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韵律层细分与注聚区块细分注水

2020-10-20 06:48王俊英

摘 要:针对注聚区注聚开发时间长,转后续水驱后开发状况复杂、调整效果变差等问题,根据韵律层地质特征和开发特点,以聚驱后细分注水为契机,进行韵律层细分层系研究,减少层间干扰,提高注采对应率,以改善水驱效果。

关键词:韵律层细分;细分注水;注聚区

在油藏开发过程中,注聚开发可以见到明显的增油效果,然而随着注聚驱时间的延长,区块单元内存在的问题也会逐渐放大,如单元油水井层间干扰加重,导致平面、层间、层内矛盾加剧。特别是油藏经过长期开发进入特高含水期,采出程度高,油层水淹严重,剩余油分布复杂,长期采用笼统注入,层多,层段长,管柱复杂,随着单元开发形势复杂,含水上升速度过快,迫切需要对原有层系进行细分,同时受储层非均质性严重影响,层内干扰严重,也需要进行以完善潜力韵律层井网为主的井网重组达到减缓递减,控制含水的目的。

1 韵律层细分

1.1 韵律层细分依据

有些区块内部断层较多、地质情况会更复杂,因此,要依据河流相沉储层沉积特点,遵循测量和纵主力相带、相变及非主力薄层相带变化特点,结合岩芯和电测曲线特点进行划分。主力层厚度较大,电测曲线多呈箱形,根据渗透率差级及小层中的泥质夹层发育情况进行细分。夹层能否对油水运移起到有效遮挡取决与夹层岩性、厚度及分布范围。厚度大于0.5m,连续分布面积大于三分之二注采井面积时,可以有效遮挡。厚度小于2米的薄砂体差储层,尽管在横向上分布不稳定,分布范围小,仍根据河流相储层沉积特点进行细分,并从主力层分离开来。

1.2 韵律层细分的地质基础

从地质条件看,要具有细分层系的地质基础。如某断块共有3个砂层组共划分为11个小层,含油井段长达40米,平均单井钻遇油层15m/6.7层,主力层内部受夹层发育。其中作为主力层的33、34、42、44小层大片连通或呈条带状,地质储量为680×104t,平均效厚在3.4-5.4m之间,且33、34、42、44小层内部夹隔层发育稳定。具有较明显的规律,具有较好的物质基础。

1.3 韵律层细分后的剩余油分布研究

在精细研究油藏描述的基础上,要综合应用测井资料、开发动态分析、数值模拟等技术,对剩余有的分布进行研究。

平面剩余油分布,后续水驱开发阶段剩余油分布主要是受沉积相和注采井网控制,主要分布在渗透率较低的河道间和断层夹角附近。层间剩余油分布,主要是受渗透率差级、地层能量控制。层内剩余油分布,纵向上含油饱和度存在差异,夹层发育井区存在多个剩余油富集段。

2 韵律层细分前单元存在问题

以某注聚区块为例,该区块注入井总井35口,开井33口,其中注单层水井2口,笼统注水29口,因套变无法细分注入井5口,一级两端注入管柱2口。经过多年的注聚开发,注入井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

一是注入井段长、纵向上注入层系多、注聚时注入差异大。单元共发育11个小层,主力层5个,平均单井射开6-9个小层,平均射开厚度15.6m。共测试20口井,遇阻11口,该单元作业水井17口,发现吐聚9口,出砂3口。纵向上层多、注聚时层间注入差异较大,导致后续水驱后返吐较严重。

二是聚合物地层砂返吐入井筒,管柱下入困难。经过注聚开发,聚合物在井底堆积严重。停注时,地层多孔介质中聚合物导致渗流阻力大,地层压力扩散慢,当井口泄压时,在近井地带滞留量较多的残留聚合物、残留聚合物团块等高黏液,首先返吐进入井筒内。井口泄压越快,近井地带岩石骨架形成的压差作用力越大,破坏更加严重,返吐聚合物并附带返吐出砂现象加剧。导致管柱下入困难。

三是层间差异大,井下测调难度大。各小层之间的非均质性参数差异较大。主力层的渗透率级差大于14,非主力层的渗透率差级较小。受沉积韵律的控制,储层底部渗透率较高,物性好,顶部渗透率较低,物性差,注水过程中,注入水沿底部高渗透带推进,造成层内非均质性随注水开发延续进一步加剧。该区块渗透率变异系数为0.595,远高于其它区块,层间差异较大。受层间差异大影响,停井或测调造成井筒压力波动,导致地层返吐,引起层间窜流,导致地层返吐,使普通管柱无法实现正常分注。

随着单元注入后续水驱,开发形势复杂化,含水上升速度过快,储层非均质性严重,层内干扰严重 以及受水质差、油压高等因素的影响,单元整体注入状况变差,造成了整个注采系统失衡,为满足生产需要亟需细分注水,改善注入状况。

3 配套技术及应用效果

可以采用一套层系开发,老井位置已经固定,原则上根据储层发育状况、原注采井网、剩余油分布状况合理调整。以现有老井完善局部注采井网、水井重点在细化分层注水管柱、水井堵水调剖。

一是完善分小层、分韵律层井网,提高小层注采对应率。在新井投产射孔、大修后下小套射孔、丢封卡封、水泥封堵等注重结合油层夹层发育状况,利用发育稳定的夹隔层,结合避射手段,避射高渗透层、高水淹层。

二是工艺地质相配套,实现有效分注,提高层段合格率。针对层间差异不大、多层分注井采用偏心防返吐分层注水技术;层间差异大,测调难度大的两层分注井采用大压差同心双管分层注水技术;层间压差大,井下测调困难的多层细分井;小直径井采用空心测调一体化技术。

三是堵水调剖缓解层间矛盾。优选位于低压井,合理布局,进行堵水调剖,尽可能较大范围的改善地下流场分布,达到封堵层内大孔道、改变水流方向,扩大波及体积的目的,同时注重部分井在改善层内矛盾的同时,兼顾层间矛盾。

通过细分前后对比,单元的注采对应及水驱控制程度均有了较大变化。

4 结论

要根据韵律层潜力进行井网重组,提高注采对应率,改善开发效果;保持合理地层压力,为各项措施开展、提高注水效果提供条件;根据井区夹隔层分布状况,进行单元局部韵律层重组与整合,提高注水有效率;对具有提液潜力井實施提液。

参考文献:

[1]赵红兵.油藏不同开发阶段储集层测井曲线变化特征——以胜坨油田胜二区沙二12小层为例[J].石油与天然气地质,2007,28(01):77-82.

[2]王洪宝,苏振阁,陈忠云.油藏水驱开发三维流线模型[J].石油勘探与开发,2004,31(02):99-103.

作者简介:王俊英(1978-),女,山东桓台人,本科,工程师,研究方向:油藏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