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开发班级活动积极构建班级文化

2020-10-20 18:00徐英
速读·中旬 2020年2期
关键词:班级活动班级文化开发

徐英

摘  要:一般情况下的班级活动,都是在班主任老师的带领下全体参与,在一定程度上活动内容固定,活动场地局限,参与的学生体验感一般效果也不理想。将班级活动进行转型,让活动育人的价值最大化,通过这些班级活动让学生提升对自己的认识,发掘不一样的自我,也更好的营造了积极向上的团队氛围。

关键词:班级活动;开发;班级文化

作为学生,生活中大部分的时间是在班集体中度过的,班级活动的开展对于每个孩子的成长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班级活动对于学生来说,既可以获得体验和认可,更能得到锻炼和提高。对于班主任来说是最好的团队文化塑造的关键时刻。因此,丰富多彩的班级活动是塑造学生人格的广阔天地,是形成团结向上的班集体的重要手段,是培养学生能力的摇篮,是提高学生素质的重要途径。

一、活动创意多元切入,立足成长

1.借助特定的时节

班级活动的开展可以借助特定的节气或者节日,例如元宵节、元旦等传统节日,或者“六一”儿童节,“三八”妇女节等国际节日。对于低年级的孩子来说,儿童节是不可错过的节日,借助这样的节日,在班级中开展班级庆祝活动,让孩子们自由展示,给予孩子们展示的舞台,让每个人都有机会成为主角!

课标提出:“把班级还给学生,让班级成为学生成长的家园,让每一个孩子都能在班级中成长”。作为一名班主任,我力求“把班级还给学生”,发挥每一位学生的主动性,让每个学生在自主活动中培养自我教育的能力。今年的六一儿童节,我们班级开展了《我的六一我做主》的班级活动,孩子们的节日他们自己做主。下午近两节课的联欢会,我全权交给了他们,整场联欢会包括独唱、合唱、舞蹈、朗诵、跆拳道展示、国画展示、葫芦丝演奏等节目,从主持到节目的展现,都是孩子们利用课后的时间独自排练出来的,这是孩子们的智慧与团结的结晶,那个下午就是他们的高光时刻!

2.结合学生的年段特点

(1)了解规则——走遍校园,产生归属感与幸福感

三尺蒙童,初入校园,对未知的环境充斥着各种复杂的情绪。对面刚刚入学的低年段的孩子来说,高品质的班级活动的开展,能让孩子们对这个学习的场所充满着期待与惊喜!首先,我们可以在班级中开展一个“学校景点打卡”的亲子活动,借助一张“学校游览图”,由家长带着孩子们打卡学校各个场馆,大到多媒体教室小到教室旁边的厕所,探索游览的方式让初次来到学校的家长和孩子们对校园的场馆进行了大致的认识,也对学校产生了更多的期待。接着,“这时,你找谁?”的活班级活动,借助场景式的情景题,引导学生借助老师资源解决困难,也进一步认识学校的教师、后勤团队,为学生之后的学习提供帮助!

当然,还有“我是小学生啦”“我是红领巾”“我们是一队”“双胞胎节快乐”等有意思的班级活动,引导学生在低年段感受入学入队的快乐,明白班级小队的含义,初步感受规则与自由,培养学生养成良好常规的同时也初步营造了积极向上的班级文化。

对孩子来说,一个活动没必要多复杂、多隆重只要参与就会有意义。我们也期望这些小小“仪式”,能让孩子在特定的年龄段里留下一个特别的记忆点,留下孩子们对这些这个集体、这个特殊时刻的幸福记忆。

(2)快乐成长——细心呵护,感受生命的可贵与不易

中年段的孩子个性差别,情绪不稳定,但这个年段是孩子学习习惯、学习态度从可塑性强转向逐渐定型的重要过渡阶段。那在规则的前提下,班主任老师在关注常规学习之外,最重要的是要关注学生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初步形成,要懂得感恩与分享,在十岁这个人生的时间节点中明白生命的含义。在这个时间段,班级活动的开展可以借助一次种植活动——“一粒种子的期待”来进行。孩子们根据自己的喜好,种下一颗种子,对种子发芽的期待,如同妈妈孕育新生命的过程,一次期待,感受到生命的可贵,一次记录,感受生命成长的力量,从而更加努力向阳生长!“一颗鸡蛋的守护”,通过对“蛋宝宝”的细心呵护,让孩子们感同身受体会到母亲孕育新生命的心情,也通过这样的方式,让孩子们感受到生命的可贵,珍惜生命、感恩父母。情感的传递都基于活动的开展,班级文化遍在着一次次的活动中日益清晰。

(3)向阳生长——真诚交往,明白团队与合作的重要

小学高年级学生正处于由儿童期向青春期过渡的关键时刻,处于心理发展的骤变期,自我意识、独立意识明显增强,成长中面临各种人生课题而产生的烦恼和焦虑,也随年龄的增长而增多:学业压力,同伴关系,亲子关系,师生关系,自我概念都带给小学高年级学生很多烦恼。这一阶段,班级活动要侧重于疏导学生产生的烦恼与焦虑开展,“男生女生不一样”来引导学生正确关注生理的变化,减轻青春期的生理焦虑;“这就是咱们班”“毕业畅想”“帐篷节”“毅行”等活動,让孩子们早动手动脑,协同合作找感受团队,明白坚持,体悟成长!

3.依托校园大型活动

小学阶段的校园活动非常丰富,汇演展示、运动竞技、演讲辩论经常举行。但是参与的孩子只能是每个班级的代表,那其实对于很多孩子来说,根本没有机会参与这样的活动。作为班主任,可以将校园级别的活动进行班本化的设计,缩小活动的范围,全员参与,让所有孩子感受活动的魅力。

学校每年都会举行田径运动会,每个班级都会选出种子选手参与,人数有限,参与面非常窄。于是,在校田径运动会之前,我们班级就开展了班级运动会。每个学生都可以参与,根据自己擅长的领域进行申报,家委会协助制作号码牌。借助家委会的理想模拟校级运动会进行检录、预赛与决赛。结果并不是最重要的,不是每个孩子都有机会成为运动员,但是班级运动会,让每个孩子都有机会进入赛场为自己而战,让孩子们体会拼搏,感受全力以赴。我想这比在场外观看助威更有体验感、参与感、收获感。活动的目的不在于取得的成绩,而是在经历活动的过程的收获。

二、活动形式多元呈现,深度参与

班级活动的开展,一般情况下是在班主任老师的带领下,在教室开展活动。活动形式单一,即使有多媒体的介入也显得平乏,距离感强,激发不了学生学习参与的兴趣。班级活动转型要从学生的需求出发,00后的孩子,从小接触的就是电子化的世界,获取信息的渠道很多,知识量很广,他们需要的是卷入式的体验。

了解社区与我们生活的城市,可以用参观市级博物馆的方式;感受家长变化,可以采用采访、走访的方式;探讨社会热点问题,可以采用辩论的方式;观察植物生长,可以用实验体验的方式……形式只是一个载体,创新活动的形式会激发学生探究参与的积极性,努力以人的需求出发,实现人的全面自由发展。

三、活动评价多元生成,关注过程

评价是活动的一个重要的部分,如果没有评价,所有的活动效果也许会大打折扣。班级作为每个孩子生活学习的场所,那理所当然,班级活动更需要全员参与,全员参与,让每个孩子都能在活动中感受快乐,体验成长。

我们班围绕了我校“植根银行”的总的评价机制,班本化的实行属于我们班级的评价机制,尝试评价以个人与团队相结合的方式展开。针对孩子们每天的表现,进行每天的分数记,一周后对每组的分数进行公布和反馈,获得优秀小组的孩子们每人都可以获得班内展示、交流分享的机会。个人与团队评价相结合的方式让自我监督和团队监督相结合,更加有效监督班级的每个成员。

改善评价机制,让每个孩子都是活动的主角,每个孩子的失分加分都关乎小组的荣誉。小组作为一个团队,一荣俱荣,一损俱损。这个班级活动的体验过程中,孩子们收获的不仅仅是一个分数,通过小组对比,孩子们知道再也不是单兵作战,而是要靠团队凝聚力。我就是通过这样的形式教会他们一荣俱荣,一所俱损的道理,从而培养他们的团队意识!

叶圣陶指出:“教育是什么,往简单方面说,只须一句话,就是养成良好的习惯;说一个人有能力,无非是他的好习惯多一些;说一个人没能力,也无非是说他的坏习惯多一些。”通过日常的班级活动,引导学生心存敬畏,追求崇高,积极生活,外化于行,内化于心,形成越来越多的好习惯,形成越来越大的能力。

学生能力的养成、班级文化的形成,需要在多种形式的活动开展中慢慢积聚。作为班主任,要做教育的有心人,关注到班集体中孩子的个体差异,有目的、有计划地创新开展班级活动,从而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营造和谐向上的班级氛围。

猜你喜欢
班级活动班级文化开发
班级活动中小学生人格培养的策略
在线投稿与编辑系统的设计与开发
建设班级文化,增效班级管理
遵义红色旅游开发对策研究
创新班级活动形式聚力提升教学质量研究
基于J2EE和Ionic的ITer学习APP设计与开发
单片机在电子技术中的应用和开发
心理健康教育在班级活动中的有效实施研究
班级管理问题与应对策略研究
独立学院班级文化建设探索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