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视声音设计的方法与技巧

2020-10-20 00:27汪富礼
锦绣·中旬刊 2020年6期

汪富礼

摘 要:影视声音的设计包括了声音的艺术层面设计和技术层面设计,是指声音创作者经过一定的意图支配,对影视作品本身以及声音风格和结构进行全面的了解和规划,把声音叙事及电影主题有机结合起来,最终通过技术的手段完成具备真实性或合理性的声音艺术创作过程。本文以声音设计的必要性为切入点,从影视声音设计常用技巧及设计原则的层面上对影视声音设计进行分析与阐述。

关键词:影视声音设计;设计技巧;声音设计误区

引言

“声音设计”一词最早出现在电影《现代启示录》(Apocalypse Now,1979)的声音创作中,该电影由沃尔特·默奇担任声音创作。为了强调声音设计为这部影片做出的突出贡献,导演弗朗西斯·福特·科波拉(Francis Ford Coppola)在片尾字幕中首次使用了“声音设计师”(Sound Designer)这个称谓。沃尔特·默奇的创作使影片的声音呈现出不同于以往由声音来支撑画面的特点,而是在一定程度上让画面来支撑声音,他对声音的创造性使用,改变了人们对电影声音的传统看法,使得声音和其他电影元素一样,成为影片设计的元素之一。

一、影视声音的概念及发展

影视声音设计主要指是声音构成与声画构成。声音设计的主要任务,就是通过组织声音以及将画面与声音相结合,引导观众通过视、听感受来品味和体验时间与空间;充分利用听觉元素的表现潜能,营造听觉可感空间,使银幕故事空间得到延伸与扩展。

电影声音的发展经历了默片时代、单声道、双声道立体声、多声道环绕声、截到如今的全景声。不难看出,人类正在通过科技的手段来一步步扩展视听的极限,模拟人类在自然生活中的真实体验。因此影院的画面尺寸越来越大、音箱数量越来越多,在能够最大限度地还原真实的基础上,还能超越现实,展现更加丰富的艺术效果,为观众带来震撼的视听盛宴。

目前,在我国电影创作中,声音设计还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当电影录音师们在影片的声音创作中发挥越来越多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当他们创作的声音使电影作为视听作品在“听”的层面上赋予了影片更广阔的表达空间,从而对电影创作思维带来更大的影响时,普遍使用的“录音”这一概念已无法代表他们全部的工作。伴随着我国电影工业化流程的日趋完善,诸如声音指导、声音设计、同期录音师、对白剪辑师、动效剪辑师、特效制作师、拟音师、混音师、母带制作师等职业工种越来越细化,因此,“录音”的概念在整个声音创作环节被缩小了,它局限于对电影聲音素材的拾取,更多停留在技术层面,包括在电影拍摄中的同期对白录音、动效录音、环境声录音,以及后期制作中的同期录音自动对白替换(ADR)、拟音(Foley)和音乐录音。“录音”所做的,只是以对白为主的素材拾取工作,这些素材加上从其他渠道如各种音响效果资料库中寻找的素材和在计算机中通过软件合成的素材一起,经过复杂的编辑剪辑和混录环节,才构成了真正的电影声音。从根本上讲,电影声音是“做”出来的,而不是“录”出来的,“做”意味着对声音的设计和加工,意味着它与原先所录的声音素材有所区别。由此可见,电影制作中的声音工作人员,也不再是简单的录音师,而是对电影声音的构成和表现进行创作和设计的声音设计师。

二、影视声音设计的重要性及必要性

影视声音设计应该在电影筹划阶段就参与进来,声音设计师要与影片的导演和制片人一起讨论影片的整体风格,开始评估电影中所需要的声音,并对声音效果的创造性进行试验。于此同时,声音设计师应亲自考察并选择拍摄地点,看现场是否适合拍摄。在影视同期录音中,其主要任务是录制对白,对白的清晰度、信噪比、空间感、距离感是最重要的,同期录音素材的质感对于影片后期制作和影片的声音风格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在外景地的拍摄存在许多不可控因素,因此考察内容包括在一天中的特殊时间来听当地的环境,听是否有电子设备干扰,如大扬声器、无线电广播等。还有就是剧组内的发电车是不是低噪声的,照明部门的灯有没有声音,变压器有没有声音,摄影部门的移动轨是否平滑。这些因素都影响着同期声的拾取,因此提前对影视声音进行设计是十分有必要的。

三、影视声音的构成

影视声音是指被记录在存储媒介上,经传播后由电影银幕或电视屏幕周围的扬声器重放出来,并且能传达给观众具有一定艺术价值的可闻可感的声音,简称“影视声音”。有声语言、音乐、音响这三大部分构成了影视声音。

语言是以声音构成的表现形式,在发声的时候,就可以形成某种的特定的符号。这种符号对描述对象有着具体的指向,比如:颜色,时间,形状等。可以表达明确的信息和一定的具体内容。音乐具有强烈的心理情绪色彩和内心感染力。音乐的参与给影视作品创作带来了新鲜的元素,也是造型的重要手段。但它是抽象的、主观的,它需要欣赏者的解读剖析和共鸣。音乐多变的节奏、丰富的情感、鲜明的旋律都在影视作品中有着浓墨重彩的一笔,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在影视作品中通过对音乐的设计可以达到彰显主题、进行叙事、表现时代、表达情绪等作用,重要的是音乐甚至可以控制影响影片剪辑节奏,形成声音蒙太奇,为影片带来独特的视听感受,也大大提高了影片制作人员的创作空间。音响是影视作品中除语言和音乐以外所有的声音的统称。通过对音响的设计,可以表现环境特点,扩大对空间的感知度,并带给观众可观存在的感受,使其感觉真实可信,观影过程中有身临其境的心态。音响的本质是客观的、随意的。与语言相比,具有模糊性,不确定性。与音乐又相辅相成。在影视作品中,还原了事物的本来原貌,赋予电影画面中环境的深度和广度。创造的画外空间可以丰富观众的无穷的想象力。

在影视创作中,影视声音中的有声语言、音乐和音响三大要素,相互结合相互依赖相互渗透。在创作过程中,三者还可以相互转化,界限变得模糊。这三种影视声音构成要素都是以特殊的艺术形式存在于影视作品中,并且服务于该作品,使其同画面形成强有力的心里冲击。

四、影视声音的设计方法

1.对语言的设计

在影视作品中通过对语言进行设计可以完成该剧中人物或剧中角色间感情交流、情绪表达、突出主题,甚至可以直接对角色进行造型。比如,通过设计语言快慢节奏展现角色的性格,用抑扬顿挫、停顿哽咽和音调的高低表现人物当时的情绪,用内心独白揭示角色的内心世界。

2.对音乐的设计

在影片中,我们常常根据影视画面来设计我们需要的音乐类型。适当的电影配乐可以起到渲染气氛,增加影片感染力的作用。一些优美的电影配乐也会成为电影的标志之一。在歌舞片中,电影配乐所占比重更大,甚至直接承担叙事作用。影片中,不能忽视的是音乐其本质的特点,比语言和音响表达的内容更为含蓄,更有韵味,更直接,更有感染力。

一般较现实的影片,演员即使有较强烈的情绪也不会在表情动作或台词上有非常直接的表现,甚至刻意掩饰。但以歌曲形式则会将情绪以非常直观的形式展现在观众面前。比如斯皮尔伯格导演的《辛德勒名单》中,有一段犹太人被脱光衣服检查的场景,一边是犹太人被像畜生一样的对待,一边则是优美的音乐從留声机飘出。声音与画面形成了强烈的对比,展现了纳粹的残忍和虚伪以及他们对于人权的践踏。

3.对音响的设计

影视作品中音响的作用一般有还原逼真感、刻画人物、表达情思、创造空间等。通过对音响的设计,可以表现环境特点,扩大对空间的感知度,并带给观众可观存在的感受,使其感觉真实可信,观影过程中有身临其境的心态。音响的本质是客观的、随意的。与语言相比,具有模糊性,不确定性。与音乐又相辅相成。在影视作品中,还原了事物的本来原貌,赋予电影画面中环境的深度和广度。创造的画外空间可以丰富观众的无穷的想象力。

4.对声音空间感的设计

影视声音的设计方法主要表现在声音的空间感、运动感、色彩感、平衡感及声音的节奏和主题这几个方面。声音的空间感指的是人耳对声源处所处空间特性的感觉。主要表现在影视作品中的声音空间环境、声音的距离感、远近感、深度感以及方位感等方面。在影视作品中,声音的空间感应该与画面所展现出的空间感相吻合,在进行创作的时候,应该运用这种空间感来表现声源所处的具体空间,创造出真实、自然、亲切的感觉。

5.对声音色彩感的设计

音色差异、地域差异、民族差异、时代差异等都属于声音的色彩感。影视作品中可以根据其时代背景及主题的表达,选用符合时代、民族、地域的音乐作为作品的主题音乐。例如人声的地域化特征就是方言、音乐的带有地域化特征的就是民歌,音响的地域化特征就是当地的地形地貌和气候特征。蒙古族骑马牧羊的挥鞭声、藏族喇嘛庙独特的号角声、云南版纳的葫芦丝乐曲声等等。

6.对声音平衡感的设计

声音的平衡感主要指各音乐元素的合理安排并且具有一定程度的逻辑性联系。主要包括镜头与镜头之间的音量平衡、每个演员声音音量和音色的平衡以及大多数演员之间音量与音色的平衡。

五、影视声音创作中常见问题分析

声音设计的过程就是电影声音创作的过程。目前,很多人对电影声音的认识存在一定的误区。

(一)特殊风格的电影才会声音设计?

声音设计在电影中的运用非常普遍,因为它贯穿于整个电影声音创作的全过程,只是这一概念的提出在近些年才被更多人知晓。即便如此,很多人都简单地认为只有在科幻电影、恐怖电影或动画电影等特殊风格的影片中才会真正运用到声音的设计,其实不然,声音设计被运用在几乎所有的影视作品当中,涵盖所有的电影题材,不管是现实主义题材风格还是表现主义题材风格,即便是大家公认的以还原真实为主的纪录片都在声音设计运用的范畴,因为声音设计不仅包括声音艺术层面的设计,而且还包括声音技术层面的设计,如:电影声音风格设计、语言设计、音乐设计、音响设计、录音系统设计、还音系统设计等等。

(二)影视声音等于同期声?

观众通常会将影视声音看成是一种理所当然的存在,因为声音是看不见的,相比较视觉而言是抽象的,在声音的制作领域,最高级的手段恰恰是让观众察觉不到制作的痕迹,让观众在观影的过程中完全被剧情所吸引,声音在此过程中不知不觉。很少有人能意识到,出现声轨中的那些平滑、自然、流畅、充满色彩的声音,是声音创作者精心制作的结果。即使是自然主义的影片,追求对生活的真实再现,甚至是以记录生活中的真实场景为目标的纪录片,在其复杂的制作过程中,想要把客观世界的声音搬上银幕,在声轨上再现一个有序的、有逻辑的,可以让观众理解的世界,其声音也要经过仔细的录制和挑选,以及数不清的修饰和创造性的组合。

影视声音是一个全面、完整的概念,它是以剧情为出发点,以场景为依据,以表情达意为目标,采用各种技巧,利用各种声音素材重新建构起来的虚拟的声音世界。

(三)音质好的声音就是好声音?

好声音的概念是什么?什么样的声音才能算作是好的声音?很多人对于好声音的定义都存在不同的说法,带有很强的主观性。一般来说,好听的声音就是好声音,但这样的说法不免觉得笼统和太过牵强。声音质量好算不算好声音?似乎没有错,如果是CD音乐作品,声音的品质高应算作一个重要的评判要素,但如果从影视声音的范畴来分析,音质好的声音只能是好声音的其中一个参考标准,好声音可能音质是好的,也可能音质一般或很差,因为影视声音元素的功能性很强,能够参与叙事或独立叙事、刻画人物、营造空间效果、声音写意等等。

举例说明:老式广播的旧喇叭的效果声音不算是好的声音品质,但是在特定的影视场景中,它的出现却是真实的、自然的、符合影片需求的,是再好不过的声音元素。因此,声音仅仅是质量好,不代表就一定是好声音,在影视声音创作中,应该说合适的声音才是真正的好声音。

(四)录音“木桶效应”

决定声音品质的因素有很多,专业录音系统往往有很多设备组合建立而成,声音的信号流程大致是:传声器—调音台—数字音频接口卡—计算机—监听控制器—监听扬声器。录音系统中每一个设备的品质高低都影响着最终的声音质量,如果其中某一个环节的设备是品质较低的非专业设备,即便其他设备都属专业设备,那么最终的声音质量将向下兼容非专业设备的品质效果,这种现象称之为录音的“木桶效应”。因为整个系统配置中出现了“短板”,因此一些价格很高的设备组成的录音系统,如果配置不合理,某一个设备性能较低,出现“短板”的话,同样无法获取更高质量的声音效果。

(五)声音的“真实”与“逼真”

人类的视角极限是180°,听觉极限为360°,现实生活中人的视觉和听觉效果是完全真实的。当然,截止到目前,也只有在现实生活中的视听感受可以称之为“真实”,而电影、电视中的视听体验,则最多称之为“逼真”。视觉通过2D—3D效果的呈现,听觉经历单声道—双声道立体声—环绕声—全景声的快速发展。电影艺术发展到今天,无论是视觉还是听觉,都在通过科学技术的进步来不断扩展人类的视听极限,但即便如此,全息投影、杜比全景声、沉浸式视听效果等等都只能称之为“仿真”或“逼真”的效果,无法代替真正的“真实”。

(六)拥有好设备就一定可以拥有好的声音?

目前,很多的影视从业者为了录制好声音,一味地在硬件设备上投入大量资金,迷信某些品牌,本以为拥有了好的设备就可以拥有高品质的声音,结果却往往没有达到自己的期望值。主要原因是获得好声音的因素和环节太多了,好的设备仅仅是其中一个重要基础因素。主要体现在:

1.专业的录音人才是核心

很多的导演意识不到专业录音人才的重要性,甚至有些还停留在“有声就行”的初级认知阶段。想要创作出好的影视声音作品,坚持以人为本是非常重要的,非专业的录音人员操作专业的设备一般不能够发挥设备的优势,有时候甚至是误操作,造成设备的损坏;专业的录音人员操作专业的设备是最佳的选择,甚至是操作非专业级的设备也往往能够把设备的性能发挥到最大,这体现在专业人录音人员具备了很好的专业素质,拥有正确的录音理念,掌握各类设备的原理及运用,具有判断设备在录制现场出现故障的经验,有很好的艺术审美和把控能力等等。

2.声场的重要性

影视录音创作过程中,拍摄场景种类繁多、环境复杂,往往给录音人员带来很大的困难和挑战,这在同期录音过程中尤为突出,想要录制清晰、丰满、干净的语言效果,必须要考虑到现场的拾音环境是否具备录制条件。良好的拾音环境是获取好声音的基本保障。没有好的声场,即便是录制了大量的素材,也没有太多的使用价值。在不具备录音声场条件的情况下,即便是使用最高端的设备也无法弥补由于声场原因带来的缺陷。

六、结束语

本文分析了影视声音的构成元素、设计方法及声音设计中的常见问题。目前,声音设计已经通过家庭影院系统,新的用户格式,以及新媒体形式找到了一条进入日常生活的途径,在这些新关系中,声音设计按照其应用和意义再一次进行了花样翻新,主要强调了在娱乐经济和工业需求中的另一种变化。这个变化促进了娱乐产品或者“软件”和硬件的发展,营造了影视声音设计的市场环境,激发更多电影声音创作人才不断在声音设计上探索与发现。

参考文献

[1] 王珏 石宝峰 影视录音工艺与技巧[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6.

[2]姜燕 影视声音艺术与制作 [M].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2008.07

[3]【美】威廉.惠亭顿 声音设计与科幻電影 [M].中国电影出版社  2010.07

[4]《银幕再现——与中国当代电影录音师对话》 姚国强  孙欣  中国电影出版社  2005.9

[5]《影视声音基础》  王红霞  中国电影出版社  200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