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立德树人视角下的初中语文教学思考

2020-10-21 04:23李辉
中学课程辅导·教育科研 2020年19期
关键词:教学思考立德树人初中语文

李辉

【摘要】  语文学科是进行德育教育的重要载体,可以有效地落实立德树人的教学任务。因此,在语文教学中,需要教师对教材内容进行深入挖掘,将其中的德育元素放大,有计划地渗透爱国教学、责任教育、理想教育等相关品德教育,让学生能够通过语文学科的学习,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从而让学生获得良好的发展。

【关键词】  立德树人 初中语文 教学思考

【中图分类号】  G63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992-7711(2020)19-017-01

引言

教师不单单只是解决学生疑难的指导者,更是对学生树立榜样、宣傳做人的引导者。语文学科是人文性与工具性相结合的学科,因此语文的学习不光是学习语言规律,更对学生的人文、品德等有着一定的渲染。基于此,初中的语文学科是能够有效落实立德树人任务的重要契机,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就需要发扬语文学科的优势,寻找课本中的德育元素,有效的将语文教育和德育教育结合在一起,全面的发展学生的综合素质。

一、立德树人

在春秋战国时期,鲁国的叔孙豹曾经说“立德、立功、立言为三不朽”。立德之所以被放在了首位,是因为立德是一个人为人处世的根本,立德树人指的是能够够在接受道德教育之后树立正确的观念,改变不良的价值观念,提高自己的思想觉悟,注重自己的言行,让自己能够成为真正有良好品德的人。中学生的智力能力和思维等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但同时在中学阶段,学生的认知等都处于重要的时期,语文课程和德育教育的结合能够陶冶学生的情操,对学生的心灵等有一定的净化作用。因此,教师就要想尽设法的增强语文教学的实效性,让学生能够获得长远和健康的发展。

二、立德树人的作用

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要求每个公民都需要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语文教学就可以将此培养任务落实在课堂中,实现语文学科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性。如果一个人要想在社会上生存,就需要具备良好的品德。对于社会的发展而言,具备良好品德的人,才能提高自身的竞争力。语文教育是基本的素质教育,对学生的人格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因此,教师就需要将道德文化渗透在语文教学中,让学生能够热爱祖国,热爱民族,具有丰富的精神内涵,让中华民族的文化能够得到传承。

初中生的思想比较活跃,认知的过程也在不断的完善。正是由于这种不成熟,导致学生在面对问题的时候,可能会出现比较偏激的行为,呈现出理想化的状态。因此,教师的一言一行都对学生有着重要的影响,对学生而言,教师就能够起到榜样的力量。因此,教师就需要端正自己的行为,用良好的品德来感染学生,让学生能够通过耳濡目染做到品学兼优。当学生迷茫的时候,教师要成为学生的指路人,用关心的话语引导学生走出黑暗。这就需要教师从日常的生活中,给学生树立积极的榜样,让学生能够勇敢的前行。

三、立德树人的应用途径

(一)在课文中的渗透

在语文学科中,要求学生需要热爱自己的国家,有心怀天下、忧国忧民的责任感。因此,教师就需要转变自身的教学观念,将品德教育融入到学生的语文教学中。在文言文的学习中,对学生的品德修养有着很大的教育意义。例如:在《爱莲说》的学习中,在课程开始的时候,教师可以向学生提问:“为什么周敦颐只喜欢荷花?荷花都有哪些特点?”。通过教师的提问和讲解,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就能理解出淤泥而不染的内在含义,也愿意做一个出淤泥而不染的人。这样带着问题上课有助于学生加强思考,可以将其贯穿在学生的整个学习环节,让学生的记忆更加深刻。

(二)在写作中渗透

作文在语文考核中占有较大的比例,能反应出学生的思维动态和学生的价值观等。但是作文对很多学生而言,是具有难度的内容。很多学生都会因为作文拿不到较高的分数而苦恼,但又不愿意与教师进行深入的交流。因此,语文教师就可以通过作文评语的方式给学生进行渗透,缩短教师和学生之间的距离,用平易近人的方式让学生更加认可教师。同时,在写评语的时候,教师可以采用平等、委婉的语言,改善传统教学中的批评式评语,让学生能客观的接受自己存在的问题。除此之外,在写作的时候,教师需要积极的引导学生树立自己的三观,对题目要进行反复的思考和推敲,将自己最真实的想法写出来,让自己的情感能够得到更深的发挥。只有经过深层次的讨论,学生才能体验到责任和真诚,具备高雅的情趣和真挚的情感。

(三)在古诗中渗透

在古诗的课堂上,也能更好的树立学生立德树人的思想。众所周知,古诗文之所以能获得如此长久的流传和发展,是因为古诗文中有着古代文人的智慧和古代文人的思想修养。想要更好的在语文课堂上做到立德树人,就需要将其与语文课堂有效的结合在一起。首先,可以让学生展开充分的想象,根据多媒体教学给学生创建良好的情境,让学生能够感知到当时社会的历史背景和生活的情境。其次,要对古诗文的内容进行分析和揣摩,在反复的学习中,学生能够利用单纯的文字表达自身的情感,从而展示出诗歌的魅力。例如:学生在学习《望岳》的时候,教师可以针对最后一句,让学生反复体验当时的情感,自己站在山峰的最高处,遥望周围的环境,感受的都是其他山峰的渺小。通过教师的讲解学生就能体验到这种豪迈壮阔的景象中,让学生也能感受到诗人登山时的感觉。这样想象的教学情境,可以将诗人和学生的情感联系在一起,能够培养学生的情感。

结语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立德树人成为了教学的主要任务。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教师需要深入的挖掘教材,将德育元素贯穿在课堂中,提高学生的品德教育,让学生能够做一个具有高度社会责任感的人。

[ 参  考  文  献 ]

[1]戴丽.以文化人点亮心灯——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生命教育元素初探[J].现代教育科学,2019.

[2]赵宏存.关于如何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立德树人的思考[J].语文课内外,2018.

[3]张桂琴.阅读经典立德树人——核心素养下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浅议[J].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19.

猜你喜欢
教学思考立德树人初中语文
基于“教、学、评”一致的初中语文作业一体化实践模式
初中语文片段写作的实践路径
群文阅读与单元教学比较谈——以部编本初中语文教材为例
浅谈初中语文作文教学
谈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任务
学校体育器材管理自助化
新常态视阈下高校辅导员做好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研究
关于农村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几点思考
对语文教学目的的思考
初中历史反思性教学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