,8(268):12-17.

[5]乌恩.智慧图书馆及其服务模式的构建[J].情报资料工作,2012(5):102-104.

[6]董晓霞,龚向阳,张若林.智慧图书馆的定义、设计以及实现[J].现代图书情报技术,2011(2):76-80.

[7]初景利,段美珍.智慧图书馆与智慧服务[J].图书馆建设,2018(4):85-90.

[8]孙利芳,乌恩,刘伊敏.再论智慧图书馆定义[J].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15(8):17-19.

[9]储节旺,李安.智慧图书馆的建设及其对技术和馆员的要求[J].图书情报工作,2015(15):27-34.

[10]陈嘉懿.智慧图书馆的构建之道——浅谈高校图书馆RFID技术应用新思路[J].大学图书馆学报,2013,31(1):54-58.

[11]刘煦赞.我国智慧图书馆研究述评与思考[J].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015(5):32-36.

[12]武龙龙,杨小菊.我国智慧图书馆构建面临的问题及解决策略[J].新世纪图书馆,2013(5):34-36.

————————————

作者简介:邢婉贞(1990-),女,江苏徐州人,中级职称,硕士,研究方向为智慧图书馆和读者服务。

猜你喜欢
智慧图书馆现状问题
演员出“问题”,电影怎么办(聊天室)
韩媒称中俄冷对朝鲜“问题”货船
“问题”干部“回炉”再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