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跆拳道社团建设存在问题及对德育工作的提升研究

2020-10-21 01:18袁少英
中学课程辅导·教育科研 2020年19期
关键词:跆拳道解决策略德育

袁少英

【摘要】  与传统专项运动相比,跆拳道更加注重学生基础体能和人格的培养,使学生在训练过程中体验到成就感与满足感,建立自信,培养坚韧不拔的意志品质。本文针对小学跆拳道社团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对德育工作的提升研究,旨在为小学社团活动的开展提供有效的建议。

【关键词】  小学 跆拳道 德育 存在的问题 解决策略

【中图分类号】  G625.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992-7711(2020)19-129-02

学校在引入和建设跆拳道社团时需要注重教学质量和在训练、比赛和活动中对学生人格品质的培养。而在实际的社团建设过程中却存在着较多的问题,这些问题严重影响着跆拳道社团的顺利开展。因此,需要学校、教师总结出存在的问题,并针对问题创建有效的改善措施,从而在提高教学质量的同时,促进教学目标的实现。

一、小学跆拳道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一)社团训练中缺乏行之有效的校本教材

在应试教育影响下,跆拳道社团的开展受到了较大的影响,学校、家长、学生未重视跆拳道教学对学生特长发展方面的促进作用,只认为社团的开展只是为了丰富学校的教学内容、丰富学生的在校生活。因此,在创新跆拳道社团时未建立完善的校本教材,只是利用跆拳道教师自身的教学经验,在社团中传授学生理论知识,导致学生对跆拳道的认知只存在表面化、形式化,认为只要掌握相应的动作即是掌握了跆拳道运动。

(二)缺乏完善的规章管理制度

管理制度是保证学校有效运营的重要内容,跆拳道社团同样需要完善的规章管理制度并落实到实际中,从而促进跆拳道社团高质量、高效率地开展。而实际中的跆拳道社团存在的规章管理制度不完善,主要表现在:器材、护具、辅助训练设施在使用后,未及时归位;学员参加社团较为随意并未根据教师要求穿戴全套道服;考核体系缺乏科学性,导致考核结果不具备严肃性。

(三)未建立良好的应急处置机制

跆拳道在训练中需要学生练习教师传授的姿势及各种动作,还需要学生之间进行搏击训练,从而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跆拳道要领。由于小学生的力度无法达到有效自控,容易在训练中发生摔伤、跌伤、骨骼肌肉损伤等伤害,需要学校及跆拳道社团建立良好的应急处置机制。而实际中,学校及跆拳道社团未建立应急处置机制,容易发生学生受伤的问题。另外,学生受到伤害后,容易降低学生的学习兴趣,不利于学生的发展。

(四)理论知识高于实践训练

由于学习跆拳道的学生为小学生,小学生是家长的掌上明珠,如果在学习中受伤会受到家长的谴责。因此,教师在跆拳道训练中只注重理论知识的学习,实践训练部分只占较小的环节,并且在实践训练中只是通过教师动作展示、学生模仿的过程完成本节课的教学。另外,应试教育的影响下,学校、教师未注重跆拳道教学,教师在传授跆拳道教学时只是为了完成教学任务而开展教学,未注重教学质量与效率。

(五)训练中未融入德育教育

教育的核心是德育教育,通过德育教育树立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虽然跆拳道教学属于特长类教学,但也属于教育范畴,在教育中应融入德育教育,能够在培养学生特长的同时受到良好的德育教育,从而能够形成正确的思想意识,并将正确的思想规范自己的行为,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而实际中的跆拳道教学中,却未融入德育教育,忽视了教育的本质。

三、小学跆拳道社团对德育工作的提升策略

(一)加强家校沟通

跆拳道社团的开展是为了培养学生具备一项特长,并通过此特长能够强身健体、具备一项技能、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由于小学生年龄较小,并且还是家长的掌上明珠,在训练时如果发生一些可以承受的伤害,家长会对跆拳道社团教育产生不良想法。另外,家长对跆拳道的认知较少,思想意識中只存在表面性的理解,认为跆拳道是搏斗时才应用的活动,从而未注重跆拳道教学,也不会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社团活动。因此,学校、跆拳道教师应与家长进行良好的沟通,可以采取开设讲座的方式邀请家长前来聆听,将跆拳道对学生未来发展的作用,比如强身健体、增加防御能力、具备一项特长、德育良好发展等传授给家长,并将实际训练中可能会发生的伤害及学校、教师给予的防护措施告知家长,从而让家长正确认知跆拳道,并理解训练中存在的伤害及信任学校和教师,从而促进跆拳道社团的顺利开展。

(二)创建有利于小学生学习的校本教材

校本教材是实现跆拳道高质量教学的重要元素,学校应积极探索适合小学生学习的跆拳道教育内容。站在适合小学生学习的角度,需要将激发小学生学习兴趣、小学生能够理解的语句、直观化掌握动作要领等因素融入在内,从而在创编校本教材时,能够根据小学生认知程度将理论知识运用小学生能够理解的文字融入校本教材内,利用色彩鲜艳的图片展示出所有动作,从而满足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快速掌握动作要领的目标。

另外,在建设小学校本课程时,应当围绕德育教育展开建设,通过校本课程中跆拳道德育教育的开展,能够让学生形成团结、具有凝聚力的心,同时,学生在学习跆拳道中,还能学到关于跆拳道的一些礼仪,明确什么时候该使用跆拳道,从跆拳道中提高自身的德育素养。

(三)完善社团各项规章管理制度

完善的规章管理制度是保证跆拳道顺利开展、激发社团成员注重社团活动、认真跟随教师学习的重要内容,也是帮助学生建立行为规范,起到对学生的德育作用。跆拳道社团在制定规章管理制度时,应包括社团学员规章制度、社团物品管理制度。社团学员规章制度中,应明确社团成员必须按时参加跆拳道训练,不允许迟到、早退,如果存在特殊情况需要与教师说明情况。在参与训练时,必须要保证穿戴全套道服,不穿戴其他多余装饰物品。学员物品必须整齐地放置在指定位置。在训练中要尊重教师,服从教师训练安排,积极并充分完成训练任务;社团物品管理制度中,要求学员在应用完社团物品后要及时归位,并且在应用时要保护物品,避免发生损坏。通过规范学员行为、有效保护物品,能够引起学生对训练的重视,并在训练中爱护物品。

(四)创建有效的应急处置机制

学校、跆拳道教师应提高安全防范意识,需要建立安全事故应急处理机制。在实际训练之前,要加强准备活动,要让学生进行学习前的肢体活动,比如活动手腕与脚腕,避免活动幅度过大引发损伤。在训练时,要配备完善的防护器具,还要向学生严格说明拳法、腿法、格斗时需要注意的事项,并在学生实际训练中加强全方位的监督,如果发现问题要及时进行纠正与处理,避免学生发生伤害。

(五)站在激发学生兴趣的角度加强实践训练

理论知识固然重要,但是实践训练才是帮助学生正确掌握动作要领的重要环节。教师在教学时,应将整堂课的教学划分成两个部分,一是理论知识学习,二是实践训练,要将实践训练的占比加大,可以划分成理论知识占比三分之一,实践训练占比三分之二。理论知识除了要传授学生动作要领外,还要将注意事项告知学生。在实践训练时,教师应站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角度开展训练,可以通过开展比赛、教师与学生共同探讨搏击方式的策略激发学生积极参与实践训练的兴趣。例如,在前踢训练中,教师可以采取比赛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参与兴趣。教师将学生分组后,要求每组学生完成接力跑,接力的方式是接近接力者时要进行前踢。前踢完成后,接力者才能跑向下一个接力者,接力的方式也同样是完成前踢,哪组学生最快完成接力并到达终点者,成为最终胜利者。由于小学生都具有较好的好胜心,可有效激发学生的参与兴趣。

(六)训练中融入德育教育

德育教育是每个学科教育的核心,跆拳道教育也同样需要进行德育教育。教师在引领学生训练时,可以根据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引入德育教育,让学生不只具备跆拳道特长,还要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是非观,推动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例如,教师可以在网络中搜索出跆拳道比赛中的不良行为,比如抓、搂抱、推对方运动员、膝部顶撞或者攻击对方运动员等行为,根据这些不良行为融入德育教育。让学生能够明确是非,并明确只有掌握技能、加强训练,才能赢得比赛。

结束语

综上所述,小学生跆拳道训练中存在着缺乏校本课程、规章管理制度不完善、理论知识高于实践训练、缺乏德育教育的不足。通过加强校本课程建设、完善规章管理制度、加强实践训练、融入德育教育措施后,跆拳道教学质量大大提升,推动跆拳道社团良好發展。

[ 参  考  文  献 ]

[1]黄佑琴.论跆拳道教学对学生创新人格的培养[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06,(5):40-41.

[2]黄海滨.跆拳道运动在中学生身心发展中的作用[J].体育师友,2004,(4):30,34.

[3]刘和臣,陈佳琪,刁振东.学校开设跆拳道体育课程的可行性分析[J].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04,(1):90-91.

猜你喜欢
跆拳道解决策略德育
跆拳道奶奶
嘻哈跆拳道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德育无痕 渗透有方——小学语文教学的德育渗透方法探析
跨文化交际中的语用失误现象及解决策略
家校合作问题分析及解决策略研究
关于我国水污染治理存在问题与解决策略的分析
德育测评:质性与量化的平衡
高校“德育为先”的理论、实施及评价研究