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初中语文古代诗歌鉴赏教学策略

2020-10-21 02:51尹淑霞
大众科学·下旬 2020年5期
关键词:古代诗歌鉴赏初中语文

尹淑霞

摘 要:古代诗歌是中华民族文学宝库中一颗闪耀的明珠,它的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内容丰富、情感强烈,仔细阅读后会有许多收获。古代诗歌鉴赏作为中考的必考考点,在语文教学中的地位是不容忽视的。但由于古代诗歌距今年代久远,许多学生难以理解,无法出色地完成对整首诗的鉴赏,所以教师应重点培养学生对诗歌的鉴赏能力,帮助学生了解诗词中的精髓,提高他们的文化素养。

关键词:初中语文;古代诗歌;鉴赏;策略

引言:

古代诗歌鉴赏一直是语文教学中非常重要的内容,尤其是在近几年,国家对传统文化越来越重视,在各地中考题中都能看到有关古代诗歌鉴赏的题目,因此教师应重视对古诗词鉴赏的教学,有针对性地挖掘诗词中的内涵,以多元化的教学形式帮助学生理解诗词的意境,感悟诗情,提高学生的诗词鉴赏水平。

一、通过题目判断古诗词的类型

一般在赏析古诗词时讲究先读后感悟的顺序,题目可以说是古诗词的核心要点,许多古诗词的题目都体现了文章的中心思想和主要内容。在分析古诗词之前,老师可以教导学生理解古诗词的题目,带领学生对本诗有个整体的感悟和把握。例如,在对部编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讲解时,老师首先可以通过对题目的分析得出此诗是作者为好友王昌龄贬官而作,以抒发自己的愤懑,同时寄托自己的慰藉。古诗题目为下文李白所感叹的事物做了铺垫,体现了全诗的中心思想,抒发了作者对友人的牵挂思念之情和对他不幸遭遇的同情。

二、通过阅读整首诗来感受此诗的内涵

对诗歌的阅读不能仅仅只是停留在表面,而是要通过现象看本质,通过字面的意思来体会实际含义。古诗词的阅读要求把握诗歌的意象,通过意象可以看出作者所想要表达的情感。例如,部编版初中语文九年级上册《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就很好地诠释了诗歌阅读的涵义,“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中,老师应该指导学生理解隐藏在诗词背后的情感,作者将“沉舟”、“病树”比作年老的自己,描述了对自身悲惨遭遇的感慨,说明了事物总会向前不断地发展,新事物最终可以战胜旧事物的事实,在感慨自己不顺遭遇的同时又对未来充满了新希望。第三四句“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也需要学生透过诗句表层含义来挖掘这两句诗背后所蕴含的典故。刘禹锡运用了类比的手法,叙述了自己被贬23年之后,时间久远到犹如已经过了几个世纪,回归之后,一切都和以前不一样了,表达了对自己悲惨遭遇的叹息和对时间流逝的感叹,在自然面前,自己的遭遇是渺小的,侧面写出了作者乐观豁达的精神。初中生的理解能力有限,对历史的了解也不会特别深入,在没有老师的帮助下阅读古诗会很难理解蕴含在诗句中的深层含义,语文老师在课堂上教学时应以阅读为起点,协助学生分析每一個句子,让学生理解作者在写诗时想要表达的情感和精神寄托。

三、以内容为核心,了解古诗词的背景

想要更加容易地理解古代诗歌的内涵,就必须将自己带入到当时的时代背景,从诗人的角度体会他当时作诗时的心境,与诗人产生共鸣,这样才能真正地理解古诗的含义。例如,讲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过零丁洋》这一课时,教师带领同学们阅读完整篇古诗并进行内容的分析后,学生只能初步理解作者在古诗中表达的慷慨激昂的爱国主义精神和视死如归的高风亮节,却不知道作者的爱国主义是从哪里来的,无法与作者产生共鸣,因此作者的诗歌也很难让学生做到感同身受,打动不了学生。如果教师在解析诗歌内容时将作者所处的时代背景和生涯经历告诉学生,那么学生对诗歌的理解会更加透彻。文天祥是宋代末年的丞相,官职权力很高,并且具有才华。而当时宋朝在面对元军的入侵时,发生了大大小小不少的战争,文天祥在国家危在旦夕的时候写了这首诗,首联“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写了两件大事,一是他二十一岁因科举步入仕途,二是国家危急存亡关头,他起兵抗元。颔联“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是对当时紧急局势的描述,面对元军的不断进攻,国家危在旦夕,作者把国家命运和自己命运联系在了一起,说明了国家局势和个人命运都难以挽回,渲染了极度悲伤的气氛,尾联则表达了自己舍生取义的人生观,宁愿牺牲自己也不出卖国家的豪情壮志。这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崇高表现,是学生应该学习的。

四、以技巧为落脚点来解析古诗词所运用的艺术手法

古代诗人在写作时也会使用不同的表达方式和技巧来修饰文章。例如,最基础的“赋、比、兴”的表现手法,在诗经《风雨》中“风雨凄凄,鸡鸣喈喈;风雨萧萧,鸡鸣胶胶”就运用了兴的表现手法,渲染了凄凉的氛围。《硕鼠》中,运用了比的表现手法,通过对人人厌恶的老鼠的描写,将奴隶主残暴的本性写得淋漓尽致。诗人也常常运用托物言志、借景抒情、借物喻人、直抒胸臆、欲扬先抑等表现手法,如《石灰吟》一诗中于谦表面上是咏石灰,实际上是借吟石灰来表达自己不怕困难,敢于牺牲自己,做官清廉正直的精神。比喻、拟人、借代、对比等修辞手法也常常出现在古诗词中。如最直白的“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一句,作者将沙漠比喻成皑皑白雪,将月亮比喻成钩子,形象生动,能够使读者轻易地联想到诗中的画面,犹如置身于当时的环境,引发读者对自然的共鸣。这些手法能够使诗歌内容更加丰富,情感表达更加到位,老师在教学中可以让同学们熟练运用这些技巧在自己的写作中,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结束语

我国作为一个具有五千年历史的国家,古代诗歌文化源远流长,因此在教学中很难使学生能够理解透彻,有融会贯通之感,但这并不影响初中语文古代诗歌鉴赏的教学。教师在对学生进行诗词鉴赏教学时,应该将眼光放长远,不能只局限于应试教育,而应该重视对学生人文素养的培育和艺术鉴赏的能力,让初中生通过诗歌联系生活,树立正确的三观,促进初中生的全面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魏文琴.初中生古诗鉴赏能力培养策略研究[D].渤海大学,2017.

[2]胡倩倩.袁行霈诗歌鉴赏理论在中学古诗词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9.

[3]王晓莉.初中语文古代诗歌教学内容设计研究[D].杭州师范大学,2018.

[4]李卉卉.人教版初中语文诗歌意象教学[D].闽南师范大学,2017.

猜你喜欢
古代诗歌鉴赏初中语文
基于“教、学、评”一致的初中语文作业一体化实践模式
初中语文片段写作的实践路径
群文阅读与单元教学比较谈——以部编本初中语文教材为例
浅谈初中语文作文教学
谈高中美术鉴赏教育中审美价值的研究
弘扬民族精神,传承传统文化
高中古代诗歌教学的三步曲
古诗欣赏课在幼师教育中的实施策略研究
中学古代诗歌教学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