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古筝曲《铁马吟》

2020-10-20 10:37徐坤芳
广告大观 2020年3期

徐坤芳

摘要:古筝曲《铁马吟》是作曲家赵登山先生在延续山东筝曲的演奏风格上予以创新,用筝曲营造环境氛围中描写的“香山古寺”的音乐素描,借此歌颂佛家文化主旨。这首乐曲也是二十六弦筝的代表作品之一。

关键词:山东筝派;古筝曲;铁马吟

筝别名“秦筝”、“汉筝”,它已经有2500年以上的历史了。筝乐早期分为南北两派,即"南筝"(潮州筝)和"北筝"(河南筝和山东筝),随着时代的发展,20世纪又在南北筝的基础上分别衍生出其他几大筝派,即"潮州、山东、河南和浙江"四大流派,几乎每个流派都兼具各家之长。各派的筝曲及演奏方法各具特色。为众多种筝曲流派,最终形成古筝多种筝曲演奏流派。

山东筝派就是其中的代表之一。山东古筝艺术有着悠久的历史传统并创造积累了丰富的演奏经验和手法,富有刚劲、优美、音韵浓郁的艺术特点,它的流传主要在包括郓城和鄄城在内的菏泽地区,赵登山就是山东筝派重要的代表人物之一,赵登山先生出生于菏泽市郓城县杨寺村,从小对山东音乐耳濡目染,《铁马吟》是赵先生的重要的代表作品之一,这是山东筝派传统风格的发扬和创新,诠释出山东筝曲的音乐特点。

一、古筝曲《铁马吟》 简介

古筝曲《铁马吟》是作曲家赵登山先生等人在出访印度参加国际大音乐节所创,1985年,赵登山先生所创筝曲《铁马吟》,在延续山东筝曲的演奏风格上予以创新,用筝曲营造环境氛围中描写的“香山古寺”的音乐素描,借此歌颂佛家文化主旨。这首乐曲也是二十六弦筝的代表作品之一。

全曲模仿古琴的声音及奏法,古朴、祥和。作品具有特别丰富的空间感。初听,远处山顶的大铁钟被不紧不慢地撞击着。若这口钟置于闹市,声响一定不会让人想要双手合十,心生敬畏。都是表现钟声,稍后的单手泛音加慢揉,声音虽不具穿透力,但画面更像近景写照。钟声被覆盖在香炉、紫烟,阳光中,清晰又模糊。作曲家赵登山先生是国家一级演奏家、作曲家,是一位以弘扬中国传统民间艺术为己任的老一辈文艺家,他的演奏风格带有浓厚的山东筝派风格特点,古朴、典雅、奔放。他为中国民族音乐史做出了巨大贡献。赵先生多次外出学习,游走于各个国家之间,吸取不同地方的民族民间音乐并在作品中融入新的活力,创造了古筝曲《欢庆节日》、《春到田间》等大量优秀作品。

二、筝曲《铁马吟》音乐特点

《铁马吟》具有典型的中国音乐作品特点,乐曲建立在G宫的调式基础上。采用传统的中国音乐结构特色的手法编创。从作品的曲式结构上分析,曲式结构、曲调、曲式对比等都各具特色,作曲即有对传统调式色彩的偏离,又有对传统调式色彩的回归。赵登峰家人一直信佛,儿时长辈念佛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所以在乐曲中在音色变化上有了突破,营造出一种优雅、古朴的氛围,让人犹如身临肃穆的禅院之中,乐曲古朴典雅,令闻者沉浸其中,流连忘返。

古筝曲《铁马吟》全曲由引子、中速的慢板。稍快的快板、再现的慢板和尾声几部分组成。在引子部分由由弱到强、由慢到快。速度平缓深沉运用大撮手法,在第5到11小节先运用了两拍的混声音乐模仿敲钟的音乐,用泛音的技法形成不同高低音色的对比,塑造了生动的音乐形象。

慢板段落时,乐句主题句运用大指与食指手法多次在低音区演奏,变化重复三次。在第二次与第三次主题变化重复后,均出现了变奏部分得变化。主题部分是以诵经声音结合山东传统音乐古筝曲《书韵》的读书素材而发展来的,变奏部分则是以古诗“铁马轻声唤月”的形象写照。

进入快板部分以后,乐曲是以主题的两次出现和变奏部分所形成的。把主题在低音区快速的进行弹奏,烘托宏偉、壮观的气氛,这是整首曲子的高潮部分。再现段落部分中,是对慢板部分的第一次变奏,揉弦泛音组成深沉的钟声,整首曲子在安详、宁静的氛围中在最后的再现段落部分和尾声都重现了主题句的音乐形象和深沉的钟声,在宁静的氛围中终止。

这首乐曲属于幽静、古朴的曲子,而结尾一段采用的旋律缓慢结束的音乐形式的表现手法,能让听众感受到乐曲柔中带刚的味道,既突出了旋律的重拍,也突出了山东筝曲的特色。是筝曲《铁马吟》更具有渲染力和情感表现力。

三、筝曲《铁马吟》演奏特点

《铁马吟》作为赵登山先生的重要代表作品之一,也是一首歌颂、赞扬古香古寺佛家思想的古筝独奏曲目,更是山东筝派的传统风格的创新、发展与延续。其旋律中多次出现以滑音替代实音,以韵补声的奏法,并对古琴加以借鉴和融合,让《铁马吟》这首古筝独奏曲更有韵味。筝曲《铁马吟》作为山东筝曲的代表之一,在演奏技巧方面运用了有丰富的演奏技法。

在这首乐曲中,赵登山先生以“揉弦”和“滑音”来模仿古琴。在其中塑造出多种不同寺院的钟声,其音律古朴纯厚。乐曲音色悠长、空灵,使人产生肃穆共鸣的情感。使乐曲具有浓郁的感染力。音乐素材的描写使听者感受到寺院中铁马声阵阵作响,使人们远离城市的喧嚣,给人们带来一种朴实、宁静的感受。左手的滑音和右手的低音,是本曲的主要元素。滑音沿袭了山东筝曲特色,其中最容易辨别的是耿直的特性。不过,山东筝中的滑音,并非如此单一,掺杂着婉转并回味过程的回滑;另一种一音多韵的滑音则借鉴了古琴演奏的技法,相较于一音一滑,这种技法使线条更加圆润,飘渺,也更加形象的表达了作品刻画的情景。

这首作品左手的颤音是营造出作品佛家寺院古朴清幽的关键。由两个或三个颤音技法组成,音乐处理时要注意配合强弱的层次变化。《铁马吟》的左手的颤音为山东派里非常具有典型的唱奏颤音的方式,音乐风格鲜明.需要反复多次进行练习。

滑音的运用部分的技法也要注意运用的准确性。上下滑音是山东筝派重要的演奏技法。演奏时要求果断明确,滑音的速度比较快,下滑音注意下滑的过程,演奏效果会较为柔和。在上下滑音的处理上,滑音速度略快,要果断明确,多注意下滑的过程,音色柔和,弹奏要注意准确的时值,滑音所要达到的音的音的高度的准确性。是将筝曲《书韵》片段内容读书的环境渐而引入其中,滑音的使用使本音更加突出,乐律的浮生重复,轻巧生动,更抽象的艺术化、形象化。表现出音律古朴淳厚,使人产生敬意的情感。

赵登山先生以旋律的起伏,多变的弹奏、丰富的调位等不同能体现音乐表现力的元素进行对音乐的深度挖掘,“画不离音、音不离调”,运用音乐表演的技巧技法,更使得作品的音乐表现力更加富有情感化的变化层次。

《铁马吟》的主体音乐形象是一人吟诵佛经的形象。这首筝乐作品的演奏,韵味是非常重要的,演奏者要能平心静气,充分融入曲境,要通过意与境的结合来揣摩《铁马吟》 的音乐创作脉络,乐曲的意与境在整个《铁马吟》的弹奏过程中都有集中的反映。乐曲弹奏时,在引子部分右手的 倍低音区以小撮连续奏出四小节和弦,同时左手在音上进 行轻微的柔颤,这造成了一种余音袅袅的感觉,仿佛深山古刹传出的幽幽钟声,后边清脆的泛音则使人想起庭院下挂着的铁马在微风中相互有节奏地和谐撞击,发出迷人声响,那声响旷远而又充满安详之意。

古筝曲 《铁马吟》不仅吸收传统古筝艺术的优点和特色,对于这首乐曲的欣赏和演奏一定要在了解其创作背景和音乐特点的基础上会理解的更加深入,这首乐曲结合现代人的审美观念和欣赏习惯进行弹奏手法上的创新,吸取了宗教元素,因此深受大众喜爱,相信这首《铁马吟》这首乐曲的传播也将会越来越广泛。会让越来越多的人们感受到山东筝曲的音乐魅力。

参考文献:

[1] 张婷婷.郓城筝派调查与研究[D].河北.河北师范大学2009.

[2] 周春蕾.简析山东筝派[J].华章.2011,(36).

[3] 蒋平.古筝演奏法[M].北京:音乐出版社.1957,(7).

[4] 蒋宪瑜.《大学时代:B版》[J].2006,(09).

(作者单位:周口师范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