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高校旅游管理专业创新人才培育:目标、现状与路径

2020-10-20 03:23徐望来
商情 2020年41期
关键词:人才培育旅游管理创新

【摘要】创新驱动实质上是人才驱动,高素质的旅游管理创新型人才是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智力保障。本文通过分析新时期旅游管理专业创新人才培育的目标、现状及存在的问题,结合当前经济社会与行业未来发展的需求,提出旅游管理专业创新人才培育的路径,试图为高校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改革提供一定的参考建议。

【关键词】旅游管理  创新  人才培育  路径设计

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需要实施创新驱动,而人才是创新的第一资源,创新驱动实质上是人才驱动,旅游业的高质量发展关键是要培育旅游管理创新型人才。在全球旅游市场一体化、国际旅游市场竞争日益激烈以及我国旅游产业跨越式发展的新形势下,传统的以课堂教学为中心、以教师为中心、以知识传授为中心的旅游人才培养模式已经不能为现代激烈竞争的旅游市场有效地输送所需的创新型、开拓型、复合型的高素质旅游人才。鉴于此,顺应新形势变化,从我国旅游产业现实状况和未来发展对旅游管理专业人才需求出发,探讨新时期高校旅游管理专业创新人才的培育路径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新时期旅游管理专业创新人才培育的目标定位

为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教育部高等教育司于 2018 年初发布了《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以下简称“国标”),明确规定了新时期专业设置的基本条件,提出了旅游管理本科类专业建设的标准和培养目标。 “国标”指出,旅游管理专业培养掌握现代旅游管理基础理论、专门知识和专门技能,具有国际视野、管理能力、服务意识、创新精神,能够从事与旅游业相关的经营、管理、策划、规划、咨询、培训、教育等工作的应用型、复合型和创新型专业人才。培养的要求包括四方面:“素质、知识、能力、创新创业”,与以往的培养要求相比,新增了“创新创业要求”, 将“创新创业”写进了旅游管理专业学生应该具备的综合素质,要求学生掌握创新创业活动所需要的基本知识,具备探索精神、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体现出旅游教育对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回应。

二、当前高校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育现状及问题

(一)高校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育现状分析

党和国家历年高度重视旅游管理人才的培养,国家旅游局印发的《“十三五”旅游人才发展规划纲要》中明确提出要实施“万名旅游英才计划”和“旅游创新创业人才开发计划”,到2020年,形成一支数量充足、结构优化、素质优良、充满活动、与旅游业发展相适应的旅游人才队伍。旅游业是我国战略性支柱产业,在产业发展中的地位日益凸显,对优质、创业型旅游人才的需求也日益突出,旅游管理专业在校生规模不断扩大,旅游管理人才培养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但由于我国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起步较晚,人才培养过程中产学研衔接不到位等多方面因素,导致出现旅游业发展所需的高层复合型、创新型人才供给严重不足,旅游管理专业创新人才的培养模式改革势在必行。

(二)旅游管理专业创新人才培育存在的问题

(1)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缺乏创新思维。传统的旅游管理人才培养注重学生理论研究能力,而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注重学生理论和技能的结合,其目标是培养可以直接进入旅游企业工作的人才,能有效降低旅游企业综合用人成本。但是在现有的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中,很多旅游院校人才培养定位缺失,不懂得要面向人才市场,在研究型、应用型和复合型旅游人才培养之间游走。在人才培养的全过程缺乏创新精神,只会跟风和模仿,造成培养出的人才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均不突出,在市场上缺乏竞争力。

(2)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定不合理。现有的旅游管理专业在制定培训计划时过度注重知识的讲授,而忽略了学生创新能力与创新思维的培养。教学计划过于模板化,只强调学分和理论教学,忽略了实践技能的教学环节,不重视学生实践技能和学习能力的培养。在制定培训方案时,公共基础课程教学时间过程长,教学内容过多,而专业课程和专业技能课程则安排时间较少,学生的专业知识积累不足,专业技能的培训和操作不足,培育出的人才毕业时无法满足社会需要,导致学生就业竞争力不足。

(3)游管理专业学生培养教条化,缺乏创新能力。许多高校的旅游管理教育仍然停留在使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和教学设备上。“听课,课后复习和期末答题纸”仍然是主流的学生培训评估系统。教师受到教学事务评估指标和教学成本控制的约束,无法在教学活动中使用新的设备和新的教学方法,这使教学方法缺乏创新性。在课堂教学中,它主要是基于理论知识或实践技能,而忽略了學生学习能力的培养。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明显不足,知识传递能力不够,因而导致学校培训与社会需求的脱节。

(4)教师队伍结构不合理,创新能力和应用能力欠缺。高校旅游管理师资队伍中仍缺乏“双师型”和技能型教师。通常在引进教师人才时普遍只重视学历,而忽视行业实践经验,专职教师都要求博士学位,引进的很多年轻教师多是从学校到学校的成长路径,缺乏一定的行业经验,而旅游管理专业属于应用性较强的学科,年轻专任教师行业动手能力和解决生产中实际问题的能力较弱,在课程讲授中存在纸上交谈的现象,教学效果收到影响。

三、新时期高校旅游管理专业创新人才培育的路径设计

探索新时期旅游管理专业创新人才培养的新路径,可以从以下3个方面着手:

(一)明确创新人才教学培养目标,构建“多位一体”的实践教学体系

为适应新时期旅游业新常态,需要更新人才培养理念,加大教学改革力度,构建适应旅游业新常态的理论与实践双教学体系,建立创新人才所需的知识、能力、素质协同发展培养体系。除了旅游经济学、旅游地理学等专业基础理论课程之外,应多增设如“智慧旅游”“电子商务”“会展旅游”等实践性、应用性较强的课程,丰富符合新时代特点的实践教学内容,并适时调整与更新。在实践教学实施过程中,应改变教师讲授为主的传统教学方式,形成教室研讨+实验室模拟操作+校外实训基地参观与实习等“多位一体”的实践教学体系,并基于实践课程参与各类旅游线路设计、旅游市场开发等实践类、创新类项目,从而提高实践教学效果。同时,应注意教学体系安排的层次性和系统性,只有经过系统性、有层次的理论与实践学习,才能培养既有理论基础又有实践能力、既训练有素又能开拓创新的新时代专业人才。

(二)强化教师创新与跨界思维能力建设,打造“一专多能”的双师型队伍

旅游管理专业教师应紧跟行业的新变化、新业态,塑造并形成创新、批判与跨界思维。一是要有创新性思维与能力,要积极主动关注旅游行业的最新发展动态,了解学科前沿的最新研究进展,掌握旅游行业发展新常态,并及时更新和丰富自己的教学知识与内容;要积极思考和反思,不断完善自身知识结构和体系,创新教学方式方法。二是要有跨界、融合性思维。互联网背景下的“旅游+”战略的实施和实现,需要各类不同学科、专业的跨界人才的智力支持,旅游管理专业教师要具备多学科体系的跨界、融合性思维与能力,以便能突破传统的旅游学科界限,将经济学、地理学、管理学、生态学等多学科知识融合到旅游管理专业知识体系中,同时要善于运用电子商务、自媒体等新技术和新手段,形成多维知识传授体系,形成“一专多能”复合型人才。此外,要鼓励教师积极参加各类学习与培训,加强与企业的联系,派遣专业教师到旅游企业进行挂职交流,实地了解旅游行业第一手信息,努力成为双师型教师。

(三)重视学生职业规划教育、产业发展培训和创新创业竞赛,建立“学赛创”三位一体的创新创业训练计划

一是重视学生职业规划教育和产业发展等相关培训。创新型的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得以实施与实现,根本在于学生,要重视学生职业规划教育和产业发展等培训,引导学生明确大学学习规划和职业目标。定期邀请校内外的专家、校友等对在校学生进行产业前沿、产业发展、职业发展等方面的讲座与培训,使学生進一步了解产业发展动态和职业发展路径。二是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各类创新创业活动,建立“学赛创”三位一体的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包括参与科研课题、技术发明、学科竞赛、课外科技活动(“两挑”)、社会实践、创新创业实践活动、创业技能培训、创新创业知识讲座等第二课堂活动,培养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

参考文献:

[1]马勇,唐娟,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与质量保证体系研究[J].旅游学刊,2004,(S1).

[2]保继刚,赖坤,旅游管理学科内涵及其升级必要性[J].旅游学刊,2016,(10):14-16.

[3]陈玲玲,张维亚等,新时代旅游管理专业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机遇,挑战与路径[J].江苏科技信息,2018,(17):64-67.

基金项目:本文为2016年海南大学教育教学研究课题“地方本科院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探索”研究成果,项目编号:hdjy1658,的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徐望来(1984-),男,博士研究生在读,海南大学讲师,高级职业指导师,GCDF与国家就业指导师,研究方向:旅游产业规划与城市发展、旅游消费行为等。

猜你喜欢
人才培育旅游管理创新
浅析新常态下高校学生“工匠精神”的培育
欠发达地区区域创新能力培育探究
一种旅游管理教学板的设计
旅游管理教学中情境教学法的应用研究
红色旅游产业现状分析及发展中管理问题研究
高职院校旅游管理专业学生职业生涯教育的调查研究报告
营口市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现状探析
营口市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现状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