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工央企“十四五”时期导入“使命引领型”战略管理的重要性探析

2020-10-21 04:58包维
中国军转民 2020年5期
关键词:战略管理十四五

摘要:2020年,中国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收官“十三五”,并为“十四五”发展和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打好基础,国家发展将迈入新的历史阶段。展望“十四五”,中国企业将面临一系列新机遇、新挑战、新任务,军工央企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物质基础,也必将在“十四五”期间扮演举足轻重的角色。编制好“十四五”规划并用于指导未来五年经济发展显得尤为重要。

关键词:军工央企;十四五;战略管理;使命引领

一、背景

2021—2025年是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计划时期,是我国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新征程的重要开端,也是“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期,对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十四五”时期是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继建成小康社会后向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进军的全新阶段;是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构建现代化经济体系、推动高质量发展、实现“中国制造2025”战略目标的关键时期;也是国家机构改革之后真正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战略机遇期。

2019年11月25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主持召开研究部署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编制专题会议。李克强指出,“十四五”时期,外部环境可能更加复杂,不确定性和挑战更多,我国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关键时期,人民对美好生活有更多期盼。编制好“十四五”规划,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把发展机遇研判准,把困难挑战分析透,立足我国基本国情和发展阶段,坚持发展第一要务,突出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推动高质量发展,突出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突出以改革创新破解发展难题,实事求是,遵循规律,着眼长远,统筹兼顾,提出“十四五”时期发展目标、工作思路、重点任务,给社会良好预期,激励全国上下努力奋进。

二、趋势解读

“十四五”將是中国发展突破“围堵”,实现真正崛起之关键的五年、突破的五年,其特殊性、复杂性均超过了之前的任何一个五年阶段。

新思想提升新高度。“十四五”规划是第一个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的五年规划。“十四五”规划必将对“14个坚持”和“12个强国”等作出具体安排;必将要考虑如何站在全新立场上进行再出发、再规划、再设计;必将站在更高层次上,着眼千年之高度,不争一时之长短。

新时代指引新方向。“十四五”规划将成为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第一个五年规划,其奋斗目标必将体现这“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历史交汇和承上启下的特点,既要巩固提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成果,又要为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开好局、起好步,打下坚实基础。

新格局面临新挑战。2018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提出:“当前中国处于近代以来最好的发展时期,世界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两者同步交织、相互激荡。”“十四五”规划是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第一个五年规划,这成为“十四五”规划的最大国际背景,也是最大不确定性因素。

新结构孕育新机遇。高质量发展必将是“十四五”规划的关键词,必须高度重视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抓住“机会窗口”,提高发展质量和发展效益。只有用更高的追求摆脱现有束缚,站到根本目的上,站到更长远生态可持续的高度上进行深刻理解并布局谋篇,才能体会高质量发展的精髓与核心。

新问题需要新应对。中国当前处于最好的发展时期,但也面临着极其复杂的经营环境:发展模式由高速增长转换到高质量增长,人口红利减退、产业“空心化”、城乡结构性差异、人口老龄化等问题亟需应对,此次新冠疫情也毫无疑问将对科技革命、世界格局带来深远的影响。这些问题都需要妥当解决,“十四五”规划要与时代逆流应对,还要和转型过程中的各种阻力进行斗争。

新市场产生新诉求。“十四五”期间,工业化将进入全新的人工智能制造时期,城市化将进入城市建设多极化时期,信息化将进入新一轮革命期,随着云计算、大数据、移动通讯、物联网、人工智能、5G进入突破期,“新基建”快速发展,数字经济必将成为我国经济增长的强劲动力引擎。

三、军工央企“十四五”时期的战略管理

将“使命引领型”战略模型引入“十四五”规划目的是将战略思维的方法融入“十四五”的政治周期、金融周期、经济周期、科技周期、产业周期等多个周期来冲浪,推动军工央企的改革发展和经济增长,指引并保障目标落地,使命必达。

(一)“十四五”时期军工央企战略的特点

身处现阶段诸多不确定性的大背景下,当今企业的战略规划需要在各种不确定性中小步快跑式、震荡式、摇摆式推进,在试错中迭代调整。这一时期企业的战略调整必须与“十四五”规划的动态性密切相连,其设置思路应区别于常规的战略和五年规划:首先,要紧密结合国家战略、政策动向、决策部署等因素;其次,要注重开放性,以开放性争论推动共识达成,也容许存在不同路线;再次,最终战略不是单一方案,是多个情景化方案,应在主线战略方案之外建设其他方案;最后,要欢迎调整和变化。

军工央企的“十四五”规划,特点是戴着镣铐跳舞,其战略是在一定约束空间里的价值最大化。国有企业,包括军工央企围绕战略实现所能采取的各种措施,是有底线、有边界的。战略在实施过程当中,还要管理好内部执行过程和政府传递过来的不确定性,包括中间硬加的其他任务,这是军工央企的一个常态。

(二)“使命引领型”战略管理含义和内容

中国电科把战略管理的一般性原理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相结合,与企业的改革发展实际相结合,开创性地提出了使命引领型战略管理模型(Mission Leading Model)。模型由四部分组成:战略原则、战略制定、战略执行和战略评估。

一是战略原则,包括党的领导和现代企业制度。“坚持党对国有企业的领导是重大政治原则,必须一以贯之;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也必须一以贯之”这两个基本原则决定了战略管理的方向和路线。军工央企必须始终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党的建设,切实发挥“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实”作用,主动解读和承接中央的要求,找准企业责任和角色,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必须坚持建立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的改革方向,强化市场作用,淡化行政手段的干预,使国有企业真正成为经济主体,推动企业管理更加科学、简洁、高效。

二是战略制定,包括事业洞察、战略意图、创新焦点和业务设计四个组成部分。事业洞察是将国家战略落实到企业战略,把企业战略融入到国家战略的关键环节,应当从“看责任、看行业、看市场、看客户、看竞争”等“五看”的维度进行。管理学大师哈默尔和普拉哈拉德指出,“战略意图包括方向感、探索感和使命感三个方面,为企业带来情感和智能上的双重能量,应该表现出一种迎接未来的张力”,战略意图是长远的,帮助明确企业的战略重点和战略业务组合,找到组织机构的发展方向与最终目标。创新焦点通过进行与市场同步的探索与试验,寻找蓝海市场,谨慎推动新业务形成,扩大总体优势。业务设计是战略实行的落脚点,是事业洞察、战略意图和创新焦点的输出,也是战略执行的输出。好的业务设计以对外部的深入理解为基础,着眼于更好的利用内部能力和持续改进与变革,在业务开展过程持续控制和反馈优化业务设计。

三是战略执行,是将业务设计转化为由组织、人才、文化保障的一系列连贯有效的关键任务,确保实现业务设计的目标。军工央企在战略执行过程中发挥各级党委“保落实”作用,围绕战略关键任务,把党中央精神和上级部署不折不扣地落到实处。关键任务是战略执行的重要落脚点和抓手,要从战略高度识别重大项目、任务或工程,并审视完成关键任务所需要的人力、财务、社会等保障能力,每一项关键任务都要有成功标准、有里程碑目标、有推进时间安排。建立相应的组织结构、流程、授权,管理和考核标准,通过有效的组织模式和机制支撑关键任务的达成。人才是支撑关键任务的战略性资源,中央企业应当持续优化选人用人制度,充分释放内部人力资本价值,激励发扬企业家精神,激发内部职工的创业创新热情,提高企业全要素生产率,为打造世界一流核心竞争力提供不竭动能。文化是服务于战略的,“十四五”必将是文化自信与文化魅力化的加速期,企业文化与战略并不总是匹配的,如果战略规划的变革力量和幅度非常大,文化就需要重新调整设计。

四是战略评估,是确保企业的使命责任和发展改革始终与中央决策部署和国家战略要求同向推进,担当作为的关键保障,是根据形势和环境变化,对发展状况进行评价考量、修订完善的重要举措。对照践行使命责任差距,抢抓发展机会差距、价值创造差距等问题及改革发展目标进行分析、考量和评价,客观评判战略规划执行过程中目标、任务和关键措施的完成情况和实际业绩,对业务设计、关键任务等战略规划要素内容进行新的策划、部署、调整和安排。

四、导入“使命引领型”战略管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军工央企导入“使命引领型”战略管理就是要服务党和国家的大局,将党和国家的决策、部署不折不扣地落实到企业的经营、发展和改革中去,突出中央企业政治属性、经济属性和社会属性的有机统一。使命特质决定存在价值,使命特质决定战略选择,基于军工央企肩负的特殊使命,理应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更多担当。

党的事业、国家强大的需要。政治使命是中央企业的第一使命,政治责任是中央企业的第一责任,政治担当是中央企业的第一担当。作为关系国家安全和国民经济命脉的“国家队”,中央企业必须服务党和国家事业大局;作为党和人民信赖的“大国重器”,中央企业必须在关键时刻和危急关头豁得出来、顶的上去、经得住考验。

国防建设、人民安全的需要。政治安全、军事安全、国土安全、经济安全、外部安全等领域形成了国家核心安全需要。军工央企作为国家不可或缺的战略科技力量,以确保军队“能打仗、打胜仗”为己任,服务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通过建立完善“需求-规划-预算-执行-评估”的战略管理链路,一旦发生战争和重大军事行动,能够有效动员整个国民经济力量,促进经济力最大限度地向战斗力转化,以维护和拓展国家核心安全利益为根本。

央企责任、央企担当的需要。面对2020年初新冠肺炎疫情带来的经濟社会冲击,央企承担了全国100多家专门医院的设计建设改造任务,中国建筑不到10天就建成了武汉火神山医院、雷神山医院,央企创造的工程奇迹和中国速度震惊了世界,奇迹背后则是建筑、建材、油、电、工、交、矿业、通讯、装备等领域多家央企的强强联手、通力合作。疫情稳定后,国务院国资委率先宣布年初制定的生产经营目标和改革任务不会改变,央企坚持科学防疫、有序复工,保障基础供应、重大项目,确保全球产业链稳定,与上下游各类企业共渡难关、转危为机,为整个经济快速复原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实践证明,在防控疫情的关键时刻,央企英勇拼搏发挥了重大作用。

国资重组、深化改革的需要。“十四五”规划与国资国企改革结合在一起将是时代的话题,军工央企需逐步走向用市场化思维、市场化方式和市场化资源配置,去建立新的关系,去完成党和国家交代的任务。国有企业走向市场,必须要思考分析不确定性,甚至经营不善被整合的可能性。

建设世界一流创新型领军企业的需要。多年来,中央企业及部分地方国有企业已经具备一定的规模和实力,一批大企业不仅规模达到了世界级水平,而且在技术、管理、国际化水平等各方面也在努力走向世界前列,具备了培育成为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的基础和条件。但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国有企业同世界一流企业相比,还有相当的差距,无论在管理、技术、核心竞争力上,还需要做出更大的努力。

五、结语

万山磅礴,必有主峰。“十四五”规划对中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是对中国的重构及再出发,对历史有着颠覆性的举措。这五年是中国由大国走向强国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亦是中国集团型企业走向世界一流的关键机遇期,军工央企还需要在重点工程建设、重大任务完成、科技创新、全面深化改革、国际化经营、党建等诸多方面取得突破,如何提前规划和系统顶层设计,如何顺势、谋势甚至造势,对于把握好“十四五”将意义非凡!

参考文献:

[1] 吴曼青,等. 使命引领战略模型学习手册[Z].北京:中国电子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2] 胡鞍钢,鄢一龙,龙亮军.“十四五” 时期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思路[J].求索,2019(6).

[3] 郭占恒.“十四五”规划的里程碑意义和重大趋势[J].浙江经济,1999(9).

[4]亚历山大.奥斯特瓦德,伊夫皮.尼厄.商业模式新生代[M].王帅译.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1.

(作者简介:包维,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光电研究院工程师,研究方向为企业战略规划和经济运行统计分析)

猜你喜欢
战略管理十四五
中国区域发展七十年暨“十四五”区域发展展望
浅谈“十四五”背景下湖南高职管理会计教育发展现状
高校“十四五”规划中学科建设要处理好五对关系
“十四五”规划研究的新坐标新方位
中辉大鹏数字电视公司“十四五”发展规划
国有企业战略管理的难点与对策
论医院如何完善精细化绩效考核管理体系建设
浅议海外并购后的整合管理
中小企业战略管理问题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