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化背景下桐城派文化在高校的传承与创新

2020-10-20 00:27汪宇李以晨陆一
锦绣·中旬刊 2020年6期
关键词:传承与创新高校教育

汪宇 李以晨 陆一

摘 要:桐城派作为自有清以来人数最多、流传甚广、影响深远的文学流派,是中国文学史上一座不朽的丰碑。伴随着现代教育制度的改革,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世界文化处于不断交流与融合的进程之中,桐城派的文化传统不断受到外来文化的冲击。本文主要着重于如何让桐城古文派顺应时代潮流,与时俱进,以及如何让高校教育成为桐城派传承与创新的主动脉两大方面。目的在于继承优秀文化传统,推陈出新,让桐城古文派在新时代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和影响力。

关键词:桐城派;传承与创新;高校教育

一、桐城派:以教育维系文化传承[1]

桐城派文化能够流传甚广、影响深远,“兴学”的理论在其中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这也成为桐城派文化传承的源头活水。

纵观桐城派的发展历程,方苞、姚鼐、刘大櫆三人系师徒,在学习和继承师父的理论基础上加以创新,最终形成桐城古文创作理论体系的雏形。而其三人作为桐城派的开山始祖都热衷于教育事业,乐为人师,大力办学,重视书院教育。

“惜抱先生”姚鼐是其中最为典型的代表。姚鼐一生痴迷于三尺讲堂,倾心培养后进,使得桐城派在清道光、咸丰年间迅速传播各地。桐城派文人的足迹遍布全国,向东影响了江苏的阳湖学派;向西北影响了青海、新疆的文学发展,如吴汝纶在莲池书院讲学,而姚莹根据其见闻写作了《康輶纪行》;向南影响了湘乡派、岭西五大家的文风,极大地加深了桐城派在中国文学史和教育史上的影响力[2]。

为了配合书院教育,桐城派大家更是编选了一系列适合书院教育的教材,如方苞编选的《古文约选》,后来成为官方的古文教材。姚鼐编纂的《古文辞类纂》,亦成为最能体现桐城派文论特点的经典范本。桐城派学者理论结构体系的完整构建,构成了清朝一系列标准的教育体系,为桐城派文化的传承提供了大量的人才,对桐城派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伴随着历史的发展,桐城派在重视书院教育的同时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教育风格。

桐城派的书院教育首先体现在以义法为传课授业的中心,并与时代内容相结合,将理学应用于“经世”,使桐城派文章具有鲜明的时代感召力,体现了桐城派文人兼济天下的博大胸怀。其次,桐城派文人主讲的教育,深刻地貫彻了孔子“有教无类”的学术理念。桐城派学者实行开门办学,并没有对学子的出生和社会地位有过多的要求,培养了大批的人才,也为现代普及初等教育提供了雏形。最后,桐城派学者在教育的过程中秉承“尊重学生、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重视对不同学生的特色培养方案,对现代社会的“民主、平等”的新型师生关系也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基础。

桐城派文人所提出的种种教育理念,都足以证明桐城派对于教育的重视,对于人才的培养。无论是在过去还是现在,甚至是未来,桐城派都将因其巨大的包容性和“致用”性,影响着每一个时代。

二、现代化背景下的桐城派

第三次世界科技革命之后,互联网技术日益发展,“地球村”的世界体系不断构建,世界各国的联系日益加强,世界文化出现不断交流、融合、创新的局面。两次鸦片战争西方用坚船利炮撬开了中国尘封已久的厚重的大门,中国人民处于水深火热之中,随后中国的部分知识分子意识到中国思想的落后。面临着西方文化的冲击,中国内部进行着深刻的文化变革。桐城派内部,吴汝纶、严复、林纾等人一方面介绍西洋文化,一方面介绍科学思想[3],桐城派的学者们进行着新与旧的思想变革。此后的胡适、李大钊等人受桐城派学者影响,在总结和归纳桐城派学者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发起了一场向西方文化学习的新文化运动。

桐城派学者虽然在西方文化冲击的时代背景下进行了自我的革新,并在有选择地保留自己“时文”传统特点的同时向西方文化学习,但新文化运动者大多思想激进,要求彻底地反传统,摒弃传统文化,桐城派文化的“时文”“义法”“词章”说已不能适应当时的时代潮流,逐渐走向没落的道路。

新中国成立以后,中国与世界各国的联系日益加强,国内教育制度的改革和社会主义制度的文化要求,英语学科的强化,使大众的视野落到了对欧美文化和欧美语言的了解上。国人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忽视,使得桐城派文化在现代化的道路上举步维艰。

但近几年来,国家和政府意识到中国传统文化对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作用,无论在初等教育还是在高等教育上都强调了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性。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结合时代要求继承和创新,让中华文化展现出永久魅力和时代风采”[4]。

于是散发着浓厚历史韵味和人文气息的桐城派文化便又回到了国人的视野中,引起了一阵对桐城派文化传承和创新的热潮。尤其表现在当地省市政府对桐城派文化传承的政策倾斜,高校也纷纷响应,一个个桐城派研究机构也如雨后春笋般拔地而起,如安徽大学桐城派研究中心、安徽省社会科学院桐城派与区域文化研究中心、安庆师范大学桐城派与桐城文化研究中心等等,对桐城派文化的研究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

三、桐城派文化如何在高校传承

桐城派文化能够历经历史沧桑却仍旧散发其生生不息的活力,教育是其发展的根源,“师风”影响至关重要。那么如今桐城派要想在现代化背景下仍旧发挥其熠熠的光辉,高校的传承与教育就显得尤为关键。

(一)发挥政府的政策导向作用,加强高校对桐城派文化传承的重视

要加强高校对桐城派文化传承的重视,政府在其中的引领作用不容忽视。首先是中央政府在提倡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回归的同时,着重强调对桐城派文化传承的重要性,引导各地政府对于桐城派文化传承的正当的价值取向和价值追求。其次是各地政府,尤其是安徽省政府,铜陵市政府,安庆市政府更应当发挥其领头作用,出台支持桐城派文化传承的相关政策和实施办法,利用政府财政资金,设立专门的桐城派文化研究机构,引领和支持省内各大高校在桐城派文化中的保护、研究、传承、创新工作。

(二)利用高校的人才优势和教师资源,开设专门的文化课程

高校作为一方优秀人才的聚集地,具有丰富的教师资源和人才优势。高校在内部可以设立一个专门的桐城派文化研究机构,招募社会或校内桐城派文化研究者,在学校内部组成一个专业的桐城派研究小组。此外各大高校可以利用本校的教师资源,尤其在汉语言文学专业,开设桐城派文化研究的专业课程,在其它专业,开设桐城派文化研究的选修课程,让广大学子也加入到桐城派文化研究的队伍中,成为桐城派文化薪火相传、代代相承的一分子。

(三)做好桐城派代表文集的编订和桐城派文化课程教材编订工作

虽然近年来桐城派文化的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也有了一定数量的专门研究机构。但总体来说,近年来的桐城派研究大多倾向于对前人零散的、无系统的文献阅读和研究,主要是侧重于对桐城派和桐城文化内涵和外延的研究,涉及桐城派、桐城 文派、桐城诗派、桐城家族与家训、桐城文风、桐城 派教育等诸多方面[5]。但对桐城派文献方面的整理意识显得相对薄弱。此外,在高校内开设桐城派研究课程,也亟需要桐城派文化课程教材的编订才能具有可行性条件。因此,在文献编订方向,可以有国内权威高校如清北高校桐城派研究人员进行文献的编选。而高校内的课程教材,可以由校内或地方权威机构进行编订。

(四)在高校比赛中设立与桐城派文化相关的赛事,鼓励广大高校积极参与

各类国级、省级、市级、校级赛事是高校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因而由中央政府主导,设立全国性桐城文化研究创新比赛项目,并设有国级一等、二等、三等奖,带动全国高校参与桐城派文化的研究与创新。同时,在各省市校设立桐城文学创作奖项,一年一评或一年两评。除荣誉证书外,加入项目基金投入和桐城派代表文集,作为对获奖者的嘉奖和鼓励,让研究者有资金条件和文献参考,带动桐城派文化研究者的积极性,增强桐城派文化研究者的信心。

桐城派文化虽然在中国古代大放异彩,但在面临着现代化背景下西学的冲击和现代教育制度的变革中难免出现短时期的衰微情境。面对这一情况,桐城派文化作为中华民族瑰丽的文化瑰宝,高校和广大高校学子应当具有鲜明的历史使命感和主动承担起文化传承的历史责任感,让延续百年的桐城派文化在当代社会也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和感染力。

参考文献

[1]吴桐.桐城派:以教育维系文化传承[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9-5-24.

[2]张維.近代桐城派影响力传播的密钥[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9-5-24.

[3]吴楠.桐城派研究诸问题新释--访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王达敏[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9-5-24.

[4]习近平.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42.

[5]张银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视域下桐城文化传承与创新路径选择[N].池州学院学报.2019-10(33).

本文为安徽省19届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现代化背景下桐城派文化的传承与创新》(项目编号:s201910383232)阶段性成果

本文为铜陵学院文学与艺术传媒学院三全育人项目《桐城派现代人物事迹与优秀家风传承问题研究》(文件编号:文艺学院院发[2020]13号)成果。

猜你喜欢
传承与创新高校教育
赣州市创建红色文化传承创新区的现状和对策
试论英语专业教育与中国传统文化的融合
探析电视综艺节目的“传承与创新”
高校人文社科类实验室发展现状分析
非物质文化遗产
高校设计教育网络平台的服务系统设计研究
“互联网+”时代背景下电子商务专业创新创业教育研究
女书文化在设计中的传承与创新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