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国民警卫队网络作战力量建设及对我国的启示

2020-10-21 04:58吴振齐
中国军转民 2020年5期
关键词:警卫队民兵网络空间

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及其在军事领域的广泛应用,不仅是战争形态发生了深刻变革,而且催生了网络空间这一继陆、海、空、天之后的全新战场。在全球网络安全威胁日益严峻的情况下,军民网络的界限更加趋于模糊,美国认为有必要设计一种全面的网络作战力量概念,从而形成一种有效的战略来应对正在出现的网络威胁。2011年美国国防部网络空间作战战略明确指出,发展国民警卫队网络作战力量是一种范式转变,有助于增强网络能力、专业知识深度和保持作战灵活性。

一、美国国民警卫队网络作战力量建設背景

国民警卫队网络作战力量作为美军网络后备组织结构中的关键组成部分,其网络作战力量建设不断壮大且作用日益凸显,有着极其深刻的背景,不仅是美国武装力量常备结合的国家体制所决定,更得益于网络空间威胁日益严重的现实驱动,同时也被国民警卫队执行作战任务的法律优势所牵引。

(一)常备结合的国家体制

自建国以来,美国主张国家武装力量实行现役与后备相结合的基本制度。美国国民警卫队是美利坚合众国武装力量的重要后备部分,也是隶属于各州政府的地方武装部队。从美国成立以来,国民警卫队全程参与了美国历次重大对外战争或军事行动,可谓说在防御国家威胁方面国民警卫队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目前,美国陆军和空军有国民警卫队编制,即陆军国民警卫队和空军国民警卫队,根据2018年国民警卫队态势声明,陆军和空军国民警卫队实力分别占各自军种总体军力的39%和20%。

(二)网络威胁日益严重的现实驱动

当今世界是一个网络世界,不管是私营企业,还是国家政府机构,从金融交易到军事作战,所有一切活动都严重依赖网络,计算机代码已经模糊了网络和物理世界之间的界限。在过去的数十年里,全球互联网接入人数增加了30多亿。美国认为网络威胁是美国面临的最严峻的挑战之一,“21世纪美国持续强大与否将取决于网络安全。”2015年国防部网络战略将网络威胁列为美国的头号战略威胁,首次将其置于恐怖主义之前,这种转变的根本原因是美国严重依赖互联网、网络空间的系统和数据来提供广泛的关键服务,并经常处在受到网络攻击的危险。《国土安全企业网络安全战略》呼吁,应对网络威胁需要多个联邦部门、州、非政府组织和私营部门和机构的相互协作,特别指出国民警卫队在网络领域的潜力是巨大的,应发挥出更大的作用,就像他们在过去应对自然灾害一样。

(三)执行作战任务的法律优势所牵引

根据美国法典,国民警卫队部队会处于三种不同作战状态:州现役状态,专职国民警卫队(美国法典第32卷)和国家现役状态(美国法典第10卷)。根据美国《民团法案》(the Posse Comitatus Act)规定美国武装力量不能参与国内执法行动,对国民警卫队在州现役和专职国民警卫队以执法身份行动不做限制,在现役状态下除外。根据州法律和政策,州长可以激活国民警卫队到州现役状态,以应对紧急情况。州长也可以在总统或国防部长批准的情况下激活国民警卫队部队,使其在第32卷状态下投入使用,以进行各种国土防御活动。国防部可以将国民警卫队网络部队置于第10卷状态下进行进攻作战,也可以立即将其置于第32卷状态下进行网络防御行动,通过安排军事和民用网络的战术行动,在时间、空间和目的上,提供了一个更好的方式来达成网络作战的战略目标,使网络作战更具灵活性、集成性、同步性。

二、美国国民警卫队网络作战力量建设取得的主要进展

国民警卫队在网络作战行动中不仅有着灵活的法律定位,更有着拥有强大网络技术人才聚集地的先天优势,很多国民警卫队网络人才在微软、思科、谷歌等高新互联网公司任职。前国民警卫队局长克雷格·麦金利将军说:“国民警卫队可以利用许多拥有网络核心技能的地方人员,在网络领域发挥日益重要的作用,这类型的人员可以满足执行的一系列进攻和防御任务要求,同时为国防部和州长提供协同功能”。同时国民警卫队更是一个“网络技能保留池”,招募和保留那些即将退役的高技能、受过训练的网络战士。虽然他们可能要退出现役,但许多服役人员仍希望继续服役,国民警卫队为他们提供了从事民事工作但同时可以继续为国家服务的机会。并且有助于确保他们的专业知识不流失,同时给他们机会通过参加各类响应行动继续提高他们的技能。近年来,随着网络威胁形势的不断发展和国家的强烈重视,国民警卫队网络作战力量结构不断发展壮大。

(一)依托军种和自身力量注重网络作战力量建设

当国防部成立美国网络司令部并开始组建任务团队以应对日益增长的网络威胁时,起初并没有包括国民警卫队的具体角色。即使没有指定的角色,国民警卫队的领导层也在设法扩大和整合他们在州内的陆军和空军网络安全能力。国民警卫队参与到网络领域可以追溯到20世纪90年代创建的计算机应急响应小组,主要用于应对千年虫(Y2K)问题。后来这些团队发展成计算机网络防御团队,并开发保护网络物理和信息基础设施的程序,重点保护国民警卫队网络——卫士网络,在陆军国民警卫队中,各州从民用部门招募信息技术专家来填补成立的计算机网络防御小组的空缺。目前,美国陆军国民警卫队在各州、领地和哥伦比亚特区拥有计算机网络防御团队,并执行防御网络行动任务,在弗吉尼亚州也有两个单位,分别负责进攻性网络行动、防御性网络行动、规划和信息分析任务。

在空军国民警卫队中,成立了专门的中队在网络领域发挥各种作用,空军国民警卫队的网络任务与军事和国内双重作战用途相一致。空军国民警卫队在四个方面提供网络空间能力:网络空间运维,网络空间力量运用,网络空间支援,网络空间情报、监视和侦察。士兵在美国法典第10卷、第32卷和州现役的任务状态下执行这些任务,这些单位涉及网络作战中队、信息作战中队和信息攻击中队。目前拥有大量空军国民警卫队网络空间作战单位的州有罗德岛州、特拉华州、马里兰州、华盛顿州、佛蒙特州、加利福尼亚州、得克萨斯州、犹他州和堪萨斯州。

(二)在国防部主导下组建网络任务部队

1.建立现役国民警卫队网络任务部队

2013年10月,美国国防部在整合现役和国民警卫队网络力量方面取得进展,国民警卫队成立了第一支网络保护团队,即第1636网络保护团队。该团队在陆军网络司令部指挥下,以美国法典第10卷下的现役身份服役,执行网络空间防御作战、网络指挥就绪检查、漏洞评估、网络作战部队模拟威胁支持、关键基础设施评估、战区安全合作和对联邦应急管理局网络支援等各类任务。

2.不断加快国民警卫队网络任务部队建设

国民警卫局在2017年态勢报告中宣布在2019财年之前,新建的13支网络保护团队(陆军10支、空军3支)达成全面作战能力。美国国民空军国民警卫队指定其具有网络保护团队资格的单位为网络行动中队,目前共拥有12个具有网络保护团队能力的空军国民警卫队网络中队,这些中队在两个全职网络保护团队、一个国家任务团队进行轮换增员。典型的陆军网络保护团队由39名成员组成、空军网络作战中队由35名成员组成,但两者以相同的方式组织,由以下5个团队组成:网络威胁仿真、任务保护、防御网络渗透、网络战备和网络支持。目前这些陆军网络保护团队与空军国民警卫队网络作战中队一起分布在各部署地,执行各类网络任务。具体分布见表1。

(三)注重培训演习不断生成作战能力

目前国民警卫队内的网络士兵与现役网络士兵一样进入了所需的学校,进行了各类课程学习,还可在网络靶场各类信息环境中进行专业训练,同时参加许多不同类型的演习,不断提高技能水平,协助国防部和各州应对日益严重的网络威胁。“网络卫士”于2012年首次开展,以促进联邦和州政府之间的网络空间事件协调反应为目标,探索国民警卫队作为网络领域的推动者和“力量倍增器”的潜力。网络盾牌是一个非保密的年度演习,集中于陆军国民警卫队网络,网络盾牌使国民警卫队士兵做好保卫网络的准备。其他协作性网络训练演习包括赛博扬基,这是从2015年发起的一项年度演习,旨在将来自6个新英格兰州(康涅狄格州、缅因州、马萨诸塞州、新罕布什尔州、罗德岛州和佛蒙特州)的陆军和空军国民警卫队的网络单位和情报部门联合起来共同抵制网络威胁。近年来,网络演习在国民警卫队领域规模稳步增长,包括参加者的数量、所代表州的数量以及演习方案的复杂性。

三、对我国的启示

虽说中美两国体制机制有所不同,但国民警卫队与我国民兵地位作用有很多相似之处,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如何更好地借鉴其优秀做法是值得我们思考的一个问题。

(一)认清加强网络民兵建设的战略价值

习主席深刻指出,没有网络安全,就没有国家安全。网络安全关乎国计民生,更关乎战争胜负。努力建设强大网络后备力量,可以说既是未来军事斗争准备的客观要求,也是维护国家安全的现实需要。近几场局部战争充分表明,人民才是信息网络战场的强大后盾。从科索沃战争中的信息瓦解战,到俄格冲突中有组织的“民间”网络进攻,再到乌克兰危机期间公开招募民兵进行网络舆论战,网络领域对抗呈现出全民特性。网络战军民一体的特性,要求必须加强网络民兵的建设,在各国军队纷纷就网络后备力量建设展开深入研究和广泛实践以后,我国必要有所作为。事实上,军事后备力量是我国武装力量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网络民兵组织建设,对于我们来说,还是一个相对较新的课题,只有我们不断坚持创新和发展人民战争理论,以军民融合式发展战略为牵引,深度聚焦未来作战能力形成为核心,充分认清网络民兵建设的战略价值,同时吸纳国外建设网络后备力量的优秀做法,充分整合网络空间民间力量,广泛动员具备一定信息素质和技术能力的社会公民投身网络国防建设,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网络后备力量发展之路,就一定能够构筑起一道坚不可摧的网络长城。

(二)加大加快网络后备部队建设

目前,我国网络民兵的编成与力量结构初步建立,但目前建设模式仍处在摸索阶段,仍然存在制度机制不健全、队伍编组不规范、训练培训不经常等问题,民兵网络队伍建设,应以当前与未来作战任务为牵引、以军民融合为抓手、以能力建设为根本的总体思路,发扬自我优势,挖掘储备潜能,主动创新作为,努力早日建成一支“召之能来、来之能战、战之能胜”的网络民兵队伍。在健全制度机制上,在国家网络安全应急响应管理运作体系下,明确军地各级网络安全防护建设的责任,制订相关规章制度,明确这支力量“何时用、怎么用、谁指挥”的问题,强化部门间协作意识,规范协作程序和方法,提高协作能力。在队伍建设上,拓宽人员来源渠道,积极向网络科技院校、高新IT 企业、信息网络部门等各类单位延伸,与其主动对接国防建设需求,纳入网络民兵队伍,加大推进科技兴军,为国防建设提供网络技术支撑和服务。在组织训练培训上,建立联合组训机制,采用传统与创新相结合的方式,依托军地科技院校、军事基地进行定期培训,同时不断创新培训模式,部署各类网络攻防仿真训练平台进行自主训练,常态落实各类竞赛评比活动,定期组织网络民兵和地方网络安全力量开展各类网络演习,并在各类网络突发事件中进行实战练兵。

参考文献:

[1]Murry McCullouch. National Guard Forces In The Cyber Domain[D]. Kansas:United States Army Command and General Staff College,2015.

[2]冯文平.打造新时代民兵网军队伍[J].国防,2018(11):39-42.

[3] 马建光.网络民兵:信息战争时代的全民皆兵[N]. 光明日报,2016-10-05.

[4]左娟,贾杰.加强网络民兵建设的思考[J].国防,2019(3):57-60.

[5]张刚.透视国民警卫队[J].中国民兵,2006(4):62-63.

[6]武获山.国民警卫队网络力量发展情况分析[J].军事文摘,2016(10):47-51.

(作者简介:吴振齐,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洛阳校区硕士研究生)

猜你喜欢
警卫队民兵网络空间
揭秘美国国民警卫队
五件事揭秘美国国民警卫队
《网络空间安全》订阅单
《网络空间安全》订阅单
《网络空间安全》订阅单
推动形成网络空间新生态
飒爽英姿女民兵
拦朝鲜货船, 印海岸警卫队出风头
“民兵”一词的来历
“山东青年”注意民兵建设的宣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