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文艺在当代大学生群体中发展现状调查报告

2020-10-21 13:08郭滟温兆龙赖丽竹党千裕马梦阳
青年生活 2020年26期
关键词:当代大学生发展现状

郭滟 温兆龙 赖丽竹 党千裕 马梦阳

摘要:红色文艺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重要组成部分,是弘扬民族精神、发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载体,而大学生作为新时代思想文化传承的主力军,更应该为红色文艺的保护与传承作出贡献。为了较为全面的了解当代大学生接受红色文化教育、传承红色基因的情况,通过对湖南省多所一本高校的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发现:当代大学生对红色文艺认同现状较好,但同时也存在学习红色文艺自觉性不足等现实问题。我们应高度重视,不断提高教学投入、创新传播方法,把握红色作品时代内涵,加强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红色文艺教育,以实现传承红色文艺,坚定社会主义信念的效果。

關键词:当代大学生;红色文艺;发展现状

一、导言

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的讲话中提出:“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在5000多年文明发展中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党和人民伟大斗争中孕育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红色文化是中国特色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红色文艺是最主要的传播载体,它蕴含着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对大学生具有特别重要的教育与警醒作用,是加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重要内容和载体。红色文艺 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资源,现己被逐步运用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能够为大学生营造一种接受社会主流意识形态的思想氛围,有效应对网络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新挑战。当今,众多学者注意到了红色文艺在大学生中普及度低的现状,很多大学生对红色文艺缺少兴趣和感情。我们应积极探讨在实践中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方式方法,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长效机制,不断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有效性,让红色文艺日渐走近大学生,用红色文艺的方式感染更多大学生参与红色文化建设,传承共产党人的信仰之光和革命先驱的理想之火,建设和守护好我们的精神家园,让红色文艺焕发更大的生命力。

二、基本情况

调查时间:2020年2月

调查小组运用互联网工具,在同学们的积极配合下共发放了2886份调查问卷,对象范围主要包括湖南省一本高校学生。有效问卷2886份,有效率100%。其中曾通过不同方式参与过红色文艺活动的有1020份、未参加过红色文艺活动的有1866份。

调查对象基本情况如下,政治面貌特点:中共党员198份,占比6.86%;团员1958份,占比67.84%;群众730份,占比25.29%。学历特点如下:本科生2886份,占比100%。

三、结论

(一)红色文艺取得一定发展成效

1.红色文艺深受大众承认,传播受众广泛。从调查对象对于红色文艺喜好程度来看,比较喜欢所占比例为58.39%,喜欢红色文艺占比例为33.82%,两者相加共92.2%,不喜欢占比例为7.8%,这意味着绝大部分学生对于红色文艺的兴趣比较高,同时大学生对红色基因的接受程度相对较高,对红色文艺的发现和创新比较关注。这反映了当今红色文艺的口碑之好、影响力之大,说明大学生对于红色文化的传承持有认同的态度,大学生在思想上对于接受红色文艺的熏陶方面并无抵触意识,这就使得我们在传播、推广红色文艺具有十分广大的群众基础。

2.目前红色文艺传播态势良好。关于接触红色文艺的呈现类型方面,有78.41%的大学生是通过影视作品了解到,有72.66%的大学生是通过歌曲、舞蹈等形式了解的,这说明当下红色文艺通过影视作品和歌舞形式方式趋向成熟,已经拥有很大部分观众非常了解或者比较了解红色文艺。关于接受红色文艺的渠道方面,82.78%的大学生是通过网络媒体,59.15%的同学是通过学校教育活动。这说明当下红色文艺传承已经能够充分利用网络媒体和高校课堂的渠道对大学生产生影响和教育作用。

(二)存在的问题

1.功利性氛围渗透,存在价值受质疑

在对大学生关于红色精神的时代意义的调查中发现,认为红色精神在现今存在意义不大和没有意义的占比26.89%。近1/4的大学生对红色精神在现代意义价值持怀疑态度。同时,不喜欢红色文艺作品的占比共为53.5%,占比超过一半。这反映出大学生对红色精神存在的必要与否已经产生质疑。随着大数据时代各种信息对大学生思想的冲击和引导,现代大学生的思想观念更加开阔,获取知识的领域更加多元,预备就业的强大竞争压力和社会资源配置的不均衡,使得大学生对于工具性知识或文化更加看中,而红色文艺很容易得不到认同。这样的功利性氛围不仅严重阻碍了红色文艺的传承环境氛围,更对大学生长期发展不利。

2.工作开展流于形式,红色文艺难入人心

调查对象中认为高校红色文艺流于形式和不温不火的共41.69%,这说明红色文艺的开展具有不够深入、流于形式的问题。红色文艺的精神价值红色文艺传播的瓶颈主要体现在内容刻板单一上。不论是传统的通过影视媒体、文学作品等方式,还是如今的课堂教学,都很难改变大学生对红色文艺的态度,更难以拉近和红色文艺的距离,使得红色文艺在大学生心中是一种距离自身遥远的、”高大上”的、只有”又红又专”的共产党员才能够接触到的东西。如何创新传播内容,改变大学生以往的任务性、对付性学习的态度,使得红色文化真正融入大学生生活之中,拉近红色文化与大学生的距离,是当前红色文艺传播发现的重要问题。

3.了解红色文艺途径单一,认知片面浮躁

文化作为一种意识形态,必须以一定载体才能被传递感知,从数据结果来看,红色文化被大学生感知,大多以网络媒体方式,这在一定程度上还是因为偶然或被动感知,因为大学生习惯于使用网络媒体来获得信息,通过网络媒体传播红色文艺使得大学生受到的影响具有被动性。而歌舞剧团往往因为盈利和规避风险的目的,通常会迎合大部分群众爱好以爱情、流行风格的歌舞为主,对红色文艺的歌舞的创作往往缺乏主动性和创造性。

有53.50%大学生对红色文艺的内涵感到不喜欢。这与当代大学生接触到的信息泥沙俱下,以及没有经历革命历史岁月,无法有感同身受的感情共振有关,对于红色革命精神和红色文艺的内涵无法有清晰的认知。红色文艺作品多与赞颂革命军、赞颂祖国为主,而当代大学生大多生来就处在和平、富庶的时代,对于红色文艺严肃、传统的内涵产生不适或反感也在所难免。但在今天多元文化的冲击下,在各种解构主义的影响下,它仍然是对抗浮躁和喧嚣、固守民族精神的有力法宝。

4. 参加活动积极性不高,红色文艺传承缺乏信心

根据数据得知,很大部分大学生参加红色文艺活动的动机是获得此类活动的荣誉或奖项,很少有人因为自身兴趣主动参加。对革命人物、革命精神学习的积极性十分欠缺。要想真正把这种红色文艺的精神传达给青年大学生,需要红色文艺的传播能够与时俱进,既不改变真正内核,又能使得大学生积极主动参与。

根据调查数据,很大一部分大学生对于红色文艺的传承现状和前景不抱信心,认为现阶段红色文化教育处于不温不火或者流于形式的状态。这就不难解释为何大学生对红色文艺、红色音乐主题课程的敷衍了事的学习态度。大学生对红色文艺教育本就不抱信心,加上社会上一些利己主义和贪图享受的思想深深影响着青年人的心理,这就导致那些革命精神、奉献精神对大学生的影响教育作用有很强的阻碍。如何改变这种情况、改变传统红色文艺传承教育的内容方面,需要大学生能够对红色文艺传承前景充满自信。

(三)原因分析

1.传播内容吸引力不足,传播实效有待增强

对于青年大学生来说,这个年纪正是追求新鲜思想潮流、追求刺激的时候,相对于娱乐化信息可以直接、简易获取并满足大学生好奇心理而言,传统红色文艺就显得陈旧、枯燥,甚至是晦涩难懂。以往强制性的红色文艺教育活动不仅没有使得红色文艺得到很好的发展,反而使得青年大学生对红色文艺产生的厌烦和逆反心理。而在传播方式方面,单单依靠主要网络媒体这种“广撒网、浅撒网”的方式,就使得红色文艺的传播效能大大降低。这种传播方式虽然影响面很广,但也造成教育信息不匹配,学生学到的和教师期望不成正比。

2.红色教育课程有待改进

一方面学校红色教育依赖行政推动,教学推广存在内容刻板问题,学生认为在红色文化教育中存在不温不火、流于形式的情况 ,使大学生觉得组织度不高,形式内容单一,离生活远。传统的红色文艺教学活动方式使得教学讲师的授课内容古板单一,渲染力不足,难以激起教学热情。除此之外,红色教育课程活动的开展形式也较为传统,大学生不喜欢授课内容,因此参加课程大多怀有敷衍了事的心理。再者,高校对于社会红色资源的利用不足,红色课程活动专题方面的比赛很少,难以形成整体化的学习红色文艺的整体氛围。

3.社会多元化思想强烈冲击

伴随着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的经济发展与全球化的趋势,各种思潮不断涌入我国,使得社会上存在思想大交流、大杂烩的现象。作为在信息前沿的大学生更偏爱奇异新潮的时尚流,对老一辈的革命精神兴趣不高,没有深层的了解,特别是在众多“欧美式思想”的冲击下,重于对自身利益、价值观与訴求的实现,对中国的革命精神与红色精神则显得不甚关心。红色文化的外在显现形态上特色性缺失,差异性不明显,雷同度高,模式化、程式化、脸谱化色彩浓,无法达到令人欣然接受的效果。很容易造成青年学生内心红色理念、红色精神的缺失。

(四)改善建议

1.增加红色文化教育的投入,提高影响力

高校历来高度重视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建设,为了提高大学生群体对红色文艺的认同,积极推动红色资源进课堂、进教材、进学生头脑。高校可以积极主动的每年都选择适当的特殊时间,组织开展一些类型多样,具有足够思想内涵的红色文化教育活动,例如学生最喜欢的表演比赛、知识竞赛等形式结合重大节庆日、重大事件纪念日,开展丰富多彩、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活动,尤其是开展一些特色鲜明、吸引力强的主题教育活动,如在国庆节、党建日等重大节日举行校园红歌会、征文比赛、演讲比赛、书画比赛等,开展红色文化艺术节系列活动,利用清明节组织学生到烈士陵园凭吊扫墓等。

2.创新红色教育教学方法,丰富对红色文化的感性认识

目前,红色文化资源绝大部分是物质形态存在,很难直接搬到课堂教学之中,不少高校教师积极运用音乐、影视剧、美术作品等红色资源,编辑制作课件,将红色元素有机融入课堂教学之中,提高了课堂教学效果,甚至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进行实际展示,给人以视觉感官冲击从而收到了良好的教育效果。或者教师将红色文艺传播与网络媒体相结合,例如基于微信平台进行在线红色音乐鉴赏的学习,对于课程学习起到促进作用,作为教学的辅助工具,有助于教学管理,提高管理效能提高学习效率,是一种重要的远程教育方式以适合大学生的渠道扩充知识,增进教学效果。以寓教于乐的形式引导新一代对于红色文艺的兴趣,唤醒现代人的红色基因,为红色文艺不断的注入新鲜血液。

3.充分发挥学生社团的作用,丰富红色精神的表现力

学生社团作为大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自愿结成的群众性组织,是大学生展示自我、发展自我、发现自我的重要平台,也是大学生交流互动的重要途径。因此以学生社团开展具有创造力吸引力的红色文艺活动,一方面可以促进大学生的个性自由发展,另一面也有利于大学生在参与、组织等实践活动中自发领会红色文艺,提高自身思想政治素养。当下,许多学生社团有意识地加强了红色文化教育,发挥大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充分依托学生社团组织开展以红色文化为主题的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各种社团活动,如邀请党史专家、革命前辈做专题报告、影视评论会、读书报告会,或者举行深入人心的红色经典文艺表演如百人大合唱、舞台剧、知识竞赛等。通过大学生的自我组织社团学习红色文艺的热情,激发大学生学习内生动力,深刻体会红色文艺的含义与价值,来增强大学生的红色认同感。

4.把握红色作品时代内涵,激发学习红色文化自觉性

文艺工作者在创作红色文艺作品时应根据受众特点进行内容上的改革,其内容及呈现的精神风貌需跟上新时代的步伐,与新时代接轨,融入新时代内容。在当下的和平年代呈现的是轻快便捷,泛娱乐化的特点,故红色文艺应该贴近新时代特色,在内容上适当性的进行创新,跳出死板的方框,拒绝过去程式化的写作,加入当代人喜闻乐见的接受度较高的元素。在具体的在开展大学生红色文化教育时,应了解当今时代变化和大学生的心理需要与发展实际,从而挖掘符合时代需要的作品。整体来看应选择那些,具有创新意识、富有强烈社会责任感、理想信念坚定、善于团结同志、密切联系群众、热心关爱他人的革命先烈和革命事迹,将过去“高、大、全”式的人物时代化,生活化,从而贴近大学生心理,以便于促进内在学习,主动学习动力。

猜你喜欢
当代大学生发展现状
浅析微信对当代大学生的影响
当代高校大学生诚信缺失的原因与对策分析
当代大学生人际交往的特点
当代大学生正义观培育的路径探析
《一见钟情》现实意义简析
当代大学生的科学人生价值观念探析
天然气储运技术经济分析
巨灾债券在风险管理中的应用
浅析家庭农场发展现状及面临困境—以丽江市为例
地方广电媒体融合发展中的困境和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