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灾痕迹在火灾事故调查中的应用研究

2020-10-20 20:07刘斌
今日消防 2020年9期

刘斌

摘要:本文将详细介绍火灾事故痕迹的种类与取证方式,进而描述了火灾事故形成的原因,针对不同种类的火灾痕迹,提出木材燃烧、倒塌、金属、破碎玻璃及液体燃烧五种火灾痕迹在火灾事故调查中的实际应用。调查人员通过火灾痕迹可有效判定火灾事故的具体情况,在调查准确后,更好地服务于大众。

关键词:火灾痕迹;火灾事故调查;液体燃烧痕迹

1 引言

由于火灾痕迹属客观存在,通过分析火灾形成的原因,有助于加深调查人员对火灾的认识。根据火灾的前后变化,相关人员可判断出火灾的实际情况,通常来讲,火灾事实与火灾痕迹的联系较为紧密,虽然二者带有内在联系,但环境不同,其证明方式与火势大小也有所不同,调查人员应对火灾痕迹进行充分调查,在找到科学的原因后,加强人们的火灾防范教育。

2 火灾事故痕迹的种类

在火灾事故现场,会产生较多痕迹,此痕迹不但包括部分物品,也有部分物体因摩擦产生的痕迹。其一,此痕迹形状似“V”字形,该字形的起点大多为整场火灾的发起点。其二,若火源燃烧痕迹,此类痕迹较为常见,通常在火灾现场,火源虽然较弱,但其附近的灰烬则相对完整,依照此特征可了解引发火灾的原因与火灾的发起点。其三,因助燃物燃烧而形成的痕迹,由于该空间存在助燃物,当火势发起时,助燃物会增大火势,此类痕迹也很寻常,通过火灾痕迹获取起火原因与起火点。其四,金属变化类痕迹,当发生火灾时,由于温度急速升高,部分金属形态会发生改变,且形成独特的金属痕迹,由于金属熔点与变化轨迹,专业人员可借助相关信息判断出火灾的具体情况。其五,混凝土产生变化后的痕迹,基于时间与温度的不同,会对火焰燃烧后的混凝土产生较大影响,并由此产生多种变化,通过具体的变化情况,调查人员可掌握火灾蔓延的实际情况与起火位置。

3 火灾痕迹的取证

一方面,当火灾发生后,调查人员应迅速进入到火灾场地,进而及时调查取证,在提取火灾痕迹时,针对火灾痕迹比较坚固的物证,在提取过程中需率先拍照保存,而后开展提取工作。若提取某些纵火工具或引发火灾的物体,需佩戴白手套进行提取,并将该样本当作引发火灾的物证。在提取与触摸时需小心谨慎,以防证物或火灾现场的二次破坏。

另一方面,若调查人员提取的火灾痕迹为液体状,应将提取后的物证保存到适宜的取样瓶内,并立即密封。而部分固体类的取证物件如棉织物、木屑等,在取样以后,将其装到瓶子内密封带走。而取证气体状的痕迹时,需采用科学的气体收集器,在收集的过程中,先保存部分气体,再进行取样。在调查取证火灾痕迹时,应将提取后的物证妥善保管,开展详细取证调查记录,将当事人、提取时间、物证名称与提取人等信息注好标识,并将其分门别类地放置,经相关人员检查后进行签字确认[1]。

4 火灾事故形成的原因

4.1自身发展

火灾事故的形成与发展存在诸多原因,其自身发展占有较大比重,随着火灾的发展,火势会逐渐扩大,而在其变化过程中,部分物体会受到火势的影响,由于外在形式与内在特点的变化,部分火灾事故会借助外在形式有所展现,比如,火灾现场通常存有较多灰烬,其产生的原因则源自于某些物体因火势燃烧而改变了物体自身的形态所致,此证据即为火灾痕迹,也为取证人员提供了物质依据。

例如,某住宅发生形势较大的火灾,调查人员来到客厅,发现该客厅存有起火点,且应该在沙发位置的东南角,其原因在于沙发属易燃烧物体,而阳台、卧室与入室门均位于客厅东侧,三者不仅相互连通,外部空气的流动也比较好,若此处着火,会极大提高火势的蔓延速度,也会引爆该室内的其余可燃物,但当前客厅的残余物不多,经此判断,沙发附近可能成为起火点。

4.2空间方位

火灾发生的空间大多在建筑物的内部,其空间特征可通过火灾过后的痕迹展现出来,比如,某些建筑物在发生火灾后,部分墙壁的痕迹通常呈“V”字形,可体现出某物体在被燃烧时的具体位置,且多为低位燃烧。若该空间内的可燃物较多,则会出现天花板落筋的情况,当调查人员在查询火势的蔓延方位时,空间的联通处会被重点关注[2]。

4.3外部因素

除了火势的自身发展以外,外部因素也对火灾事故的形成产生深远影响,如风力情况与扑救方式等。在发生火灾以后,消防人员在救火时,其采取的方式,如破拆门窗、疏散救援与水枪射流等会破坏火灾痕迹,基于生命的重要,在对物证取证的过程中,应谨慎考虑外部因素。具体来说,在火灾发生的起始阶段,在判断起火点时,通过火灾现场的痕迹可更为直观,并针对火灾现场,依照火势的凶猛程度进行科学分类,而随着火灾的进行,火灾痕迹逐渐增多,且呈现累加的状态,其火势形成的原因会相互影响、交叉重叠,进而产生关联性,调查人员在找寻火灾形成的原因时需综合考虑,且针对当时情况进行耐心地分析与调查。

5 火灾痕迹在火灾事故调查中的实际应用

5.1木材燃烧的痕迹

通常来讲,木材属易燃烧物质,在检查木材燃烧的痕迹时,调查人员可借助木材了解到起火位置与火势蔓延方位,根据热学传播规律,若距离火源较近,则可燃物的温度通过火源会急剧升高,进而被火源先行加热,加热以后,其被破坏的程度较高,而木材如果距离火源比较远,温度的缓慢改变也降低其被破坏程度。与此同时,若想了解并掌握火场温度与燃烧时间,借助木材燃烧的具体痕迹也可看出,由于时间与温度会影响着木材的碳化程度,根據其不同程度的裂纹与该木材本身的特性,调查人员可清楚木材的燃烧时间与温度。木材的燃烧痕迹还能看出火灾的起火点,在进行判断的过程中,可根据木材的碳化痕迹与燃烧痕迹的轻重看出此次火灾的起火位置。

5.2倒塌痕迹

为调查火灾事故中的具体痕迹,调查人员可将相关研究与实践后的工作经验进行有机结合,进而判断倒塌痕迹在火灾事故中的影响。其一,针对迎火面或起火位置的具体方位,通常与倒塌的层次与方向有关,在开展火灾事故调查时,可将其当作判断规律与参考依据,确定火势的蔓延方向与起火位置。其二,某些物体或建筑物若出现交叉倒塌,其起火点与起火位置大多处在倒塌重合处;当建筑物出现斜面倒塌的情况,则起火位置处在该斜面的最低点,而倒塌面呈现出较为明显的燃烧痕迹时,其起火位置则在痕迹程度最深处[3]。

5.3金属或烟熏痕迹

某些金属物品会置放在封闭的建筑物内,在发生火灾时,根据程度不同的氧化反应,会改变金属的颜色。比如当铁在燃烧时,经过氧化反应后会形成氧化铁,其颜色会转变成红色或红褐色,而氧化铁若遭遇水流冲击,其表面会形成青色,进而剥离氧化层。当金属为铜时,因火灾会形成黑色状的氧化铜,若温度高于1000度,则氧化铜的颜色会呈现出红色,但若金属为普通生锈,其展现出的斑点为绿色。

烟熏痕迹也是建筑物内常见的火灾痕迹,借助火灾后的烟熏,调查人员可判断出火灾的着火点与起火位置,如果烟熏面积较大,则可判断出此位置距离起火处较近,且火势浓密。若在建筑物的斜面或墙壁上看到“V”字形,则可依据该字母的底部位置查询起火点。此外,随着火灾的发展与变化,火势的蔓延方向与烟气流动方位基本一致,因而调查人员在判断火势蔓延方向时,可根据烟气流动方位进行判断。

例如,在一幢建筑大楼中发生火灾,调查人员赶到时,发现仅残余部分金属物体,部分铁质的金属呈现红褐色,且颜色较深,通过金属的燃烧程度与颜色较深的位置,调查人员判断出此次火势情况与着火点的位置,进而对相关物体进行取样调查。

5.4破碎玻璃的痕迹

首先,若火势程度较大,会对玻璃造成严重破坏,其破损处则为火灾破坏痕迹,在调查火灾工作的过程中,通过查找玻璃破损痕迹可准确判断出玻璃被破坏的原因,进而判断出该破坏是因为火势燃烧还是正常的机械外力导致。如果该玻璃的破损是因为外力破坏,其会产生较多放射状的裂纹,且出现较多的尖刀形碎片,其余的特征还有平整度高、边缘整齐等。但该玻璃如果遭遇火灾破坏,其形成的裂纹不仅数量较少,还会呈现树枝形状,若裂纹增多,则会显示出更多的龟背纹,且该玻璃周遭的整齐度较低,很少存有锐角状的碎片。

其次,调查人员通过查看玻璃碎片的破坏痕迹可准确判断出火势的具体情况,如凶猛程度。当玻璃在炸裂以后,其碎片的特点呈现出细碎且分散时,可体现出火势的凶猛与速度。若玻璃表面的残留细纹并未完全破碎,大部分玻璃仍处在框架中时,则火势的凶猛程度较为适中,而玻璃仅出现软化情况时,则代表了火势的燃烧速度不快。

最后,火场温度也可通过玻璃的破坏痕迹进行判断,无论是玻璃的融化,还是软化痕迹都能调查出室内火场的具体温度,借助相关辅助手段或器具,火场的准确温度也会被测量出来。当火场的温度在790-870℃间,则玻璃边缘的光滑程度较高;而当玻璃的融化痕迹较明显时,其火场温度会超过1100℃。通过探究玻璃破碎的痕迹,调查人员可掌握火灾的具体位置与火势情况[4]。

5.5液体燃烧痕迹

一般来说,液体的显著特征为浸润性、渗透性与流淌性等,当发生火灾事故后,带有依附性液体的物品会产生较多坑洞,会炸裂或改变瓷砖与水泥地面的颜色。在接触液体时,若不添加防护性措施,其烧伤痕迹会极为明显。在判断着火点或起火位置时,查看液体的燃烧痕迹也属重要的研究方法。在火灾事故现场,若发现某处存在液体燃烧后的坑洞,则起火点的具体位置就在坑洞处,而追查放火者或肇事者的重要依据为事故现场的“人皮手套”。通过液体燃烧痕迹的查询,调查人员不仅能判定出起火点与着火位置,还能看出液体燃烧的破坏力,进而在日常工作中,增加防护手段。

6 结语

综上所述,工作人员在开展火灾事故的调查时,最为关键与重要的辅助手段为火灾痕迹,进而使火灾的调查结果更加准确与有效,与火灾事故有关的工作人员应了解并掌握火灾痕迹的应用方法,针对不同形式的火灾痕迹,要实行对应性取证,并使调查结果更加精准与可靠,通过了解多种形式的火灾,在有效规避的情况下,保障周遭环境的安全。

参考文献:

[1] 代春玉.火災痕迹在火灾事故调查中的应用观察[J].今日消防,2020,5(03):124-125.

[2] 钱国晖.浅析火灾痕迹在火灾事故调查中的应用[J].消防界(电子版),2019,5(12):35,41.

[3] 潘锦凯,赖思颖.浅议火灾痕迹在火灾事故调查中的应用[J].建设科技,2017(18):109-110.

[4] 胡文亮.浅议火灾痕迹在火灾事故调查中的应用[J].科技创新导报,2017,14(02):144-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