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时代高校辅导员媒介素养教育探究

2020-10-21 11:11黎冬燕
青年生活 2020年8期
关键词:媒介素养高校辅导员新媒体

黎冬燕

摘要:新媒体时代,高校辅导员应明确媒介素养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积极意义,发挥思想引领的作用,有针对性地根据大学生思想发展特点和媒介使用习惯,加强自身的政治、专业素养和媒介应用能力,更新理念,有效实现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做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关键词:新媒体;高校辅导员;媒介素养;教育探究

随着新媒体的兴起,高校学生已成为新媒体的主要参与者,社会舆论的多元化发展也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大学生的思想,高校辅导员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也发生着深刻的变化。习近平同志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要运用新媒体新技术使工作活起来,推动思想政治工作传统优势同信息技术高度融合,增强时代感和吸引力。”因此,对于高校辅导员来说,要适应这种新形势,还得在广阔获得媒介知识的基础上,提高自身的“媒商”,即媒介素养。

一、新媒体时代高校辅导员媒介素养教育的积极意义

媒体,众所周知,媒体是传播信息的工具和载体,以传统的报纸、广播、电视、电话为代表的一种信息传播方式。而新媒体是新的技术支撑体系下出现的媒体形态,是在传统媒体的基础上,以一种数字的、移动的方式呈现在人民面前的。这种媒体形式让信息无处不在、无时不有,能生动灵活地冲击人民的视觉与心灵。

媒介素养,则是在新媒体快速、覆盖面广、互动性强的特点下出现的信息碎片化、真假难辨、公信力差等缺点时,要求受众者要有对信息的选择、理解、质疑、评估的能力,以及制作和生产媒介信息为个人生活、社会发展所需的能力。

高校辅导员有较好的媒介素养,便能有效关注学生的思想动态,发现矛盾问题,掌握其发展规律,利用新媒体工具有效地开展心理、思想辅导,预防危机事件发生,提升网络思政能力。

首先,能提升高校辅导员亲和力,满足大学生成长心理需求。目前,以微信、QQ、微博等为代表的新媒体正以其独特的信息传播优势表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这些新媒体代表以提供聊天、朋友圈、支付、公众平台、小程序等功能深受广大用户青睐,特别是青少年,他们最喜欢新鲜事物,富有活力,喜欢挑战,热衷潮流,而这些新媒体无疑能满足他们这一特性,也就自然而然深受欢迎。这就为高校辅导员及时了解学生的心理发展动态提供了很好的途径,通过新媒体,很好地补充了传统思政教育不能充分满足学生成长成才需要的弊端。通过关注学生的思想动态,形成系统数据库,并能通过提高自身媒介素养,很好地运用新媒体针对不同学生个性发展,进行有针对性的感情培养,拉近师生关系。

其次,能提升校园危机事件预防能力,把危机消灭在萌芽状态。校园安全稳定是学校其他各项工作的前提和基础。当今大学生大部份是独生子女,很多学生从小娇生惯养,依赖性强,独立解决问题能力较差,因此心理素质也较差。稍遇挫折,他们会通过新媒体寻求精神的慰藉,特别是性格内向的学生,更可能去通过新媒体表达自己的情绪。高校辅导员在危机事件预防中起到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高校辅导员通过增强自身的媒介素养能力,可长期关注学生在Q群、QQ空间、微信、微博等上发表的心情言语,掌握学生的个性发展情况及心理变化的一手资料,及时筛查出需要重点关注的对象,做到心中有数,有的放矢,提高危机事件预防能力。另外, 针对学生在网络上关心的热点、焦点问题, 高校辅导员可在新媒体上及时进行教育和引导, 化解矛盾冲突, 增强危机应变素养。

再次,能增强高校辅导员网络思政工作实效性,摆脱传统面授思想束缚。新媒体如QQ、微信、微博、抖音等已被大学生广泛运用,而在这些平台上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如何运用丰富的媒介知识、熟练的媒介技能、良好的媒介道德,以大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通过新媒体传播速度快、图文音并存的优势呈现在学生面前,是极待大力推广的。另外一些直播平台,可以摆脱传统聚集的会议形式,使学生在假期,或在特殊疫情时期,也可以在家里接受视频形式的思想政治教育,及时获得学生的情感认同,提高思想引领的影响力和说服力,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

二、新媒体时代高校辅导员媒介素养的现状及原因探析

以笔者所在的梧州市两所高校为例,通过问卷调查和走访发现,高校辅导员媒介素养具备一定程度,但在综合运用方面水平有待加强,现状主要表现在:

(一)高校辅导员新媒体的使用情况

首先是新媒体的是使用行为上。常用的社交媒介运用较为成熟,但在有意识地关注学生网络动态及参与互动方面有待加强。目前62.86%受访对象使用媒体的主要目的是接收信息与学习资源,96%都在使用QQ、微信工具进行工作信息发布和收集,每天登录微信说说和QQ空间看一下好友的动态已成为生活常态,但是并没有把所带学生都加为好友,而是否参与点赞、评论或转发,则视个人兴趣和时间来定,其中74.29%能熟练使用以上媒介技术。31.43%受访者使微信、微博、QQ空间等发表日志心情。

其次是新媒体的使用能力上。整体来说,大部份受访者认为自身新媒体使用能力有待提高,特别在媒介创作与表达方面的能力不强。54.29%受访者认为自身在认识和使用媒介方面的能力一般。42.86%受访者能经常准确的搜索到自己所需的信息。37.14%受访者经常能做到对于信息的理解准确无误。25.71%受访者搜索到所需信息后能整理变为自己的信息再使用。17.3%受访者会使用新媒体制作媒介信息,如微信公众号、小视频制作、图文信息编辑等。12.3%受访者会使用直播工具开展主题班会教育。

(二)高校辅导员新媒体媒介素养的认知和道德安全意识情况

首先是对新媒体媒介素养方面的认知上,大部份受访者在新媒体使用方面,具有一定的思考力和判断力,他们认识到媒介素养的价值和意义,但在媒介信息传播的取舍上缺乏思想性和专业性。主要表现在:77.15%受访者认为大众媒介对自我和社会发展的作用很大。54.28%受访者认识到媒介的报道是现实的一面镜子,能够一定程度地真实的反映现实。88.57%受訪者认为教师的媒介素养水平会对学生产生影响。74.29%受访者希望获取和使用信息能力能通过媒介素养培训得到提高。71.43%受访者希望媒介素养教育能力能通过培训得到提高。70.33%受访者平时乐于转发视角独特、新奇有趣的内容。

其次是对新媒体媒介素养的道德安全意识上,高校辅导员有一定的道德安全意识,有健康的媒介使用观,但信息真实性辨别能力不强,在碰到不道德网络行为的处理方式上还是比较消极。68.57%受众者认为媒介素养教育能够帮助学生免受媒体的负面影响。48.47%受访者看待学术上滥用媒介信息的行为为不道德,应予坚决反对。51.43%受访者偶然接触到自己不熟悉,但是与工作相关的信息,认为有必要做精读分析。20%受众者会对所得新信息进行真实性验证。63.22%受访者在偶尔碰到不道德网络行为,基本采取不加理会方式。

总结以上高校辅导员媒介素养的现状,究其原因有:第一,缺乏在应对新媒介环境下发挥思想引领作用的意识,很少有意识到在新媒体阵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很少主动发表相关专业方面言论;第二,缺乏新媒体系统的理論学习及实践性指导,大部份非网络专业出身的辅导员对常用媒介软件的使用没能深入学习,且在媒介软件选择上相对保守;第三,辅导员自身的政治素养及专业知识不够强,从专业角度甄别信息能力还不够高。

三、提高高校辅导员媒介素养的路径探究

(一)发挥辅导员思想引领的作用,应对新媒体环境。

“新媒体时代高校各项工作都在积极与新媒体接轨,辅导员集管理、服务与育人于一身,如果不理解、不接受、不适应新媒体工作方式,势必会被时代所抛弃。”[1]新媒体中充斥着大量信息,对大学生的三观塑造具有重要影响,高校辅导员应牢记做为一名高校辅导员的使命,紧跟时代的步伐,有效地利用媒体平台,很好地诠释思想引领的主体角色。利用新媒体平台密切关注学生的思想动态,对出现的错误思想及时扭转,继以正面思想传播,对学生感兴趣讨论的网络话题要深入辩证,理性批判事实,实现正确思想引领的作用。同时注意线上线下的结合,结合新媒体平台,创新学生工作思路和方法。

在高校层面,要积极支持辅导员媒介素养发展,“将媒体素养教育纳入正规教育体制中,并尽早实施媒介素养教育是全球化、信息化、媒介化社会发展的内在要求。”要发挥学校在媒介素养教育中的主导作用。首先,应把媒介素养作为辅导员入职培训的主要内容,并严格考核,提高辅导员对媒介素养的重视;其次,应举办相关辅导员新媒体运用技能比赛及相关知识讲座,把相关参与数据纳入考核内容,使辅导员能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再次,应营造氛围,合力推进校园信息化建设,普及在线学习系统、智能化媒体、官方公众号等,使辅导员的媒介素养在工作实践中逐步提升。

(二)贴近大学生媒介使用特点,提高辅导员媒介应用素养。

高校辅导员与学生之间存在一定的年龄差距,特别是工作年限较久的辅导员,在生活经验、兴趣爱好、文化水平上存在一定差距,这就要求辅导员在应用新媒体时,注意学习贴近大学生常用的媒介。在媒介使用方面,要找到在大学生中人气较高的媒介平台,学习当前如微信、QQ、抖音等新媒介基本功能,并建立学习平台,如微信公众号,发挥集体辅导员力量,交流经验,互相感染,相互学习。在媒介创作与表达能力方面,首先要深入学习常用的文档、图片、视频、直播、在线教学等编辑软件,如wps office、photoshop、爱剪辑、雨课堂、慕课等,熟练掌握并能运用自如;其次要注意社交媒体上自我形象包装方面,既能彰显个性,又能传播正能量,自我QQ空间、QQ群、微信、微博、班级贴吧上发表的文字要理性并贴切,切勿浮躁与盲目;再次在网络语言的运用上,在尊重学生主体地位基础上,要适时灵活运用网络流行用语,如“确认过眼神”、“冲鸭”、“锦鲤”、”燃烧我的卡路里”、“社会人”等,拉近教师与学生距离,融洽集体氛围,提升教师的亲和力,“亲其师,乃信其道”,无形中进行思政教育。

(三)加强自身的政治素养和专业素养,加深正面积极互动。

“辅导员作为大学生思政教育的重要环节,其信息甄别能力、信息研判能力、信息批判意识和再传播能力成为考量媒介素养高低的重要能力指标。”如何提升信息甄别能力,这就需从思想源头下手,即加强政治素养和专业素养。要密切关注时事政治,深入学习相关主流理论知识,加强自身党性修养,学会正确解读媒介信息,领会新知识、新观点,用正确理论去阐释网络观点,理性批判和抵制低俗文化。进一步提升辅导员专业素养,积极学习相关领域知识,如心理、管理、写作等,扩大知识储备、扩展视野、增长新本领、新才干。以较扎实的政治素养和专业素养,提升学生思想动态监督能力,对有危机事件发生端倪的现象及时化解,在媒介平台上及时准确发声,防止“次生灾害”的发生;以较扎实的政治素养和专业素养,提升自身媒介思辨能力,引导大学生在广袤的网络世界中获得具有成长价值的信息,帮助其甄别信息,引导大学生在新的信息传播环境中健康成长;以较扎实的政治素养和专业素养,合理运用新媒体,使其成为主流意识形态的正面宣传阵地,探索出一套符合大学生学习和阅读的习惯,形成思政教育媒介传播体系。设置与时事热点相结合的主题,开展线上互动,可采用网络直播形式,增加学生积极性,加强教育的广度,或是微信公众号推文形式,吸引学生留言,过程中要做好舆论监督,并在无形中做到掌控,达到潜移默化的教育效果。

(四)更新理念,创新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模式。

高校辅导员媒介素养的提升最终要落实到学生媒介素养教育上,任何直接对不良媒介信息的硬性封堵或放任自流的做法都不成熟。培养媒介素养从本质上是教育人理性选择和合理有效运用新媒体的教育,是促进人发展的教育,只有更新理念,因材施教,才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要发挥学生主体地位,引导学生利用新媒体实现服务自我、发展自我。新媒体的广泛应用,使得更多学生有机会展现自我,他们能在虚拟空间中满足兴趣爱好,满足个性发展需要。如喜爱学习可以把新媒体作为学习工具辅助其实现人生目标;喜欢音乐、拍摄可以通过新媒体展现自我,分享音乐作品,扩宽视野……在集体交流平台上,如班级QQ群、微信群、直播平台等,鼓励学生利用平台进行相关活动策划与开展。另外,学校层面也应积极开展“第二课堂”,号召开展线上主题班会和主题团日活动,鼓励学生参与网络平台建设,以作品征集形式,吸引学生创作媒介信息。鼓励“意见领袖”气质的学生担当平台的监督者,培养其媒介素养,以点带面,经验推广,提升整体利用新媒体促进自我发展的能力。

综上所述,在快速发展的新媒体时代,高校的支持与辅导员自身媒介能力的修炼,并充分发挥辅导员思想引领的作用,创新教育模式,便能抓住新机遇,增强新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效性。

参考文献:

[1]王静 . 新媒体时代高校辅导员媒介素养的内涵与提升 [J]. 重庆工商大学学报 ( 社会 科学版 ),2018(5).

[2]刘彤 戴丹 . 网络思政背景下高校辅导员媒介素养能力结构模型建构路径研究 [J].研究与交流,2019(8).

[3]于杨 . 90后的数字化成长 [M].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7.

基金项目:

广西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课题(2017SZ076)

猜你喜欢
媒介素养高校辅导员新媒体
新媒体背景下中学生媒介素养现状与应对
网络负面热点事件对大学生社会心态的影响
“互联网+”时代高职学生媒介素养的培育路径研究
心理学在高校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应用分析
新常态视阈下高校辅导员做好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研究
我国高校辅导员队伍的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
浅析儒家思想对高校辅导员专业化的作用
大学生媒介素养调查研究
新媒体背景下党报的转型探析
对农广播节目的媒体融合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