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小学数学教育中对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

2020-10-20 21:24刘禹宏
锦绣·上旬刊 2020年6期
关键词:独立思考能力培养策略问题

刘禹宏

摘 要:新课改要求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重视对学生能力和素质的教育,而独立思考的能力就是一个对学生而言十分重要的本领。独立思考能力对学生在学习和生活方面都大有裨益,学生有了独立思考就可以更好进行自主的学习,推动学生自身对问题的思考与研究。并且,学生独立思考能力造就与素质教育的理念十分符合,也和新课标当中将学生发展作为中心的理念相应,因此本文针对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策略进行分析。

关键词:小学数学;独立思考能力;问题;培养策略

一、培养小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存在的主要问题

教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小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需要教师积极创设数学问题情境和创造更多的机会引导学生进行独立思考,以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和提高小学生独立思考的品质。然而受升学压力以及教师、家长教育教学理念的影响,许多教师和家长在平时教育和管理孩子时,从态度上更加倾向于重视小学生的分数和学校排名,许多时候评判一个孩子的好坏主要看他考试成绩的高低。在这种理念的影响下,课堂上大多数教师采取的教学手段就是“灌输式”的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的现象是整堂课完全由教师来主宰,教师完全采用讲授法让学生进行理解,“灌输式”的教学模式最后造成的结果是学生只能被动地接受数学知识,学生很少在数学课堂上具有独立思考的時间和机会。课下大多数教师为了提高学生的数学成绩,会给学生布置繁重的课后作业,使许多学生不堪重负、疲于应付,可以说许多小学生为了作业而作业。在教师的这种教学理念下,学生逐渐就会对数学学习丧失兴趣,变得反感甚至抗拒,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品质成为教师和家长一厢情愿的事情,学生遇到数学问题时首先想到的是求助他人和依赖于让人去解决。面对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和提升小学生独立思考数学问题的能力时存在的许多问题,作为一名教师应在深思的基础上,去想办法解决。

二、小学数学教育中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策略

(一)利用故事进行导入,调动学生自主探究的兴趣

为了进一步提升现阶段下小学高年级学生对新学习知识学习的兴趣以及自我探索的动力,教师在根据年龄特征和小学阶段下学生的爱好开设课程时,教师可以通过对于课程内容进行深入的发掘以此提高学生在现阶段下的学习兴趣诸如数学故事等等的内容,这些都是教师在数学课程中所需要能够具备的特征。这样在数学课程中进行故事导入,以激发学生对讲座内容的兴趣和好奇心,并使学生能够根据过去的经验自主构建和探索故事中包含的数学知识。它可以帮助学生提高对所学知识和内容的认识和理解。因此,教师需要能够在课程中进行有效的故事导入,抓住合适的时间用有趣的历史数学资料渗透学生,并使用新的导入形式充分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并将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在课堂上。逐步激发学生内在积极探索数学知识的愿望,从而提高整体学习效率,这也是教师在课程中需要能够做到的重要步骤之一。

(二)教学互动,及时创设教学情境

在数学教育环节,如果教师能够导入合理可用的教学情境,在提升学生配合意识的同时,学生的整体思维能力与学习兴趣将会逐步上升。要打破传统教学结构的窠臼,提升学生的数学表达能力与逻辑思维水平,教师可及时导入教学情境,让学生参与“身临其境”的教学活动,在建立具象化的认知环境的同时,放大学习问题,引导学生主动思考。

在课堂教学环节,教师可从现阶段的教学内容出发,为学生创造学习情境与应用情境,在学习情境中,教师提出对应的数学问题并要求学生解答,在这一环节要着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当学生给出标准答案之后,教师应要求学生对计算结果及计算过程进行整理,依靠个人思维与能力得出有用的教学结论;在应用情境中,教师依然扮演提出问题的角色,但问题的设置应该具有较强的开放性——教师可提出应用型问题,如在具体的环境中,应该应用哪些已掌握的数学知识解决问题?也可提出针对性问题,在学生的掌握了新的技能之后,为学生创造发挥个人潜能的机会,带动学生的思维长远发展。作为学生的引导者,教师要学会合理利用数学问题,在学生与数学问题之间建立高效互动,在帮助学生掌握数学知识的同时,引导学生从作业要求、数学知识要点等多个角度思考问题,降低其对于教师的依赖性。

(三)循序渐进,逐步提升思维水平

由于小学生的智力尚未完全发育,在数学教育环节,当教师提出对应的教学问题之后,学生可能会无法理解当前的教学重点,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教师一味要求学生独立思考,其最终结果可能会适得其反——由于缺乏可用的引导材料,在较长时间的思考之后,学生无法得出满意的答案,其在否定个人能力的同时,可能会对数学课程产生抵触心理。

教师应遵循循序渐进的基本教学原理,逐步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在数学教学环节,教师可对学生进行分层,对于能够基本理解教学要求、较快掌握教学知识的学生,将其分为A层,对于学习能力较差,思维反应速度较慢的学生,将其B层,在教学环节,A层学生遵循独立思考原则,B层学生则采取小组合作,在A层学生完成思考任务之后,教师应对B层学生投入更多的关注:在引导学生发现问题的同时,要求学生互相交流,完成可利用知识的集中整理;在一段时间之后,将B层学生融入A层学生之中,由A层学生带动B层学生同步发展。依靠循序渐进的教育理念,不同能力学生之间的差距会不断缩小,学生的思考能力也會逐步上升,当B层学生的思维意识全面提升之后,教师应全面导入独立思考原则,将学生整体重新打散为个体,全面展现不同个体的思维价值。

三、结束语

总之,具备独立思考能力的人才能够促使社会进步向更好的方面发展。小学生正是进行独立思考能力培养的最佳阶段,因此在小学的数学教学过程当中,老师应当着重的培养孩子的独立思考能力,为他们创造合适的学习氛围,改进教学的方式,引起学生对数学的兴趣,不断的引导学生进行独立思考,进而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使得学生能够全面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贺永美.浅谈小学数学教育中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9(04):64.

[2]王安.探析在小学数学教育中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J].华夏教师,2018(33):16.

猜你喜欢
独立思考能力培养策略问题
关于初中数学教学中应怎样提高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分析
高中政治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策略初探
高中体育教学中创新意识的培养
巧设任务,发展数学思维能力
历史教学中学生证据意识的培养策略研究
探讨小学数学教育中独立思考能力的养成
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
农村小学数学教学中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
演员出“问题”,电影怎么办(聊天室)
韩媒称中俄冷对朝鲜“问题”货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