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旅扶贫在车田

2020-10-21 04:53黄永俭
当代党员 2020年19期
关键词:民宿攻坚旅游

黄永俭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脱贫攻坚,发展乡村旅游是一个重要渠道。要抓住乡村旅游兴起的时机,把资源变资产,实践好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

2017年,按照重庆市扶贫开发领导小组的部署和要求,市文旅扶贫集团负责酉阳土家族苗族自治县车田乡的扶贫工作,扶贫工作队于当年9月4日进驻车田乡。3年多来,作为市文旅扶贫集团的牵头单位,市文旅委筹集资金4000多万元,发挥文旅特色和优势,通过一系列举措,有力助推了车田乡的脱贫攻坚,为车田乡的乡村振兴奠定了坚实基础。

3项规划绘脱贫攻坚蓝图

扶贫工作队从县情、乡情和社情出发,学好用好“两山论”,走深走实“两化路”,结合文旅委工作特点,推动市、县、乡、村四级联动,制定了《车田桃源天龙山旅游度假区规划》《车田乡脱贫攻坚三年发展规划》和《车田乡集镇风貌改造规划》。

这3个规划既立足当下解决 “两不愁三保障”突出问题,也着眼贫困村脱贫后“立得住”、“不返贫”、“可持续”、“能致富”的长远发展问题,还要解决乡村旅游发展中游客“怎样来”、“为什么来”、“来干什么”等系列问题。于是,这3个规划涵盖“两不愁三保障”突出问题解决、水电路讯等基础设施建设、产业融合发展、人居环境整治等板块的系统性、协调性、配套性工作全面启动,为车田乡的脱贫装上了“加速器”,让车田乡的发展步入了“快车道”。

如今,车田乡发生了巨大变化,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仅交通一项,车田乡就建成投用泔溪镇至车田乡27公里二级公路、车田乡至五福镇12.5公里三级公路、乡内27条共100.5公里“四好农村路”,让村民彻底告别了“晴天灰,雨天泥,出去一趟跑断腿”的日子。

4个示范建乡村旅游样板

市文旅委每年投入1000万元,连续3年在车田乡4个村建设旅游示范点,同时辅以旧危土苗民居改造和人居环境打造,带动全乡民宿发展,既壮大了村集体经济,又带动了老百姓的脱贫和发展。

车田乡现已建成车田村桐麻台、黄坝村文家院子、小寨村猫头坝、清明村苗营4个“村级旅游示范点”和清明村自驾露营基地,并且引进山东中郝峪乡村旅游发展模式,由酉阳旅投集团在猫头坝“    (生造字,读音li  )娲民宿”示范点率先带动示范运营。

同时,酉阳投入资金鼓励民宿发展,全乡已有品牌民宿“桃源人家”233家,接待床位1000多张。在旅游和“后备箱”经济的拉动下,有效带动了村民就业、产业发展和农特产品销售。例如,在沙坪坝区开餐馆的清明村村民付小娅夫妻回到乡里,租房开起了“老村长饭店”。现在,车田乡的人均纯收入由以前的不足3000元增长到了如今的9100元。

6个项目掘产业文化底蕴

市文旅委发挥工作特色,整合资源优势,对车田乡的历史文化资源进行挖掘整理、传承传播,实施了“扶贫工坊”、“原创原乡歌曲”等文化项目驱动工程,使车田乡的乡村旅游产业依托其独一无二的历史文化资源,有了立得住、走得远的鲜明特色。

保护一座天龙山。为保护传承天龙山宗教文化,车田乡建设上山6.5米宽的硬化道路,使远近闻名的建于明宣德年间的天龙寺再获新生。

挖掘一个    娲洞。整理    娲土家族苗族民间文化,通过田野调研,整理出《    娲洞及其文化溯源》,使车田民间抑恶扬善的祈福文化更好地传承传播。

呈现一座土司城。筹资350万元,对6万平方米的明清土司城遗址进行历史文化资源考古挖掘,调查勘探、解剖清理遗址本体2万平方米,形成《车田乡土司历史与非物质文化遗产调查与研究》,制定《何土司城遗址本体保护方案》,对900平方米的清理范围实施系统的本体保护展陈工作。

建设一个文化中心。为健全文化事业基础设施,市文旅委筹资447.84万元新建乡镇综合文化中心、电影院、文体广场,使人民群众有了更多的文化获得感和幸福感。

建立一个苗绣工坊。在车田乡建立起“苗绣非遗扶贫工坊”,通过对苗绣非遗技艺的培训,吸纳村民和贫困户学技学艺、就近就业,开发生产非遗旅游产品,实现苗绣非遗在挖掘涵养、传承传播中,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原创一首原乡歌曲。词曲作家深入车田乡采风,创作扶贫旅游歌曲《    娲她是谁》。歌曲反映了車田历史文化、脱贫攻坚和美好愿景。

在乡村文化旅游的带动下,如今的车田乡出现了游客多、车辆多、外来媳妇多、返乡创业者多、产业多的“新五多”局面,不少村民吃上了旅游饭。村民的腰包鼓起来,过上了幸福的生活,也促进了599户2700人脱贫。

3类联动赋融合发展动能

市、县、乡、村四级联动,农文旅融合联动,各部门单位合力联动,着力乡村旅游发展,使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相衔接。

车田乡在4个村分别突出生态康养、田园综合、农林观光、体验互动的差异化发展,形成了乡居康养、休闲旅游、观光农业、创意农场、农耕体验为一体,农文旅融合发展的绿色生态产业发展格局,不仅达到了“青山变金山、荒山变银山”的目标,还实现了“土地献宝藏、绿水成景观”的愿景,成为重庆5个全国百强产业强镇之一。

现在的车田乡,望得见山、看得到水、记得住乡愁。人们来到车田乡可在车田河两岸步道漫步,在青山之巅看日出日落,更可在2.5万亩油茶基地品尝茶油,在1400亩经果林中采摘草莓、桃子、李子、葡萄等水果,在4000亩中药材基地中挑选药材,在400亩叶用枸杞基地里采摘枸杞叶,在科研扶贫基地茶厂品枸杞叶茶,在露营基地享用枸杞叶面条和水饺……

3项改革增持续发展后劲

在实施文旅扶贫的农文旅产业融合发展中,扶贫工作队还特别重视改革的推动力。在小寨村猫头坝旅游示范点“    娲民宿”的运营、清明村叶用枸杞基地的建设中,分别引入国有和民营企业,丰富市场主体的构成。

同时,采取“政府搭台、市场运作、群众参与”的方式,通过“市场主体+专业合作社+农户”的运作模式,不懈探索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的“三变”改革,不断深化土地流转租金、村民务工薪金和土地入股分红股金的“三金”模式,不断增强村集体的参与能力,加强与农户、特别是贫困户的利益联结机制,使其脱贫后稳得住、不返贫、可持续、能致富。

目前,车田乡已扶持和引导4家村集体经济组织、26家农民专业合作社,与贫困群众建立“租金+薪金+股金”的利益联结机制,让全乡1.54万亩土地实现流转,产业覆盖农户1545户,其中贫困户626户,实现就近就业741人,其中贫困户260人。全乡建档立卡贫困户当中,脱贫户达95.69%,脱贫人口达96.67%,贫困发生率由2014年的24.13%降至2019年底的1.11%。

过去的车田乡长期闭塞贫穷,群众期盼脱贫致富;今天的车田乡全力脱贫攻坚,乡村面貌日新月异;明天的车田乡乡村振兴大幕将启,美丽画卷描绘不尽。

(作者系重庆市群众艺术馆人力资源部主任、酉阳土家族苗族自治县车田乡驻乡工作队队员)

猜你喜欢
民宿攻坚旅游
孪生院子民宿
既要继续攻坚 也要防止返贫
脱贫攻坚应及时清理“淤堵点”
选择民宿出行的你,真的了解“它”吗?
你是民宿达人吗
脱贫攻坚 重在落实
互助:“联动”方能攻坚
出国旅游的42个表达
户外旅游十件贴身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