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两个向度理解习近平对历史虚无主义的批判

2020-10-21 11:11万静
青年生活 2020年8期
关键词:习近平

万静

摘要:近年来,历史虚无主义作为一种社会思潮已经从已经从学界的讨论转化为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批判历史虚无主义,加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建设,中国共产党一直在路上。在这方面,习近平同志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在多次讲话中对历史虚无主义进行了深刻的批判,形成了许多丰富的思想,我们可以从认识论和方法论两个向度,深入理解与学习习近平同志对历史虚无主义的批判。深入学习与领会这些思想,对我党加强意识形态建设和思想建设具有深远的意义。

关键词:习近平;历史虚无主义的批判;认识论向度;方法论向度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强调: “必须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使全体人民在理想信念、价值理念、道德观念上紧紧团结在一起。”近年来,历史虚无主义日嚣尘上,愈演愈烈,已经演化为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已经演化为我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强大的破坏力量。把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和主导权,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中共必须对历史虚无主义进行彻底批判,以正本清源、以正视听。习近平同志在这个问题上做出了重大贡献,其关于历史虚无主义的批判有力地回击了历史虚无主义者的妄言。习近平同志主要是从认识论和方法论两个向度对历史虚无主义进行了深刻的批判。

一、认识论向度

历史虚无主义在认识论方面坚持唯心史观,是一种错误的认识论。在唯心史观的指导下,“历史虚无主义者把某种精神、观念当做独立主体和认识前提,用这种精神来说明历史的起源和发展,并以此随意裁剪历史、评判历史”。一言以蔽之,历史虚无主义者颠倒了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正确关系,错误地认为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在這种唯心史观的引领下,衍生出了“革命制造论”和“普世价值论”等荒谬的论断。在中国革命问题上,历史虚无主义者无视革命深刻的社会根源,提出“革命制造”论,认为近代以来的中国革命尤其是辛亥革命和新民主主义革命,都是“激进主义思潮的产物”,是由少数革命家“制造”出来的,将中共革命史抹黑为阴谋夺取史。因此他们大肆宣扬中国革命完全是破坏性的和错误的,如胡诌“革命容易使人发疯发狂,丧失理智”“革命只是一种破坏性的力量”等言论,其目的在于通过否定中国革命来达到否定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否定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历史合理性和历史必然性。在当前意识形态领域斗争的复杂形势下,普世价值论充当了历史虚无主义者否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史和中国道路的思想武器,他们硬要把我国的改革开放定义为是在往西方政治制度的方向改,其本质在于向中国推广所谓的西方普世的现代社会价值及制度。“革命制造论”和“普世价值论”等论断鲜明地体现了历史虚无主义者在认识论上犯了唯心史观的错误。而与此相反,马恩通过对《德意志意识形态》的批判,创立了唯物史观,主张生产方式与经济基础的决定性作用,主张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习近平同志是坚定的历史唯物主义者,在习近平看来,“革命制造论”和“普世价值论”等论断脱离了社会生产方式和经济基础,否定了社会存在对社会意识的决定性作用。单就“普世价值论”所一贯宣扬的硬要把改革开放定义为往西方政治制度的方向改的言论,中国的政治制度要按照西方的政治制度改的论断,习近平运用唯物史观给出了有力的回击。他强调“各国国情不同,每个国家的政治制度都是独特的,都是由这个国家的人民决定的,都是在这个国家历史传承、文化传统、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上长期发展、渐进改进、内生性演化的结果”对中国而言,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正是适应了我国独特的文化传统和独特的基本国情。“我国的实践向世界说明了一个道理: 治理一个国家,推动一个国家实现现代并不只有西方制度模式这一条道,各国完全可以走出自己的道路来。可以说,我们用事实宣告了‘历史终结论的破产,宣告了各国最终都要以西方制度模式为归宿的单线式历史观的破产。”习近平同志的论述向我们深刻揭示了历史虚无主义者在认识论层面所犯下的唯心史观的错误,从认识论层面抨击了历史虚无主义者各种论断的荒谬与虚假,让我们从认识论上认清了历史虚无主义的错误。

二、方法论向度

历史虚无主义在方法论上坚持形而上学的方法论,是一种错误的方法论。“历史虚无主义者在方法论上最大的特点就是认识的片面性,攻其一点、以偏概全、以小放大,有的甚至否认基本事实,颠倒历史是非黑白,大搞“解构主义”和历史碎片化”。历史虚无主义者借助”反思历史”,无限放大中共在革命、建设、改革开放过程中犯下的错误,而历史虚无主义者往往会把这些错误直接归结为中共最高领袖。历史虚无主义者对中共最高领袖的攻击和诋毁则集中体现在对毛泽东同志的评价上。改革开放以来,“非毛化”思潮经久不衰,而对毛泽东的诋毁主要是集中于用毛泽东晚年时期所犯下的错误来完全否定毛泽东和毛泽东思想。从方法论角度看,这种论断在评价党的领袖时,只是基于一些破碎的历史材料,而不是从事实出发进行全面而辩证的评价,是脱离了当时特定的历史环境,而不是在当时的历史环境下分析中共领导者,分裂了整体与部分之间的辩证关系。不把握主流和本质,而是抓住支流和现象就妄下结论,专挑细枝末节进行否定,这实际上是本末倒置,以偏概全,是用片面、静止、孤立的方式看待历史的形而上学方法。针对历史虚无主义者对党在各时期所犯下的错误的认识和对领袖人物的评价,习近平主张运用唯物辩证法的方法论来对历史虚无主义者的认识方法进行回击。他要求对党曾经出现过的失误和曲折,应着重分析当时所处的社会条件,研究防止再犯的办法。关于对党的最高领袖尤其是对毛泽东的评价,习近平多有论述。首先,肯定其卓越的历史贡献。习近平同志指出毛泽东同志“为实现中华民族独立和振兴、中国人民解放和幸福,做出了彪炳史册的贡献”。其次,正视伟人的错误。对于毛泽东晚年出现的错误,习近平主张从当时的主客观条件来分析其出现错误的原因,并提出了重要论述:“不能因为他们伟大就把他们像神那样顶礼膜拜,不容许提出并纠正他们的失误和错误;也不能因为他们有失误和错误就全盘否定,抹杀他们的历史功绩,陷入虚无主义的泥潭。”习近平的论述抨击了历史虚无主义者对待历史人物的评价所运用的形而上学的方法,是唯物辩证法的生动运用。历史虚无主义者在方法论上的形而上学性还体现在他们否认基本历史事实,颠倒历史是非黑白,这生动地体现在历史虚无主义者在对待改革开放前后两个时期以及两个时期关系的认识上。他们或宣称改革开放前和改革开放后两个时期的“对立否定论”,隐含着对改革开放前后两个时期非客观的认识,表现在两个方面,即以改革开放前的时期否定改革开放后的时期,或以改革开放后的时期否定改革开放前的时期。他们或宣扬“直线运动论”,有意无意地淡化改革开放的意义,认为“改革开放后的时期”只是对“改革开放前的时期”的直线式发展,隐含着对改革开放后时期非客观的认识。更有甚者提出“一概否定论”,即认为两个历史时期都是错误的,不应将马克思中国化,主张要回到原本马克思主义。习近平同志强调要从三个方面来认识这个问题。一是,肯定改革开放前后两个历史时期所取得的成绩。二是,指出改革开放前后两个历史时期的必然联系。三是,对改革开放前的历史时期要正确评价,不能用改革开放后的历史时期否定改革开放前的历史时期,也不能用改革开放前的历史时期否定改革开放后的历史时期。习近平同志对改革开放前后两个时期辩证关系做了深刻的论述,是对联系,全面,整体的唯物辩证法的生动应用,是对历史虚无主义观点的彻底否定与批判,是我们正确认识改革开放前后两个时期的辩证关系的思想和理论武器。习近平同志的论述向我们深刻揭示了历史虚无主义在方法论层面所犯下形而上学的错误,从方法论层面抨击了历史虚无主义者各种论断的荒谬与虚假,让我们从方法论层面认清了历史虚无主义的错误。

只有坚持从历史走向未来,从延续民族文化血脉中开拓前进,我们才能做好今天的事业。面对历史虚无主义者对我国历史的虚无,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破坏,我们必须对对历史虚无主义进行批判。从认识论和方法论两个向度学习习近平同志批判历史虚无主义的深刻思想,认清历史虚无主义的错误,从而自觉地使用唯物史观和辩证法应对历史虚无主义对我们的侵蚀,是我们每个人都应该掌握的能力。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

[2]王永义.从三个向度理解习近平对历史虚无主义的批判[J].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20(02):9-15+57.

[3]周玉.历史虚无主义三缪[J].理论导刊,2010.

[4]马克思恩格斯文集: 第九卷[M]. 北京: 人民出版社,2009.

[5]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 中[M]. 北京:  中央文献出版社,2016.

[6]习近平关于社会主义政治建设论述摘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7.

[7]张俊生,储著武.论习近平关于历史人物评价的思想和实践[J].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16(06):72-77+93.

[8]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学习习近平同志关于党的历史的重要论述[M].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2014.

猜你喜欢
习近平
习近平,大国抗疫与经济重启
习近平的可持续发展之“策”
习近平总书记寄语广大少年儿童
习近平的外交足迹
习近平用典
习近平的会议外交:谈问题,交朋友
习近平总书记在清镇职教城考察
知之深 爱之切
标题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