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课改之我见

2020-10-21 04:12王慧玲
科学导报·学术 2020年30期
关键词:人文素养

王慧玲

摘  要:.语文课程的人文内涵决定了语文课改的方向,这就要求教师尽量丰富教学内容,重视熏陶渐染,尊重独特体验。语文课程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的特点,使语文学科也具有多重功能。语文课程的特点和性质决定了语文教学思想的不断更新,语文教师要更加注重培养学生语文情感,全面提高学生人文素养。

关键词:语文课改,独特体验,多重功能,人文素养

教学将近二十年,对语文教学的课改颇有感触,说一点自己的见解吧:

一、对语文教育的特点有了新的把握——丰富教学内容,重视熏陶渐染,尊重独特体验。

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学生对语文材料的反应又往往是多元的。因此,应该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同时也应该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这段话要求我们注意一下三点:

1、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教学也应体现现时代特点和现代意识,关注人类,关注自然,理解和尊重多样文化。这有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我们的教材选文要具有典范性,文质兼美,富有文化内涵和时代气息,才能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地人生态度。可见,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还在于培养健康、快乐、积极向上的“人”。离开教材思想内容的纯工具训练,是课程标准所反对的。

2、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学生人文素养的提高,不是靠老师的空泛分析或“满堂灌”、“满堂练”,而是主要靠熏陶感染、潜移默化。“润物细无声”,使学生的人文素养自然而然得到提高。

3、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一千個读者,有一千个哈雷姆特”,社会上批评中学语文教学中忽视学生的独特体验,一道阅读练习题常常只有一个答案。学生作文严重雷同,千篇一律。以后的语文教学千万不要重蹈这个覆辙,要尊重学生自己的特有的,符合孩子自己生活经历的独特体验。

二、对语文课程的性质和地位有了新的认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语文学科的多重功能。

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这代表了现阶段对语文课程性质的最新认识。

课程标准所指出的语文学科的多重功能,反映了许多学者和教师的意见。有的教师指出:“学会语言就是学会思考,不仅因为语言是思维的外壳,同时学会一种语言就是学会一种世界观。语言与思维的关系是互为依存的。中学语文教学,正是要进一步磨砺中华少年对中华语言“音“形”“义”,尤其是语法形态的敏感性,从而具备更完善的思维模式。而中学的语文教学正是奠定一个中华人这方面根底的最关键的阶段。”(朱绍禹:《中学语文教学法》)我想,这些话可以作为课程标准关于语文学科多重功能的一个注脚。

然而,由于种种原因,现在语文教学的多重功能远远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有的语文教学仅为应试而教,有的语文教学走上纯工具训练的羊肠小道,有的语文教学仅限于讲解课文内容,有的语文教学脱离生活。如此种种,不一而足。不过最主要的弊病是忽视学生人文素养的发展。因此,课程标准突出了语文教育应有的丰富内涵,突出了语文教育的人文性。

明白了语文教学的人文性和多重性之后,那么在教学中才能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主,重在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学生能力的形成不是一朝一夕的过程,我们还需要语文教学中不断更新教育思想。

三、语文教育思想的更新 ——培养语文情感,提高人文素养

1、从“传授语文知识,培养语文能力”到“着力于学生的基础知识、学习态度、和文化底蕴等素质的培养”。过去,教育教学中存在“重知识传授,轻能力培养”的现象,后来,有专家提出“传授知识,培养能力并重的”观点。现代教育理论认为,学生素质的提高,智力因素起决定作用,非智力因素起重要作用,新大纲强调知识、能力素质的同时,要求培养学生正确的学习态度、习惯、方法和对语文的情感。

2、从“思想道德教育”到“全面提高人文素养”。

传统的语文教学的思想往往局限于“政治思想道德灌输”,这种教育游离于语言文字的教学之外,使语文教学与思想教育变成“两张皮”,效果较差。新大纲结合语文学科的特点,提出“全面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人文素养”包括“爱国主义精神、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品质”、“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等。语文作为人类文化的组成部分,其蕴含的人文素养,民族精神和历史底蕴熏陶、感染、促进了一代又一代人的成长,人文精神应该成为语文的灵魂,失去人文精神的语文教学是干瘪的,毫无意义的,强调语文教学的人文性,是对语文教学本质的追溯和回归。将思想教育纳入人文素养培养的范畴,就是将思想教育纳入语文教育本身,思想教育的实效性也落到了实处。

所以,教师教育思想的转变也应该是课程改革转变的一个重要部分,作为一名基层教师,我们不仅要有埋头苦干的“老黄牛”精神,更应该适应时代的发展,站起身来,抬头看路,做课程改革的实践者和领路人。因为理论的形成靠的是我们辛勤的实践,靠的是我们的努力和思索。我们低头看见的是一双双信任我们的纯洁的眼睛,抬头看见的是我们中国教育的未来。

参考文献

[1]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

[2]  《中学语文教材研究概论》朱绍禹主编,华北师范大学出版社

[3]  《中学语文教学法》朱绍禹主编,人民教育出版

本文系淄博市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7年度规划课题2017ZJG012《基于关键能力的初中学生生涯规划教育探索与实践》的研究成果。

猜你喜欢
人文素养
培养历史思维,优化历史活动课
高职市场营销专业人文素质教育浅析
高中历史教学中人文素养的培养
从渗透人文素养的角度论新课改背景下的生物教学
高级英语课程提升学生人文素养实践策略研究
高校人文素养教育势在必行
以文学阅读为载体培育大学生人文素养
基于自我意识唤醒下医学生人文素养的培育途径研究
教师在中学历史课堂教学有效性中的影响
高校 《大学语文》 课程教学模式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