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教学中人文素养的培养探讨

2020-10-20 13:09张小玲
新教育时代·学生版 2020年16期
关键词:人文素养初中语文

张小玲

摘 要:语文这门学科被赋予了很强的人文色彩,这是它的教学内容所决定的。培养学生人文素养既是课程标准的要求,也是语文教育特色的根本体现。基于课程标准的要求,一线的语文教师展开了对培养学生人文素养方法的研究,本文在阐述人文教育基本意义的同时,也提出了几点实施的策略和方法。

关键词:初中语文;人文素养;培养探讨

语文教学材料融合了语言知识和情感内涵丰富的文学作品,利用内容上的优势,抓住学生生理和心理发育的转折时期,培养他们良好的内在品质是最基本的教学任务。在这一目标下,教师的教学方法要做出调整,改变以知识为全部的传统教学思想,促进学生知识、技能与素质同步发展。

一、初中语文教学培养人文素养的意义

人文素养是一种以真、善、美等核心价值观为原则,包括正确的审美能力、良好的道德标准和社会责任感的精神文化。语文教学作为人文素养的载体对于初中生人文素养的培養具有重要的意义。为了更好地培养初中生的人文素养,初中语文教学也随之做了改革和创新。人文素养是抽象的,零散的课程无法真正提升它,系统的人文素养培养体系以及不断深入的人文素养培养内容都依靠初中的教学内容建立起来,相互支撑。初中的文化素养对学生初中阶段人格的形成至关重要,对学生整个人生的发展都有巨大的影响。使用新教学方法进行系统的初中语文教学可以引发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通过每堂课不断地对学生进行情感的引导,使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初中阶段对大量的优秀文学内容的学习可以为学生奠定扎实的文学基础,深厚的文学底蕴会使学生对美产生正确的认知,从而培养初中生正确的审美观念。初中教材中的优秀文学作品对学生人文素养的养成意义重大。初中语文教学不再以分数作为评判标准,而是将学生的素质培养作为教学的重点,旨在用系统的语文教学来为学生塑造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从而影响学生的未来发展[1]。

二、初中语文教学中人文素养的培养策略

(一)增强人文教育意识,挖掘文学作品的人文价值

每一篇文学作品都传达着特定的情感,特别是初中语文教材中编入的文章,都选自古今中外的名家名作,流传甚广,无论是在语言的艺术性还是内容的人文性上,都更胜一筹。教师利用这样的材料去教学,自己一定要对作品的人文价值有深入的感悟,才能挖掘出有价值的信息并传递给学生。比如,余光中创作的《乡愁》,使用“诱骗”“坟墓”“串骗”等词汇,不仅表达出了自己对家乡的浓浓思念,也隐晦地表达出了对国家统一的强烈渴望[2]。教师在教学时就要抓住这几个关键词汇,带领学生去深入解读,引发学生深入思考。再比如《论语十二章》中的内容,在很多教师的眼中,这些只是重要的考点,只要学生背诵下来就可以了,完全忽视了以这些优质的内容和思想为出发点,对学生进行人文素养教育。孔子的声誉名扬海内外,因为它早在千百年前就提出了超前的教育思想和理论,而这都被收入了《论语》中,因此教师应该从“仁”的角度介绍孔子的主张,使新一辈学生将孔子的思想传承下去,而不是只会机械地背诵论语的内容。

(二)加强传统文化教育,弘扬优秀民族文化

我国是文化大国,泱泱五千年文化造就了丰厚的历史积淀,而传统文化之所以能够流传至今,就是因为它蕴含着优秀的人文思想,具有极高的人文价值,以至于它对当今社会的发展仍然是有利的。因此教师如果能够挖掘出文学作品中的文化内涵,同样能够达到增强学生人文素养的目的。而恰好,初中语文教材中收录了很多彰显传统文化的特色文章。例如,《劝学》《师说》向学生传达的是刻骨求学、勤奋刻苦的精神,还有尊师重道的美德,《陈情表》展现的是主人公李密的忠孝,突出古代人的孝道与忠诚。教师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进行思考,李密为什么要忠与孝,我们要如何弘扬忠与孝呢,让学生仔细地思考,将传统文化与现实生活结合起来。在例如,在古诗古文中,有许多展现心理与意识的描写,例如写归隐生活,李白就是豪放的、自由的,“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陶渊明是恬静淡然,“采取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语文教师在上课的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与辨别、比较、分析,感受不同人的思想感情,感受传统文化的意识[3]。

(三)联系学生实际,加深体悟与感受

人文素养是一个抽象的概念,我们无法通过考试来检验人文素养的教学成果如何,但是,学生人文素养的发展是可以体现于日常生活中的,具体表现为个人品质、素质的提高。教师如果能够将教学材料中人文素养的内涵与学生的日常生活联系起来,不仅能够加深他们的感悟和理解,还能够学有所用,获得真正意义上的收获。《走一步,再走一步》是七年级上册中的一篇文章,文章描写了作者在童年时期,在小伙伴们的怂恿下,爬上了悬崖,结果却被困在了半山腰。最后,他在父亲的鼓励帮助下,成功地爬下了悬崖,战胜了自己。使他终于明白,不要想着远在下面的岩石,而要着眼于最初的一小步[4]。这个故事具有很强的启发性和教育性,相信很多学生都有过面对困难临阵脱逃的经历或思想挣扎,教师以发生在身边的事件为例子,让他们想一想自己在学习中遇到了难题时是坚持不懈地攻克难题还是直接放弃,为什么不能向前“走一步,再走一步”?问题引发学生深思,不仅开始自我反思,也从文章中学习到了优秀的人文精神。我们有理由相信,学生能够从这样的学习中获得有利于他们终身发展的品质。

结语

语文教学应达到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目的,而培养学生人文素养就是达到最终目标的路径之一。在这条道路上,广大教师都在摸索,但由于教学具有开放性的特征,面向的学生群体不同,采取的方法也不同。因此以上建议仅供参考,广大教师还需要在自己的理解上摸索出属于自己的、更具特色和实效性的方法,共同为语文教育的发展增光添彩。

参考文献

[1]夏立斌.初中语文教学人文素养教育的现状及对策[J].中学语文,2019(12):106-107.

[2]赵雅琴.基于核心素养重建的初中语文教学[J].语文教学通讯·D刊(学术刊),2017(12):40-42.

[3]乔新红.深化思想内涵提升人文素养——初中语文课堂中人文素养的培养策略[J].新智慧,2019(30):132.

[4]李艾芹.初中语文教学中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策略[J].中国校外教育,2016(4):70.

猜你喜欢
人文素养初中语文
基于“教、学、评”一致的初中语文作业一体化实践模式
初中语文片段写作的实践路径
群文阅读与单元教学比较谈——以部编本初中语文教材为例
浅谈初中语文作文教学
高中历史教学中人文素养的培养
高校人文素养教育势在必行
基于自我意识唤醒下医学生人文素养的培育途径研究
教师在中学历史课堂教学有效性中的影响
高校 《大学语文》 课程教学模式的探索
初中语文教师的能力结构简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