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是助推非遗传播与保护的主要助力

2020-10-21 13:49蓝天龙
青年生活 2020年8期
关键词:文化遗产物质微信

蓝天龙

摘要:非物质文化遗产本身具有很多的价值,在开发和保护的过程中,可以通过“互联网+时代+非物质文化遗产”,适当地加入一些有用的元素来配合经济的发展,通过互联网与新媒体进行深度融合,创造新的推广助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推广。

非物质文化遗产本身具有很多的价值,如:社会价值、经济价值、文化价值等等,所以发掘、保护、传播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价值从中受益也就成为了当代人们研究的重点。

对于大多数群众来说,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的理念并没有在其脑海中扎根,继承,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意识还并不是非常具备,通过新媒体来给人们灌输这方面的概念,让人们开始重视起来。

一、什么是非物质文化遗产。

非物质文化遗产又称口述或无形遗产,这一概念早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就形成了,并逐渐成为当今世界关注的焦点。非物质文化遗产指,“被各群体,团体,有时为个体视为其文化遗产的各种实践、表演、表现形式、知识和技能及其有关的工具实物、工艺品和文化场所。各个群体和团體随着其所处环境、与自然界的相互关系和历史条件的变化不断使各个群体和团体随着其所处环境、与自然界的相互关系和历史条件的变化不断使这种代代相传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创新,同时使他们自己具有一种认同感和历史感,从而促进了文化多样性和人类的创造能力。”非物质文化遗产也被分为了五个方面:1.口头传说和表述,包括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媒介的语言;2.表演艺术;3.社会风俗、礼仪、节庆;4.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知识和实践;5.传统的手工技巧。

二、新媒体(公众号)方式运营的特点:

1.熟人网络,小众传播,传播的有效性更高,传播力度更大。根据微信官网站最新用户数据统计,其注册用户早在好几年前就突破3亿。作为一款社交软件,其传播的信息,与传播的速度是大家可想而知的。这大大有利于项目的发展,与可运营性,对项目目标的实现有着极大的助推作用。

2.可随时随地提供信息和服务,信息和服务能够到达的时间更长。对于手机是用户随声携带在身上的工具,借助移动端优势,微信天然的社交、传播、位置等优势,为项目的营销带来了更大的方便,同事,在项目前期相对于APP而言,由于不需要下载安装,影响力也不是很大,用公众号进行传播更方便,保障。

3.营销和服务的定位更准确。微信公众号具有强大的分析功能,有利于公众平台对于用户的分组,并且通过“超级二维码”特性,可准确获知客户群体的属性,从而让营销和服务更个性化,更精准。(微信公众号优势——在二维码中还可加入广告投放渠道等信息获利)

4.富媒体内容,便于分享,进一步增大传播力度。新媒体相比传统媒体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应用,微信特有的对讲功能,使得社交不再限于文本传输,而是图片、文字、声音、视频的富媒体传播形式,更加便于用户分享,达到非遗新视觉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播与保护的初心。

5.营销成本更低,可持续性更强。可把客服,大众聚集到公众平台,可向客户不定期的推送信息,让大众随时了解到非物质文化遗产,持续建立连续,发挥更好的传播、保护、营销效果。

地方文化与新媒体的有机结合,“互联网+时代+非物质文化遗产”,通过互联网与新媒体进行深度融合,创造新的推广助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推广。运用微信公众号、APP客户端,推广民族多元化的非物质文化。后期公众号、增加栏目通过“守”艺人的角度了解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历史由来,让更多人了解并且参与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当中,同时也会邀请和采访专家学者为我们讲述更加细致准确的文化历史,为我们在了解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化历史传承,如何利用历史文化元素运用于设计中提供了保障。

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特点。

1.传承性,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伴随着特定的文化现状发展起来的,以集体、群体或个体方式一代接一代享用、继承或发展的性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性是由遗产的本质所决定的,换言之,就是我们的祖辈在长期的劳动过程中,经过了一代代劳动人民的积累和改进并以师徒和团体的形式流传下来,逐渐形成的。它是劳动人民智慧的象征。因此说,非物质文化遗产并没有具体的创造者,即使有,也是后人对前辈已有技艺或习俗的加工和创新。

2.口头性。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缺乏书面资料,其传承形式主要是靠口传心授,言传身教,具有强大的“口头性”。这也决定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发展存在一定的困难以及开发和保护漓江流域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紧迫性也逐渐显现出来。

3.可塑性。非物质文化遗产与之俱来的传承性和口头性,导致了她具有可塑性的特征。在开发和保护的过程中,可以适当地加入一些有用的元素来配合经济的发展。所以这也真是证明了新媒体与非物质文华遗产融合的可行性,和可塑性,在发展,传播,保护,记录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同事融合经济元素,做到保护与利益的双丰收,做到传播与经济的双发展。

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传播价值。

1.时代发展的需要,在党的十九大以来,新媒体融合和文化兴国是国家新时代发展的战略要求,作为大学生,要积极主动的肩负时代责任,为国家新媒体的发展和文化的保护与传承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2.国内外研究现状新媒体融合是国家媒体发展战略,文化复兴是民族文化自信心确立的需要,两者的有机结合是时代发展的需要,更是时代发展的产物。在新时期,各行各业都在积极的探索“互联网+”发展途径,既有成功的喜悦,也有失败的沉痛教训,但是这都挡不住历史发展的步伐。新媒体+文化的有机结合,更方便的人与文化的交互式体验,更方便、更直观、更生活化,故宫博物院的在新媒体+传统文化的结合上,是非常成功的案例,方便了受众对故宫文化的全方位体验,是我们地方文化传承者学习和借鉴的榜样。这也让我们更加的坚信新媒体是新世纪,新时代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播与保护的核心力量这一命题。

非物质文化遗产,多种多样,其特点也是别具一格,也为新媒体助推这一动力提供了项目的可行性。

非物质文化遗产,特别是没有用文字、书面去记载的,需要大家的钟声、和保护,这正是反映了新媒体的重要性,用图片与文字结合,用小视频的方式进行传播,让大家了解到这个文化,重视这个文化,达到保护的效果,这是我们应该做的,在传播的基础上盈利,让非物质文化遗产得以延续下去,让世人流传。

参考文献:

[1]程惠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价值,经济观察报告[J]2006年/6月12日/第042版.

[2]陈天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经济价值[J].

[3]君.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理论思考[J]江西社会学.

基金项目:

广西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非遗新视觉——漓江流域文化传承与传播”(编号:201913641008)

猜你喜欢
文化遗产物质微信
World Heritage Day 世界遗产日
Task 3
Tough Nut to Crack
微信
聚焦物质的分离与提纯
八大突破口攻克物质推断题
抓物质特征 巧解物质推断题
微信
微信
文化遗产与我们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