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动手操作及实践能力培养探究

2020-10-20 22:36李承祥
当代家庭教育 2020年21期
关键词:培养方式动手操作实践能力

李承祥

摘  要:在小学阶段对学生进行数学课程的教学时,为保证对学生们的教学质量,教师进行口头讲解数学知识的同时,对学生进行动手操作及实践能力的培养也有了越来越高的重視,并且培养动手操作及实践能力在当前已成为教育工作的焦点,对于促进学生逻辑思维能力以及创造能力的提升有着积极的帮助。

关键词:小学数学;动手操作;实践能力;培养方式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8877(2020)21-0142-01

小学数学教师通过口头教授的方式进行数学知识教学的同时,对学生进行动手操作及实践能力的培养也有了更高的重视,并且将其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理念融入到了实际的教学过程中。之所以需要对学生们进行动手操作及实践能力的培养,主要是因为在教学实践中采取这种方式对学生进行教学指导,既能缓解知识的抽象和思维形象之间的冲突,同时也能够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感受到其中的乐趣,促使学生学习积极性得到提升,对于学生动手操作能力的增强也有着积极的帮助,是促进综合能力持续提升的优质手段。

1.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动手操作及实践能力的意义

(1)有利于学生们理解水平得到提升

小学生由于自身年龄相对较小,正处于成长阶段,并且拥有着强烈的好奇心,会对周边新奇的事物产生浓厚的兴趣,进而积极投入其中进行相关事物的探究。而在实际的数学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动手操作及实践能力作为教学过程中教师们所使用的一种新型教学理念,相较于以往教师所使用的传统教学模式,会让学生在新型教学理念的影响对于教学工作的开展产生浓厚的兴趣,并且在新型教学理念的引导下积极投入到课程的学习过程中,并且获取观察相关事物和操作的机会。从而通过这种方式,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对所学较为抽象的数学概念拥有更为具体的认知,并且提升自身对于数学知识的理解水平,是促进学生数学成绩持续提高的重要手段。

(2)有利于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态度

在实际的生活之中,任何事物存在的问题都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通过使用数学知识进行解决,所以数学教学和其他学科一样,最终目标也将服务于生活。而对于小学生而言,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对其自身的动手操作及实践能力进行严格的培养,在学习的过程中通过亲自动手操作的方式进行相关问题的解决,不仅能够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学会灵活运用数学知识的能力,从而学会使用数学知识进行实际生活之中实际问题的解决,同时也能够让学生在以后面对相关问题的时候,有利于学生认真、严谨、科学学习态度的形成和发展。

2.注重培养学生动手操作及实践能力的方式

(1)营造优质动手操作及实践的教学情境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对小学生进行动手操作及实践能力的培养,是教师在当前的教学活动之中需要进行的一项重要教学工作,而要想让学生在学习期间对于培养自身的能力拥有更多的兴趣,并且积极投入其中,在教学期间使用多种不同的教学设备进行优质教学氛围的营造具有积极的帮助。之所以需要采取这种方式对学生的能力进行培养,主要是因为小学数学中的知识点较为丰富,并且与学生的实际生活关系较为密切,而为学生进行相关教学情境的营造指导学生在学习期间进行动手操作及实践。例如,在学习《三角形的三边关系》时,为了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了解到三角关系在稳定性方面更具优势,教师可以准备好多根不同长度的小木棒和橡皮条,当讲解三角形的一些知识后让不同的学生在讲台上进行动作操作,使用小木棒和橡皮条制作不同形状的图案,包括三角形、长方形以及正方形。进而让学生对不同图形的稳定性进行研究,从而发现制作成长方形和正方形的木棒容易发生形变现象,而三角形无论怎么移动,也很难发生形变,最终让学生了解到三角形的稳定性最强。

(2)引导学生积极投入到课后实践中

俗话说,知之不若行之,学至于行止矣,以此说明了在实际的生活之中进行生活实践对于个人的发展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而学生在进行知识的学习时,要想保证自身所学知识的质量,就需要将所学知识应用于生活实际之中进行相关问题的解决,使人们的生活更加美好。因此教师在对小学生进行动手操作及实践能力的培养时,为促进他们的发展,就需要指导他们积极投入到课后实践。例如,教师在《圆柱体的体积》教学之后,为了让学生在复习的过程中对于如何推导圆柱体的体积拥有着充分的理解和认识,学生可以根据教师在上课期间所讲述的内容进行动手实践,比如,准备一个胡萝卜跟一把小刀。由于萝卜本身近似圆柱体,因此学生可以使用小刀将萝卜平均切成几块并摆放在桌子上,看看能不能将其拼成一个长方形。学生经过亲自切拼、亲身体验之后,探索出了长方体和圆柱体之间的内在联系,并最终得出圆柱体的体积公式为体积=底面积*高。同时也让学生在实践探究的过程中,促使了自身思维火花的爆发。

总而言之,动手操作及实践能力是小学生在成长的过程中需要具备的一个重要能力,对于学生数学成绩的提升具有积极的帮助,不仅有利于学生理解水平得到提升,同时对于学生良好学习态度的养成也有着积极的帮助。因此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为做好学生动手操作及实践能力的培养工作,教师在指导学生进行数学知识的学习期间不仅需要进行优质教学情境和氛围的营造,同时还需要引导学生积极投入到课后实践中,最终促使学生的综合能力得以提升。

参考文献

[1]祝秀琴. 关于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动手实践操作的有效性论述[J].学周刊,2017(06):115-116

[2]鞠星星.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动手操作及实践能力培养探究[J].才智,2019.8(11):174

猜你喜欢
培养方式动手操作实践能力
高中历史教学中人文素养的培养
浅析流动儿童积极心理品质的培养方式
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对汽车服务顾问人才的培养方式
“上课时间太长,下课时间太短”的启示
在活动中探索求知
高校单片机课程设计教学方法探讨
小学英语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数学课堂教学中动手操作活动实施研究
刍议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计划项目
品德教学利用微课开展预学的实践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