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教育建筑空间的微创新设计

2020-10-20 07:24郭静宇
建筑与装饰 2020年18期
关键词:基础教育

郭静宇

摘 要 基础教育作为我们整个学习阶段非常重要的一个部分,设计除了要满足基本的功能需求之外,在遵守各种规范、指标、要求的前提下,尽可能的设计一些符合教育发展改革的新空间,作为一种微创新设计。

关键词 基础教育;限制设计;教育空间;微创新

1基础教育

基础教育通常包括: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涵盖了少年儿童高考前的整个教育过程。基础教育面向所有适龄儿童,是我们以后所有学习的基础。基础教育包括以下三个方面:国民素质教育、文化知识教育、意识品质教育[1]。

2基础教育改革

基础教育改革的主体主要由政府、学校、学生三方面组成,政府作为公办教育的办学主体、个人和社会力量作为民办教育的主体。目前,中国的基础教育改革明确了“以提高质量、均衡发展和制度系统创新为重点的教育改革”[2]。

3基础教育建筑

基础教育建筑分为以下几种类型:托儿所、幼儿园、小学、初级中学、高级中学、完全中学(初中+高中)、九年一贯制学校(小学+初中)、十二年一贯制学校(小学+初中+高中)、国际学校以及特殊教育学校。

基础教育建筑功能除基本的教学、办公、体育活动外,还包括寄宿制学校的宿舍、食堂、图书馆、礼堂、校史展馆等多种功能建筑。

4国外中小学校建筑空间的特点

由于学习模式的不同,国内外中小学校的设计区别也比较明显。国内中小学校园建筑一般功能分区比较明确,以各不同功能的单体建筑组成整个校园群体。但国外校园建筑多采用混合功能的综合体建筑形式,把所有功能整合在一起,各功能部分没有明确的空间界限,空间类型比较丰富并且有很多拓展和灵活的空间。

5基础教育建筑设计的限制因素

对于中小学校项目的设计往往比别的一般公共建筑项目受到的限制更多。

(1)资金的限制。基础教育项目一般由政府或民营企业投资,政府投资的公办学校一般要求下尽量实用和节约,在建设标准和规模上进行严格控制,因此,除了满足标准要求的功能面积外,留给其他的功能面积非常少。

(2)超负荷使用。除去一线大城市,其他地区的教育资源还是比较紧缺,在有限的资金和规模下,首先要满足的是尽可能多的教室数量和面积,先解决基本教学的要求,那么其他非教学功能的面积就要压缩,礼堂、室内球馆等甚至取消。

(3)人们对于中小学校的思维定式。目前,大多数人认为大学是多元化的,需要丰富的室内外空间。而中小学校,学习是第一位的,中考、高考才是最终的目标。

(4)指标与规范。目前,中小学设计主要依据《城市普通中小学校舍建设标准》2002年,以及各地方标准。由于国家和部分地方标准的编制时间都较早,已经难以满足目前中小学的需求,尤其是一些符合教育改革要求的自主空间、发展空间、活动空间的要求。另外,规范对于幼儿园、中小学校在日照、朝向、间距等方面均有严格的限制和规定。

6建筑设计微创新的机会

建筑设计本就是一个在各种限制条件下,各种影响因素中形成的。中小学校由于种种的限制,不能像大学校园一样丰富多彩。但在有限的条件下,采取适宜和适当的设计手法,也能反映出我们的一些思考和微创新,也非常具有意义。

(1)规划布局层面。不过分强调教学、运动、生活等各功能分区的界限,整合思想指导校园规划。除了传统的中轴线鱼骨式布局外、结合每个项目的具体情况和环境特点,采用单元式、组团式、网格式、整体式、围合式、立体式等多种不同的总图布局模式,模糊教学与非教学空间,增加各功能空间的连续性。

(6)建筑空间层面。适度突破固化的教学模式,“教”与“学”的空间不再完全对立,在教学空间实用性的基础上,运用一些活动隔断等灵活分隔空间的处理手法,使空间的构成可以满足区别于传统教学模式的走班制、学科制、教研组制等多种不同的教学模式的需要,形成多种不同的自主学习空间、非正式学习空间等。

7景德镇市新区高级中学建设项目中的设计微创新

(1)总体布局方面。打破常规的布局模式,以教学空间为中心变为以活动空间为中心,以建筑为中心变为以场地为中心。场地不再是建筑之间的剩余空间,而成为整个规划的主角,建筑退为第二层面作为围合场地的界面。

在功能分区上,日照条件最好的南侧为教学区,布置普通教室、合班教室、舞蹈教室。三栋教学楼沿斜向的地块南边界依次排列,既解决了教室之间的间距问题,两个点状体量的合班教室夹在三栋线性教学楼之间,形成有韵律的校园界面。

西侧最为开阔的区域为运动生活区,布置各种运动场、食堂、宿舍。东侧街角为城市共享区,布置具有城市属性的艺术中心。北侧临城市主干道为综合区,布置综合行政楼、实验楼和主校门。

(2)建筑空间方面。常规的教学等使用空间外,围绕中央场地,重点打造几处特色的公共开放空间,形成具有传统园林意向的特色空间。

中央场地南侧教学楼层层出挑的外廊及活动平台,像客轮的甲板,以及外廊和钢结构连廊形成曲折的游廊空间。北侧结合高差处理为景观草坡,给学生提供休憩活动的场所。

(3)造型风格方面。整个学校为经典的现代风格,造型简洁、大气、整体。主要的外墙为体现当地文化特征的窑砖材料,烧窑最重要的建筑特点是墙面通风,所以在艺术中心、體育馆等公共属性的单体建筑局部设计为镂空的金属墙面,反映窑址的意向。

在材料的选择上尽量运用一些比较新的人造仿石饰面材料,既节能环保的要求,又充分考虑了学校使用的安全性,墙面用仿砖的软瓷贴面代替陶土面砖,局部装饰用水泥纤维挂板代替干挂大理石,用铝合金幕墙代替玻璃幕墙。

(7)环境景观方面。园林校园是整个设计的主题,景观环境是本项目最大的亮点,场地景观为图,建筑为底的图底关系。结合海绵校园的技术设计了浅水池、雨水花园、透水庭院等。

在绿植设计上,讲究四季不同变换的搭配,常绿的香樟、春季的玉兰、樱花,夏季的紫娇、柚子树,秋季的银杏、红榉、水杉,构成不断变换的校园色彩。

参考文献

[1] 中国中建设计集团有限公司.建筑设计资料集 第4分册 教育.文化.宗教.博览.观演[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7:59.

[2] 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新时代基础教育建筑设计导则[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9:17.

猜你喜欢
基础教育
基础教育必须和其他教育层次有效沟通衔接
高中英语教研工作
陕西关中地区传统文化在基础教育中的建设
浅谈如何培养小学生的良好学习习惯
河南省基础教育信息化现状调查
建筑设计基础教育中“体”与“空间”形态的自组织
高等师范专科学校儿童水墨画课程教材研发的必要性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政策话语的迁嬗
教育均衡发展:现代教育发展的新境界
“中国梦”之中国“自主高考”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