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州农业特色小镇的发展趋势研究

2020-10-21 09:09关家豪陈小漫王玉婷李艳萍刘玉洁
企业科技与发展 2020年9期
关键词:柳州发展趋势建议

关家豪 陈小漫 王玉婷 李艳萍 刘玉洁

【摘 要】加快农业特色小镇的建设,是新常态下推动农业转型升级、统筹城乡发展,实现“五化”同步发展的重要环节和突破点。作为农业发达的城市——柳州,自2016年国家启动特色小镇培育建设工作以来,柳州市积极推进农业特色小镇的培育工作,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同时暴露了项目培育工作的一些困难和问题。文章旨在通过文献分析和实地调查采访,研究柳州农业特色小镇的发展趋势,希望可以给其发展提供一些合理的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柳州;农业特色小镇;现状;发展趋势;建议

【中图分类号】F299.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688(2020)09-0027-04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1)背景。2014年开始,特色小镇的概念被提出,引发了全国各地的广泛讨论、传播。特色小镇极具魅力,以当地独有的旅游风光文化结合当地特色,代表了一种新模式、新经验。2017年,《柳州市现代农业“十三五”规划》提出,休闲农业是柳州现代特色农业重点发展的七大产业之一,规划到2020年,柳州休闲农业总产值达到15亿元。截至2018年6月,柳州市通过参加各级特色小镇评选和组织市本级评比,共评出各级特色小镇13个。柳州市农业特色小镇培育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同时也暴露出项目培育的一些问题。例如,计算机、互联网技术与传统农业融合不足,交通不够完善等。正是由于柳州市农业特色小镇还存在各式各样的问题,因此预测未来小镇的发展趋势尤为重要。

(2)意义。柳州作为三线城市,建设农业特色小镇可以促进经济的增长。以柳南区为例,它是柳州的经济大区,多项发展指标均位于全市甚至全区的前列。但从整体上看,柳南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最大短板仍然在农村、农业,因此在柳州农业聚集地建设特色小镇,可以把工业和农业、产业发展、生态保护等方面联系起来,实现城市居民和资本的下乡、农村居民和土地进城,推动柳州的经济可持续发展。柳州农业特色小镇的建设有利于保护当地历史遗产不受危害。在柳州多地仍保留着许多极具民族风韵的建筑,建设柳州农业特色小镇可以保留其历史文化遗产、建筑历史风貌和居住生活形态。农业特色小镇在使得农业发展的同时会促进当地服务设施、交通等发展,给旅游产业带来机会,使之形成更完整的产业链,从而使人民实现真正的脱贫致富。

1.2 国内外研究文献综述

(1)国内研究综述。在我国,首次提出特色小镇的概念的是浙江省省长李强。之后,关于特色小镇的文献层出不穷。有的从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角度分析,如李亚卿(2013)分析苏南地区小徽古村镇生存现状,然后提出恢复居住、开发旅游、形成产业集聚三步走的城镇化路径;梁剑箫(2019)指出特色小镇是新型城镇化与乡村振兴的重要结合点,也是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平台[1]。有的从旅游文化的角度分析,如谢青青、吴忠军(2017)结合旅游特色小镇的内涵,通过整合民族文化资本,探索其建设路径,包括特色产业培育、空间形态建设、民族传统文化的保护与传承、旅游公共服务体系。还有的从定量的角度研究分析,如雷仲敏、张梦琦等人(2017)采用对标法,对青岛市夏庄生态农业特色小镇进行实证分析,并针对其存在问题提出发展主导产业、传承历史文化、完善基础设施建设的建议。

(2)国外研究综述。根据资料分析,国外最先有特色小镇概念的是费赖特曼(1978)。之后,在不同方面,国外学者也有不同特色小镇的研究成果。例如,在发展策略方面有Gibson(2005)提出,为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需要对特色产业进行适当聚集并进行升级整合[2];在效益研究方面有克莱尔墨菲和博伊尔(2006)以旅游特色小镇为案例,得出了这些小镇在经济和社会方面都取得了巨大效益的结论;在特色小镇的开发保护方面,欧洲非常注重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开发,将湖泊、河流、田园和森林作为特色小镇规划首要考虑的问题。

1.3 研究内容

农业特色小镇的建设始于现实诉求,是實现乡村振兴的有效途径。柳州农业特色小镇的建设规划,有利于促进柳州经济的繁荣。本文通过查阅大量文献和实地考察走访,分析柳州市农业特色小镇的发展现状,预测出未来近10年的发展趋势,同时指出其存在的问题,最后给出一些对策和建议。希望能够结合统筹空间布局,集聚资源要素,推动朝阳产业与特色小镇的有机融合,找到一条适合柳州农业特色小镇发展的道路。

1.4 研究思路与方法

(1)文献分析法。通过查阅历年农业特色小镇的发展规划及其发展数据,整合资源和进行大数据对比等发现,柳州农业特色小镇发展存在部分问题。借鉴成功的特色小镇的经验,给出合理的对策及建议。

(2)实地考察法。为进一步了解特色小镇的真实情况,我们对柳州各农业特色小镇的局部进行了直观、详细的调查,并对一些能够具体说明事物的材料做了必要的记录,从而切实了解农业特色小镇的真实现状,即在了解这些特色小镇的发展规划的基础上,对周围生态环境、人文历史等有一个细致的了解。

(3)访谈法。访谈法是指通过访员和受访人面对面地交谈了解受访人的心理和行为的心理学基本研究方法。我们在实地考察柳州市特色小镇时,到当地居委会或找相关负责人了解当地特色小镇的发展情况,这样能更深入地对当地居民在生活、经济方面进行了解。访谈法也是最能反映实际情况的方法。

2 特色小镇相关理论

2.1 农业特色小镇基本内涵

农业特色小镇指以农业为鲜明特色、融合有多种功能、集聚当地农业文化、生态环境怡人、公共服务配套的“宜居、宜商、宜业、宜养、宜游”的发展空间平台。总体来说,它以发展当地农业为核心,以多方位整合为动力,即整合要素、整合产业链、整合城乡发展融合配套服务功能,是现代农业经济发展的新动力,也是实现城乡一体化、全面扶贫的有效支点和纽带。

2.2 产业集群理论

1990年,美国经济学家波特在《国家竞争优势》一书中对产业集聚理论进行了经典的论述,即通过企业之间的协作分工和资源共享,从而降低平均成本获得规模经济[4]。特色小镇的理论基石正是产业集群理论,也就是说它的建立正是基于当地鲜明的特色为主导,大量产业联系密切的企业及相关支撑机构在空间上聚集,形成产业链。

2.3 产业区位理论

1826年,杜能在《孤立国》一书中首次对区位问题进行了研究,提出了最早的农业区位理论,经典的区位理论是由19世纪德国著名经济学家杜能和20世纪初德国著名经济学家韦伯创立[5]。其后,阿尔弗雷德·韦伯完成了最早的关于工业区位的比较系统和完整的理论著作《区位的纯粹理论》。

2.4 规模经济理论

最经典的规模经济是在马歇尔《经济学原理》一书提出大规模生产的利益在于专门机构的使用与改革、采购与销售、专门技术和经营管理工作的进一步划分。从特色小镇来说,企业对资源的充分有效利用、组织和经营效率的提高形成“内部规模经济”,还有多个企业间合理分工与联合、合理的区位布局形成“外部规模经济”。

3 柳州农业特色小镇的现状及分析

3.1 柳州农业特色小镇的现状

2018年6月,柳州市通过参加各级特色小镇评选和组织市本级评比,共评出各级特色小镇13个,其中农业特色小镇有三江丹州镇·柚香小镇、柳南区太阳村镇·螺蛳粉小镇、柳江区百朋镇·莲花小镇、柳城区凤山镇·禅韵丝缘小镇。

近年来,柳州市结合各农业特色小镇的产业特色、文化底蕴、旅游资源,积极开展农业特色小镇的建设工作并取得了一定成果。

各小镇依托特色产业,加快对基础设施的建设,吸引众多企业投资落户,为当地提供大量就业岗位,提升了就业率;各市县围绕自治区政府对特色小镇在产业定位、空间布局、投资、功能集成等各方面,优化产业结构,促进经济发展转型,加快城镇发展速度,提高了整体经济水平。

虽然柳州市的农业特色小镇在不断发展,但是柳州市农业特色小镇仅是区级特色小镇。而且,柳州市农业特色小镇的基础设施建设不够完善,公共服务水平较低,产业特色不够突出,品牌知名度不高。

3.2 柳州农业特色小镇存在的问题

尽管柳州农业特色小镇的建设与发展已经有了初步的规划,但仍然存在5个维度的不足,即产业、作用、形态、制度和交通。

(1)从产业维度上看。柳州市内的农业特色小镇在全国范围内缺少影响力和竞争力,其原因在于农业特色小镇产业较单一,没有形成较完整的产业链。部分特色小镇的农业仍处于传统模式。首先是百朋镇·莲花小镇,“莲花小镇”是人们通过自己耕种莲藕,丰收后运到当地成立的莲藕合作社,合作社再将莲藕分销出去。百朋镇没有利用特有的农业优势,引进企业进行深加工,打造属于“莲花小镇”的莲藕产业链和品牌。其次是凤山镇,“禅韵丝缘”主要是通过养殖蚕虫、蚕丝等为特色;当人们将蚕丝养出来后,会有收购商上门收购,人们获取薄利。当地的蚕丝、桑果酒等产业较分散,没有形成桑蚕产业链,产业较单一。对于把农产品进行深加工,形成一条结合当地的特色的产业链,打造成特色小镇独有品牌的认识不足。

(2)从功能维度上看。农业特色风情小镇的社会方面的功能不够齐全,较为单一,没有形成以某一特色为亮点、多种特色共同发展的发展模式。也就是说,柳州市农业特色小镇建设的功能开发还处于注重休闲娱乐,满足老百姓的乡村农家旅游为主。例如,中渡镇的主要功能是古城旅游,没有利用当地农业特色优势,使得特色小镇比较单一。凤山镇主要是利用当地农产品为主要的经济收入,虽然当地使用了科学养蚕的经营方式,但是没有跳脱传统农业去发展现代农业;而且,凤山镇没有利用当地桑蚕的独特优势,发展农业特色小镇旅游。

(3)从形态维度上看。柳州市农业特色小镇生产形态低端化,缺乏将“大数据”和“互联网+”、共享产业等新兴的科学技术运用于农家产业链里,这关系到农民商家的供货、生产产地的直接销售、食物链、社区、为会员进行配送服务,可以按照个人喜好个性化定做,甚至可以有共享農庄等新型经营方式,都可以通过崭新的技术进行对接和运用。农产业链里电子商务的发展也很重要,但是当地缺少一个有力的发展平台和关于这方面的人才,也就造成农产品从基地生产到送至消费者手上,其线上和线下相结合的新销售方法欠缺,所以这种新的经营方式及经营主体就没有一套完整的配套设施。

(4)从制度维度上看。柳州市农业特色小镇带头的企业、新型的经营方式人员的参与比较少,缺乏完整的系统的工程建设。龙头企业能够起到很好的带头作用,所以可以重点培育和牵引龙头企业进来,给予小镇足够的核心的支撑,发展产业,然后推动整个信息经营全体都加入进去。目前,柳州当地的农业特色小镇的建设,其主要参与人员还是农户自己和合作社,一些领头的龙头企业、产品经理等这样的新经营方式的主体对于建设工作的参与不够,缺少有一定能力和竞争力的经营主体,所以对于建设的参与也少,参与能力也比较欠缺。

(5)从交通维度上看。交通是一个地区发展的重要因素,柳州市特色小镇大部分位于县级,交通不够发达。公路设施不够完善,对以下几个方面存在影响:第一,对于旅游业的发展,道路交通问题阻碍游客的出行;第二,部分地区高速公路不健全,对于农产品的运输在运输速度、时间上存在影响。交通落后阻碍了特色小镇的快速发展。通过调研几个农业特色小镇发现都存在交通问题。首先,路况存在问题,虽然现在都实行了村村通,但是山路崎岖,很多的路段都存在坑洼,比如鹿寨中渡镇、三江丹洲镇、柳城凤山镇等。其次,从市区到达农业特色小镇需要进行多次换车,多次换乘交通工具、时间长和路况等问题影响了游客的心情,这样对于游客的二次旅游造成影响。

4 农业特色小镇发展趋势分析

经过各种文献的查找及我们对柳州多个农业特色小镇进行的考察,对于柳州农业特色小镇的未来发展趋势已经有了初步预测:该产业在未来几年仍然是快速发展的朝阳产业,但在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面临发展模式、经济来源等问题。

特色小镇的发展要结合柳州市当地的地形地貌、特色优势等,通过调研、查阅文献、新闻等对柳州市农业特色小镇未来的发展模式进行以下4个方面的分析。

4.1 利用自然优势,大力发展旅游业

随着经济的发展,国民收入不断增长,消费水平不断提高,人们越来越喜欢旅游度假。数据显示,国内旅游人数每年都呈现增长的趋势,尤其是特色小镇每年旅游的人次都超过百万。通过农业特色小镇的发展带动当地产业链的发展,提高当地经济发展水平,带动人民“富”起来。

例如,目前三江丹洲县的柚香小镇正在展开的集体经济项目是发展旅游业,同时也对下一步集体经济发展做出了规划,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计划推行农业柚子观光旅游。通过农业和旅游的结合带动当地柚子产业链的发展。

2018年11月,《柳州市旅游产业发展规划(2018—2035)》颁布实施,提出通过围绕“风情柳州,千韵龙城”这一旅游形象,着力构建柳州市生态山水、民俗风情、城市休闲、乡村观光、历史文化、工业体验六大旅游产品体系。一个地方或者一个区域的发展首先要与当地的政策相符合;其次要发展就要紧跟时代热潮。近年来“旅游”成为人们休闲娱乐的代名词。据调查未来数年的热潮和柳州市的政策,柳州市特色小镇将会朝着“旅游”的方向发展。

4.2 旅游业带动农业发展

近年来,绿色食品、绿色生活和“慢生活”的理念深入人心,越来越多的人喜欢自然、绿色的生活和追求“乐活”“环保”等生活理念。“休闲观光”和“生态环境”成为人民的一种生活方式。柳州农业特色小镇都位于柳州县级,有很多的耕地农田,特色小镇除了节日有游客旅游观光获得收益外,有一部分经济来源是当地人民耕种的农产品。为结合特色与优势,各特色小镇纷纷提出发展方案。例如,近年来,鹿寨县主要发展现代农业和大力发展特色农业、生态农业、特色农业等。在发展生态农业上,结合开展“生态乡村”活动,用产业“打头阵”,用产业基地作为平台,突出优势产业。此外,鹿寨县的古城文明吸引了很多的游客前来观光,结合旅游的理念来包装农业、提升农业、发展农业。

“农业+旅游”会成为一种趋势。柳州市柳城县、凤山县主要依托当地气候,种植桑叶。根据走访,当地主要通过桑果酒、蚕丝等农产品作为主要收入,除此之外还发展甘蔗、柑橘、铁皮石斛木瓜基地等产业。

柳州市目前的规划是要打造以“生态”为主,结合柳州市的农业特色。区别于其他地方的古城文化,建立属于柳州独有的“农业特色”获取更多的优势,是农业特色小镇的一个发展趋势。

4.3 “互联网+农产品”

从目前局势看,互联网的发展前景比较广阔。截至2019年,我国网民规模达到8.54亿,互联网的普及率为61.2%[6]。我国手机网民规模达8.47亿,即时通信规模达8.25亿,网络购物用户规模达6.39亿。随着科学技术的發展,2020年5G将会在中国快速发展,互联网在社会中的比重等显著提高。

目前,柳州农业特色小镇都位于柳州县级地区,由于地理位置的局限,农业的销售信息传播和接受受到限制。例如,三江丹洲“柚香小镇”的柚子、凤山“禅韵丝缘小镇”的蚕丝和桑果酒、百朋“莲花小镇”的莲藕等主要是通过合作社进行收购再分销出去或者是通过游客旅游购买农产品等。假如利用互联网,农民可以通过淘宝、直播销售等途径向全国等大范围地区销售农产品,扩大了销售的途径。通过互联网销售,一方面,销售的方式、范围更广泛,能更快地销售农产品,减少积压带来的损失;另一方面,农产品通过网络的方式销售出去,可以让更多的人知道农业特色小镇的特色产业,为农业特色小镇打造“特色品牌”,提高特色小镇的知名度。利用“互联网+农业”的途径,打造“特色产业”品牌,提高农业特色小镇的知名度,带动当地经济发展,提高当地农民的收入。

4.4 引进企业深加工,发展产业链

建设农业特色小镇主要是为了增加农民的经济收入,保护农民的利益。目前,农业特色小镇的产业比较分散,没有形成特色小镇独有的产业链[7]。从三江丹洲、凤山、百朋等农业特色小镇的调研情况来看,当地主要依靠农产品比如柚子、蚕丝、桑果酒、莲藕为主要经济来源,通过销售农产品获取薄利,没有引进企业或开设工厂对特色产业进行深加工,形成产业链和品牌。

通过农业特色小镇的特色农业引进企业或开设工厂,打造出特色农业产业链,打造出有名农产品品牌,推进农产品向旅游产品转化,以此推动当地经济的发展,使人们“富”起来。首先人们获得了更多的利润,其次解决了部分人的就业问题,为居民提高收入,最后企业引入会形成统一的管理,同时为品牌的打造提供保障。

所以,未来小镇的发展应以政府引导、企业为主体、市场化运作的原则,培育多功能、多产业的农业特色小镇。通过政策吸引部分有实力的企业投资,构建以农业领军企业为龙头、农民合作社和家庭农场为主体、全程社会化服务为支撑的多元主体参与的特色小镇建设格局。

参 考 文 献

[1]齐拴禄,杨昆.河北省特色小镇创建与运营模式研究[J].经济论坛,2018(1):4-16.

[2]赵庆海.国外特色小镇建设的经验与启示[J].人文天下,2017(22):35-40.

[3]徐萍,卫新,王美青,等.探索特色农业小镇建设新路径[J].浙江经济,2016(5):50-51.

[4]刘佳,于水仙.中国旅游产业集聚与区域经济增长关系研究[J].旅游研究,2013(4):1-10.

[5]何玉宏,邢元梅.交通社会学研究[J].理论月刊,2004

(12):38-42.

[6]阳晓伟,魏家富,房汉国.互联网金融的风险管理研究[J].现代管理科学,2016(4):105-108.

[7]李文辉,郭丽娟.基于新结构经济学的特色小镇理论解释框架[J].福建农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

(1):16-21.

猜你喜欢
柳州发展趋势建议
袋装柳州螺蛳粉产销突破百亿元
文言文阅读指津
关于不做“低头族”的建议
三代人的建议
“编读零距离”柳州、柳江见面会散记
FOOD
新闻浮世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