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谈百日维新后的新开创时期

2020-10-21 13:35张莹莹
青年生活 2020年20期
关键词:必然性

张莹莹

摘要:1898年专制统治的中国,“维新”人士掀起一场试图变革社会制度的改革运动;维新运动百日“凋敝”,然而它却像一根木棍,短促有力地打在清王朝的头上——“旧时期”与“新的开创时期”在这里转折与过渡。清末“新”政在政治、思想、群众等多方面开展,虽然新政的完败有据可循,但它所触及的领域和达到的高度,可以说超越了封建制这一范畴,在我国早期政治现代化进程中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关键词:戊戌变法;必然性;清末新政;新开创时期

《中国:传统与变革》中有句经典之言:“清代从1901年到1911年的最后十年,与其说是处于崩溃时期,倒不如说是处于新的开创时期……”笔者对此却是一知半解。自1898年6月11日戊戌变法开始实施,到1898年9月21日慈禧太后等顽固派发动戊戌政变,历时103天的戊戌变法以败告终。教科书往往用“失败、教训、局限”对这场运动加以修饰;结合首句,围绕此历史事件,笔者之困惑在于:

何来“这场运动是一种历史的必然”这一共识性见地?

新的开创时期因此而来了吗,该如何去看待这场轰轰烈烈的百日维新运动之后的“新开创时期”。

一、

“吾国四千余年大梦之唤醒,实自甲午战败割台偿二百之后始也。”1895年,甲午战争清政府垮台,西化救国的迷梦宣告破产,旧辱未除,又添新辱,民族危机空前加深。“‘未有之变局转为‘世变之亟” ——“变”成为甲午战后的主旋律。从“公车上书”到“百日维新”,资产阶级维新派为千疮百孔的中国开出一剂 “猛药”:改革政治体制;废八股兴西学;发展中国资本主义。维新派毫不拐弯地抨击封建专制制度和封建思想文化,谴责顽固势力循古守旧。在“变政改制”的新思想指导下,他们提出用君主立宪取代君主专制,对二千多年欺民、愚民的封建专制制度发起猛攻。精简机构、任用新人、以工商立国……各大措施粉墨登场,对推动中国早期政治现代化有其意义所在。

然而,教纲中一句“光绪帝发布的新政诏令中,并没有采纳维新派多次提出的开国会等政治主张。这些政令未触及封建制度的根本,所要推行的是一种十分温和的不彻底的改革方案”无情揭開了新政冠冕堂皇的“外衣”——笔者以为,戊戌变法的思想主张必须辩证看待,在当时封建社会的背景下,光绪帝手无实权,老百姓也无自主权,而政府又被迫听从于侵略者;加之维新派内部也存在不少致败因素,因此建立在保留皇帝封建地位基础上的变法,是无法发挥过多的实质性变动作用的。但,不可抹杀的是——它的历史意义!戊戌变法的发起者认为,既然自身拥有觉醒的、超前的理论思想,自己就必定要对这个国家做出挽救举动。因此,不管结果如何,这场基于爱国和救赎心理的变法运动,至少可以从多方面促进社会观念的转变;尤其是“申民权和开议院”这类政治措施,君主立宪色彩尽显。这是一种觉醒。一种挣扎。一种对封建的冲击。一种……历史的必然。

至此,笔者的第一个困惑已然不攻自破。

在专制中国面临“瓜分豆剖”之危机时,“维新”人士必定会站出来,哪怕飘摇的维新思想急速凋零、最终落魄,但——这样的一场试图变革社会制度的改革运动、思想解放运动、救亡图存的爱国运动有它的必然性与意义!它所表现的爱国情怀、所产生的思想启蒙、所开启的政治近代化进程,都推动着历史的进步——即,一个“新的开创时期”的诞生。拒绝变革创新,必将被历史驱逐而淘汰。笔者敢言,没有这场运动,也会有相似性质的运动在历史画卷上演绎该有的精彩!

二、

那么,这个“犹抱琵琶半遮面”的“新的开创时期”去哪捕捉呢?1898年,皇太后和她的“铁杆粉”解除了光绪帝和康有为的权力;1901年之后他们又采取行动,实施改革计划。清王朝摧枯拉朽,前所未有的危机感笼罩在清王朝的高层;清王朝的自救意识同时苏醒,那种求生的本能终究把一个油干灯枯的王朝逼上改革之路!

“二次维新”在教纲里不设笔墨,笔者却有心挖掘一番。

有研究学者专门将“戊戌运动”与清末“新政”之改革作了比较——

清末“新”政与戊戌变法的共同之处颇多,具有不可分割的历史连续性。”有学者阐明,“维新运动与立宪运动是完全不同性质的两种改革。”前者是地主阶级知识分子中讲求新学的改革派,与洋务派中具有朦胧资产阶级意识的改革派自下而上发起的运动;而后者,却是在内忧外患、两面夹击下,绞杀维新运动的清政府不自觉地扮演维新志士的“遗嘱继承人”而推行的钦定立宪运动。

先言政治。戊戌变法中,即使维新派根本之意在于改良封建社会,但其改良哪里敢奢望推翻封建统治,而是主张在立宪、教育、经济形态等国家发展的重要层面加以“西方化”,从而使已被蚕食的国家各大意识形态重新形成稳定状态。史料文献洋洋洒洒,笔者发现不少学者是认同维新派的改良方式的,主要的观点集中在“尽管脱离不了‘君主这一限制,但在当时的时代环境下,相比于直接革命的方式,它相对能够降低变动政治体制的牺牲成本。”而清末,是八国联军侵华所致的统治危机,迫使慈禧政权重回改良道路:编练新军、废除科举、发展实业和预备立宪,这延续了戊戌维新大部分的改良方案,折射出戊戌维新洗礼后的影响。

另外,清末新政还开启了由传统官僚向近现代官僚机构过渡的先河。据史料记载,“官制改革中,传统的六部制基本废除,一批与现代社会发展相适应的政府机构,如学商部、巡警部等应运而生;而内务府、军机处等象征核心权力的机构仍稳坐泰山。”清政府的改革彻底吗?答案是否。毕竟,政治官僚机构的改革是渐进而漫长的过程,一蹴而就倒是荒谬的。从戊戌的延续到新政所构建的具备一定现代意义的政治框架,对于新兴资本主义的发展以及晚清社会面貌的焕新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历史总是以这样无奈却螺旋式上升的逻辑向前演进,从近代化进程看,戊戌之后的新政或多或少与它都有些历史的延续性与进步性。

在思想教育改革方面,“新”也有其藏匿之处。维新派的改良大纲有觉醒性,恨只恨大环境未成气候,开化之人无几,民智仍昧;他们超前的视角并不能得到百姓的广泛接受。即使维新派已经认识到民众思想教育的意义所在,但无法瞬时将群众力量发挥到战略高度也令人知味遗憾。可喜的是,启蒙民众的措施得以在清末继续下去:“兴学育才,实为当今急务”。《钦定学堂章程》、《奏定学堂章程》明确规定“学生他日成就,均上知爱国,下足立身,始不负朝廷兴学之意”,这无意间为清末日后的时局布下重要的棋子。

百日维新的多项举措超越时空之限制,影响深远;“立政”期间之“似新”也是对维新时期的翻版与新申。维新时期采取广设学堂,变通书院之政策,而清政府则下“兴学诏”,下令各省所有书院均改设大学堂。清政府还于1901年明令废除八股、改试策论,并对科举制度做出重大变革。这与维新时期“下令废除八股取士制度,改试时务策论”也具有一定的一致性。

纪录片《王朝的背影》中,清政府于1908年颁布的《钦定宪法大纲》,破天荒地规定人民享有言论自由、游行、著作、申诉等权利。这些对人民主体地位的肯定和对人民基本权利的赋予是往前历次改革所未曾触及的,它就像黑夜中划过的一道闪电,昭示着“民主”的风暴和权利的雨露即将来临。

另外,相比于戊戌变法初步有了“启民智”的觉悟,清末新政资政院的成立使我国具有了全国性的汇集民意的机关,可以更有效地传递出人民的呼声,满足人民的需求,从而在开启民智和公民参政水平上都令戊戌变法望其项背。

三、

笔者以为,维新和清末时期改良的效力以及对国家的影响是渐进而愈發有效的。

维新运动有如昙花一现,但它却像一根木棍,短促有力地打在清王朝的头上,打的腐朽落后的封建主义思想壁垒出现了裂缝。中国早期的政治现代化从这里看到了曙光。这——就是“旧时期”与“新的开创时期”的转折与过渡。命在弦上的清末改革,整顿中法、吸收西法、育才兴学,乃至建立西方的君主立宪制,其各方面改革的广度和深度是在戊戌维新基础上的超越,对中国早期政治现代化进程的影响更深入,范围更广泛。

有言:“对于一个坏政府来说,最危险的时刻通常就是它开始改革的时刻。”清末新政正应了这句话,显然,当时的改革与清政府危迫之形势极其矛盾,它的败因也因此有迹可寻,这是在求内积重难返、外部步步紧逼的情况下所做出的被动改革,因而它不仅未能挽救危亡,反而加速了革命。但从现代化的角度审视,清末新政是值得肯定的,它所触及的领域和达到的高度,可以说超越了封建制这一范畴,在我国早期政治现代化进程中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因此,“新的开创时期”也名副其实了,其自省性与进步性的确彰显着新的时期的到来!

参考文献

[1]教材编写组.中国近代史纲要(2108年)[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52-62.

[2]费正清,赖肖尔.中国传统与变革[M].江苏:江苏人民出版社,2012:85.

[3]王标.戊戌变法对我国社会思想转变的推动研究[J].黑河学院学报,2018,9(08):191-192.

[4]邹心平.清末新政:一场让清廷走上四面树敌的改革[J].南昌师范学院学报,2017(01).

[5]李冬雪. 清末新政政治改革论析[D].东北师范大学,2018.

注释

①清末1901年-1911年的最后十年。后文有对这一“新的开创时期”的详细论述。

②阶级的软弱性也致使他们不敢根本否定之。

③托克维尔(法国历史学家)之言。

④当时社会背景之窘困是新政的重要败因。

猜你喜欢
必然性
西方哲学史上的争辩体现了历史的必然性与偶然性
人机工程学在机械设计、制造中应用的必然性
探讨学校体育场馆设施对外开放的必然与问题分析
试述两种分配制度相结合的合理性和必然性
个人在国际法中的地位
偶然中的必然——夏娃偷食禁果原因的哲学性分析
我国机构编制法制化建设之历史必然性及现实紧迫性
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然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